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该书是对第一版的全面修订,内容上补充了园林树木养护、病虫害防治的新内容,第三章更换成“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更符合现在园林绿化和园林专业师生的实际需求。
该书第一版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经过修订,更提升了图书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内容简介
《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第二版)》全书系统讲述了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园林树木的栽植(植物工程施工),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与伤口处理,园林树木的土、肥和水管理,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管理,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全书内容安排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对实际技能的培养。语言精练,深度适中。
《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第二版)》适于作为园林绿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适于园林绿化管理者、农林工作者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
第一节 树木的生命周期
一、实生树、营养繁殖树木的生命周期特点
二、树体发育阶段分区
三、生命周期中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
四、树木的幼年特征与衰老特征
第二节 树木的年周期
一、树木的物候
二、树木的物候期
三、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法
第三节 树木生长周期与养护的关系
思考题
第二章 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 根系的生长
一、根的功能
二、树木根系的分类
三、树木根系生长的习性
四、根颈及其特点
五、影响树木根系生长的因素
六、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七、根的生命周期
八、栽培管理与根系生长
第三节 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
一、枝茎的作用
二、芽的分类、特性
三、树体的结构组成及茎枝的特性
四、茎枝的年生长
五、影响树木新梢生长的因素
六、树体骨架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四节 叶和叶幕的形成
一、叶片的功能
二、叶片形成
三、叶幕的形成特性
四、叶面积指数
第五节 花芽分化与开花
一、花芽分化的意义与概念
二、花芽分化期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四、影响树木花芽分化的因素
五、树木花芽分化的一般规律
六、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七、花木观赏的特点
八、树木开花
第六节 果实生长发育
一、授粉和受精
二、坐果与落果
三、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
第七节 园林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相关性
一、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关
二、各器官之间的相关性
思考题
第三章 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第一节 非生物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一、气候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二、土壤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三、地势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第二节 生物因子对园林村木生长的影响
一、昆虫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二、植物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三、微生物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环境与树木生长
一、城市气候特点与树木生长
二、城市的土壤特点
三、城市的水文环境特点
四、城市的环境污染
第四节 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良
思考题
第四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一节 园林树种的选择
……
第五章 园林树木的栽植(植物工程施工)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与伤口处理
第七章 园林树木的土、肥和水管理
第八章 园林树木的其他养护管理
第九章 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第十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精彩书摘
四、茎枝的年生长
树木每年都通过枝茎生长来不断增加树高和扩大树冠,枝茎生长包括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两个方面。在一年内树木生长增加的粗度与长度称为年生长量。对于乔木调查是每年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对于灌木调查是每年的树高、冠幅和枝条生长量,在一定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称为生长势。这些是衡量树木生长状况的常用指标也是评价栽培措施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
1.枝条的加长生长
枝和干的加长生长来自芽的生长与发育,芽的生长点在一定内外条件下发生快速的细胞分裂,产生初生分生组织,经过分化与成熟,形成了具有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中柱鞘和髓等各种组织的嫩枝或嫩茎,从而开始了年周期内枝的加长生长活动,而且生长点的活动贯穿着新梢生长的始终。加长生长并不是匀速的,从芽发展到枝的形成,一般都会表现出慢一快一慢的生长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多数树种的新梢生长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开始生长期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芽开始萌动后,叶芽幼叶伸出芽外,随之节间伸长,幼叶分离。此期的新梢生长主要依靠树体在上一生长季节贮藏的营养物质,新梢生长速度慢,节间较短;叶片由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发育而成,其叶面积较小,叶形与后期叶有一定的差别,叶片薄,叶脉稀,叶的寿命也较短,有些树种在这个时期生长的叶量小,甚至无叶。叶腋内的侧芽的发育也较差,常成为休眠芽。有些树种的春季生长取决于上一年枝条的生长状况与贮藏营养物质的多少。
(2)旺盛生长期从开始生长期之后,随着幼叶迅速分离,叶片增多,叶面积加大,光合作用增强,枝条很快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期的枝条生长由利用贮藏物质转为利用当年的同化物质,树木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类,生长点分生组织的细胞液浓度低,细胞形成新组织的速度加快。此期形成的枝条,节间逐渐变长,叶片的形态也具有了该树种的典型特征,叶片较大,寿命长,叶绿素含量高,同化能力强,侧芽较饱满。因此,上一生长季节的营养贮藏水平和本期肥水供应对新梢生长势的强弱有决定性影响。
此时水分供给不足或出现干旱,会导致提早停长封顶。通常把这个时期称为“新梢需水临界期”。枝梢旺盛生长期的长短是决定枝条生长势强弱的关键。
(3)缓慢生长和停止生长期旺盛生长期过后,由于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光周期的变化,芽内抑制物质的积累,新梢生长量减小,生长速度变缓,节间缩短,新生叶片变小。新梢从基部开始逐渐木质化,最后形成顶芽或顶端枯死而停止生长。枝条停止生长的早晚与树种、部位及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新梢停止生长的时间,北方树种早于南方树种,成年树木早于幼年树木,花、果短枝或花束状果枝早于营养枝,有些徒长枝甚至因没有停止生长而受冻害。土壤养分缺乏、透气不良、干旱等不利环境条件都能使枝条提前1~2个月结束生长,而氮肥施用量过大,灌水过多或降水过多均能延长枝条的生长期。在栽培中应通过合理调节肥、水,来控制新梢的生长量,加以合理的修剪,促进或控制枝条的生长,达到园林树木培育的目的。
2.枝条的加粗生长
树干、枝条的加粗都是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增大的结果。在新梢伸长生长的同时,也进行加粗生长,但粗生长高峰稍晚于加长生长,停止也较晚,新梢加粗生长随着加长生长,由基部到梢部进行。在同一株树上,下部枝条停止加粗生长比上部稍晚。春天当芽开始萌动时,加粗生长最先在接近萌动芽部位的形成层开始活动,然后由上而下开始微弱增粗。因此,落叶树形成层开始活动稍晚于萌芽,离新梢较远的树冠下部的枝条形成层细胞活动也较晚。随着形成层的活动,枝干出现微弱的增粗。此后,随着新梢不断地加长生长,形成层活动也持续进行。新梢生长越旺盛,则形成层活动也越强烈,持续时间也越长。秋季由于叶片生产的大量光合产物回输,枝干明显加粗。但从加粗生长的量看,级次越高的枝条粗生长高峰期越早,粗生长量越小。级次越低的枝条粗生长高峰期越晚,粗生长量越大。一般幼树粗生长持续时间比老树长,同一树体上加粗生长的开始期和结束期是从上到下逐渐停止,而以根颈结束最晚。五、影响树木新梢生长的因素
树木新梢的生长状况不仅影响着树木每年叶、花、果数量的多少,影响一年光合产物量的多少,影响树体营养物质积累的多少,而且以此影响树木年周期的生长状况,并影响树体长势旺盛、衰弱与否,导致树木生命周期的长短。新梢的生长与树体的内因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树木养护中,了解各种因素对新梢生长的影响是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的基础。
(一)树种遗传基因的控制作用
不同树种和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同,导致新梢在生长量上差异很大。生长势旺盛、枝长粗壮、树体高大的树种称为乔化型,而生长势弱、枝条短、树体矮小的树种称为矮化型。同一树种中,不同品种的树木由于遗传的差异,同样会出现乔化型和矮化型。如在桃树中,山桃的长势快,枝条长,树体高大,可称为乔化型;而寿星桃长势慢,枝条短,树体矮小,为矮化型。
而将接穗嫁接在乔化型或矮化型砧木上,同样受到砧木遗传特性的影响,导致新梢生长势上出现明显差异,并使嫁接树在树形上出现高低、大小的差异。
……
前言/序言
绿意盎然:城市与生活中的树木智慧 本书并非关于《园林树木选择·栽植·养护(第二版)》的介绍,而是旨在探索树木在人类生活与城市发展中的多重角色,并提供一套基于自然规律与可持续理念的树木应用实践指南。我们将深入浅出地剖析树木的生命哲学,揭示它们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生存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并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章:树木的语言——感知自然的韵律 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我们是否真正聆听过树木的低语?本章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长河,回溯人类与树木的古老渊源。从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到不同文化中关于树木的传说与象征,我们会发现,树木早已深深根植于人类文明的土壤。我们将探索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下,树木如何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香气,诉说着大地的故事。 树木的形态学奥秘:从树冠的舒展到枝叶的分布,再到根系的延伸,每一种形态都蕴含着适应环境的智慧。我们将学习辨识不同科属的树木,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例如乔木的挺拔向上,灌木的层叠丰满,以及藤本植物的攀援缠绕。我们将探讨落叶树与常绿树的生存策略,理解它们应对季节变化的巧妙之处。 季节的色彩交响曲: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浓荫,秋天的金黄与火红,冬天的遒劲骨骼,树木是四季变幻最生动的记录者。本章将详细解析不同树种在不同季节的观赏特性,帮助您捕捉和欣赏这些转瞬即逝的美丽。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树木的色彩变化来感知季节的更替,从而与自然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弥漫的芳香与宁静:除了视觉的享受,许多树木还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从松柏的清新,到桂花的馥郁,再到樱花的淡雅,这些天然的芬芳不仅愉悦我们的感官,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章还将探讨树木在制造氧气、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方面的神奇功效,揭示它们作为“地球之肺”和“天然空调”的强大能力。 第二章:点亮城市——树木的绿色规划 一个宜居的城市,离不开绿树成荫的街道、生机勃勃的公园和点缀其间的点景树木。本章将聚焦于树木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让树木成为城市景观的灵魂,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街道的生命线:行道树不仅为行人提供阴凉,更是城市街道的“绿色动脉”。我们将深入研究行道树的选择原则,包括抗性、适生性、观赏性、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兼容性。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街道(如主干道、次干道、商业街、居民区街道)对行道树的不同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树种搭配,创造出层次丰富、四季有景的街道景观。 公园的生态画卷: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客厅”,是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本章将探讨公园树木的配置策略,如何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营造出不同主题的景观区域,如林下空间、草坪景观、水景驳岸等。我们将关注公园树木在提供休憩空间、构建生物多样性、调节微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植物群落的营造,提升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 建筑与树木的和谐共生:建筑与树木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我们将探讨建筑周边树木的选择与配置,如何利用树木为建筑遮阳降温,减少空调能耗;如何通过树木的种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建筑周边的微气候;如何利用树木的形态与色彩,与建筑风格相互衬托,创造出更具艺术感的空间。 特殊环境下的树木应用:在高架桥下、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特殊城市环境中,树木的应用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本章将探讨针对这些特殊环境的树木选择与技术要求,例如浅根系树种的选择、抗旱耐贫瘠品种的筛选、以及灌溉与养护的特殊措施。 第三章:生命的奇迹——树木的生长与繁衍 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是认识和欣赏它们的基础。本章将以科学的视角,深入剖析树木的生命周期,揭示它们如何从一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以及它们繁衍后代的奇妙方式。 从种子到森林的旅程:我们将从植物学的角度,详细讲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发育等关键环节。我们将探讨光照、水分、土壤、养分等环境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以及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的功能与相互作用。 光合作用的能量魔法:光合作用是树木赖以生存的根本。本章将生动地解释光合作用的原理,揭示树木如何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生命所需的有机物,从而成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生产者。 水分的运输与调节:树木如何将深埋地下的水分输送到高耸的树冠?我们将探讨蒸腾作用、导管系统等关键机制,以及树木如何通过气孔的开合来调节水分的散失,应对干旱胁迫。 季节性的生命节律:冬眠、发芽、开花、结果,树木的生命活动遵循着严谨的季节性节律。本章将解析这些生命节律背后的生理生化机制,例如激素调控、休眠机制等,帮助我们理解树木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不同生命状态。 繁衍的智慧:种子是树木生命的延续。我们将探讨不同树种的繁殖方式,包括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无性繁殖等,以及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机制。我们将了解雌雄异株、雌雄同株等不同的性别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在繁殖策略上的差异。 第四章:绿色的守护——树木的健康与护理 任何生命都需要悉心的照料,树木也不例外。本章将为读者提供一套实用的树木健康管理知识,帮助我们识别和预防树木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确保它们的健康生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与景观价值。 识别健康信号:树木会通过叶片颜色、生长速度、树皮状况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它们的健康状况。本章将教您如何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树木医生”一样,通过细致的观察,识别树木可能出现的生长不良、病虫害侵扰等早期迹象。 病虫害的战场:森林是各种病原体和害虫的家园,但健康的树木能够有效地抵御它们。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树木病虫害,并重点阐述如何通过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增强树木自身抵抗力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对于不可避免的病虫害,我们将介绍一些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方法,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土壤的滋养与改良:肥沃而疏松的土壤是树木健康的基石。本章将讲解土壤的基本构成与性质,以及如何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结构等方式,为树木提供最佳的生长介质。我们将探讨有机肥与化肥的区别与合理使用,以及如何利用覆盖物来保湿、保温、抑制杂草。 修剪的艺术与科学:修剪并非简单的“剪枝”,而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知识的艺术。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树木的修剪方法和目的,例如整形修剪、疏枝修剪、短截修剪等,以及如何根据树木的生长阶段和季节进行恰当的修剪,以促进其健康生长、改善树形、提高观赏性。 应对极端环境:干旱、洪涝、霜冻、风灾等极端天气条件,都会对树木的生存构成威胁。本章将探讨针对不同极端情况的防护措施,例如抗旱树种的选择、排水系统的建设、防寒保暖的方法、以及风灾后的补救措施。 第五章:绿色连接——树木与人类的可持续未来 树木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伙伴。本章将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树木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通过更加智慧和负责任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我们将再次强调城市绿化对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绿色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韧性、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的关键价值。 树木的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除了生态效益,树木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例如提供木材、果实、药材等资源。同时,许多树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地域特色的象征,甚至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本章将引导读者认识树木的多重价值,并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可持续的树木管理理念:在追求城市发展和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章将倡导科学的树木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以及长期的科学养护,避免“一窝蜂”式的绿化运动,强调树木的长期价值和生态效益。 共创绿色家园:本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每一位读者成为绿色家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社区绿化、爱护树木等活动中来,通过每一个小小的行动,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宜居、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本书旨在启发您对树木的全新认识,让您在未来的生活中,不仅能欣赏到树木的美丽,更能理解它们所蕴含的生命智慧,并积极参与到守护和发展绿色世界的事业中来。让我们一同感受树木带来的宁静、活力与希望,共同描绘更加美好的绿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