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达克(LászlóHudec)

邬达克(LászlóHudec)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卢卡·彭切里尼(Luca Poncellini),尤莉亚?切伊迪(Julia Csejdy) 著,华霞虹,乔争月 译
图书标签:
  • 建筑
  • 邬达克
  • 现代主义
  • 上海
  • 历史
  • 城市规划
  • 建筑师
  • 匈牙利
  • 文化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8531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3491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邬达克(LászlóHudec)》是在意大利学者卢卡·彭切里尼的博士研究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兼具传记和建筑研究双重性质,以年代为经、建筑活动为纬,勾勒出了邬达克动荡漂泊的一生,以及在建筑专业领域的兢兢业业与出色表现。《邬达克(LászlóHudec)》堪称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邬达克的最新、最深入和翔实的一部著作。

作者简介

  卢卡·彭切里尼,1974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是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建筑历史博士。现居意大利米兰,执教于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同时担任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硕士项目负责人。他的博士论文是对拉斯洛·邬达克的生平和作品所作的首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
  
  尤利娅·切伊迪(1964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史博士,曾在布达佩斯罗兰大学获得历史、艺术史和英语硕士。现在匈牙利国家文化遗产办公室(今福斯特中心)担任研究员,研究历史建筑。她是邬达克家族的一位亲属,也是布达佩斯邬达克文化基金会的成员之一。
  
  华霞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国内最主要的邬达克建筑研究者,《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的中文作者。
  
  乔争月,《上海日报》社专栏作家,《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的英文作者。

精彩书评

  《邬达克》是目前众多关于邬达克的书中最全面的一部,这本书将邬达克的生平和他的作品,也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一部分精华极好地展示给读者。认识邬达克,也是认识上海城市的历史和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
  
  本书对极端复杂的问题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处理,其中,个人的命运被楔入宏大的历史场景之中。因为作者知道怎样抓住与职业生涯重构相关的多样和独特的视角,在这种职业生涯中,“远离正中心”事实上成了发掘和加深其技艺和专业根基的优势机会,这种根基对亚洲大都市的转型作出了根本的贡献。
  ——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 亚历山德罗·德·马吉斯特里斯

目录


郑时龄
亚历山德罗·德·马吉斯特里斯
致谢

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年轻的拉斯洛·胡杰茨,1893-1918

2 好工头兼好商人,独缺一名建筑师
邬达克与罗兰·克利,1919-1925

3 为不同品位与追求量身定制
邬达克与外国业主,1925-1932

4 远离一切生硬老套的旧样式
邬达克与中国业主,1926-1933

5 在折衷主义与表现主义之间
20世纪20年代的邬达克

6 如果上海就像纽约
邬达克与国际饭店,1929-1934

7 各式现代和现代主义
20世纪30年代的邬达克

8 你的家庭、故乡、努力,还有灵魂从此永享盛名
匈牙利荣誉领事邬达克,1940-1947

9 多年从事罗马考古发掘的学生
邬达克在美国,1947-1958
邬达克作品不完全名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图片来源
译后记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建筑师邬达克(László Hudec)的图书简介,重点在于描述其生平、建筑风格、作品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以及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创新,同时避免提及该书的具体内容,仅描绘其主题和深度: --- 书名: 邬达克(László Hudec):穿越时空的建筑诗篇 前言:一座城市的记忆与一位建筑师的足迹 本书并非仅仅记录一位建筑师的生平,而是试图通过他留下的钢筋水泥的诗篇,重构二十世纪上半叶一座东方大都市的复杂面貌与时代变迁。拉约斯·邬达克(László Hudec),这位匈牙利裔的建筑巨匠,其名字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紧密交织,如同藤蔓缠绕着历史的石柱。他的作品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构造物,它们是文化交汇的熔炉,是功能与美学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碰撞出的火花。 阅读邬达克的建筑,就如同翻开了一部由混凝土、砖石和玻璃构筑的编年史。它涵盖了从装饰艺术的流光溢彩,到现代主义的简洁理性,再到本土材料和地域特色的巧妙融合。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是如何一位来自欧洲的建筑师,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并塑造一个东方城市的灵魂。 第一部:欧洲的根基与东方的新土 邬达克早年的教育背景,奠定了他扎实的古典主义基础和对新思潮的敏锐捕捉。在欧洲中心,他接受了严谨的学院派训练,这使得他的设计拥有了宏大叙事的能力和对比例的精准掌控。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在于他踏上远东的土地。 从欧洲的成熟体系,到上海——一个充满活力、快速膨胀、文化多元的殖民地与现代都市的混合体——邬达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文化迁徙。这种迁徙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设计哲学上的。他必须在一个既需要彰显西方力量,又不得不尊重本土风情和气候的语境中寻求表达。 本书着重审视了这种“在地化”的张力。邬达克并未简单地复制欧洲风格,而是将装饰艺术(Art Deco)的几何美学、新古典主义的庄重感,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线条、窗棂布局、乃至地方材料的肌理感,进行了一次次大胆而微妙的对话。他设计的办公楼、教堂、剧院,无一不体现出这种跨文化的适应性与创造力。 第二部:风格的演变与时代的注脚 邬达克的创作生涯几乎横跨了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最动荡也最具创造力的时期。他的建筑谱系,清晰地映射出世界建筑思潮的演进路径。 早期,他展现出对巴洛克复兴和新古典主义的深刻理解,其作品往往追求对称、宏伟和纪念性,试图在快速变化的城市天际线中树立永恒的参照点。接着,随着“装饰艺术”浪潮席卷全球,邬达克的建筑也染上了流线型、几何图案和材料对比的时尚感,使得他的商业建筑和公寓楼充满了那个时代的乐观与奢华。 然而,真正的精妙之处在于他对功能主义的接纳。当现代主义的简洁、去装饰化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时,邬达克并未固步自封。他如何将现代主义的开放平面、功能分区融入到面对特定气候和文化需求的结构中?本书将细致剖析他如何在坚持现代建筑核心原则的同时,避免了纯粹的教条主义,保持了其作品的“人情味”与“地方感”。 他的作品,无论是象征着信仰坚守的宗教场所,还是承载着商业脉搏的摩天大楼,都成为了理解那个时代城市规划、社会阶层和经济活力的重要物证。 第三部:结构之下的哲思 建筑不仅仅是功能的技术实现,更是对特定社会观和世界观的物质表达。邬达克的建筑,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功能(如大型剧院的声学要求、医院的卫生标准,或工厂的高效布局)时,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技术洞察力。 他如何处理采光、通风和材料的耐久性,使其作品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变迁后,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结构完整性和审美价值?这背后是对工程力学深刻理解与对新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大胆运用的结合。 更深层次地,邬达克的设计语言中,蕴含着一种复杂的“共存”哲学。他所营造的空间,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阶层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和工作的容器。这些建筑,它们讲述着包容、适应,以及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对秩序和美的追求。每一扇窗、每一道门、每一个立面的装饰母题,都是一次有意识的选择,一个关于“我们是谁”和“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陈述。 结语:不朽的城市记忆 邬达克对一个城市的贡献,远超其留下的图纸和竣工的建筑。他为这座城市设定了一种建筑的基准线,一种对高品质工程、精湛工艺和深刻美学结合的追求。即便是后世建筑风格不断更迭,其作品依然以一种静默而坚定的姿态,锚定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本书旨在为后人提供一个深入观察和重新评估这位大师建筑遗产的视角。通过解构他的设计语言,我们得以触摸到历史的纹理,理解文化碰撞的张力,并最终发现,真正的建筑艺术,是能够超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与人类共同成长的永恒对话。阅读本书,即是与邬达克一起,重新行走在那些由他双手塑造的,充满故事与光影的城市空间之中。 ---

用户评价

评分

《邬达克》这本书,就像一本厚重的相册,里面珍藏着一位匈牙利建筑师在上海的辉煌岁月。我一直对那些留存在城市中的老建筑情有独钟,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承载着过往的记忆。《邬达克》这本书,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一位将自己生命的热情与才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上海这座城市的伟大建筑师。书中所展现的邬达克的作品,不仅仅是风格的引领,更是那个时代上海城市发展缩影。他设计的建筑,既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明快,又不乏东方含蓄典雅的韵味,完美地契合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建筑故事的挖掘,比如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私人住宅,或是那些见证历史变迁的商业建筑。这些故事,让邬达克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情。读完这本书,我每走过一条上海的街道,都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寻找那些属于邬达克的印记,感受他留下的建筑遗产。

评分

手捧《邬达克》,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置身于二十世纪上海那段充满异域风情与时代活力的岁月。这本书不仅仅是建筑师邬达克的生平事迹的梳理,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城市探访,一次对那个时代建筑精神的深刻解读。作者以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冷静而又充满热情地描绘了邬达克如何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凭借其独特的建筑语言,雕刻出城市的轮廓。从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到那些散落在街角的温馨住宅,每一处都凝聚着他的匠心独运。书中对于邬达克作品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深入到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他如何捕捉并回应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美好憧憬。我被他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所打动,也为他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所折服。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一位建筑师,更是在感受一个城市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通过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评分

这本书《邬达克》真是一场意外的惊喜。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建筑史料,没想到它如此引人入胜,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邬达克,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典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而书中所描绘的他,更是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更是一位充满远见卓识的城市规划者,一位懂得如何将建筑与人文、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艺术家。书中对于他如何在新环境中,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步建立起自己事业的描绘,充满了励志的色彩。我被他设计那些地标性建筑的灵感来源所吸引,也对他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如何平衡艺术追求与商业现实的智慧所折服。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结构,更是承载着人类梦想、文化和情感的空间。读完此书,我对于上海这座城市,以及那些为城市贡献了无数杰出作品的建筑师们,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敬意。

评分

这本《邬达克》如同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缓缓向我敞开,让我窥见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以及一位不为人知的建筑巨匠。初捧此书,便被其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的不仅仅是建筑图纸和历史数据,更是一段厚重的时光。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初那个风云变幻的上海,亲眼目睹了邬达克如何凭借其非凡的才华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在那个充满异国情调与东方韵味的城市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国际饭店,还是风格独特的慕尔堂,亦或是那些隐藏在弄堂深处的公寓楼,都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生动见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邬达克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建筑师,一个在异国他乡追逐梦想的灵魂。书中对于邬达克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演变,以及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阐述,都让我对这位匈牙利建筑师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识。读完此书,我对上海的城市肌理有了全新的理解,也对邬达克这位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巨匠,油然而生敬意。

评分

《邬达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城市面貌的建筑师充满好奇,而邬达克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本书不仅仅罗列了他的作品,更是深入挖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到他在上海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中崭露头角,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我尤其对书中描述邬达克如何理解和融合东西方建筑美学的部分印象深刻。他没有简单地复制西方风格,而是将本土文化、材料和气候条件融入设计之中,创造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不失上海本地特色的建筑。这种“在地化”的设计理念,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的超前和难能可贵!书中对于他设计建造那些标志性建筑过程的细节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他面对技术难题时的智慧,以及与各方沟通协调时的耐心。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那些矗立在上海街头的建筑,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历史的印记,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而邬达克,便是这些印记的伟大缔造者。

评分

非常喜欢的书!价格全网最低了吧。

评分

速度快!好书

评分

不错

评分

这个也是老公要买的,我没看过……

评分

不错

评分

东西不错,送货速度也挺快的

评分

很好的介绍了邬达克及他留在上海的作品,很赞的书!

评分

守信好卖家!!守信好卖家!!

评分

很棒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