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观念

逻辑的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路 著
图书标签:
  • 逻辑学
  • 哲学
  • 思维
  • 推理
  • 论证
  • 知识
  • 理性
  • 批判性思维
  • 西方哲学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9742
版次:1
商品编码:10126948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4-01
页数:29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逻辑的观念》是作者有感于国内哲学界对现代逻辑重视不够而写的著作。作者认为国内的高等院校哲学家未将现代逻辑作为必修课,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因而作者认为弄清现代逻辑对哲学有什么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作者寻找所有被称为“逻辑”的东西的共同之处,力图把握逻辑这门学科的内在机制。根据这个内在机制,作者阐述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如归纳逻辑、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现代逻辑对哲学的重要作用等等。

作者简介

  王路,1955年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世界建筑》杂志主编,主持壹方建筑工作室(in of architecture)。长期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事建筑设计与理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讲授建筑设计原理和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专注“演变中的乡土建筑”课题和“全球化语境中地方建筑创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完成多项科研和规划设计项目。并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40余篇。建成项目在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德国《Bauwelt》、西班牙《AV》等建筑杂志以及德国( made in china)、英国( new architecture in china)、澳大利亚(new china architecture)等国的建筑专著中发表,并多次应邀参加在国内外举办的建筑展。曾应邀在瑞士苏黎世高等技术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斯洛文尼亚洛布尔亚纳大学等国内外建筑院校讲学。曾获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亚洲建筑推动奖、意大利国际石材建筑奖。是2007年首届里斯本国际建筑三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主要著作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佛雷格思想研究》、《走进分析哲学》、《逻辑的观念》、《“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等。主要译著有《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算术基础》、《真之追求》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逻辑”的名称
2、逻辑教材的内容
3、逻辑史的内容
4、什么是逻辑?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逻辑
1、推理的定义
2、四谓词理论
3、三段论
4、“必然地得出”

第三章 现代逻辑
1、一阶逻辑
2、量词
3、形式化
4、可靠性和完全性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
1、逻辑的定义
2、命题推理
3、三段论推理
4、能量的差异

第五章 演绎与归纳
1、亚里土多德沦归纳
2、培根论归纳
3、密尔论归纳
4、现代逻辑学家论归纳
5、归纳是逻辑吗?

第六章 形式与内容
1、黑格尔论逻辑
2、低级与高级
3、辩证逻辑是逻辑吗?

第七章 逻辑观
1、普通逻辑
2、语言逻辑
3、中国逻辑史
4、大逻辑与小逻辑

第八章 逻辑与哲学
1、分析与思辨
2、逻辑分析
3、如何看待逻辑?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术语索引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
  对于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逻辑的重要性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对于一般人来说,符合逻辑大概也是起码应该做到的事情吧!但是,如果真要问:什么是逻辑?如何才能符合逻辑?大概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得清楚的。因此,谈一谈“逻辑的观念”,可能会使人感到很有意思。
  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使用“逻辑”这个词。但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是,“逻辑”这个词的涵义是不确切的。比如,人们说:“他这个人说话很有逻辑。”这里的“逻辑”大致相当于“严谨”、“严密”、“条理”等等。又比如,人们常说:“你这是什么辑?”或“那是你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道理”或“观点”之类的东西。众所周知,毛泽东有一段十分出名的话:“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在这段话中,“逻辑”的涵义相当于“规律”。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但是以上例子足以说明,在日常语言中,“逻辑”这个词是有歧义的。

前言/序言

  自从1978年开始跟周礼全先生学习逻辑以来,至今已有20年。回想起来,我学习逻辑的过程与国内许多人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先学习了传统逻辑,然后学习了现代逻辑。1981年毕业以后,我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室,虽然也教过逻辑,但主要是从事逻辑研究工作。我先是认真研究了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和理论,后来又专门研究了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的思想。同时我对中世纪逻辑也下过一些功夫。这些年来的学习和研究使我对逻辑这门科学的性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当我今天写这样一本叫“逻辑的观念”的书时,既感到非常亲切,也觉得非常实在。
  最近几年,常常应邀到一些大学和研究单位讲学。根据不同对象,我讲学的内容也从逻辑扩展到语言和哲学。在讲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这就是在我国高校哲学系中,现代逻辑并不是必修课。
《逻辑的观念》 《逻辑的观念》并非一本探讨抽象概念的哲学著作,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它带领读者穿越回19世纪末,置身于欧洲知识界的风云变幻之中。故事以一位年轻而充满抱负的数学家,亚历山大·冯·赫尔曼(Alexander von Herrmann)的视角展开。亚历山大,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但他对数字和形式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逻辑的纯粹追求,使他早早地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然而,在这个时代,科学的进步与旧有思想的碰撞,以及知识分子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他人生和事业道路上重重考验。 小说以维也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为背景,这座城市在19世纪末是欧洲的文化和学术中心之一,汇聚了来自各地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亚历山大在这里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声名显赫的数学家,他们严谨的推理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令他钦佩;也有充满激情的哲学家,他们关于存在、意义和知识边界的探讨,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还有同样令人瞩目的科学家,他们的实验和发现,不断挑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故事的开端,亚历山大正沉浸于一项关于集合论早期概念的研究中,他坚信,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可以构建一个比以往任何理论都更加坚实、更加普适的数学体系。然而,他很快发现,他的想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当时一些前沿的数学和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拜访了著名的逻辑学家,与他们探讨关于数理逻辑的最新进展,也聆听了哲学家们关于语言、思想和现实关系的深刻辩论。 在这个过程中,亚历山大遇到了他的导师,一位饱经风霜但依然睿智的老教授。这位教授曾是欧洲顶尖的数学家之一,但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对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既鼓励亚历山大在纯粹的逻辑领域探索,也告诫他不要忽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人性的不确定性。教授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隐喻,引导亚历山大思考,逻辑的力量究竟体现在何处,又应该如何被运用,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类的进步。 亚历山大也卷入了一场关于逻辑解释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逻辑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游戏,其有效性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性的内容;另一些学者则主张,逻辑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思维方式,其有效性与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息息相关。在这场辩论中,亚历山大最初站在了形式主义的一边,他认为严谨的公理和推理是构建可靠知识的唯一途径。然而,随着他深入到数学和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中,他开始意识到,脱离了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再完美的逻辑体系也可能显得苍白无力。 故事的高潮,亚历山大参与了对一项革命性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这项理论,假设了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物理现象,其背后蕴含着一套全新的数学模型。亚历山大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用最严谨的逻辑来分析这项理论的合理性,找出其中的漏洞,或者证实其科学的可靠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来自学术界的质疑和挑战,还要克服技术上的巨大困难。 在这个阶段,亚历山大的个人生活也变得复杂起来。他爱上了一位年轻的画家,她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对情感和直觉的表达,这与亚历山大所追求的理性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家对亚历山大工作的理解,以及她通过艺术传递情感的方式,让亚历山大开始反思,除了冰冷的逻辑,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在认识世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甚至开始尝试用更具象、更具艺术性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逻辑思想,试图将抽象的概念与生动的形象联系起来。 小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亚历山大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他曾因为过于自信而犯下致命的逻辑错误,也曾因为过于理想化而未能理解现实的残酷。他目睹了科学进步的黑暗面,比如一些发现被用于制造破坏性的武器,这让他对逻辑的运用产生了深刻的忧虑。 故事的结局,亚历山大并没有找到一个普适的、一劳永逸的“逻辑观念”。他逐渐明白,逻辑并非一种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他认识到,逻辑的强大在于它的严谨性,但它的生命力则源于它与现实的互动,以及它与人类智慧、情感和创造力的融合。他最终成为了一位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能深刻理解知识社会意义的学者。他用自己的学术成果,以及他对逻辑的独特理解,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既能坚守理性的原则,又能保持开放的心态。 《逻辑的观念》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探索、关于知识的演进史。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如何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在逻辑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为人类的知识宝库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小说通过亚历山大的人生轨迹,展现了逻辑在科学、哲学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情感、直觉和创造力的不可或缺。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逻辑概念的探讨,更是对人类理性精神的一次致敬。它提醒我们,最深刻的理解,往往诞生于严谨的逻辑与广阔的视野之间。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笔上看,作者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克制而精准的。没有冗余的形容词,没有哗众取宠的修辞,一切都为了清晰地表达思想服务。这种冷静的叙事态度,反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因为它让你完全聚焦于文字背后的概念本身,而不是被华丽的辞藻所迷惑。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观看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打磨一件复杂的机械装置,每一个零件的咬合都精密无误。当然,对于习惯了快节奏、娱乐化阅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显得有些“冷峻”。但正是这种不带感情色彩的严谨,才赋予了这本书持久的价值。它拒绝迎合读者的懒惰,反而是在挑战读者的耐心和智力。每当我合上书页,脑海中残留的不是某个精彩的段落,而是一条清晰的、经过提纯的思维路径。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阅读享受,它塑造的不是你对世界的看法,而是你思考世界的方式。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令人震惊的。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流行的“速成读物”,试图用几页纸概括复杂的思想体系,而是扎扎实实地在探讨问题的根源。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所做的铺垫,那种历史的纵深感和哲学的重量感被拿捏得恰到好处。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试图构建一个宏大而自洽的知识体系,每一个论断都有其坚实的基础,每一个推导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对于我这种对知识的系统性要求较高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很多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否过于肤浅。虽然某些章节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领会其精髓,但这种“慢阅读”的过程,恰恰是收获最大的时候。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书,而是会留在你的书架上,时不时地让你想回去翻阅,重新咀嚼那些被你当时略过但现在看来至关重要的细节。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揭示能力。它似乎拥有某种“透视”能力,能穿透表象,直达事物运作的核心机制。我原以为某些领域是完全割裂的,但在作者的笔下,它们被编织成了一张宏大的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这种整体观的构建,是我在其他同类读物中很少见到的。它不像是在讲解知识点,更像是在描绘一个活生生的、不断演化的系统。在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要对照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去检验书中的理论,结果发现,虽然应用场景千差万别,但底层的逻辑框架竟然惊人地相似。这种跨领域的通用性,证明了作者所探索的不仅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规律,而是更深层次的、关于“如何思考”的普适性原则。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远远超出了其标题所暗示的范畴。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确实不低,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先验知识储备,否则开篇可能会有被排斥在外的不适感。但如果能坚持度过最初的适应期,你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极佳的制高点,俯瞰着过去困扰你的种种难题。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观点时的平衡感也值得称道,他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清晰地呈现不同学派的观点,然后通过自己严密的论证,给出最令人信服的路径。这种尊重思考过程胜过结论的姿态,使得全书的学术气质非常浓厚,但又丝毫没有脱离现实的空泛感。它像是一面高质量的镜子,映照出我们思维中的盲区和逻辑上的漏洞。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因为随着我自身阅历的增长,我对书中某些微妙之处的理解也会随之深化。这是一本需要时间去消化的“精神食粮”,绝非一蹴而就的消费品。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用一种近乎于讲故事的口吻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他对抽象思辨的梳理,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就像在迷宫中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每走一步都能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标。当然,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毕竟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但一旦沉下心来,你会发现那些复杂的理论框架是如何巧妙地搭建起来的。它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干巴巴的罗列,而是充满了思想的火花和对世界运行机制的深刻洞察。我常常在读到某个段落时,会猛地停下来,回味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的思维维度被强行拓宽了一圈。这种阅读体验,是很少有书籍能提供的,它要求读者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思考去填补字里行间的空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本书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探险,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

评分

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是珀涅罗珀的丈夫。他不愿为了斯巴达王后的不忠而离开自己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子忒勒玛科斯。当他看到帕拉墨得斯带着斯巴达国王前来访问他时,便佯装发疯,驾了一头驴极不协调地去耕地。后来,他把盐当种子撒在田里。帕拉墨得斯聪明绝顶,能看透一切凡人的诡计。当奥德修斯正在耕地时,他偷偷地走进宫殿,抱走婴儿忒勒玛科斯,把他放在奥德修斯正要犁的地上。奥德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犁头提起来,从儿子旁边让过去。这下暴露了他神智很清楚,他完全在装疯。现在他无法再固执地拒绝参加征战了,最后只得答应献出伊塔刻及其邻近岛屿的八条战船,听候墨涅拉俄斯国王的调遣。但从此他对帕拉墨得斯心怀不满,有了成见。

评分

作者真是个凑字数的垃圾,火大,垃圾玩意

评分

学习逻辑之前了解逻辑是什么是很必要的,这本书虽是一家之言,但观点很明确,讨论的也很透彻

评分

收集王路的书现在,几乎全希腊都响应阿特柔斯的儿子的号召。只有两个国王还在犹豫不决,一个是狡黠的奥德修斯,另一个是阿喀琉斯。

评分

好书好价,京东服务越来越棒。祝福京东。

评分

帮别人买的,内容没有看,但是印刷质量挺不错的。

评分

阿喀琉斯也迟迟没有答应参加征战。他是阿耳戈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当他初生时,他的女神母亲也想使他成为神人。她在夜里背着父亲把儿子放在天火中燃烧,要把父亲遗传给他的人类成分烧掉,使他圣洁。到了白天,她又用神药给儿子治愈烧灼的伤口。她一连几夜都这样做。有一次,珀琉斯暗中偷看。当他看到儿子在烈火中抽搐时,不禁吓得大叫起来。这一来妨碍了忒提斯完成她的秘密使命。她悲哀地扔下了儿子,也不愿回宫去,而是躲进海洋王国,和仙女涅瑞伊得斯住在一起。珀琉斯以为儿子受到严重的伤害,便把他送到著名的医生喀戎那里。半人半马的喀戎是个聪明的肯陶洛斯人,收留并扶养过许多英雄。他仁慈地收养了这个孩子,用狮肝猪胆以及熊的骨髓喂养他。当阿喀琉斯九岁时,希腊预言家卡尔卡斯预示,远在亚细亚的特洛伊城没有珀琉斯的儿子参战是攻不下的。他的母亲听说了这预言,知道这场征战将会牺牲她儿子的生命,因此连忙浮上海面,潜入丈夫的宫殿,给儿子穿上女孩的衣服,把他送到斯库洛斯岛,交给国王吕科墨得斯。吕科墨得斯见他是个女孩,便让他跟自己的女儿们一起生活,玩耍。后来,他在下巴上长出毛茸茸的胡子时,他向国王的女儿得伊达弥亚说出了自己男扮女装的秘密。两人于是萌发了爱情。岛上的居民还以为他是国王的一个女眷,实际上他已悄悄地当了得伊达弥亚的丈夫了。现在,他成了特洛伊征战取胜的必不可少的人物,预言家卡尔卡斯知道他居住的地方,也知道他在征战中的作用,所以透露了他的住处。于是他们派奥德修斯和狄俄墨得斯去动员他参战。两位英雄到了斯库洛斯岛,见到国王和他的一群女儿。可是,无论两位英雄眼力如何敏锐,仍然认不出哪个是穿着女装的阿喀琉斯。奥德修斯心生一计,他叫人拿来一矛一盾,放在姑娘们聚集的屋子里。然后他命令随从吹起战斗的号角,好像敌人已经冲进宫殿一般。姑娘们大惊失色,逃出了屋子。只有阿喀琉斯依然留下,勇敢地拿起矛和盾。这下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只得同意率领密耳弥冬和帖撒利人出征,并带着他的教练福尼克斯和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同行。帕特洛克罗斯是同他在珀琉斯宫殿里一起长大的。现在,他们率领五十只战船驶入希腊海,前往奥里斯。奥里斯是俾俄喜阿国的一座港口城市,位于攸俾阿海湾,那是阿伽门农为所有的希腊王子和战船选定的集合地点。阿伽门农被推选为联军统帅。奥里斯港聚集的英雄除了上述的王子外,还有别的英雄们,其中最主要的有忒拉蒙和厄里玻亚的儿子大埃阿斯,以及他的异母兄弟、著名的弓箭手透克洛斯;从洛克里斯来的俄琉斯的儿子小埃阿斯;雅典的梅纳斯透斯;战神的儿子阿斯卡拉福斯和伊阿尔梅诺斯;从俾俄喜阿来的几位英雄;从佛西斯和攸俾阿来的几位英雄;亚各斯和伯罗奔尼撒人中有斯忒涅罗斯、卡帕纽斯和欧阿德涅,以及墨喀斯透斯的儿子欧律阿罗斯;从皮洛斯来的三朝元老,年老的涅斯托耳;从亚加狄亚来的安刻俄斯的儿子阿伽帕诺耳;从厄利斯和其他城市来的安菲玛库斯、塔耳庇俄斯、迪俄瑞斯和波吕克珊诺斯;尼利斯国王奥革阿斯的孙子梅革斯;此外,和埃托利亚人一起来的托阿斯;从克里特来的伊多墨纽斯和迈里俄纳斯;从罗德岛来的赫拉克勒斯的后裔特勒帕勒摩斯;从西马岛来的尼瑞乌斯,他是希腊将士中最英俊的男子;从卡吕冬来的赫拉克勒斯的后裔菲迪普斯和安底福斯;从菲拉克来的伊菲克洛斯的儿子帕达尔克斯和帕洛特西拉俄斯;从弗赖来的阿德墨托斯和贞洁的妻子阿尔刻提斯的儿子奥宇梅洛斯;从特里卡来的两兄弟帕达里律奥斯和马哈翁,兄弟两人医术高明,是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儿子;从奥尔门尼翁来的欧律皮罗斯;从阿格律萨来的波吕帕特斯,他是庇里托俄斯的儿子,忒修斯的好友;从克福斯来的古诺宇斯以及从马克纳西亚来的帕洛托乌斯。

评分

王路的名作。

评分

不知道买这本书的其他人都是什么专业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