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是净空老教授亲笔书写的古圣先贤和当代大善知识的名言録,是老人家在耄耋之年献给人类的一份无量深厚的礼物。《老人言》节选了儒释道经典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名言警句,它既是墨宝,又是文言文,实乃“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为了了解其真实义,书中对每个句子进行了注释翻译,有助于读者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
释净空,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印度尼西亚夏利悉达亚都拉回教州立大学荣誉博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
【原文】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便能扭转未来,不论是自身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乃至世运夹变。
【出处】释净空教授语。
【注释】戒定慧:佛教语。指「三无漏法」,即防非止恶、息虑静缘、破惑证真。《坛经·般若品》:「变三毒为戒定慧。」贪嗔痴:佛教语。指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称「三毒」,它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
【译文】勤奋修习戒定慧三无漏学,止息灭除贪嗔痴三毒烦恼,就可以扭转未来,获得自己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乃至减轻和化解世界的各种炙变。
【原文】人类大家庭,以和、平,与宽\恕相待,才能共存共荣。和平在自己内心里,唯有爱好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幸福人生;唯有爱好和平,才能带来和平。
【出处】释净空教授语。
【译文】人类大家庭,以和睦、平等、宽厚、仁恕相互对待,才能共存共荣。和平在自己的内心裹,唯有爱好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幸福人生;唯有爱好和平,才能带来和平。
【原文】古今中外大圣\大贤的教诲,才是人类亿万代生存幸福之根基,才是社会、国家\世界永恒长治久安之大道,不可不知也。
【出处】释净空教授语。
【译文】古今中外大圣大贤之人的教诲,才是人类亿万代生存和获得幸福的根基,才是社会、国家、世界永恒长治久安的大道,不能不知道啊!
【原文】东方圣学,皆出自性,修之弘之,福慧无量无边。得人身,遇正教,的是百千劫稀有因缘,难逢之事。
【出处】释净空教授语。
【注释】自性: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译文】东方的圣贤学问,都是从自性中流出的,修学和弘扬这些学问,能够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得到人身、遇到圣教,的确是百千劫稀有的因缘,是百千劫难以遭遇的幸事。
【原文】释迦、孔子第一正知正见,即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中义境,深广无尽。唯佛与圣,乃能究竟。一切创新者,所不能知耶。
【出处】释净空教授语。
【注释一正知正见:即速离一切迷妄颠倒的邪知邪见。例如以不争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都是颠倒。以转迷为觉、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趋向菩提为目的,便是正知正见。以「三法印」、「一实相印」为标准,便是正知正见。述:传述。作:创作、创造。
……
第三段: 我不得不说,《老人言》这本书,给我的触动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满了说教意味的书,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那些看似朴素的道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里。比如,书中有一段描写,关于一位老人如何看待“得失”。他并没有去强调“得”的喜悦,或者“失”的痛苦,而是将这一切看作是自然的流动,如同潮起潮落,四季更替。这种超然的态度,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很多事情的执着和焦虑。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并非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去告诉你如何“成功”或者“快乐”,它只是在引导你,用一种更平和、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回避生活中的阴影,但它总是能在阴影中找到一丝光明,一种希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开阔,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元了。
评分第四段: 这是一本让我觉得非常“踏实”的书。《老人言》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与我生活的土地如此贴近。作者没有去描绘那些遥不可及的理想,也没有去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潮流。它所关注的,全是我们身边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一块田,一碗饭,一次对话,一个眼神。书中有一则关于“耐心”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农如何等待一粒种子发芽,如何看着它慢慢长大,最终结出果实。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未知,但老农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和坚守。这让我想到,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和即时满足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缺乏等待的能力,也越来越难以体会那种“慢”的韵味。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涤荡了我心中那些浮躁和不安。它教会我,生活的美,往往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之中,需要我们用一颗宁静的心去发现。它没有让我感到压力,反而让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活得更有意义。
评分第一段: 《老人言》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我一直以为,所谓“老人言”无非是些陈年旧事,老生常谈,听起来可能有些道理,但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印记,与当下生活格格不入。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一股温润的力量吸引住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祖辈的训诫,而是将那些朴素的生活哲学,融入了娓娓道来的故事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篇关于“惜物”的章节,讲的是一位老人如何缝补一件穿了多年的衣裳,那份对物品的珍视,不仅仅是对物质的节俭,更是一种对时间和情感的尊重。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勾勒出那份宁静而充实的画面。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奶奶,在灯光下默默地做着针线活,那种温暖和安心,也一并涌上心头。书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复杂的社会问题,但它所传递的,是对生活最本真的理解,是对生命最真挚的感悟。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老人言”,在作者的笔下,却变成了指引我们如何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灯塔。我常常在阅读后,停下手中的事情,静静地回味,然后,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懂得感恩。
评分第二段: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怎么说呢,就像是推开了一扇古老而厚重的门,门后涌出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陈腐空气,而是一股带着阳光和泥土芬芳的新鲜气息。它没有预设的“金玉良言”等着你去膜拜,更多的是一些关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反思。比如说,有一次我读到关于“倾听”的部分,作者描述了村子里一位长者,是如何通过长时间的沉默和专注,去理解一个年轻人的困境。这种倾听,不是为了给出建议,而是为了全然地接纳和理解。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日常与家人朋友的交流,我是否真的用心去听了,还是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很多不曾察觉的盲点。它没有激昂的口号,也没有宏大的叙事,但它提供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喜欢它那种不疾不徐的节奏,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坐在你身边,不慌不忙地和你聊着天,而你却能从中汲取到源源不断的智慧。
评分第五段: 老实说,一开始我拿到《老人言》这本书,并没有抱多大的兴趣,总觉得它可能和我的生活距离太远了。但当我开始阅读,我才意识到,这本书里蕴含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智慧,一种对人生最本真的理解。作者并没有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场景,将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道理,悄无声息地传递给我。其中,我特别喜欢关于“感恩”的章节。它讲述的不是那种宏大的、对所有恩赐的感激,而是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身边的人,都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谢。这让我猛然发现,我可能忽略了太多身边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爱的长者,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提醒我放慢脚步,去感受生命中的喜悦,去珍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恩赐。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朴素的生活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领悟。它没有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但它带来的,是一种持久的温暖和启迪,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
评分——睁大眼睛择妻
评分人无利心,谁肯早起
评分——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评分不挑担子,不知轻重
评分老人言老人言老人言老人言
评分——小心被“套牢”
评分走遍天下娘好
评分有钱难买“早知道”
评分冬长三月,早晚打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