| 商品名称: 初中英语应考短语词典-(全新版) |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
| 作者:廖群英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30.00 | 页数:0 | 印次: 3 |
| ISBN号:978755790033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3 |
该词典为学生减轻死记硬背的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为考试做准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词典以梯级方式设计知识点。分列用法、近义、反义、辨析等内容。 *举例精要实用。例句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知识迁移。通过“知识拓展”梳理、扩充短语。 *正文和附录在内容上互补。附录部分补充归纳了重点语法知识。 本书以Go For It教材为主,选取初中学生易混易考短语约1000条(包括副条),从近义、反义、用法、辨析、例句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突出的特点体现在“用法”和“辨析”两个方面,通过“用法”可以了解短语的结构、搭配等,通过“辨析”可以了解短语的语法功能等。“知识拓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技能,学会举一反三。
廖群英,四川师范大学附中(初中部)英语教研室主任。该作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近20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校级“优秀教师”的称号,其课堂教学设计和论文均获得过奖项。
前言002
使用说明004
音序索引006
词典正文001
附录661
附录一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661
附录二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分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664
附录三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 高 级671
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内在气质”,它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大量花哨图表和无休止的例句的词典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本书的编写思路显然是立足于对语言深层结构的理解,而非简单的堆砌。它没有追求把每一个生词都塞进去,而是精选了那些在初中应试中出现频率极高、且具有典型语境特征的短语和搭配。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更侧重于“语境化记忆”,它不是机械地告诉你“A means B”,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微小语境片段,让你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个短语在实际句子中是如何运作的。这种方法论,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痛苦。更妙的是,它在解释一些常见介词短语时,还巧妙地融入了“词源学”的影子,虽然篇幅很短,但足以让学生构建起一个更立体的认知框架,而不是只停留在表层的意思翻译上。这对于培养真正的语言敏感度,远比罗列一百个孤立的词组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对“应考陷阱”的精准预判上。我作为一个资深英语学习者,能看出作者在编写时,是真正深入研究过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课本上的所有短语,而是重点突出了那些在考试中经常以迷惑性形式出现的表达。比如,对于那些形近易混淆的短语,它会并列对比,并用一两句话指出它们在语境上的细微差别和各自的固定搭配,这种“对比教学法”极其高效。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易错点提炼”,这些小小的提示框,往往是那些标准答案和学生错误答案之间的分界线。这种前瞻性的编排,让使用者在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能够迅速锁定自己的弱点,进行靶向式的复习,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避免了在无关紧要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为我们这种老派的读书人量身定做的。封面选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沉稳大气,拿在手里分量十足,一点也不像现在很多轻飘飘的教辅材料。字体排版非常讲究,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宋体或者黑体,而是采用了一种略带手写感的衬线字体,让人感觉很亲切,就像是老师的笔记一样。尤其是书脊部分,信息清晰但不突兀,即使是塞在书架最底层,也能一眼找到它。内页的纸张也挑不出毛病,米白色调,不伤眼,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累。而且,我留意到书的装订非常牢固,那种可以完全平摊开来的设计,做笔记时特别方便,不用担心书页会合拢。总的来说,从拿到手的瞬间起,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这绝对不是那种粗制滥造、只求快速周转的应试工具书能比拟的,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知识载体,让人在翻阅时就能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在当下的教辅市场中,简直是一股清流。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展现了一种极强的“反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很多应试词典为了追求“全”和“快”,会把所有相关知识点揉在一起,导致结构混乱。但这本词典的划分方式却非常清晰,它似乎是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知识点递进顺序,以及考点模块化的要求来设计的。我观察到,它在处理动词短语时,会特别注意区分不及物和及物形式的差异,并且会用非常简洁的符号来标注这些关键语法点,完全没有多余的赘述。对于语法结构复杂的固定表达,它会用一种类似“结构拆解”的方式来呈现,而不是简单的直译。这种处理方式,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简直是救星,因为它把复杂的概念“降维”了,让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去消化吸收。它不急于让你一下子掌握所有,而是让你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这在应试准备中,才是最保险的策略。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带给我一种近乎“平静”的学术氛围。它的内容组织非常严谨,没有任何夸张的修饰语或者鼓动人心的口号,整个文本就像是一份精密的工程图纸,每一个短语的释义和例句都像是在精密地校准过一样。我发现它在短语的中文释义上,也极力避免了那种过于口语化或过于生僻的翻译,而是选择了最贴合书面语和考试场景的表达。这保证了学生在记下中文意思时,就已经同步建立了正确的书面语感。而且,全书的注释密度控制得非常好,信息量大但绝不拥挤,留白恰到好处,使得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流畅,没有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压垮的感觉。它成功地在“信息全面性”和“阅读舒适度”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教材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心理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