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典是一部比较具有特色的工具书,分为英汉部分、英英部分、汉英部分,词汇量大、功能全、内容丰富;收录了许多目前日趋流行的英语、汉语新词汇,内容具有新颖性;全稿编排合理、体例严谨。
《英汉英英汉英词典》分为英汉、英英、汉英三部分。英汉部分收常用英语词汇,提供音标、词性、释义、例句、搭配、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辨析、用法等,能有效帮助英语学习者使用和掌握英语语言运用;全书例句丰富,贴近中国读者实际语言环境,同义词、近义词及派生词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更多词汇。 英英部分用英语解释英语,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含义,同时又能让学习者准确地、恰当地进行运用地道英语。汉英部分以汉字为首,下设汉语词条,英文释义简明贴切,收入了成语、谚语及大量新词,对学习者翻译和写作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李德芳,西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为英语学习者编写出版过多部英语类字词典,如《英汉小词典》《50000条英汉汉英词典》《大学英汉词典》《大学英语实用语法教程》等,均获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可。 周全珍,曾编写过多部英语工具书,如《新英汉词典》《汉英词典》《英汉汉英词典》《英汉双解词典》等,均获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可。
作为一名对语言精度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用户,我通常对市面上的词典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版本在细微差别上处理得不够精妙。然而,这本词典在“辨析”方面的处理让我刮目相看。它没有简单地将近义词并列,而是用了专门的小节来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词汇,比如“affect”和“effect”,“historic”和“historical”之间的微妙差异,以及在不同语境下如何选择最恰当的那个词。这种深入的比较分析,远超出了普通工具书的范畴,它直击语言学习中的痛点——如何避免“差不多”的错误。更值得称赞的是,在提供英英解释时,它似乎有一种独特的哲学倾向,即力求用最清晰、最基础的词汇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使得非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也能在不依赖母语翻译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用英语理解英语”的思维模式。这对于提升阅读速度和语感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索引和检索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这对于一本篇幅巨大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它不光有标准的字母顺序排列,还设计了非常高效的反向索引,方便我从中文释义反查英文的对应词,极大地支持了写作时的准确表达需求。装帧方面虽然传统,但其耐用性非常高,即使我经常带着它在咖啡馆、图书馆甚至户外查阅,书页和封面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这显示出出版方对工具书的耐用性标准要求很高。更贴心的是,在一些篇幅较长的词条中,作者巧妙地嵌入了一些简短的“文化小贴士”,这些小插曲往往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词汇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侧重,比如一个词在东方文化语境下可能带有更深的内省含义,而在西方则更强调外在行为的表达。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提供的价值远超其物理上的重量和价格,更像是一份值得珍藏的语言学资产。
评分我对这本词典的另一深层体验来自于其对“语用学”的关注。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词汇的意义不再是固定的,它随着社会变迁而流动。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并非一本“僵死”的参考书。它在一些核心动词和名词的释义后,附加了关于其“语用标记”的说明,比如这个词是“正式场合专用”、“口语中较少使用”,或是“带有负面色彩”。这种对语境和语体的细致标注,避免了学习者在实际交流中闹出笑话的尴尬。比如,它会清晰地区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某些词汇上的不同偏好,甚至在拼写和发音的细微差别上也有所体现。这种与时俱进的编纂态度,确保了读者所学知识的“活性”和适用性。它似乎在提醒使用者:词汇不只是字母的组合,更是社会行为和文化交流的载体,理解了这些细微差别,才能真正做到“得体”地使用语言。
评分拿到这本厚达数千页的巨著,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的广博和结构的严谨。不同于一些只注重当下流行词汇的速查词典,它似乎秉持了一种“包罗万象”的编纂理念。我尝试着查阅了一些非常专业领域的术语,无论是医学、法律还是较为冷门的哲学概念,它都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并且在英英释义中,常常能找到对该词源流的简要追溯,这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在对比了多个部分后,我发现其收录的词汇量远超我的预期,很多在其他权威词典中都需要去附录才能找到的罕见词,在这里都被有机地整合进了主体部分。此外,其交叉引用系统做得非常出色。当你查阅一个复合词时,它会清晰地指向构成该词的单体词汇,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这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让人在查一个词的同时,顺带掌握了多个相关表达。这种体系化的组织方式,让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立的点状记忆,而是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极为朴素,带着一种老派的、值得信赖的感觉,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仿佛在向使用者保证,它专注于其核心价值——内容的扎实与准确。初次翻阅时,那种厚重感和纸张散发出的淡淡油墨香,瞬间将我带回了过去手工编纂词典的时代。我特别留意了它的排版,字体选择清晰易读,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在核心词汇的释义上所下的功夫。例如,对于一些多义词,它不仅给出了中英、英英的多个维度解释,还巧妙地穿插了不同语境下的例句示范,这些例句的选择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和学术场景,远非那些生硬的“教科书式”例句可比。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文化词汇和习语时的细致入微,很多难以直接翻译的意象,都能通过其详尽的解释和文化背景补充,被我这个非母语使用者清晰地理解。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语言导师,引导读者真正领悟词语背后的精髓,而不是仅仅记住表面的对应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