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里有你很难见到的语文课堂。你或许很难简单地概括李镇西老师语文课堂的特点,更难用一种标准来分析和评价。因为他的课堂太过“朴素”,太过“随意”,课堂的“精彩”往往无法预见。而这种“随意”正是李镇西所追求的“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教学境界。
他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李镇西并未采用常见的“剧本式”的写作体例,全文采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口语化的朴实语言能让读者紧紧跟随他的课堂进程。必要的时候,李镇西会穿插讲解当时的授课思路,这些思路或是课前的精心设计,或是课中的随机应变,但一切自然而然,毫不做作。
内容简介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作者按时间顺序整理了自己20场语文课的课堂实录。全书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不仅详实记录授课过程,还于关键处补充当时的教学思路,完整而全面地展现了“李镇西式”语文课堂的风采。此外,下册中还编选了李镇西的4篇手记,介绍全国素质教育改革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
李镇西常形容自己是在“用身体写作”,因为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来自教学实践。30余年从教之路凝结出深具“李镇西”特色的“语文民主教育”的精华。他坚持以学生心灵为起点,将课堂还给学生,倡导授予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纵观他的语文课堂实录,能清晰感受到这一理念的逐渐丰富。
李镇西始终强调,《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套装上下册)》的出版并非将自己的课堂作为标本进行推广,仅为提供可借鉴之处供读者思考,提供可质疑之处与读者探讨,期望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育人生。
作者简介
李镇西,男,1958年生,语文特级教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获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曾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从教30余年,李镇西以深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获广大师生好评和专家学者赞誉。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方面成绩卓著,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教育理念。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巨大的号召力。
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出版30多部著作。他的书成为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类畅销书,很多学校、教育局把他的著作作为培训教材,教师人手一册。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他30年如一日,满怀激情地进行思考与探索。2007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词说:“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使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目录
自序 细思碎想
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教学实录与反思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与反思
真情浓墨写童心
——一次作文评讲课教学实录与评点
风雨中的树叶:从祥子到老舍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实录与评点
走进朱自清的世界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
用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
——《冬天》教学实录与反思
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
——《提醒幸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欣赏与质疑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实录与反思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与反思
和学生一起沉醉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与反思
温馨的记忆
——一次作文评讲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热血在燃烧
——《赞美》教学实录与反思
叩问爱情
——《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与反思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下)
“礼教”何以“杀人”
《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生活在恐惧中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边城》教学实录与反思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荷花淀》教学实录与反思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教学实录与反思
和学生一起平等地研读
《山中访友》教学实录与反思
请学生吃“面”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外 我眼中的杜郎口课堂
手记一 初识杜郎口
手记二 杜郎口的意义
手记三 再访杜郎口
手记四 善待杜郎口课堂
精彩书摘
叩问爱情
《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与反思
时间:2004年11月1日地点:四川省成都市电化教育馆
学生: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高一(3)班学生
随着值日生朱雅兰一声响亮的“起立”,学生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同学们好1
学生们齐声喊:“老师好!”
“谢谢!请坐1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叫《致女儿的信》,(我一边说一边转身板书: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和你们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想。”
从学生的阅读程序来说,他们接触一篇新文章时,首先要克服字词障碍。本来,我可以给学生列一些他们可能不认识的字,但我想,我以为他们不认识的字,他们就不认识吗?恐怕不一定。而且,我以为他们认识的字,恐怕他们也不一定就认识。再说,这个学生不认识的字,那个学生不一定不认识。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自己互相交流他们在阅读中遇到过哪些不认识的字。
于是我说:“我们接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接触字词开始的,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查过了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如果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黄泳第一个举手说:“我查过‘抔’。”
我问:“在课文什么地方?要说清楚。”
“在课后练习里,‘读一读,写一写’的第三个词里。”她说。
“哦,在这儿,读什么?”我问她。
黄泳说:“póu”。
“读几声?”
“第二声。”
“很好1我又问全班学生,“同样是这个字,查过的举手。”
许多学生都举起了手。
我笑道:“呵呵,不少呀!哪些同学在没有读这篇文章之前就认识这个字?”
无人举手。
“哦,没有。”我说,“那么,你们还查过哪些字呢?”
依然无人举手。
“没有啊?”我说,“这就是说本文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好,那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李老师有点疑惑要问大家,看第十五自然段第四行,我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后面这个字读什么。”
有学生举手,我说:“别举手!我抽一个同学起来读——请余鑫同学来读。”
余鑫站了起来,很自信地读:“dòng。”
我说:“很遗憾你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
“zhuàng!”部分学生忍不住读出了声。
“对!一‘幢’”我肯定道,然后继续对余鑫说,“我知道你以为自己能够读正确而没有去查。那么有没有一个dòng字呢?有,但是写法不一样。”
有学生插嘴:“那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东’。”
我点点头说道:“对!我们四川人很容易把一‘幢’读成一‘栋’!以后可别读错了。李老师还有一个字要考大家,第八段第六行‘在他们目光接触的……”
有学生忍不住小声读了出来。
我赶紧制止道:“不要说!我请马雯婕读。”
马雯婕读道:“刹(chà)那间。”
我问:“她读对了没有?”
郑毓秀急切地站起来说:“应该读shà”
更多的学生说:“应该读chà!”
“对!应该读chà!”我肯定地说。
看到郑毓秀有点不好意思,我说:“郑毓秀虽然读错了,但通过这么一纠正,你的印象就比较深了,对不对?我问大家,这个字有没有读shā的时候?”
学生们说:“有1
我说:“对,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刹车’的‘刹’读‘shā’。但这儿读‘刹(chà)那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字?没有了啊?一会儿我说不定还要考你们,呵呵。我要强调的是,查字词时我们往往去查那些没见过的字,而我们经常见的字读错了却不知道。”
字词解决了,应该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了。
我一直坚持认为,对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从学生开始,而不是从教师开始。如果从教师开始,教师就会提出重点问题或者展示多媒体课件,无论这些问题或课件设计得多么好,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怎么“教”!而在我看来,自读课文更多地应该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因此,我决定从学生的感受开始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
我对学生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后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起来说:“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是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对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我说:“看来多数同学有和钟雪飞一样的第一感觉。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时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呵呵!”
大家忍不住笑了,同时纷纷举手。我一看,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那么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
“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学生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是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样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那么,王楠楠,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爸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说,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我觉得这四个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喜欢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的爸爸妈妈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了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李运举手站起来说:“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1
大家笑了。
“嗯,你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
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起来说:“我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些干啥,还不好好学习!我知道如果我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我说:“是啊,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会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多数同学,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不会轻易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这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李老师也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我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1
“没有!”我的回答出乎大家的意料,大家笑了起来。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主动给她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
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我说:“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的家长都是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是用讲童话的方式。第二,你们的父母都说每个人的爱情不一样,但是既然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下面同学们把课文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将不懂的划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感想,或者提出问题,李老师一会儿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教室里一下安静了,学生们都开始快速阅读课文。我一边巡视,一边继续提醒:“你特别欣赏的句子,甚至你有不同看法的地方都可以勾出来。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记在那儿,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学生继续默读。
几分钟后,我说:“好了,很多同学都看了一遍了,咱们交流一下。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最能打动你的,都可以说说。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汪洋同学举手站起来说:“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这句话我觉得写得很真实,每个人都会死,但在生的时候有过爱情,爱情就会通过你的生命延续下去。”
汪洋的回答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理解,这个理解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我感到还不完整。本来我可以帮她补充,但我想还是让学生来补充,于是我说:“汪洋对这句话印象比较深,同学们对这句话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或补充?”
钟雪飞举手站起来说:“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有了爱情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这样才能够延续后代,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继承。”
我说:“对,我同意钟雪飞的补充,他的补充很重要。我也谈谈我的理解,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了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的是赞美精神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的不过就是几十年,但爱情是永恒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已经死了多少年了,但是他们因爱而化作的蝴蝶却一直飞翔到今天!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因此,人不免一死,但爱情的力量是永恒的。”
李文思举手说:“第十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我是第一次听到用‘无与伦比’这个词形容爱情,我读到这里时对这个词有了感觉,就是爱情居然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魅力!”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教师的引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老师在自然而然地交流中互相促进,同时,教师又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学生。这里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和文本重点以及教师教学意图的结合点或邻近点!说实话,课前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我提醒自己:必须上成语文课,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认识爱情的同时,又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说写作艺术。因此,在这之前,虽然表面上我和学生在轻松地聊着,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在等待,等待着学生自由交流和教师主动引领的最佳切入点。现在,李文思的发言让我心里一亮,机会来了!
我说:“李文思的发言很好。她指出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我们不妨暂时停在这里研讨一下,我们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来研讨一下,课文说‘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我想问,上帝这样‘看见’过几次?”
学生们七嘴八舌,有说两次的,有说三次的。
我要学生们注意看课文本身,然后多数学生说“三次”。于是我说:“三次,是吧?同学们马上把这三次找出来,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学生们立即仔细看课文,认真地找了起来,同时同桌之间不时小声地议论着。
有学生说:“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
我和他们碰撞起来:“看到的是爱情?不对吧?那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和概括。”
学生们继续寻找并思考上帝三次究竟见到了什么。
我和学生一起找,一起分析:“第一次是什么?‘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看到的是什么?”
……
前言/序言
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套装上下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