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打斯诺克(二维码学习版)

看图学打斯诺克(二维码学习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灌木体育编辑组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斯诺克
  • 台球
  • 技巧
  • 教学
  • 入门
  • 图解
  • 运动
  • 休闲
  • 二维码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4455
商品编码:11259269190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灌木体育编辑组 编著 著作 定  价:39.8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页  数:184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44455 第1章台球器材
1斯诺克的必备器材 11
1.1球台 11
1.2球 12
1.3球杆 13
1.4巧粉 15
1.5架杆 16
1.6记分牌 18
1.7球框 18
1.8定位器 19
第2章规则、心理、术语
1.斯诺克的基本规则 21
1.1斯诺克球的放置 21
1.2分值计算 22
1.3比赛方式 23
1.4结束标志 24
1.5获胜者的定义 24
1.6其他规则 24
1.7运动员相关规则 27
2.台球运动的心理调节 28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看图学打斯诺》的二维码学习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斯诺运动的知识,配以丰富的案例讲解、专业球手的演示照片和插图。全书共8个章节,包含了器材知识、基础知识、规则讲解、基本动作、初中不错技法和练习,以及斯诺的战术讲解等内容。本书邀请新生代职业斯诺球手作为本书的演示模特,以标准的姿势为读者进行示范,并以俯视和平视两个角度的台面示意图辅助案例讲解,详细讲解各式球局的打法。
本书图片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还用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呈现教学视频,对于正在练习斯诺运动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程。
灌木体育编辑组 编著 著作 灌木体育编辑组成立于2014年,拥有众多专业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资源,已出版图书《看图学轮滑》《看图学空手道》《看图学跆拳道》《看图学游泳》等,合作教练均为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专业教练,甚至是重量运动健将。本书内文及视频拍摄模特耿铭齐是靠前新生代斯诺球手中的未来之星,在2010年中国青少年斯诺锦标赛少年组中,获得亚军。
《台球的奥秘:从入门到精通的视觉指南》 简介: 本书是一部旨在全面揭示台球运动精髓,助您从初学者蜕变为桌球高手的视觉化教程。不同于市面上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本书将凭借其详实、生动且极具指导意义的图解,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台球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其核心技巧与策略。我们相信,台球并非仅凭天赋,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系统的训练得以精进。本书正是为此而生,它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台球技艺新境界的大门。 第一章:认识你的“战友”—— 球杆与球 在踏上台球之路前,了解你的装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球杆的奥秘: 结构解析: 本章将细致分解一支标准台球杆的组成部分,从杆头(tip)、杆颈(ferrule)、前肢(butt)、接笋(joint)到后把(butt cap),每一处细节都将配以高清、多角度的图示。我们将解释不同部位的材质选择如何影响击球的力度、旋转和稳定性,例如不同硬度的杆头对于制造旋转效果的影响,以及前肢重量分布对挥杆流畅度的作用。 材质与选择: 探讨不同木材(如枫木、梣木)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制作球杆时的考量。您将了解到,为什么有些球杆价格不菲,它们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还将简要介绍不同类型的台球杆,如美式八球杆、斯诺克杆、九球杆等,并分析它们在设计上的差异及其对应的比赛项目。 保养与维护: 提供一套完整的球杆保养流程,包括清洁、打磨、防潮等,确保您的球杆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并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发挥。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专业的清洁工具和保养品,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简便维护方法。 球的学问: 材质与工艺: 深入解析台球的材质,从传统的象牙(现已少见)到现代的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探讨不同材质带来的手感、反弹性和耐磨性差异。图文并茂地展示制作球体的复杂工艺,以及对球体重量、尺寸、密度进行精确控制的重要性,这直接关系到球的运动轨迹和碰撞效果。 颜色与编号的意义: 解释不同颜色和编号的台球(特别是斯诺克和八球)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比赛中的规则区分。了解这些基本信息,是开始任何台球游戏的前提。 第二章:基础功的基石—— 站姿、握杆与瞄准 任何高超的技巧都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本章将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入手,帮助您建立正确的身体姿态和操作习惯。 稳固的站姿: 身体的平衡: 通过示范图,详细讲解如何找到最稳定、最平衡的站姿。这包括双脚的间距、脚尖方向、身体重心的高低与分配。我们将强调,一个稳固的站姿是力量传递和准确击球的根本。 身体角度与距离: 分析身体与球台、击打球(cue ball)的理想距离和角度,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击球线路进行微调。图解将展示身体微屈、保持背部平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身体姿态来适应更远的击球距离。 放松与协调: 强调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身体各部位应保持的放松状态。我们将指出,僵硬的身体会影响挥杆的流畅性和力量的控制,并通过示意图展示如何放松肩部、手臂和手腕。 科学的握杆: “三指原则”: 详细阐述正确的握杆方法,强调“食指、中指、拇指”三点支撑的原理。通过清晰的示意图,展示握杆的松紧度、位置以及指关节的弯曲角度。我们将解释,过紧的握杆会限制手腕的灵活性,而过松则会导致力量不足。 “悬浮”与“引导”: 解释握杆的目的是“悬浮”球杆,并用“引导”的方式让球杆在挥杆过程中保持稳定。图示将聚焦于握杆手在击球瞬间的动作,以及如何通过放松和顺势而为来完成击球。 握杆位置的微调: 探讨根据击球距离和力度需求,握杆位置的适当调整。例如,后移握杆点可以增加挥杆幅度,从而增强击球力量。 精准的瞄准: “三点一线”的视觉原理: 深入剖析台球瞄准的视觉原理,即“瞄准点”、“击打球中心”和“目标球中心”的连线。通过多角度的图示,清晰展示如何观察和定位这些关键点。 “借力”与“反光”: 介绍利用球台表面的反光、球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辅助判断瞄准点的方法。我们将展示如何在不同光线条件下,以及面对复杂局面时,更有效地进行瞄准。 “视觉辅助线”的训练: 提供一些简单的视觉训练方法,帮助读者建立对球体碰撞原理的直观认识,例如通过想象虚线来辅助瞄准。 第三章:释放力量与控制—— 挥杆技巧 挥杆是连接瞄准与击球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击球的力量、速度、准确性和旋转。 流畅的挥杆弧线: “前后拉杆”的艺术: 详细分解流畅的挥杆动作,包括预摆、后摆、加速、击球点和收杆。通过动态示意图,展示一个完整、流畅的挥杆弧线。我们将强调,一个完美的挥杆应该是由肩部带动,通过手臂和手腕的协调发力来完成,而不是单纯的手腕动作。 “流畅”与“稳定”的平衡: 讲解如何在保持挥杆流畅性的同时,保证击球瞬间的稳定。图示将聚焦于击球前后的手腕与手臂的状态,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不同击球力量的挥杆调整: 分析不同力量需求下,挥杆幅度和速度的相应变化。例如,轻推球(push shot)与重力击球(power shot)的挥杆幅度差异。 手腕的精妙运用: “腕部发力”的秘密: 深入解析手腕在击球中的作用,包括其在加速、控制以及制造旋转方面的关键性。通过特写镜头般的图解,展示手腕“向上弹起”或“向下压”的动作,以及在不同击球类型中的应用。 “顺势而为”的技巧: 强调手腕的动作应与整体挥杆动作协调一致,避免孤立的、生硬的手腕动作。我们将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让手腕在最恰当的时机发力,将力量传递给球杆。 避免“僵硬”与“过度”: 指出常见的错误手腕用法,如用力过猛或过度僵硬,并提供纠正方法。 击球点的细微差别: “中杆”、“高杆”、“低杆”: 详细讲解击打击打球不同部位(正面、上方、下方)对球体运动轨迹的影响。图解将清晰展示击打不同点时,球杆与击打球的接触角度和力度方向。 “左旋”、“右旋”的原理: 阐述如何通过击打击打球的侧面来制造旋转,以及不同旋转方向和力度如何影响击打球的跑位和目标球的运动。我们将通过动画示意图,展示旋转球的实际运动轨迹。 “跳杆”与“偎杆”(Massé Shots and Jump Shots): (仅为示例,根据实际内容调整)在进阶章节中,会更深入探讨一些高级技巧,如利用特殊杆法实现跳杆过障碍或制造强力擦杆(Massé)来改变球路。 第四章:桌面的博弈—— 策略与战术 台球不仅仅是技巧的较量,更是智慧的碰撞。本章将带您了解如何在球台上进行深思熟虑的决策。 全局观的培养: “全局分析”的重要性: 强调在每次击球前,都要审视整个球台的局面,预判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而不仅仅是考虑眼前的这一杆。 “解球”与“摆球”的艺术: 讲解如何通过一次击球,既将目标球打入袋,又将击打球放置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为下一杆创造条件。图示将展示一些经典的解球与摆球案例。 “局面判断”与“风险评估”: 分析如何根据球台上的球位、袋口情况,判断哪些球可以打,哪些球需要先处理,以及不同击球方案的风险与收益。 常见的战术解析: “防守”(Safety Play): 讲解何时以及如何采取防守策略,将击打球置于对手难以处理的位置,迫使对手失误。图解将演示几种典型的防守走位。 “转台”(Stun Shot): 介绍利用击打球的旋转来控制其在目标球入袋后的跑位,以形成连贯的进攻线路。 “母球控制”(Cue Ball Control): 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精确的击球点和杆法,控制击打球在母球台面上的最终位置,这是实现持续进攻的关键。 实战案例分析: 经典局面图解: 本节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战局面图,分析在不同情况下,优秀选手会如何思考和选择击球方式,并解释其背后的战术逻辑。 “走位图”演示: 为每一个案例提供详细的“走位图”,直观展示击打球和目标球的运动轨迹,以及最终的球位。 第五章:进阶之路—— 提升你的台球境界 当您掌握了基础与策略,是时候探索更高级的技巧,进一步提升您的台球水平。 精准的控制性击球: “轻微旋转”的运用: 讲解如何使用细微的旋转来微调球的跑位,尤其是在球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延时”(Follow Through): 强调击球后的充分“延时”动作,这对维持球的直线运动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特殊球杆的使用: “长台”与“短台”击球: 分析在不同距离下的击球要点,例如长台击球需要更大的杆头速度和更稳定的挥杆,而短台则需要更精细的手腕控制。 “擦杆”与“跳杆”的初步认识(视乎读者水平): (可选内容)如果书中包含这些内容,则会详细讲解这些高难度技巧的原理和基本训练方法,并配以警告,说明这些技巧需要大量练习和良好的基础。 心理素质的磨砺: “专注力”与“情绪管理”: 探讨如何在比赛压力下保持专注,以及如何调整心态,应对失误和连续得分。 “节奏感”的培养: 分析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赛节奏,以及如何通过良好的节奏来影响对手。 结语: 《台球的奥秘:从入门到精通的视觉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一位耐心的陪练。通过其详尽的图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力求将台球运动中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技巧与策略,变得清晰可见,易于学习。每一幅插图都凝聚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对台球的热爱与专业。我们相信,只要您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遵循本书的指导,勤加练习,定能在台球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辉煌。拿起球杆,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精彩的台球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被“二维码学习版”这个概念吸引了。现在这个时代,谁还甘心只看纸质书上的死图呢?我更倾向于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引路人”,而不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我通常是那种需要不断重复和具体演示才能理解抽象概念的人,所以文字描述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障碍。我希望它能通过扫码链接到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最好是那种慢动作回放,能清晰地展示球杆的挥动轨迹、瞄准时的身体姿态,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处理不同角度和距离的球。如果这些二维码能导向的只是简单的图片或者模糊的文字,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设想中的理想状态是,我对着书上的一个特定场景图,扫一下码,立刻就能看到专业选手是如何处理这个局面的实战演示。这对于我这种自学成才的球友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看图学”的书,而是一个移动的、随时可以请教的“私人教练”了。我期待它能解决那些传统书籍里描述不清、难以想象的细节问题。

评分

坦白讲,我买这本书其实也是想给自己找个“学习的仪式感”。电子产品用久了,总觉得少了一种沉淀感和专注度。拿起一本实体书,翻阅它,做笔记,感觉整个人会更沉浸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特别期待这本书的“边角料”部分——那些关于斯诺克礼仪、器材保养,以及斯诺克历史文化的小知识。虽然这些内容似乎与“如何打好球”关系不大,但它们构成了这项运动的完整面貌。一个真正的斯诺克爱好者,不应该只关注击球的技术,也应该了解这项运动的“灵魂”所在。如果这本书能在技术教学之余,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某位传奇球手的经典对局分析,或者不同时期球杆材料的变化对击球手感的影响,那无疑会为这本书增添不少人文色彩。我希望它能让我感觉到,我买的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进入斯诺克世界的“文化通行证”。如果能结合视觉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又不失实体书带来的那种厚重感和沉浸感,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超出了纯粹的技术指导范畴,上升到了“品味斯诺克”的层面。

评分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承诺提供一种系统化的学习路径,尽管我尚未验证其内容是否真的系统。我过去看了一些零散的教学视频或者论坛帖子,学到的知识点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打斯诺克,从开球的站姿、握杆,到中杆、低杆的处理,再到防守策略和复杂的组合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逻辑地衔接。我希望这本《看图学打斯诺克》能像一本课程大纲一样,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我期待它能清晰地划分出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模块,并且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实战中找到对应的练习项目。如果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技巧小贴士”,那就太肤浅了。我需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怎么做”。例如,当讲到瞄准时,我希望它不仅展示瞄准点,还能解释为什么在这个特定情况下,选择这个点比另一个点更优越。这种深入到原理层面的图示讲解,才能真正帮助我建立起对斯诺克运动的底层逻辑理解,而不是沦为简单的模仿者。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阅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内容,但这种“第一印象”很重要。首先,纸张的质感很好,摸起来光滑但不反光,这对看图来说是个加分项,因为反光会干扰对细节的判断。其次,字体的选择和布局非常清晰,没有那种压迫感。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图文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图文并茂的书籍,如果图印得模糊或者位置不对,就会让人非常抓狂。我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能做到精益求精,毕竟书名都叫“看图学”,图就是灵魂。我有点担心,像斯诺克这种需要精确几何判断的运动,如果配图不够精确,那误导性就太大了。比如,关于瞄准线的指示,如果不够清晰锐利,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理解。另外,我希望它在色彩运用上能有区分度,比如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主球的运行轨迹、目标球的落点预判,以及杆法的变化影响。如果能把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直观的颜色和线条清晰地表达出来,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会大大提升。我更看重的是那种“一目了然”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是堆砌文字来解释那些原本可以用图形简单说明的东西。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手里的时候,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封面设计得挺简洁,但标题《看图学打斯诺克(二维码学习版)》让我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到底能有多大用处?我一个业余爱好者,平时也就是瞎打几杆,对技术细节知之甚少。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台球的书,很多都写得太理论化了,什么重心转移、击球点分析,看得我云里雾里,最后也记不住。所以,我对这本所谓的“看图学习”的工具书,预期值并不高。我心想,无非就是一些静态的图示,配上几句简单的文字说明,能有多大指导意义呢?毕竟斯诺克这玩意儿,是需要手感和实战经验积累的,光看图怎么可能学会?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在视觉呈现上能不能让我这个“视觉学习者”有点感觉,哪怕只是激发一下我对这项运动的热情也好。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感觉分量还算扎实,至少不是那种薄薄的小册子,多少有点内容的样子。至于那个“二维码学习版”,我倒是挺好奇的,不知道扫进去会是什么样的体验,是动态的教学视频,还是更多的图文资料库?这部分是这本书最大的卖点之一,也是我决定试一试的原因。总的来说,初印象是带着一丝怀疑和谨慎的期待,希望它能在枯燥的理论和实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