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漢英雙解中醫臨床標準術語辭典 |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7-01-01 |
| 作者:李照國 | 譯者: | 開本: 32開 |
| 定價: 98.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47830802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作為傳統醫學的中醫學,因其理論、術語,甚至字詞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造成瞭目前我國中醫英語的翻譯譯名混亂、標準不一及可參考的**資料缺乏等問題,時常造成瞭西方對中醫學,以至中國文化的誤解。在這種大背景下,適逢我國嚮WHO提交中國中醫術語國傢標準英文版,《漢英英漢中醫臨床標準術語辭典》的齣版應運而生。本書是目前**國傢承認中醫標準術語英漢漢英翻譯本,填補瞭我國在中醫標準術語英文翻譯的空白。
本辭典根據國傢1997年頒布的中醫臨床術語國傢標準的選詞和定義及其英文版的翻譯原則、方法和標準,參考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頒布的《西太區傳統醫學術語國際標準》(WHO Internatio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Traditional Medicine ithe WesterPacific Region)、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頒布的《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世界衛生組織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of Diseases)第11版第23章ICTM(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of Traditional Medicine)術語組的工作和中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ICTM的推薦方案,對2875條涉及治則、治法、證候與疾病名稱的中醫臨床術語和317條同義詞及其定義進行瞭較為規範的英語翻譯,可供國內外中醫院校的師生、臨床工作者、翻譯者和研究者使用。
李照國,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學士、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中醫學博士、翻譯學博士後。現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世界中醫藥聯閤會翻譯專業委員會會長,國傢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專傢委員會委員,國傢科技名詞術語審定委員會中醫委員會委員,《中西醫結閤學報》常務編委及專欄撰稿人。先後撰寫齣版《中醫英語翻譯研究》等研究著作27部,翻譯齣版《黃帝內經》等譯著25部,撰寫齣版《月落閑閣》等雜文集5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錶研究論文160餘篇。目前承擔著國傢社科項目、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項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創新重點項目、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的研究工作和上海師範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部分漢英對照中醫臨床標準術語
A
艾條灸療法1
安蛔止厥1
安神止癢1
暗産1
暗示解惑療法1
B
拔罐療法2
白疕2
白駁風2
白喉2
白睛青藍2
白睛溢血2
白膜侵睛3
白澀癥3
(白)禿瘡3
白屑風3
百閤病3
百日咳3
斑脂翳3
瘢痕灸療法3
包蟲病4
包莖4
包紮固定療法4
胞宮濕熱證4
胞宮虛寒[陽虛]
證4
胞宮血[積]熱證4
胞輪[眼胞]振跳5胞生[瞼]痰核5
胞[睥]虛如球5
胞衣不下5
胞衣[膜]先[早]
破5
胞腫如桃5
胞阻5
保健按摩療法6
抱頭火丹6
暴風客熱6
暴咳6
暴痢6
暴聾6
暴盲6
暴瀉6
暴喑6
卑惵7
背疽7
崩漏7
崩漏病7
崩中8
鼻疔8
鼻竇痰包8
鼻疳[瘡]8
鼻槁8
鼻衄8
鼻腔填塞療法8
鼻腔異物9
鼻竅證9
鼻鼽9
鼻損傷9鼻息肉9
鼻血瘤9
鼻嗅療法9
鼻淵10
鼻針療法10
鼻窒10
閉經10
臂癰10
砭鐮療法10
鞭蟲病11
扁瘊11
便秘[閉]11
便血11
標本兼[同]治11
錶閉水停證12
錶寒肺熱證12
錶寒裏熱證12
錶裏分消12
錶裏俱[實]寒證12
錶裏俱[實]熱證12
錶裏雙解13
錶裏雙解法13
錶熱裏寒證13
鬢疽13
冰瑕翳13
補肺固錶13
補脾養血13
補脾益肺13
補[健]脾益[補]
氣13
補脾止瀉[泄]14
①補氣,見第74頁“(扶正)補[益]氣”。補氣74①
補[益]氣固攝14
補[益]氣固脫14
補[益]氣化[祛]
濕14
補[益]氣迴陽14
補[益]氣活血[祛瘀]
[行瘀]14
補氣解毒14
補氣利水14
補氣明目15
補氣清熱15
補氣祛痰15
補氣祛邪15
補氣[脾]攝[統]
血15
補[益]氣升提15
補[益]氣生津15
補[益]氣生血15
補腎[氣]安胎16
補腎扶[培]元16
補腎固齒16
補腎固澀16
補腎固脫16
補腎明目16
補腎納氣[益肺]17
補[固]腎攝精17
補腎調經17
補腎益[填]精17
補[溫]腎止瀉17
補胃和中17
補血17
補血固脫17
補[養]血健[固]
齒18
補血溫陽18
補血養耳18
補血養肝18
補血[心]養[安]
神18
補血養心18
補血養齦18
補血滋鼻18
補[壯][溫]陽19
補[溫]陽益氣19
補益肺氣19
補益肝脾(氣血)19
補益肝氣19
補益精髓19
補益精血19
補益脾腎19
補益氣血19
補益腎氣20
補益心肺20
補益心肝(氣血)20
補益心脾(氣血)20
補益心氣20
補益心腎20
補益中氣20
不寐20
不射精20
不育21
不孕21
C
擦牙(開噤)療法22
菜烏紫病22
蠶豆黃22
糙[癩]皮病22
嘈雜22
纏縛療法22
産後大便難22
(産後)惡露不絕
[淨]23
(産後)惡露不下23
産後發熱23
産後腹痛23
産後汗癥23
産後痙病23
産後乳汁自齣24
産後身痛24
産後小便不通24
産後小便淋痛24
産後小便失禁24
産後血暈24
産後喑25
産褥中暑25
顫病25
腸癌25
腸痹25
腸道寒濕證25
腸道[燥]津虧證26
腸道[小腸]氣滯
證26
腸道[大腸]濕熱
證26
腸道實熱證26
腸結26
腸癆26
腸瘤27
腸熱氣滯證27
腸熱陰虛證27
腸覃27
腸癰27
腸鬱27
塵肺28
成膿期28
成癰期28
承漿疔28
癡呆28
齒[牙]槽風28
齒衄28
齒齦證29
赤[扁]蟲病29
①吹鼻療法,見第244頁“(散劑)吹鼻[吸藥]療法”。
②滴鼻療法,見第387頁“(藥液)滴鼻療法”。
③滴耳療法,見第387“(藥液)滴耳療法”。
④電離子導入療法,見第422頁“(直流)電(藥)離子導[透]入療法”。赤脈傳睛29
赤膜下垂29
赤絲虯脈29
赤遊丹29
衝疽29
衝任不固證30
衝任失[不]調證30
衝任瘀阻證30
衝洗療法30
蟲毒犯[侵]肺證30
蟲毒風熱結膚證30
蟲毒(結聚)證30
蟲毒侵襲肌膚證31
蟲毒濕熱結膚證31
蟲毒濕壅絡證31
蟲毒蘊[襲]膚證31
蟲積腸道[小腸]
證31
蟲積化疳證31
蟲積證31
蟲擾膽膈[腑]證32
蟲擾魄門證32
重舌32
抽搐32
齣血中風32
齣疹期33
初[一]期33
初生不乳33
初生不啼33
初生大便不通33
初生兒喘促33
初生兒腹瀉33
初生兒嘔吐33
初生小便不通34
除濕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選材範圍和深度是超乎我想象的。它不僅僅涵蓋瞭《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等經典著作中的核心術語,更令人驚喜的是,它還收錄瞭大量現代臨床實踐中常用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新術語和新病名。我注意到,對於一些近年來在中醫領域快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新療法相關的術語,它也做瞭及時的更新和收錄,這保證瞭工具書的時效性和前沿性。翻閱時,我發現它對某些術語的不同錶述方式也進行瞭梳理,比如同一個概念在不同流派中醫中的細微差彆,並分彆給齣瞭最恰當的英文對應。這種廣度與深度兼備的編纂策略,使得無論我麵對的是一位傳統中醫專傢,還是一位接觸現代中西醫結閤的年輕醫生,都能確保找到最準確、最符閤語境的專業錶述,極大地提升瞭臨床溝通的準確性與專業度。
評分我剛接觸中醫時,最大的障礙就是那些專業術語的“不可譯性”,很多時候,即便查閱瞭現有的中英詞典,翻譯齣來的句子也是佶屈聱牙,完全無法傳達齣原有的中醫精髓。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解瞭我燃眉之急。它沒有采取那種機械的、生硬的直譯,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術語背後的中醫理論體係,提供瞭既符閤現代語言習慣,又忠實於傳統內涵的精準對應。尤其是一些概念性極強的詞匯,比如“氣機升降”、“肝脾不和”這類,它不滿足於給齣一個簡單的英文對等詞,而是附帶瞭簡短而精煉的英文解釋,清晰闡述瞭其在中醫病理或治療中的具體含義。這種詳盡而又高度凝練的闡釋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國際視野,讓我能夠更自信地與國際上的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和病例討論,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專業錶達能力。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士,我深知教材和參考資料的質量直接決定瞭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能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和理解術語,更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思辨性學習”的平颱。它不僅僅是字典,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中醫理論導論。我發現,通過對比同一術語在不同解釋角度下的英文錶述差異,學生可以被迫去深入思考中文術語背後的復雜機製和哲學基礎,而不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錶麵。此外,書中的條目組織邏輯,似乎也暗含瞭對中醫整體思維的引導,讓人在查找一個術語時,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與之相關的其他概念,構建起一個更加立體的知識網絡。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於培養未來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中醫人纔來說,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字典的排版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每一個細節都體現齣編纂者的匠心獨運。扉頁和目錄的設計簡潔而不失大氣,用色考究,特彆是對一些經典術語的釋義部分,采用瞭多層次的字體和顔色區分,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我特彆欣賞它在結構上的精妙安排,無論是按拼音檢索還是按病癥索引,都能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這對於臨床工作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效率保障。裝幀的材質也十分考究,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顯然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足以看齣齣版社對這套工具書的重視。更彆提那紙張的質量,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有那種澀滯感,而且油墨的印製清晰銳利,即便是最細小的筆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使得每一次使用都成為一種享受,讓人在緊張的臨床工作中也能感受到一絲寜靜和專業的美感。可以說,光是翻閱和把玩這本書,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級的學術典藏。
評分這本書的編纂質量,尤其是其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尊重與現代化轉譯的平衡把握,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在處理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醫詞匯時,編纂者顯然投入瞭巨大的心力去平衡“信、達、雅”這三個翻譯標準。它沒有為瞭追求英文的流暢性而犧牲中醫的“道”,也沒有因為過於拘泥於古籍原文而讓現代讀者望而卻步。例如,對於一些與五行、髒腑相關的情誌病術語,它不僅提供瞭精確的醫學翻譯,更巧妙地在腳注中融入瞭相關的哲學背景知識,使得讀者在理解醫學概念的同時,也能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中對人身心關係的獨特洞察。這種文化深度的挖掘和精妙的呈現,使得這本書的受眾不再局限於需要進行臨床翻譯的專業人士,它完全可以作為對中國傳統醫學哲學感興趣的文化研究者和愛好者的一份珍貴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