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咖啡迷热力追捧的咖啡宝典,被誉为“全世界zui美的咖啡书”
★英国DK出版社超精美图文表述
★实力作者Anette Moldvaer:国际咖啡比赛资深评委
★干货分享:35大咖啡产区、11种冲煮器具、100款冲煮配方
★内容经典:包括咖啡品种、产区,烘焙、研磨、保藏方法,冲泡技巧,风味评测,常用辅料等等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介绍了咖啡的基本知识,世界各地的咖啡、咖啡器具,以及100种咖啡配方,中间穿插介绍了咖啡文化、家庭烘焙咖啡豆、无咖啡因咖啡、咖啡风味搭配、常用咖啡器具、糖浆和调味品等。
安奈特·摩德瓦尔(Anette Moldvaer)是Square Mile Coffee Roasters咖啡烘焙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位于英国伦敦,曾获过许多奖项。其业务包括定位原产地、咖啡豆采购、进口、烘培及销售。1999年,安奈特成为了一名咖啡师,在自己的家乡挪威开启了她的咖啡生涯。如今,她的足迹遍布全球,造访各地的咖啡生产商,寻找TOP优质咖啡的产地。
安奈特是许多国际咖啡比赛的评委, 比如世界咖啡师大赛(the World BaristaChampionships)、世界zui佳咖啡评比(超凡杯 - the Cup of Excellence)以及美食奖(the Good Food Awards)咖啡组比赛。此外,她还在欧洲、拉美洲、非洲以及美国举办过咖啡研习班。安奈特曾在2007、2008及2009年世界咖啡师大赛连续获得zui佳浓缩咖啡烘培奖,并于2007年获得世界咖啡杯测大赛(the World Cup Tasters Championship)冠军。
咖啡入门 7
咖啡馆文化 8
咖啡之旅 10
种类与品种 12
咖啡族谱 14
种植与采收 16
加工处理 20
杯测 24
风味鉴赏 26
咖啡知多少 29
品质鉴定 30
挑选与储藏 32
研磨 36
水质检测 40
冲煮意式浓缩咖啡 42
牛奶的奥秘 48
咖啡拉花的艺术 52
世界咖啡种类 57
非洲 57
亚洲及大洋洲 73
南美洲与中美洲 91
加勒比海地区与北美洲 113
器具 125
咖啡食谱 141
经典咖啡 142
黑咖啡热饮 164
白咖啡热饮 173
黑咖啡冷饮 185
白咖啡冷饮 191
混合冰咖啡 199
含酒咖啡热饮 205
含酒咖啡冷饮 211
特别篇
家庭烘焙 66
咖啡知识问答 82
低因咖啡 100
风味调配 118
糖浆及调味品 162
专业术语词汇表 218
索引 219
法兰绒滤泡壶
法兰绒滤泡是一种传统的过滤咖啡粉的方法,也被称作”袜式”或”网式”滤泡,因为这种方式不会让咖啡中掺入滤纸的味道。由于油脂可以渗过法兰绒,这会让咖啡获得更加丰盈的口感。
所需材料
●中研磨咖啡(参见第39页)
●电子秤:用于称取正确比例的咖啡与水
制作步骤
1.充分漂洗法兰绒。在第1次使用前用热水清洗和预热法兰绒。如果之前冷冻过法兰绒(见下文),这一过程还会起到解冻的作用。
2.将过滤装置放在咖啡容器上方,倒入热水进行预热,并倒掉使用过的水。
3.将整个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称重。
4.加入咖啡,遵循基础的配比,即15克咖啡比250毫升的水。
5.用少量90~94℃的水润湿咖啡粉,完成后静置30~45秒进行焖煮,至所有咖啡粉都吸水膨胀后停止。
6.继续向咖啡注入热水,保持缓慢、连续的水流或者分次注入。当所有水都滴漏完毕时即可享用。
清洗
●可以重复使用:倒掉咖啡残渣,用热水冲洗过滤装置,不要使用洗涤剂
●保持湿润:当十分潮湿的时候,将过滤法兰绒冰冻起来,或者装在密封容器中保存在冰箱里
我是你的越橘莓
设备:咖啡壶 乳品:无 温度:热 分量:1杯
越橘莓是美国爱达荷州(Idaho)的代表水果,外观及口感与蓝莓相似,爱达荷州也种植大量苹果,当地许多 咖啡也是以苹果风味为特色的,在冲煮咖啡时会将苹果加入其中。
1 在滴滤壶(参见第129页)或其他式样的咖啡壶中加入几片苹果并萃取出250毫升咖啡。如果使用滤纸式手冲壶,可将苹果切片置于咖啡粉上,再从顶端注入热水。如果使用法压壶(参见第128页),则将苹果与咖啡粉一起泡在热水壶中,再倒出咖啡即可。
2 将咖啡倒入马克杯,加入25毫升越橘莓香精以及1大匙苹果香精。
上桌:可用螺旋状的酸橙皮或苹果切片装饰,并用纯糖浆增加甜味(参见第162~163页),即可饮用。
枫糖冰拿铁
设备:咖啡壶 乳品:牛奶 温度:冷 分量:1杯
只需要加入一点枫糖浆,就能让冰咖啡产生些许变化。枫糖浆的加入不仅增加了
咖啡的甜味,更凸显了由咖啡冰块融化所带来的咖啡口感慢慢变浓的效果。
1 使用第134页的方法,以冰滴壶萃取出120毫升的冰咖啡。
2 将咖啡冰块(参见第189页【冰咖啡果茶】步骤1)加入杯中,再倒入咖啡及120毫升牛奶。
上桌:在漂浮的冰块上滴洒少许枫糖浆调味,配搅拌棒饮用。
我一直对烘焙咖啡豆这个过程感到十分神秘,总觉得需要非常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而这本《DK实用咖啡宝典》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它用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讲解了烘焙的原理,从绿豆的颜色变化到豆子的爆裂声,都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和判断依据。书里还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烘焙曲线,并解释了不同曲线对咖啡风味的影响,这让我明白原来烘焙师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时间来塑造咖啡的独特个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一爆”和“二爆”的详细讲解印象深刻,这直接关系到咖啡豆的化学反应和风味发展,是烘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节点。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在家进行烘焙的条件,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已经对烘焙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对未来尝试自己烘焙充满了期待。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烘焙程度(浅烘、中烘、深烘)所带来的风味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咖啡豆本身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烘焙度,这对我将来挑选咖啡豆和理解咖啡馆的烘焙风格非常有帮助。它让我意识到,咖啡的美味不仅仅在于豆子本身,更在于它从一颗生豆到一杯香醇饮品过程中,经历的无数精妙的化学与物理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深邃的咖啡色调配上精致的插画,光是看着就让人对咖啡的世界充满好奇。拿到手上,份量十足,感觉内容一定非常丰富。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排版非常清晰,图片也十分精美,每一页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咖啡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咖啡豆产地时,搭配的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背景,让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制作技巧,更是在了解咖啡背后的文化。那些关于咖啡豆生长环境、处理方式对风味影响的细致讲解,让我对平时喝的每一杯咖啡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步骤制作了一杯手冲咖啡,从研磨的粗细到水温的控制,每一个细节都写得非常到位,甚至连倒水的速度都有建议。最终成品味道真的比我平时随意制作的要好太多了,那种微妙的风味层次感让我惊喜不已。我还会继续深入研究书中关于不同冲煮器具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的介绍,希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冲煮方式,进一步提升我的咖啡品鉴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咖啡大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咖啡的迷人世界,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咖啡爱好者,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品鉴和制作出属于自己风味咖啡的“玩家”。
评分作为一名经常在外品尝咖啡的爱好者,我一直想系统地了解不同咖啡豆的特点和冲煮方法。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详实,它详细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咖啡产区(如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巴西、肯尼亚等)的咖啡豆,以及这些产区的咖啡豆通常会呈现出的典型风味特征。书中还针对不同产区的咖啡豆,推荐了最适合的冲煮方式,比如有些豆子适合用手冲,有些则更适合做意式浓缩。我尝试了按照书中推荐的方法,用手冲方式冲煮了一款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它对花香和柑橘风味的描述非常精准,冲出来的咖啡果然如书中所说,带有清新的果酸和迷人的花香,让我感觉像是亲临了产地一样。此外,书中关于咖啡的储存和保鲜方法也写得非常实用,让我能够更好地保存自己购买的咖啡豆,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新鲜度和风味。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咖啡向导,带我领略了世界各地的咖啡风情,让我对咖啡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熟悉的几个品种,而是能够更广阔地去探索和品味。
评分我是一个对咖啡风味特别敏感的人,总是希望能找到最能触动我味蕾的咖啡。这本书在风味鉴赏的部分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咖啡的味道,而是通过对咖啡豆产地、处理方法、烘焙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关联分析,来解释为何一款咖啡会呈现出某种特定的风味。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风味轮,帮助我更准确地识别和描述咖啡中的各种香气和口感。例如,它将花香、果香、坚果香、巧克力香等风味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让我能够对照着去品尝和感受。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处理法(水洗、日晒、蜜处理)时,对风味影响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对不同处理法下的咖啡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能理解为何自己会偏爱某种特定处理法的豆子。我还尝试了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整研磨度和冲煮水温来改变咖啡风味的建议,确实在不改变豆子本身的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出口感和风味,这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品鉴咖啡不仅仅是“好喝”或“不好喝”,而是一个细致入微、充满探索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觉得它就像一本关于咖啡的“图鉴”,涵盖了从咖啡起源到日常冲煮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咖啡饮品时,详细列出了其配料、制作步骤以及起源故事,这让我对拿铁、卡布奇诺、摩卡等经典咖啡饮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再只是停留在“名字”上。书中的插图和照片质量都非常高,能够清晰地展示咖啡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拉花的技巧、奶泡的打发程度等等,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咖啡相关的术语解释也非常到位,比如“Crema”、“Body”、“Acidity”等,这些专业名词在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定义和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咖啡的品质。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种意式咖啡机的保养方法,感觉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维护家里的咖啡机,延长其使用寿命。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就像一本咖啡百科全书,能够满足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种需求,让我对咖啡的世界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碎片化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