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

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佩珂,苏慧兰,李秀英 著,吕佩珂,苏慧兰,李秀英 编
图书标签:
  • 蔬菜病虫害
  • 葱姜蒜
  • 薯芋类蔬菜
  • 病虫害防治
  • 诊治
  • 原色图鉴
  • 农业技术
  • 园艺
  • 病虫害识别
  • 实用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79128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2966
包装:A5
丛书名: 现代蔬菜
开本:32K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图文结合,90%图片经过病原鉴定,科学可靠,且大部分是宏观图有个别镜检照片,便于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识别、防治。在防治方法上更新了最新的方法技术,有化学科学防治,有生物及物理防治,有露地栽培防治,有棚室等设施栽培防治等,符合现在的无公害栽培管理要求。

内容简介

  《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紧密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需要,针对蔬菜生产上可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不仅提供了可靠的传统防治方法,也挖掘了不少新的、现代的防治方法。
  《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图文并茂,介绍了6类葱蒜类蔬菜99种病虫害和10类薯芋类蔬菜113种病虫害,图文结合,不仅有宏观的症状特写照片、病原生物各期照片,还有病原菌显微照片、图片等,便于准确识别病虫害,做到有效防治。
  《现代蔬菜病虫害防治丛书:葱姜蒜薯芋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在文字上既描述了传染病害,也描述了生理病害的症状、病因或传播途径及害虫识别、生活习性,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科学、实用、通俗,可作为各地家庭农场、蔬菜基地、农家书屋、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必备参考书,指导现代蔬菜生产。

作者简介

  吕佩珂,包头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63年~2000年在包头农科所从事蔬菜植保科研,先后研究了9个蔬菜病虫害科研课题,获农业部及省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包头市连续3次获包头市拔尖人才。1995年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劳模,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1987年开始编《蔬菜病虫原色图谱》,199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目录

一、葱蒜类蔬菜病虫害 / 1

1. 韭菜病害 / 1

韭菜茎枯病 / 1

韭菜灰霉病 / 2

韭菜疫病 / 4

韭菜绵疫病 / 5

韭菜菌核病 / 6

韭菜锈病 / 7

韭菜白绢病 / 8

韭菜黄叶病 / 9

韭菜细菌芽腐病 / 10

韭菜软腐病 / 10

韭菜萎蔫病毒病 / 11

韭菜病毒病 / 11

韭菜生理黄叶和干尖 / 12

2. 大葱、洋葱病害 / 14

大葱、洋葱苗期立枯病 / 14

大葱、洋葱霜霉病 / 14

大葱、洋葱锈病 / 16

大葱、洋葱匍柄霉紫斑病 / 16

大葱、洋葱链格孢叶斑病 / 17

大葱、洋葱灰霉病 / 18

大葱、洋葱疫病 / 19

大葱、洋葱白腐病 / 20

大葱、洋葱小粒菌核病 / 21

大葱、洋葱枯萎病 / 21

大葱、洋葱枝孢叶枯病 / 22

洋葱颈腐病 / 23

大葱、洋葱黑粉病 / 24

洋葱干腐病 / 25

洋葱黑曲霉病 / 26

洋葱核盘菌菌核病 / 27

菟丝子为害大葱 / 27

大葱、洋葱炭疽病 / 28

大葱、洋葱软腐病 / 28

洋葱球茎软腐病 / 29

大葱、洋葱黄矮病 / 29

大葱倒伏 / 30

洋葱球茎酸皮病 / 31

大葱、洋葱根结线虫病 / 31

洋葱鳞球茎茎线虫病 / 32

大葱干尖 / 32

3. 细香葱、分葱病害 / 34

细香葱、分葱霜霉病 / 34

细香葱、分葱炭疽病 / 35

细香葱、分葱匍柄霉紫斑病 / 36

细香葱、分葱锈病 / 36

细香葱、分葱灰霉病 / 37

细香葱、分葱疫病 / 38

4. 韭葱病害 / 39

韭葱尾孢叶斑病 / 39

韭葱锈病 / 39

韭葱叶枯病 / 40

韭葱煤斑病 / 40

韭葱霉腐病 / 41

韭葱疫病 / 42

5. 大蒜、薤白病害 / 43

大蒜链格孢叶斑病 / 43

大蒜匍柄霉叶枯病 / 44

大蒜小粒菌核病 / 46

大蒜煤斑病 / 47

大蒜锈病 / 48

大蒜尾孢叶斑病 / 49

大蒜疫病 / 50

大蒜干腐病 / 50

大蒜细极链格孢蒜生变种

叶斑病 / 51

大蒜鳞茎腐烂病 / 52

大蒜白腐病 / 52

大蒜青霉病 / 54

大蒜黑粉病 / 54

大蒜红根腐病 / 55

大蒜疫霉根腐病 / 55

大蒜黑头病 / 56

大蒜曲霉病 / 57

大蒜灰霉病 / 57

大蒜盲种葡萄孢叶枯病 / 59

蒜薹黄斑病及贮藏期病害 / 59

大蒜菌核病 / 60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 / 60

大蒜春腐病 / 61

大蒜花叶病毒病 / 62

大蒜退绿条斑病毒病 / 63

大蒜嵌纹病毒病 / 63

大蒜黄叶和干尖 / 63

大蒜畸形蒜(面包蒜) / 64

大蒜早衰 / 65

薤白炭疽病 / 66

薤白匍柄霉叶斑病 / 67

薤白链格孢叶斑病 / 67

薤白病毒病 / 68

6. 葱蒜类蔬菜害虫 / 69

韭菜迟眼蕈蚊(韭蛆) / 69

异型眼蕈蚊 / 70

葱田斜纹夜蛾 / 71

韭萤叶甲 / 71

葱地种蝇 / 72

种蝇 / 73

葱斑潜蝇 / 74

葱须鳞蛾 / 75

葱蓟马 / 75

葱带蓟马 / 76

台湾韭蚜(葱蚜) / 77

韭菜跳盲蝽 / 78

葱黄寡毛跳甲 / 78

刺足根螨 / 79

葱田甜菜夜蛾和甘蓝夜蛾 / 80

二、薯芋类蔬菜病虫害 / 81

1. 马铃薯病害 / 81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黑痣病 / 81

马铃薯早疫病 / 82

马铃薯晚疫病和烂窖 / 83

马铃薯早死病 / 86

马铃薯枯萎病 / 87

马铃薯叶枯病 / 87

马铃薯干腐病 / 88

马铃薯白绢病 / 89

马铃薯炭疽病 / 89

马铃薯粉痂病 / 90

马铃薯疮痂病 / 91

马铃薯灰霉病 / 92

马铃薯癌肿病 / 93

马铃薯青枯病 / 94

马铃薯黑胫病 / 95

马铃薯环腐病 / 96

马铃薯软腐病 / 98

马铃薯病毒病 / 98

马铃薯帚顶病毒病 / 100

马铃薯小叶病 / 101

马铃薯根腐线虫病 / 102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 / 103

马铃薯金线虫病 / 104

马铃薯白线虫病 / 105

菟丝子为害马铃薯 / 105

马铃薯黑心病和空心病 / 105

马铃薯缺素症 / 106

2. 甘薯病害 / 109

甘薯叶斑病 / 109

甘薯黑疤病 / 109

甘薯生链格孢叶斑病 / 110

甘薯根腐病 / 111

甘薯紫纹羽病 / 112

甘薯疮痂病 / 112

甘薯软腐病 / 113

甘薯枯萎病 / 114

甘薯瘟病 / 115

甘薯茎线虫病 / 116

甘薯病毒病 / 117

甘薯丛枝病 / 117

甘薯缺钾 / 118

3. 山药病害 / 119

山药斑纹病 / 119

山药炭疽病 / 119

山药斑枯病 / 120

山药红斑病 / 120

山药镰孢枯萎病 / 121

山药薯蓣色链隔孢褐斑病 / 122

山药镰孢褐腐病 / 123

山药薯蓣链格孢叶斑病 / 123

山药褐斑病 / 124

山药褐色腐败病 / 124

山药根腐病 / 125

山药根结线虫病 / 126

山药花叶病毒病 / 127

山药死棵 / 127

山药烂种死苗 / 128

山药畸形 / 129

4. 姜病害 / 130

姜立枯病 / 130

姜枯萎病 / 131

姜眼斑病 / 131

姜叶枯病 / 132

姜根茎腐烂病 / 133

姜群结腐霉根腐病 / 134

姜白绢病 / 135

姜曲霉病 / 135

姜链格孢叶斑病 / 136

姜壳针孢斑枯病 / 137

姜斑点病 / 137

姜炭疽病 / 138

姜瘟病 / 138

姜细菌性叶枯病 / 141

姜细菌软腐病 / 142

姜花叶病毒病 / 142

5. 魔芋病害 / 144

魔芋(??)轮纹斑病 / 144

魔芋炭疽病 / 144

魔芋白绢病 / 145

魔芋软腐病 / 146

魔芋细菌性叶枯病 / 147

魔芋病毒病 / 147

6. 芋病害 / 149

芋枯萎病 / 149

芋灰斑病 / 150

芋炭疽病 / 150

芋疫病 / 151

芋污斑病 / 152

芋软腐病 / 153

芋细菌性斑点病 / 154

芋病毒病 / 154

7. 葛(粉葛)病害 / 156

葛(粉葛)炭疽病 / 156

葛(粉葛)尾孢叶斑病 / 157

葛(粉葛)锈病 / 157

葛(粉葛)细菌性叶斑病 / 158

8. 豆薯(沙葛)病害 / 159

豆薯腐霉根腐病 / 159

豆薯镰孢根腐病 / 159

豆薯细菌性叶斑病 / 160

豆薯花叶病 / 161

9. 菊芋病害 / 162

菊芋锈病 / 162

菊芋斑枯病 / 163

菊芋白粉病 / 163

菊芋尾孢叶斑病 / 164

菊芋疫病 / 164

10. 薯芋类蔬菜害虫 / 166

芋蝗 / 166

甘薯叶甲 / 166

蓝翅负泥虫 / 167

甘薯蚁象甲 / 168

白薯绮夜蛾 / 169

马铃薯甲虫 / 169

姜弄蝶 / 170

甘薯天蛾 / 171

甘薯麦蛾 / 171

芋单线天蛾 / 172

芋双线天蛾 / 173

山药叶蜂 / 173

姜跳虫 / 174

甘薯跳盲蝽 / 174

附录  农药的稀释计算 / 176

前言/序言


《根系守护者:葱姜蒜薯芋类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书》 前言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体系中,葱、姜、蒜、薯、芋等根茎类蔬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是丰富我们餐桌、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食材,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产品。然而,在这些珍贵的作物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同潜伏的阴影,时刻威胁着产量和品质,给广大种植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尽的烦恼。 长期以来,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病虫害问题,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隐患以及病原菌和害虫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棘手难题。如何在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与优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系守护者:葱姜蒜薯芋类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书》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病虫害图鉴,而是一部系统性、实践性、前瞻性兼具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手册。它旨在为葱、姜、蒜、薯、芋等根茎类蔬菜的种植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农产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读者,提供一套科学、全面、可操作的绿色防控解决方案。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绿色”理念的贯穿始终。我们深入研究了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以及对作物的危害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非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精准施药等一系列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病虫害管理,完全可以实现“少用药”、“用好药”、“用对药”的目标,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防控屏障。 本书内容纲要 本书的结构设计以解决实际种植问题为导向,共分为八个章节,力求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应用。 第一章:根茎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 本章将首先为读者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绿色防控理念框架。我们将深入剖析化学农药的局限性,详细介绍绿色防控的核心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以及生态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阐述目前国际国内领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涵盖抗病品种的选择与应用、健康栽培管理、生物防治技术、物理诱捕技术、生态调控技术以及新型绿色农药的合理应用等方面。本章还将介绍病虫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葱类蔬菜(大葱、小葱、洋葱)病虫害绿色防控 葱类蔬菜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和食用蔬菜,其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危害严重。本章将聚焦葱类蔬菜特有的主要病害,如葱白腐病、灰霉病、锈病、叶枯病、病毒病等,以及主要虫害,如葱蓟马、蚜虫、潜叶蝇、葱蛆、斜纹夜蛾等。针对每一种病虫害,我们将从其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详致阐述,并重点推荐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这包括: 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加强田间通风透排,科学施肥(尤其注重磷钾肥和有机肥的补充),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苗期管理,避免伤口感染。 生物防治: 推广应用拮抗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木霉菌等)预防和治疗真菌性病害;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控制蚜虫、蓟马等害虫;喷施生物农药(如Bt、印楝素、苦参碱等)。 物理防治: 铺设防虫网、银灰色地膜,设置黄板、蓝板诱杀蚜虫、蓟马、白粉虱等;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人工捕杀。 精准施药: 在病虫害初发期,优先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避免盲目用药。 第三章:姜类蔬菜(生姜)病虫害绿色防控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产业的效益。本章将重点关注生姜生产中常见的几种毁灭性病虫害,如姜瘟病(根茎腐烂)、姜炭疽病、姜黄萎病、姜螟、姜蝇等。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病虫害的症状表现和发生条件,并提供针对性的绿色防控策略: 栽培管理: 选择无病种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连作;精细整地,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合理灌溉,避免土壤积水;加强病苗、病株的清除。 生物防治: 姜瘟病可选用生防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拌种或灌根;针对姜螟、姜蝇,可利用性诱剂进行监测和诱杀,鼓励保护和利用天敌。 物理防治: 覆盖地膜可有效抑制杂草,一定程度上阻碍部分害虫的传播;设置诱捕器监测姜螟。 药剂防治: 在必要时,选用对病原菌或害虫具有选择性的生物农药或植物源提取物,如针对姜瘟病的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在严格控制用量和频次的前提下),或使用印楝素、鱼藤酮等。 第四章:蒜类蔬菜(大蒜、独头蒜)病虫害绿色防控 大蒜作为餐桌上的常客,其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容忽视。本章将深入探讨大蒜生产中易发的病害,如紫斑病、灰霉病、锈病、白腐病、软腐病等,以及虫害,如蒜蛆、葱蓟马、蚜虫、潜叶蝇等。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绿色防控方案: 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蒜的消毒处理(如用生物菌剂浸种);实行轮作;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保证土壤肥力;合理栽培密度,加强田间通风。 生物防治: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拌种或灌根,有效预防紫斑病、软腐病等土传病害;保护瓢虫、食蚜蝇等天敌。 物理防治: 铺设防虫网,使用杀虫灯,利用色板诱杀害虫。 药剂防治: 在初发期,可选用生物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或在严格遵照使用说明的前提下,审慎选择对大蒜相对安全的保护性杀菌剂和杀虫剂,并实施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第五章:薯类蔬菜(马铃薯、红薯)病虫害绿色防控 马铃薯和红薯(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本章将集中探讨这两个品种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病虫害挑战,如马铃薯的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黑痣病,以及块茎蛾、蚜虫、马铃薯块茎腐烂病;红薯的黑斑病、根腐病、病毒病,以及红薯象甲、地老虎等。我们将提供详实的绿色防控对策: 栽培管理: 选用脱毒种薯/种苗,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注重磷钾肥的施用;及时清除病株和病薯。 生物防治: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可喷施生物菌剂(如荧光假单胞杆菌)进行预防;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等天敌。 物理防治: 在红薯种植区,设置性诱捕器诱杀红薯象甲;利用杀虫灯防治夜蛾类害虫。 精准施药: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在发病初期,可使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作为预防性措施,并严格控制次数),或选择更环保的生物制剂;针对块茎蛾,可采用 Bt 制剂。 第六章:芋类蔬菜(芋头、山药)病虫害绿色防控 芋头和山药作为特色经济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同样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本章将聚焦芋类蔬菜的常见病害,如芋头软腐病、黑斑病,山药的炭疽病、褐斑病、薯瘟病,以及芋虫、地老虎、介壳虫等害虫。我们将提供一套适合芋类蔬菜的绿色防控技术: 栽培管理: 选用无病种芋/种薯;实行轮作;加强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 生物防治: 针对芋头软腐病,可选用生防菌剂灌根;保护和利用瓢虫、捕食螨等天敌。 物理防治: 利用色板、杀虫灯等进行害虫监测与诱杀。 药剂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第七章: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田间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本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的种植案例,详细演示如何将本书所介绍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我们将从病虫害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到综合防控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再到效果评估与调整,提供一步到位的操作指南。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不同病虫害在田间的真实形态,以及绿色防控措施的实施过程,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同时,我们还将收集和整理一些成功实施绿色防控的典型案例,分享其经验和做法,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第八章:未来展望:根茎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发展趋势 本章将着眼于未来,探讨根茎类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将深入分析智能化监测技术、大数据分析在病虫害预测预警中的应用前景;介绍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前沿科技在培育抗病品种方面的潜力;探讨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在新型绿色农药开发中的融合;展望未来农业生产中,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赋能绿色防控体系的升级。我们希望通过本章内容,激发读者对绿色防控技术未来的思考,鼓励更多的创新和实践。 结语 《根系守护者:葱姜蒜薯芋类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承载着我们对可持续农业、健康食品以及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我们深知,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本书的出版,是我们为推动根茎类蔬菜产业绿色发展贡献的一份微薄之力。 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种植者手中的得力助手,帮助大家科学有效地管理病虫害,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最终收获健康的农产品,绿色的土地,以及更加美好的未来。愿我们共同守护好这些滋养我们生命的根系,让它们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说实话,跟不上它的内容价值。纸张偏薄,油墨的味道在新书时期比较重,而且很多图例在黑白或低彩度下显得不够直观,这使得它在市场上可能不是那么“吸引眼球”。然而,当你真正开始使用它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外在的瑕疵根本不值一提。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完美结合。例如,它有一张表格,非常巧妙地将几种常见的叶蝉和蚜虫的唾液腺分泌物对植物维管束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这种级别的细节,是任何快速指南类书籍都不会涉及的。它教会我如何通过观察植物汁液流动的细微变化来预判虫害的严重程度,这是一种非常细腻的观察技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菜园”的理解提升了一个维度,不再是孤立地看待病菌和虫子,而是将它们纳入到整个生态循环的链条中去考量。对我来说,这本书是那种会放在案边,时不时翻阅,每次都能找到新领悟的“内功心法”级别的农学著作。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理论架构上的宏大叙事感非常强,它不是零散的经验总结,而是一套完整的病虫害生态学理论框架的缩影。它将整个蔬菜种植系统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病虫害的发生被置于气候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作物抗性基因表达的复杂交织之中去探讨。我尤其欣赏它对“次生侵染源”的界定和管理策略。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了显性的病斑,却忽略了那些潜伏在枯枝败叶中等待时机爆发的孢子。这本书详细列出了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季度的“清理重点”,非常具有操作指导性。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于那些现代高科技农业(比如精准农业、物联网监控)的应用涉及较少,整体的案例和方法论更偏向于传统或有机种植体系。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可能一下子吸收这么多理论会有些吃力,需要反复阅读和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但对于我这种已经在田间摸爬滚打了几年,渴望突破现有瓶颈的种植者来说,它提供的理论深度正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那种老式农业科技书籍的风格,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很专业、很可靠。我特地买来学习如何处理我自家菜园里那些顽固的虫害问题。翻开扉页,里面的文字排版非常清晰,虽然图片不多,但文字描述极其详尽,对于那些病害的发生条件、传播途径讲得头头是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土壤健康”与病虫害发生之间关联性的深入剖析,完全跳出了那种只关注喷药治病的表面功夫。作者显然是一个有着几十年一线经验的专家,他提供的许多防治建议都倾向于生态调控和物理方法,比如如何利用作物轮作的科学规律来打乱病原菌的生命周期,或者如何通过调整灌溉时间来抑制某些真菌的爆发。这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位老农艺师手把手的指导,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化学配方,而是充满了对土地的敬畏和深刻理解。我已经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几种自制生物农药配方,虽然过程稍显繁琐,但效果确实比市面上买来的速效药要持久得多,而且明显感觉菜地的生态平衡在逐渐恢复。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需要你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其实是比较高的,毕竟名字里带着“原色图鉴”四个字,我期待看到大量高清、细致的病虫害照片对比,以便我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我种的黄瓜、西红柿上到底是什么“家伙”在捣鬼。然而,这本书的图片数量和清晰度,嗯,只能说中规中矩,更偏向于早些年印刷品的质感,色彩还原度也不是那么令人惊艳。不过,一旦我放下对“图鉴”这个词的执念,转而关注它的文字内容,我发现它的价值所在。它把很多复杂的病理机制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解释了出来,比如白粉病和霜霉病在细胞层面的区别,它们是如何抢夺植物养分的。它对不同气候带下病害的适应性变化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这对于我这个地处南北温差较大的地区的种植者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预防胜于治疗”的论述部分,它提供了一套贯穿整个生长季的监控和预警体系,强调了在叶片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如何通过气味、叶片硬度等非视觉指标来判断风险。这本书的深度,绝对超过了市面上大多数只教你“看到病就喷药”的浅显手册。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解决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难题:如何处理大蒜在收获后存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灰霉病。市面上大部分资料都集中在田间管理,对收获后的储藏阶段介绍得少之又少,或者就是简单地建议低温干燥。这本书却用了一个完整的章节详细剖析了储藏环境的湿度梯度控制,甚至提到了不同品种大蒜在休眠期对乙烯的敏感度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研究角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明显是经过了长期、系统的田间试验和数据积累才能得出的结论,绝非凭空想象。它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术语,读起来需要一定的农业背景知识积累,但一旦理解了,那些“秘诀”就会像钥匙一样打开新的大门。比如,它论证了为什么在某个特定时间点进行“晒种”比任何化学浸泡都有效,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被阐述得淋漓尽致。对于我这样喜欢探究事物本质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宝藏,它教会我如何像植物学家一样思考,而不是仅仅像一个操作工一样照搬流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