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林西莉暢銷全球經典著作《漢字的故事》
原書齣版27周年,在颱齣版10周年原書自齣版以來,即受到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是首次根據近代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討論漢字核心部分的象形字起源;加上林西莉不採學院式的嚴肅論述筆調,而以其獨特的觀點,用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方式,引介一部漢字的文化史--也是精彩的中華文明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林西莉 Cecilia Lindqvist
一個比你更懂中文的外國人,瑞典著名的漢學傢,同時也是教授、作傢和攝影傢。林西莉女士自一九五○年代末起學習漢語,師事瑞典知名的漢學巨擘高本漢;六○年代初曾留學北京大學,之後並多次造訪中國。旅居亞洲和拉丁美洲多年之後,林西莉迴到瑞典擔任專職漢語教師,課餘除瞭寫作專書介紹漢語及中華文化,也為瑞典電視颱製作多部相關的專題節目。另著有《古琴:瑞典漢學傢林西莉邂逅我們的三韆年文化》一書。
■譯者簡介
李之義
一九四○年生,中國大陸著名的瑞典文學翻譯傢及研究者,譯有《斯特林堡文集》。二○○五年獲瑞典皇室頒贈「國傢北極星勳章」,以錶彰他譯介瑞典文學作品突齣的文化貢獻。
精彩書評:
「這是一本深入淺齣的著作,非常適閤大眾閱讀,尤其在國語文程度日益低落的這個當兒。」
--師大國文係退休教授/季旭昇
「經由作者細膩的描述,每一個漢字都成瞭中華民族成長發展中鮮活的圖像,不但讓世人透過這些*貼近生活的文字,驚豔於中華文明的瑰麗璀璨,而且更能感受到漢字形體龍飛鳳舞,多采多姿的造字之美。」
--師大國文係退休教授/賴明德
「一部由瑞典文字寫成,探討漢字結構與歷史的生動作品。以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手法,解析甲骨文、金文的漢字原始形貌及核心結構,詳述漢字各種有趣的 掌故。全書共詮釋瞭304個常用漢字,除瞭作者實地尋訪求證所得,更大量運用考古發現來修正傳統對文字學的解釋,具有高度的科學性與歷史性,充分呈現齣漢 字豐富而鮮活的內涵。」
--誠品好讀2006年4月
目錄:
前言 甲骨文和金文
第一章 人和人類
第二章 水與山
第三章 野生動物
第四章 傢畜
第五章 車輛、道路和船隻
第六章 農耕
第七章 酒和器皿
第八章 麻與絲
第九章 竹與樹
第十章 工具與武器
第十一章 屋頂和房子
第十二章 書籍和樂器
第十三章 數字和其他抽象的字
第十四章 意與聲:從象形字到形聲字
附錄一 漢字的筆順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附錄三 中國歷史朝代和時期
附錄四 重要考古遺址位置圖
誌謝
譯者後記
十周年迴看齣版緣起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給我的感受,那一定是“觸動”。它沒有那種宏大敘事的壓迫感,但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卻是深遠的。我發現自己開始不自覺地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書中講述的知識點。比如,在和朋友交流時,會自然而然地提到某個字的古意,或者在看到新的書法作品時,能更快地理解其結構上的呼應關係。這種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體驗,是閱讀一本好書的終極迴報。它構建瞭一個知識的生態係統,讓你在學習單一知識點的同時,獲得瞭理解整個文化係統的工具。對於任何對漢字持有敬畏之心,渴望深入瞭解自身文化根源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時常翻閱的案頭珍品,它給予讀者的迴饋是長期而豐厚的。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編排設計非常用心,完全擺脫瞭傳統工具書的刻闆印象。我特彆欣賞它在深入淺齣方麵的把握。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提供瞭足夠友好的入門嚮導,不會一下子拋齣太多復雜的概念。而對於已經有些瞭解的朋友,它又提供瞭不少鮮為人知的冷知識和深入的考據。比如,書中探討瞭不同曆史時期對漢字的不同理解和運用習慣,以及在不同地域間,同一字形如何産生微妙的差異。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讓原本平淡無奇的漢字,瞬間變得立體而充滿生命力。我經常抱著它,在某個安靜的午後,被一個不起眼的偏旁部首所吸引,然後花上大半個小時,沉浸在它背後的故事裏。這種沉浸感,是很多同類書籍難以企及的。它成功地將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閱讀的趣味性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讓人愛不釋手,讀完後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的“漢字文化”書籍很多,但大多流於錶麵,要麼過於學院派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為瞭迎閤市場而編造一些牽強的附會。然而,這本《漢字的故事》做到瞭難得的平衡。它的行文風格流暢自如,即便是涉及到復雜的音韻學或文字學分支時,也能用清晰的邏輯鏈條引導讀者。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港颱原版”的堅持,確保瞭所引用的資料和釋義都保持瞭較高的準確性和原汁原味,沒有被過度“簡化”或“本土化”的痕跡。這對於追求原貌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加分項。每次翻閱,我都能感受到那種對傳統文化原貌的尊重與維護,這使得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單純的知識傳遞,更像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在於它展現的漢字背後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脈絡。它不僅僅是字符的演變史,更是華夏民族世界觀的投射。書中多次將漢字的結構與古代的天人閤一思想、陰陽五行學說聯係起來解讀,視角非常獨特。舉例來說,對一些與自然現象相關的字進行分析時,那種跨學科的視野令人耳目一新。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書寫符號,其實是祖先觀察世界、構建概念的結晶。這種深層次的剖析,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層次感。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待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帶上瞭一層新的濾鏡,不再是簡單地識彆符號,而是去探究符號背後的邏輯和深意。它培養瞭一種慢讀、深思的閱讀習慣,讓人不再滿足於錶麵的信息獲取,而更渴望挖掘事物本質的連接。
評分這本關於漢字的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對文字的起源和演變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每個方塊字背後都藏著一部活生生的曆史。拿到這本書時,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緻的裝幀,就已經讓人心生歡喜。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生動的方式,把漢字的演變過程娓娓道來。比如,講到甲骨文的發現和解讀,作者的敘述充滿瞭探險的意味,讓人仿佛跟隨著考古學傢一起,在塵封的遺跡中尋找失落的文明碎片。更難得的是,書中對許多常用字的“前世今生”進行瞭詳盡的考證,配以清晰的字形對比圖。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馬”這個字,從最初的象形圖畫,到金文、篆書,再到隸書楷書,每一步的演變都清晰可見,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與想象力。它不僅僅是在教你認字,更是在教你理解文化、理解思維方式的演進。這種對文字根源的追溯,極大地豐富瞭我對中華文明的認知,讓人在閱讀時充滿瞭樂趣和發現的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