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降伏其心
:50.00元
作者:释万行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08045191
字数:651000
页码:5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在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通俗易懂阐述人生之圆满,深入浅出诠释佛法之浩瀚。 佛学思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广大。本书作者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研习佛、道、儒等传世经典,兴致日浓,百学不厌。时刻不忘以佛祖为榜样,学习佛陀对人性欲望的了悟,学习佛陀的宏大愿力、崇高境界、无量悲心、圆满智慧,学习佛陀对人类的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由体验佛法到印证佛法,进而达成转识成智、彻底证悟佛法的历程。万行愿意和十方善信共同探索佛教思想之真谛,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时代、造福于大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竭奉全力。
目录
降伏其心 壹
1.修行中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2.观香的好处
3.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
4.修身与论六祖
5.打七的意义
6.《坛经》与禅宗
7.顺其自然与无我
8.丛林中的规矩
9.学佛要有自己的佛学思想
10.明心、见性与证果三者的区别
11.大智无非善护念
12.止观与入定
13.入定的四个层次
14.怎样正确地住定
15.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16.当代修行人与八相成道
17.修行人必须学会管住自己
18.如何做到有念无住
19.什么叫正知正见
20.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21.学佛的人就是不一样
22.静坐中出现自发功的原因
23.谈谈说是道非
24.如何参话头,关于夜睹明星
25.如何将念佛的种子种入八识心田
26.信仰是学佛的根本
27.禅净密三者的关系
28.心物一元,化身是怎么来的
29.修道与观想
30.有为法与无为法的用功方法
31.如何音念六字大明咒
32.瑜伽七节健身操
33.如何激活能量
34.什么是一心不乱
35.如何念佛净土的实质
36.关于善知识
37.什么是了了分明之境
38.十二生肖的原理
39.寺院里的规矩
40.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41.有没有男女双修
42.如何正确地念佛
43.化身与八个意识层次
44.如何与万物同一体
45.闭关的规矩
46.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降伏其心 贰
1.关于修行的几个重要问题
2.附体是如何来的
3.老人能否修炼成功
4.自我反省就是修道
5.一心不乱做事就是修行
6.如何打开自己的心量
7.佛法要靠实证,而不是猜测想象
8.如何对治昏沉散乱
9.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
10.学佛容易做人难
11.只有跟佛比才能看清自己
12.如何把灵明不昧修出来
13.我执不死怎能与佛融为一体
14.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15.体内能量唤醒后有什么表现
16.什么是盂兰盆会
17.大放光明后怎么修
18.今晚讲的才是无上大法
19.守住真心胜过修所有的法门
20.学佛做人必须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21.弥陀经“临命终时”的真正含义
22.修行的四个阶段
23.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24.万物皆是同一体
25.修行三要素:见地、修证、行愿
26.学佛就是学做人
27.精气神与热力光的关系
28.没有实修功夫,见地不会圆满
29.身心双修方为究竟
30.入睡与入定
降伏其心 叁
1.学佛后就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2.想成佛就要学会奉献
3.成道需要综合素质
4.怎样才能与法界融为一体
5.修生理与修道
6.修行过程与荷花开放
7.根本智与后得智
8.修行先降伏自己的身心
9.修行人的通病:爱清静
10.学佛见地为首
11.见地的重要性
12.信佛与学佛
13.师承与法脉
14.如何静坐
15.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16.修身与悟道
17.如何学佛
18.如伺观自在
19.静心就是修行
20.闭关的条件
21.杂念与四大的关系
22.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23.福慧双修
24.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25.佛法的起落处
26.改变自己才能成佛
27.学佛先学空
28.佛门仪规的重要性
29.学佛关键是能起用
30.静坐首先要放松
作者介绍
释万行,一九七一年出生于湖北,十八岁出家于厦门市南普陀寺。二十二岁毕业于闽南佛学院。为探索佛法之奥秘,于一九九三年至二○○○年先后三次闭关修炼长达七年之久,出关后著《心中月》一书,在佛教界颇有影响,多次再版。现任广东省翁源县佛教协会会长、广东省东华寺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的结构安排堪称精妙,尤其是对时间线的处理,别出心裁却又逻辑严密。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不同时空的片段相互穿插、相互映照,形成一种复杂的立体感。起初看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去理清头绪,但一旦掌握了作者设定的那把“钥匙”,你会发现这种结构带来的震撼力是线性叙事无法比拟的。每一次回忆的闪回,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当前情境的重新解读和加深,仿佛在拼凑一幅巨大的、原本支离破碎的拼图。当所有碎片最终合拢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种对人物命运和整个事件的完整理解,带来的满足感是无以复加的。这种挑战读者的叙事结构,最终给予的回报是极其丰厚的。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处理宏大主题时,依然能紧紧抓住个体的情感脉络。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显然是波澜壮阔的,涉及的议题也十分宏大,但作者的笔尖却从未偏离到冰冷的叙事层面。相反,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每一个时代的巨变,都是通过主角们细腻、真实的情感波动来体现的。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非常高明,它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触摸、可感知。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角色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与抗争,他们的喜怒哀乐不再是背景板上的装饰,而是驱动整个故事前进的核心动力。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代入感和共鸣度。它不只是在讲述一个过去的故事,更是在探讨人类面对巨大压力时,如何坚守自我、如何选择与被选择的永恒命题。
评分坦白说,初翻开时,我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这种带有深刻内省意味的作品,常常会设置阅读门槛。但事实证明,我的忧虑是多余的。作者在构建复杂思想体系的同时,保持了叙事流程的清晰流畅。虽然主题深刻,但包裹在外层的故事却引人入胜,是那种让你欲罢不能的“故事性”。他巧妙地将那些形而上的思考,融入到日常的对话和具体的行动之中,使得理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角色们生命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平衡拿捏得极其到位,既满足了追求思想深度的读者,也照顾了渴望精彩情节的普通读者。这是一本可以被细细品味,也可以被一口气读完的书,其多维度的可读性让人称赞。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得让人佩服。它不像有些畅销书那样追求速度和直白,而是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和沉淀感。用词讲究,遣词造句之间,常常能感受到一种匠心独运的考量。特别是描绘内心独白的部分,那种精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个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哲思。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享受的,它要求读者投入心神,去品味文字背后的意境,而不是囫囵吞枣。虽然节奏上可能略显缓慢,但正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态度,才使得作品的质感如此厚重。它不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消遣,而是一次对语言艺术的深度探索。对于喜爱文学性强、注重文字美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证明了好故事同样可以拥有高雅的艺术性。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张力简直令人窒息。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每一个决定、每一次挣扎,都像是被放在显微镜下,看得人心里直发颤。那种身不由己的宿命感,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让人不得不思考,我们每个人在面对洪流般的命运时,究竟能有多少自主权?情节推进得极具层次感,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简单冲突,而是层层剥开,像剥洋葱一样,每一次揭开都能看到更深层的矛盾和纠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环境氛围的渲染,那种压抑、沉重却又透着一丝微光的笔触,让人沉浸其中,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和汗水味。读到高潮部分,心脏简直要跳出嗓子眼,那种对结果的悬念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让人完全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只想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断回放着那些经典场景,那种震撼感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幽微复杂。
评分朋友介绍的好书,所以收了
评分非常快速便捷
评分挺好挺好 相当不错
评分正在看
评分正在看
评分挺好挺好 相当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非常快速便捷
评分这本书真心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