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乐章:富有表情的小行板,是三部分的歌曲曲式;
评分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评分赞
评分如果问我听德彪西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没有旋律。旋律对他并不重要,他的音乐不是要人记住某段旋律。甚至节奏也不重要,他并没有特别用节奏去表现什么东西。如果这些不重要,那么,音乐是什么?答案是:音响,一种没有预定结构的音响。
评分质量真的很不错价钱给力
评分g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93年。在这期间,德彪西已完成了根据马拉美的诗所写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并且正在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首作品是献给伊扎依四重奏团的成员——伊扎依(Ysaye,Eugene)、克瑞克布姆(Crickboom,Mathieu),冯·豪特(Leon Van Hout)和雅克布(Jacob,Joseph),并由该团首演。1894年由迪朗(Durand)出版社出版。
评分 评分 评分他的音乐象浪漫主义一样集中于一些文学或自然题材。但与浪漫主义不同,他并不表现强烈的感情。有人便说:“他的音乐平淡”,但我觉得这不对,平淡即意味着有某种与强烈相对的东西,而他是连这个都没有的。他不表达特定的感情,或者说,感情并不是使他写下那些音乐的原因。他的音乐充满感官色彩,而非感情色彩。你不能说:这是雄伟,这是温柔,等等,因为凡是你这样说的地方,你就对音乐有某种预期,而这是德彪西要避免的。你不能带着“这就是大海”念头去想象他的“大海”,你甚至不能带着“这就是德彪西”的念头去听德彪西。他的音乐非常细腻,你不能放过细节,或者,更准确地应当说,在他的音乐里面没有细节与整体这类区分。他的音乐非常精确,他对音色极为敏锐,但效果却是朦胧、流动的,一切好象不期而遇,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把你带到这里,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结束,但这一切却又是丰盈而且真实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