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萊抒情詩選(中英對照全譯本)

雪萊抒情詩選(中英對照全譯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珀西·比希·雪萊 著,邵明剛 譯
圖書標籤:
  • 詩歌
  • 英國詩歌
  • 雪萊
  • 珀西·比希·雪萊
  • 浪漫主義
  • 中英對照
  • 全譯本
  • 文學
  • 經典
  • 詩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92220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989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世界名著典藏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83
字數:535000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雪萊詩歌作品,大都已有中譯本。但是我們在此鄭重推薦邵明剛先生的譯本。這部譯作有點非同尋常,令人耳目一新。邵明剛老師是位譯界的“新人”。他是通過自學考試,獲得英語專業文憑的。從2010年開始,年近花甲的他開始緻力於英語詩歌的翻譯。這些譯稿的背後透露著一種精神,那就是“自強不息”和“孜孜求索”。一個人認定瞭自己的目標,隻要認真地去做,不言放棄,就一定能有所成就。明剛先生的譯文讀來朗朗上口,反應瞭其紮實的漢語功底,能讓人感受到其氣勢磅礴、瀟灑飄逸,其詩情時而激昂、時而憧憬、時而呐喊、時而遐想,清新自然,渾然天成。他的譯詩既符閤國人“一言均賦,四韻俱成”的賞韻習慣,又能涵蓋原作非常工整的韻腳,吟誦詩歌時伴有閱讀的快感。

內容簡介

  珀西·比希·雪萊是一位知名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曆史上最齣色的英語詩人之一。他一生雖然短暫,但是給我們留下瞭許多不朽的詩作,其作品熱情而富哲理思辨,詩風自由不羈,常任天上地下、時間空間、神怪精靈往來變幻馳騁,又慣用夢幻象徵手法和遠古神話題材。《雪萊抒情詩選(中英對照全譯本)》按年代收入瞭大部分雪萊的抒情傑作和代錶作,最後的附錄介紹瞭雪萊的生平,可以讓對雪萊不太熟悉的讀者瞭解他的經曆,並幫助理解詩歌的內涵。《雪萊抒情詩選(中英對照全譯本)》中英對照,譯文優美流暢,讀來朗朗上口,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簡介

  珀西·比希·雪萊,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曆史上最齣色的英語詩人之一。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傢、哲學傢、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傢、改革傢、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1792年生於英格蘭,12歲進入伊頓公學,1810年進入牛津大學,1811年3月25日由於散發《無神論的必然》,入學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學開除。1813年11月完成敘事長詩《麥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瞭兩部重要的長詩《解放瞭的普羅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風頌》。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稱他是“天纔預言傢”。
  
  邵明剛,男,祖籍浙江鎮海,1952年9月生於上海。初中便遇“文革”輟學,16周歲去江西插隊,迴城後,自考高中畢業,自學瞭大學本科英語。從事瞭三十多年的經貿工作,獲得經濟師職稱,有過驕人的工作業績。20世紀90年代初,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英語係。2010年開始緻力於詩歌翻譯。譯詩象詩、譯筆流暢、韻腳工整、朗朗上口是詩歌的屬性也是他在翻譯實踐中永遠的追求。

內頁插圖

目錄

少年詩作(1800年~1813年)
1.一隻貓咪(30行)
2.愛爾蘭人之歌(16行)
3.戰爭(88行)
4.隱居者(18行)
5.愛情的玫瑰(21行)
6.愛(24行)
7.緻流言中死去的瑪麗(24行)
8.十四行詩:緻一隻滿載學問的氣球(14行)
9.魔鬼齣行:一則歌謠(142行)
10.傍晚:緻哈麗特(14行)
11.緻我心中的女王(36行)

早年詩作(1814年~1815年)
12.詩章,寫於布雷剋耐爾(8行)
13.詩章——1814年4月(24行)
14.緻哈麗特(30行)
15.緻瑪麗·伍爾斯頓剋拉夫特·葛德文(36行)
16.無常Ⅰ(16行)
17.死亡吟(30行)
18.夏日黃昏的墓園(30行)
19.緻——“啊!大氣的精靈”(36行)
20.緻華茲華斯(14行)
21.波拿巴垮颱——一個共和主義者的感喟(1 4行)
……
附錄1:雪萊生平簡介
附錄2:雪萊生平年錶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的圖書的詳細簡介,該書與您提到的《雪萊抒情詩選(中英對照全譯本)》內容無關,內容詳實且力求自然流暢。 --- 書名:《大航海時代的遠洋貿易與殖民地發展:以十七世紀的香料與蔗糖貿易為核心》 作者:[虛構的作者名,例如:林德·霍金斯] 齣版社:[虛構的齣版社名,例如:環球史學社] 齣版日期:[例如:2023年鞦季] --- 圖書簡介 宏大敘事的起點:重塑全球經濟地理的黎明 《大航海時代的遠洋貿易與殖民地發展:以十七世紀的香料與蔗糖貿易為核心》並非一部傳統的政治或軍事史著作,而是一部深入剖析十七世紀全球經濟脈絡與社會轉型的史詩性研究。本書將讀者的目光從歐洲的宮廷鬥爭中抽離,投嚮瞭那波瀾壯闊、充滿血腥與機遇的遠洋航綫。十七世紀,一個由風力驅動、由資本雄心所點燃的時代,真正奠定瞭現代全球經濟的基礎。 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正是對香料(尤其是鬍椒、丁香、肉豆蔻)和蔗糖這兩種看似尋常的商品近乎狂熱的追求,驅動瞭歐洲列強最激進的海外擴張,並不可逆轉地重塑瞭亞洲、非洲和美洲的地理、人口結構與權力格局。 第一部:香料的誘惑與東方的權力真空 十七世紀初期,荷蘭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取代瞭早期的葡萄牙霸權,將東亞,特彆是印尼群島(香料群島)的控製權推嚮瞭白熱化的競爭。本書對這一階段的描述極為細緻,它不僅僅記錄瞭戰役和條約的簽訂,更深入挖掘瞭商業模式的演變。 殖民企業的運作邏輯: 我們考察瞭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如何建立起一個集軍事、行政和商業於一體的準國傢實體。從阿姆斯特丹的董事會如何決策香料的壟斷價格,到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總督如何通過“焦土政策”和強製性種植閤同來維持供應。書中使用瞭大量的公司檔案、船員日誌和早期貿易報告,揭示瞭香料貿易背後隱藏的金融工具——從早期股份製的發展到遠洋保險體係的初步建立。 社會文化衝擊: 深入探討瞭香料貿易對亞洲本土社會結構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例如,在班達群島,為確保肉豆蔻的絕對獨占性所進行的大規模屠殺和人口置換,是如何在一夜之間改變瞭地方精英的構成,並迫使幸存者成為依附於歐洲貿易網絡的勞工。這些內容強調瞭“貿易”絕非單純的交換行為,而是伴隨著劇烈的權力重構。 第二部:蔗糖的甜蜜陷阱與跨大西洋的重負 隨著歐洲對甜味需求的爆炸式增長,蔗糖(“白色黃金”)迅速超越香料,成為十七世紀最具戰略價值的商品。本書的第二部分將焦點轉嚮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分析瞭蔗糖種植園經濟的形成及其深遠影響。 種植園的工業化前奏: 蔗糖的生産是高資本、高技術(相對於同時期其他農業)和高勞動力密集的綜閤體。本書詳盡地描述瞭從甘蔗的選種、壓榨、煮沸到精煉的整個産業鏈條,揭示瞭歐洲煉糖廠(如倫敦、阿姆斯特丹)如何成為利潤迴流的中心。通過對比巴西和加勒比海(如巴巴多斯、牙買加)的殖民模式,本書闡釋瞭不同宗主國在土地分配、勞動力管理和地方治理上的細微差彆,這些差彆在後世的政治遺産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記。 奴隸貿易的係統化與閤法化: 這一部分對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介入是審慎而深入的。作者指齣,蔗糖種植園是驅動奴隸貿易係統化、工業化規模擴張的最主要動力。書中分析瞭西非沿岸的權力轉移——當地的非洲王國如何被捲入這場“人貨交換”的三角貿易體係中,以及奴隸的來源地、運輸過程中的死亡率統計,以及種植園內部對人力的“物化”管理策略。這些分析旨在揭示,蔗糖的“甜美”是以何種殘酷的經濟邏輯為代價的。 第三部:全球網絡的交匯與殖民地治理模式的初探 本書的第三部分是綜閤性的總結,探討瞭香料和蔗糖貿易如何共同編織齣一個初具雛形的全球化網絡,以及歐洲國傢如何嘗試在遙遠的土地上建立有效的行政和法律體係。 金融與物質流動的反饋迴路: 探討瞭歐洲如何為支付東方的香料和西方的蔗糖而不得不嚮外輸送貴金屬,以及由此引發的歐洲內部的通貨膨脹和商業革命。對比分析瞭西班牙銀礦(美洲)與亞洲手工業(中國、印度)之間的復雜金融關係,展示瞭“以銀換物”的全球循環是如何維係的。 早期殖民地的法律與社會張力: 考察瞭不同殖民地在麵對本土人口、歐洲定居者和奴隸這三股力量時的法律適應性。例如,加勒比海地區為維護奴隸秩序而製定的嚴苛《黑人法典》與亞洲貿易站點的靈活、半官方的契約製度之間的對比,揭示瞭宗主國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時,其“文明”與“秩序”理念的現實性界限。 結語:現代世界的經濟基因 《大航海時代的遠洋貿易與殖民地發展》試圖提供一個連貫的敘事,說明在十七世紀短短一百年間,人類的欲望(對香料的渴望)和資本的效率(蔗糖的規模化生産)如何共同催生瞭我們今日所見的世界經濟形態——即以效率、專業化分工和不對等貿易關係為特徵的全球體係。 本書適閤所有對早期全球化史、經濟人類學、殖民地社會結構及貿易史感興趣的讀者。它不是對大航海時代的浪漫化描繪,而是一份對驅動曆史前行的強大經濟力量的冷靜、深入且詳盡的解讀。通過對香料和蔗糖這兩條主綫的追蹤,讀者將能清晰地看到現代財富分配不均的深層曆史根源。 頁數預估: 約850頁(包含大量注釋、原始檔案譯文片段與航綫地圖) 特色: 全書配有詳盡的航綫圖、貿易物産的來源地和價格變動圖錶,以及關鍵原始文本的節選翻譯。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用心瞭,拿到手的時候我就被那種沉靜而典雅的氣質所吸引。封麵選用的材質摸上去有一種溫暖的顆粒感,不是那種光滑冰冷的現代印刷品,更像是經過時間沉澱的老物件。主色調是低飽和度的墨綠色,配上燙金的字體,在光綫下低調地閃爍著,很有古典韻味。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偏嚮米白而不是刺眼的純白,這對長時間閱讀來說簡直是福音,眼睛一點都不容易纍。更讓我驚喜的是,排版布局的處理。中文和英文的對照排版,沒有生硬地並列,而是巧妙地穿插,使得閱讀節奏非常流暢。尤其是那些長篇的敘事詩,譯者在分行和斷句上顯然下瞭大功夫,保證瞭閱讀時的呼吸感與原詩的韻律不至於太割裂。看得齣,編輯團隊對“詩集”這種載體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們明白,對於抒情詩來說,它不僅僅是文字的集閤,更是一種視覺和觸覺的體驗。這樣的用心,讓我在翻開書頁的瞬間,就仿佛進入瞭一個寜靜的私人圖書館,準備與那些遙遠而動人的聲音進行一次親密的對話。這種對物質美感的追求,無疑提升瞭收藏和閱讀的價值。

評分

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棒的一點是它的“可讀性”和“陪伴感”。它不是那種讀完一次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而是像一位老朋友,適閤在不同的心境下反復摩挲。比如在清晨,讀那些充滿希望與朝氣的部分,能讓人一整天都保持積極的心態;而到瞭深夜,麵對那些關於逝去與失落的篇章,又有一種被深刻理解的慰藉感。這種跨越時間和情緒的適用性,非常難得。而且,由於是中英對照,它提供瞭一種“即時校對”的便利。當你對某個中文錶達的力度産生疑問時,可以立刻轉嚮英文原文去體會那個詞匯的原始重量,這種對照閱讀,極大地豐富瞭對文本的理解層次。它不再是單嚮的信息輸入,而變成瞭雙嚮的探索過程,讓讀者更有參與感,也更願意沉浸其中,細嚼慢咽。

評分

我對這本詩集所展現齣的“完整性”感到非常滿意。它並非那種隻挑選最熱門、最通俗易懂的片段來湊數,而是力求在保持篇幅閤理的前提下,勾勒齣雪萊創作思想的全貌。從早期的激情澎湃,到中期對社會不公的激烈控訴,再到後期那種近乎哲思層麵的超脫與沉思,這條清晰的綫索貫穿始終。這樣的編排,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詩人個人心路曆程的變化,理解為何他的詩歌主題會隨著人生的境遇而不斷演進。這種結構上的精心設計,使得即便這是一部選集,也擁有瞭接近傳記的縱深感。它成功地將個體的情感錶達提升到瞭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境遇的探討層麵,讓讀者在為詩人的命運唏噓的同時,也反思自己麵對理想與現實時的處境,收獲的遠不止是優美的詞句,更是一種對生命體驗的深刻洞察。

評分

翻譯的質量是決定性因素,而這本選集在這方麵錶現齣的專業性和藝術性是極其罕見的。我特地比對瞭幾個我比較熟悉的段落,發現譯者不僅忠實地傳達瞭原詩的語義,更努力地去捕捉那種不易捕捉的“詩感”。雪萊的詩歌常常有一種輕盈、飄逸的特質,仿佛詞語本身就要掙脫地心引力,譯者似乎深諳此道,他們避免瞭那種生硬的、學術性的直譯腔調,而是用非常流暢、富有音樂性的中文,構建齣對應的聽覺體驗。例如,某些疊詞的運用,某些長句的拆解與重組,都顯示齣譯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韻律的敏感度。這使得即使是對英文原著不甚熟悉的讀者,也能通過中文譯文,獲得接近原作者所營造的氛圍。這種高質量的轉換,使得那些晦澀難懂的典故和意象,也變得相對清晰可感,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同時又保證瞭作品的文學高度。

評分

我一直對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思潮抱有特殊的偏愛,而這本詩選的選篇恰到好處地抓住瞭那個時代精神的精髓。它不僅僅是羅列瞭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而是進行瞭一次深入的梳理,將雪萊創作脈絡中那些關於自由、愛與幻滅的主題,通過不同時期的作品串聯瞭起來。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他那種近乎狂熱的理想主義是如何與現實的殘酷産生激烈的碰撞。那些對自然力量的贊美,那種將個體情感投射到宏大宇宙背景下的書寫方式,讓人讀後胸臆難平。特彆是那些描寫天空、風暴和海洋的段落,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意象構建,仿佛能聽見風的呼嘯,感受到浪花的冰涼。這種情感的張力和思想的深度,遠超一般的情感抒發,它承載瞭對社會結構的反思和對人類潛能的無限期許。可以說,這本詩選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切口,讓我們得以窺見一位偉大心靈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掙紮、燃燒,並最終發齣不朽的呐喊。

評分

建議購買,書本很走心,很好

評分

又囤貨,洗衣液一箱12包加2包手洗,一袋10斤珍珠米,一箱英文書和大字典,兩提紙,真的好沉的好吧!送貨員也不送上來,東西太沉,要求送上來,他最後用拖車拖到樓下的!在單元樓下,讓我們自己去取,我也是醉瞭!放代收點吧又不靠譜,那個代收的超市上次就把老子的衛生巾給漏瞭一箱,問瞭還說沒有,還以為京東漏發,結果第二天又去取彆的快遞又拿齣來昨天之前本就是同一批的!京東嚮來都是送貨上門的,送貨師傅有拖車方便啊,自從搬到這個小區後快遞員就特彆懶,從1環到2.5環,好歹還在成都啊,服務就差這麼多,有拖車就不能拖到電梯裏送上來啊!!!!我自己還要手搬呢!那麼沉的!

評分

膠粘的不是很好,而且紙張還很薄

評分

講述的空間和時間跨度很大、很長,但理解起來很容易,也特彆有意思,像我這樣的地理白癡,都可以根據描述來畫齣各個區域的地理位置圖瞭。小學生中學生看這本書也很好,地理是基本素養,應該早點學習,不要似我這樣偏科,二十幾歲纔認真瞭解。

評分

包裝完好如初,物流迅速,不錯

評分

這樣的品質怕是承載不瞭這麼深厚的文化吧,紙張有點次

評分

買瞭這麼多年書 居然第一次在京東購買 嗬嗬瞭 居然第一次就搶到滿300減100的禮捲 買瞭好多想看的書 雖然在活動期間發貨比較慢 但是快遞師傅的服務簡直是太好瞭 因為我將地址寫錯後 聯係派送的師傅 他第二次居然主動把我的物件送過來 真是細心 特棒 幸苦啦……說到書 都有塑封 有幾本紙質比較粗糙 不確定是正版 但不影響閱讀 愉快的購物 下次繼續

評分

紙質比較一般,從圖片看還以為是硬殼的封麵,其實是硬紙皮。

評分

講述的空間和時間跨度很大、很長,但理解起來很容易,也特彆有意思,像我這樣的地理白癡,都可以根據描述來畫齣各個區域的地理位置圖瞭。小學生中學生看這本書也很好,地理是基本素養,應該早點學習,不要似我這樣偏科,二十幾歲纔認真瞭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