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東方智慧,啓迪當下生活
天與人,古與今
陰與陽,生與剋
是與非,真與假
知與行,善與惡
義與利,德與纔
和與同,治與亂
民本與任賢,禮與法
小康與大同
《名傢講堂·周桂鈿:十五堂中國哲學課》以十五個關係,從宏觀上描述中國哲學全貌的概況,從微觀上具體分析中國哲學的特點。這是本書的特色,也是作者的創新。
一個關係是天與人,這是重要的一個關係。天有科學因素、宗教成分、哲學意義。從哲學上說,主要是人與生活環境的關係。天就是客觀環境。這裏更多的是人文方麵的內容。陰與陽說的是陰陽的平衡。生與剋說的是五行循環生剋的辯證關係。以上三個關係也是中醫基本的理論構架。不懂中醫的人就很難理解中國哲學。
其他關係多是人文方麵的,其中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和高明的政治智慧。
周桂鈿,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閤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儒學院常務副院長。曾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鳳凰衛視《世紀講堂》,北京、山東、山西、四川、湖北等十多傢電視颱作專題講座及訪談。
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理論思維僅僅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加以發展和鍛煉,而為瞭進行這種鍛煉,除瞭學習以往的哲學,直到現在沒有彆的手段。
——恩格斯
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鬍適
第一課 天與人
1�碧烊酥�際
2�碧烊撕弦�
3�比碩ㄊぬ�
第二課 古與今
1�筆匙闃�禮,先富後教
2�彼鷚嬉蚋錚�變古易常
3�筆品鞘ヒ猓�理在民心
4�敝厥反�統
第三課 陰與陽
1�幣躚袈�
2�比頌宓囊躚�
3�弊非篤膠�
4�幣躚袈塾攵粵⑼騁宦鄣囊焱�
第四課 生與剋
1�弊畛醯奈逍�
2�蔽逍邢嗍�
3�蔽逍心J�
4�蔽逍邢嗌�
5�蔽逍杏胍窖�
6�倍越裉斕鈉羰�
7�敝幸接胛饕�
第五課 是與非
1�蹦�傢的三錶說
2�弊�子的是非觀
3�焙�非的參驗論
4�薄痘茨蝦枇搖肥欠俏薅�論
5�蓖醭淶男а槁�
第六課 真與假
1�閉胬砦侍�
2�筆導�檢驗問題
3�筆凳慮笫�
4�閉婊澳呀�
5�筆凳履尋�
6�畢筒拍訓�
第七課 知與行
1�敝�行先後之爭
2�敝�行難易之爭
3�敝�行輕重之爭
4�庇�速則不達
5�斃±�不能貪
6�逼鸕鬩�低
7�被炒笠澹�識大體
8�敝鏡貝娓噅�
9�鼻Ю鎦�行,始於足下
第八課 善與惡
1�笨鬃勇廴誦雜肴實�
2�泵獻擁男隕坡塾肴收�
3�避髯擁男遠衤塾肼±裰胤�
4�倍�仲舒的人性未善論與德主刑輔
5�比誦月鄣娜諍嫌肱�判
6�斃勻�品說
7�斃遠�元論
第九課 義與利
1�幣謇�的本義
2�本�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憊ο陀詬�織
4�幣逭咭艘�
第十課 德與纔
1�蔽�政以德
2�鋇虜偶姹�
第十一課 和與同
1�薄昂汀庇搿巴�”
2�比思使叵�
3�憊�際關係
4�比擻胱勻�
5�焙托秤刖赫�
6�鄙笠欏壩攀ち猶�”
第十二課 治與亂
1�敝喂�之道,唯力不足
2�甭沂牢摶澹�爭於氣力
3�逼肭旯�轉危為安
4�鼻贋黿萄擔�曆史總結
5�閉�義必勝與“勝者為王”
第十三課 民本與任賢
1�幣悅裎�本
2�比蝸橢�力
第十四課 禮與法
1�崩裼肜裰�
2�狽ㄓ敕ㄖ�
3�狽ㄓ肜竦墓叵�
第十五課 小康與大同
1�崩褚邐�紀的小康社會
2�碧煜攣�公的大同理想
3�本酆吞檬匝�
4�笨滌形�的《大同書》
總序
在“文化大革命”前,我考上瞭大學,學的是馬剋思主義哲學。“文化大革命”以後,我改學中國哲學。35歲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是鍾肇鵬先生。38歲畢業到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與教學。從此確立瞭自己的職業與事業,也算是“三十而立”吧。
我先從《論衡》入手,用學馬剋思主義時學到的方法,研究王充哲學。我同意學術界的觀點,認為王充是唯物主義哲學傢,不同的是學術界普遍認為王充是氣(或元氣)一元論者。我認為氣和元氣都是天地派生的,而天地又是無始無終的,應歸結為“天地本原論”。對王充的天論,我結閤漢代天文學作瞭一些研究。在陳遵媯先生的指導下,我研究瞭一些中國天文學史的問題。以後齣版《天地奧秘的探索曆程》和《中國古人論天》,都與此有關。
由於與王充的關聯,我開始研究董仲舒哲學,受到美國王安研究院的資助,集中精力研究,發現董仲舒講天人感應,不是講神學目的論,而是藉天講政治,是政治哲學。徐復觀先生在《中國藝術精神》中認為莊子的道就是藝術精神。因此,莊子哲學就可以認為是藝術哲學。同時,我將王充哲學定為求真的科學哲學。於是,董仲舒哲學就是求善的政治哲學。我用此三分法取代原有的兩個對子:唯物論與唯心論,形而上學與辯證法。班固《漢書》中稱董仲舒為群儒首,為儒者宗,是漢代儒傢的代錶,他上承孔子,下啓硃熹,是中國曆史上三大儒傢之一。
我從董仲舒哲學研究轉入儒學研究,特彆重視儒學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哲學的研究,齣版《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國儒學》,並參加國際儒學聯閤會工作,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華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儒學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園中突齣的一枝。特彆是董仲舒和先秦諸子百傢,重新建構漢代新儒學,於是有“始推陰陽,為儒者宗”的說法。硃熹則融會儒、釋、道,建構宋代新儒學——理學。由此可見,一時代的思想大傢,必定是已有思想的集大成者。
中國追求真、善、美的智慧,《四庫全書》中的經、史、子、集,都包括在國學之內。國學最突齣的是政治智慧。這種智慧是哲學傢、政治傢和史學傢閤作的結晶。政治哲學以社會曆史為試驗室,政治興衰成敗的前因後果都保存在曆史中,中國有數韆年連續不斷的曆史,是世界罕見的文化瑰寶。中國的重史傳統與政治智慧是閤二為一的,就在國學當中。中國哲學、中國儒學和中國國學猶如大海,其中有無數珍寶,我這裏隻是一勺海水而已。從這一勺也許可以品味到一點中華文化的特殊性,或者能為中華文化的復興産生微薄的正能量。
我年過七旬,思考哲學問題已經半個世紀。我的體會,實事求是,是哲學的生命綫。求是,就是追求真、善、美。從世界曆史的宏觀角度,考查理論問題,作齣自己的判斷,目的在於求是。如果有彆的目的,就像醫生看病那樣,本來堅持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纔是白衣天使的聖潔使命,如果為瞭謀取不義之財,將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當作敲詐的工具,那就失去聖潔,成為無恥之徒。方法是精神決定的,精神扭麯瞭,方法也就會齣偏差。作為醫生,不以治病療效看水平,而以發錶論文為標準,就會齣現虛假數據和抄襲現象,有悖於職業道德。我的恩師鍾肇鵬先生以“求是”名齋,所齣版論文集,題為《求是齋叢稿》。中國傳統的“是”包含真、善、美,方指正確的方嚮和方法。我於七十歲生日寫下治學感言:
財金雙刃劍,名位一縷光。
求是終無悔,讀書始有方。
周桂鈿
2013年4月於三棗紅樓
我必須承認,最初我對“哲學課”這類書籍抱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總擔心會陷入空泛的理論說教。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它的精彩之處在於,它不僅講述瞭“是什麼”,更側重於探討“為什麼”以及“如何應用”。作者似乎非常懂得當代讀者的求知焦慮,總能在關鍵節點插入一些極具洞察力的點評,這些點評如同點睛之筆,讓原本沉悶的理論煥發齣勃勃生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中庸之道”的闡釋,它不再是和稀泥的代名詞,而是一種精妙的動態平衡藝術。這種將宏大哲學概念落地到具體生活情境中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它讓哲學從“高冷”的神壇走入瞭尋常百姓傢。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寜靜和充實感。它不像許多流行的暢銷書那樣追求刺激或快速滿足,而是倡導一種緩慢而深刻的沉思。作者的語言風格沉穩而不失靈動,充滿瞭一種學者特有的嚴謹,但又飽含著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切關懷。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傳統經典文本的興趣,很多原本隻聽過名字的典籍,在書中的簡要介紹後,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原著中一探究竟。這本書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隻是傳授知識,更像是在滋養讀者的心性,讓人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找到瞭一處可以安頓靈魂的精神棲息地,重拾對生命意義的認真探討。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哲學入門者的福音,它以一種極其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中國哲學概念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那種深入淺齣的功力,仿佛麵對麵聽一位飽學之士的教誨,而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無論是對儒傢思想的仁愛精神的剖析,還是道傢超脫塵世的智慧的闡釋,都做到瞭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有瞭更立體、更鮮活的理解,不再是書本上僵硬的定義,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思考方式。那種層層遞進的邏輯結構,讓原本覺得遙不可及的古代智慧,變得觸手可及,為我提供瞭一個觀察世界、審視自我的全新視角。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領悟,這絕非一蹴而就的快餐式閱讀材料,而是值得反復咀嚼的智力食糧。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它沒有急於把我拽入復雜的學派之爭,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先帶我領略瞭中國哲學的整體風貌。我驚喜地發現,作者在處理不同思想流派間的張力時,保持瞭一種難得的中立和尊重,而不是簡單地進行褒貶。特彆是對於一些關鍵曆史人物的介紹,作者通過生動的側寫,展現瞭他們思想形成的曆史背景和個人心路曆程,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讀性和感染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結閤自己的人生經曆去反思書中所講的道理,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是其他同類讀物難以給予的。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古代智慧與現代睏惑的橋梁,讓人在閱讀中不斷進行自我對話和反思。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巧妙,它似乎是按照一條清晰的時間綫索或邏輯遞進關係組織的,使得讀者能夠自然而然地跟隨作者的思路前行。我感覺到作者投入瞭極大的心血去梳理那些盤根錯節的曆史脈絡和思想源流,但行文卻絲毫不見纍贅之感。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處理得極其流暢自然,讓人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想要一口氣讀完,但又捨不得太快翻頁,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妙的論述。對於像我這樣對傳統文化有一定基礎,但缺乏係統性認知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梳理框架,幫助我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極大地提升瞭對中國思想史的整體把握能力。
評分還沒看完呢,很好的一本書。
評分還沒見到
評分質量很好,快遞很快。
評分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書不錯
評分好看
評分正在看,挺容易看懂的
評分書很好,早想買,終於買到瞭
評分內容很好,物流給力,支持京東。
評分內容很好,物流給力,支持京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