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复旦博学·心理学通用教材:心理学概论》内容深入浅出,兼顾心理学多个领域的知识点。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普通心理学、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习心理学、第五章教学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心理学、第七章环境心理学、第八章管理心理学、第九章咨询心理学、第十章健康心理学。每一章由本章导读、章节内容、本章小结、思考题以及阅读材料这些部分组成。
《复旦博学·心理学通用教材:心理学概论》根据章节内容穿插小贴士及小测验,集知识性、可读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可做心理学通用教材、教师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也适于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广泛人群使用。
作者简介
孙时进,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法人代表)、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出版《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概论》、《管理心理学》等著作,发表论文多篇。教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研究兴趣:人本主义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以及超个人心理学;掌握技术:团体心理咨询、催眠和内观疗法等。
王金丽,1969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学系教授,著有《自励为王》、《军队管理心理学》等书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性质
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具体研究方法
四、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
一、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当代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第二章 普通心理学
第一节 脑与意识
一、生理基础
二、意识与注意
第二节 认知过程
一、感觉与知觉
二、学习与记忆
三、思维和语言
第三节 动机与情绪
一、动机
二、人类的摄食
三、情绪
第四节 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特质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理解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语言获得
一、认知发展
二、语言的获得与机能
第三节 情绪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四节 道德发展与行为养成
一、道德发展
二、行为养成
第四章 学习心理学
一、学习的概念
二、学习的分类
三、不同的学习观
第二节 学习策略与学习
一、学习策略概述
二、具体的学习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
第五章 教学心理学
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环境心理学
第八章 管理心理学
第九章 咨询心理学
第十章 健康心理学
后记
精彩书摘
(1)情境因素。群体在面临压力情境时,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和动机。对社会隔离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和力,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如,刚入伍的新兵,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隔断了和原有父母、亲朋好友的联系,当不适应时,就会主动寻求建立亲密的战友关系。
(2)情绪因素。从亲和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设计了一个实验:要求被试逐个进入实验室,并分别被告知“要进行有关电流刺激对人体影响的实验”。半数被告知这种电流刺激非常难受,很痛苦(高度不安条件)。另外半数被告知这种电流刺激极轻微,有一些发痒或震颤的感觉(低度不安条件)。在恐惧和不安被唤醒之后,再问被试:“距实验还有10分钟,这期间您打算怎么度过?”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高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合群。
(3)出生顺序。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出生顺序与人的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长子、长女、独生子女的亲和动机较强,在恐惧情境中更多地亲近他人;排行老二及以后者,其亲和动机不如老大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2.成就动机
它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成就动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决定着个体的努力程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它可以促使个体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克服困难,对事情精益求精。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
(1)目标的吸引力大小。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越大,动机就越大。
(2)承担风险的大小。达到目标所承受风险影响着个体的成就动机,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只有那些有一定风险和挑战的事情才会激发个体较大的动机。
(3)成败的主观概率高低。如果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达到的目标风险小的价值也小,此时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就小。如果个体感觉没有实现的可能,个体就不会付出努力。
……
前言/序言
探寻人类心灵的奥秘:一本引领你走进心理学殿堂的钥匙 你是否曾对人类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感到好奇?是否曾想了解是什么驱动着我们做出选择,如何学习、记忆,又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心理学概论》将为你开启一扇通往人类心灵深处的大门,为你系统性地介绍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和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之旅。 本书旨在为所有渴望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无论你是初次接触心理学,还是希望系统梳理已有知识,本书都将以清晰、严谨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你逐步认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我们不预设任何专业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例证,让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第一篇:心理学的起点与基石 在踏上这段心灵探索之旅的开端,我们将首先回溯心理学的历史长河。从哲学家们对意识的早期思辨,到科学方法的引入,再到各个学派的兴衰更迭,你将了解心理学如何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我们将深入探讨结构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认知革命等里程碑式的思想流派。理解这些历史脉络,不仅能帮助你把握心理学发展的脉搏,更能让你体会到不同理论视角下对人类心理理解的差异与演进。 随后,我们将聚焦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严谨性是心理学得以发展的基石。本书将详细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如观察、假设、实验设计、变量控制、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等。你将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包括描述性研究(如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相关研究以及实验研究。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学习,你将学会如何批判性地评估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并理解科学研究是如何不断推进我们对心理世界的认识。 第二篇:构建心灵的基石——感知、学习与记忆 我们如何感知世界?这是心理学中最基本也是最令人着迷的问题之一。本篇将深入探讨感觉和知觉的过程。你将了解到,我们并非被动地接收外部信息,而是在大脑中主动地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从而构建出我们所体验到的现实。我们将剖析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知觉的组织原则,如格式塔原则,这些原则解释了我们如何将零散的感觉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整体。 学习是人类适应环境、积累经验、不断进步的关键能力。我们将从行为主义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出发,理解外在环境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随后,我们将进入认知学习的范畴,探索观察学习、认知地图以及概念学习等更复杂的学习过程。你将理解,学习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而是涉及信息加工、意义建构和内部表征的变化。 记忆是人类经验的载体,也是我们构建自我认同的基础。本书将为你揭示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提取机制。我们将区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并深入探讨工作记忆的复杂功能。你将了解不同类型的长时记忆,如陈述性记忆(包含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同时,我们也将探讨遗忘的规律和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提升记忆能力。 第三篇:思维的奥秘与语言的力量 思维是我们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核心能力。本篇将带领你探索思维的运作机制。你将了解概念的形成与运用,以及推理的逻辑过程,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我们还将深入探讨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试错法到启发式思维,以及阻碍我们有效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人际沟通的桥梁。我们将从语言的结构——语音、形态、句法和语义——入手,理解语言的构成要素。随后,我们将探讨语言的习得过程,从婴儿早期的牙牙学语到复杂句法的掌握,以及语言与思维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你将了解语言对我们认知世界、表达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四篇:情感的世界与动机的驱动 情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丰富着我们的体验,影响着我们的决策。本篇将系统介绍情感的本质、生理基础和心理过程。你将了解情绪的不同理论,如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以及阿诺德的评价理论,并探讨情绪的表达方式,如面部表情、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我们还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以及情绪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动机是驱动我们采取行动的力量源泉。本书将为你梳理各种动机理论,从基本的生理动机,如饥饿、口渴,到更复杂的心理动机,如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亲和动机等。你将了解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的区别,以及自我决定理论等关于动机的现代观点。理解动机,就是理解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 第五篇:社会之中的你我——社会心理学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本篇将聚焦于社会心理学,帮助你理解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表现。你将了解社会认知,包括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印象,以及归因理论如何解释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我们将探讨从众、服从以及社会影响力的强大力量。你将理解群体动力学,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的优势与劣势,以及群体中的偏见和歧视是如何产生的。此外,我们还将深入研究人际关系,包括吸引力的形成、沟通的模式以及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第六篇:个体发展的轨迹与心理健康的守护 个体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篇将带你了解毕生发展心理学,从婴儿期的感知和认知发展,到儿童期的游戏和想象,再到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同探索,以及成年期的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直至老年期的智慧与安详。我们将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关键任务和挑战。 最后,我们也将触及心理健康这一重要议题。我们将初步介绍心理障碍的分类和常见类型,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理解心理健康,意味着更好地关爱自己和他人,认识到心理困扰并非孤例,并了解寻求帮助的途径。 《心理学概论》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介绍,它更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深刻的凝视。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会从更科学、更深入的视角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你将获得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类心理问题的有力工具。无论你未来的人生道路如何,这本概论都将是你宝贵的精神财富,帮助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并积极地生活。这是一场智识的盛宴,也是一次灵魂的触动,邀请你一同踏上这段探索人类心灵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