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2011年迎来了全球发行一千万册的销售量。这套公认为适合阅读的白话版《资治通鉴》,从1983年一册出版,至今已畅销近30年,这是广大读者对《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认可。目前在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有许多版本的《资治通鉴》今译,惟独柏杨先生的译本具有独特性。柏杨先生自一九六八年三月因文字贾祸,被判处惟一死刑,关入死牢。后又经几次减刑,柏杨先生感悟人生无常,在他九年又二十六天的监狱生活中,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历史,通读《资治通鉴》。出狱后,朋友问起心愿,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将《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文版。”
柏杨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教育,得到重塑人生规划的启示。《资治通鉴》被传为“帝王之书”,因为其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帝王在做出重要决策时有所借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当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不仅是领袖人物和高层人物,包括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面对决策、面对选择,而《资治通鉴》在当今社会就是一部很好的处世宝典。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柏杨先生为每一个历史关键场景都加注上“柏杨曰”的个人观点,就是为了启发读者在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时,有足够的谋略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学术性与实用性上突出于其他译本的关键,在于对地图的填充。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王始帝国》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28《王始帝国》,记录了394年至414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参合陂杀俘的惨烈程度在历史上记载甚详。而王始帝国没有载入正史,却真实存在,首领人物以王始的大无畏精神,在一块豆腐干一般小的地方拳打脚踢,既去笑人,又被人笑。
柏杨,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1949年后前往台湾后,曾在反共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四○三~四一四年
导读
五世纪最初十年
后凉王国亡
西蜀王国兴起
胡夏帝国兴起
北燕帝国兴起
北魏帝拓跋珪被弑
五世纪第二个十年
南燕帝国亡
晋变民首领卢循攻建康
胡夏帝国筑统万城
西蜀王国亡
南凉王国亡
《王始帝国》:
王始过瘾,慕容德对他失笑:慕容德过瘾,建康人对他也失笑:执政稍为长久一点的君王,一旦枪杆从他屁股下面抽出,他就也会立刻一个倒栽葱下来,裁到法场。大多数开国君王和亡国君王,都不过一堆笑料。王始建立的是个具体而微的迷你政权,如果要研究中国帝王,他是一个样板。
王始演出的,不过一幕闹剧,慕容德演出的,也不过一幕闹剧,岂止二人如此,历史上又有多少帝王,不是在演一幕闹剧,既使人嗤之以鼻,又使人扼腕悲痛。我们盼望把政治斗争提高到民主层面,不再依靠杀戮。王始之类人物,才不致霸住舞台不放,一直在那里笑别人和被别人笑。
6五月,后燕帝国(首都龙城【辽宁省朝阳市】)天王(四任昭文帝)慕容熙(本年十九岁)兴筑御花园龙腾苑,面积十余平方里,从事苦工的差役民夫二万人;在龙腾苑中,再兴筑景云山,地基广五百步,山峰高十七丈。
7秋季,七月二十七日,北魏帝国(首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皇帝(一任道武帝)拓跋珪(本年三十三岁)向北巡查,在豺山(山西省右玉县北)兴筑行宫。
平原郡(山东省平原县)郡长和跋豪华,爱好名声,拓跋珪讨厌他,下令诛杀。执行死刑前,命和跋的老弟和毗等前去跟他告别。和跋说:“漫水北岸土地贫瘠,你们可迁到南岸,勉强维持生活。”又命和毗等背对自己,说:“你怎么忍心眼睁睁看着我死!”和毗等了解他的暗示,遂假冒政府使节,逃奔后秦帝国(首都长安)。拓跋珪大发雷霆,屠灭和姓全家。中垒将军邓渊的堂弟、国务院执行官(尚书)邓晖,跟和跋感情很好,于是有人向拓跋珪打小报告,诬陷说:“和毗逃亡,邓晖秘密送行。”拓跋珪疑心邓渊知道这项阴谋,而竟然包庇,下令邓渊自杀(没有记载对邓晖如何处置,但可想象非死不可)。
8南凉王国(首都乐都【青海省乐都县】)国王(三任景王)秃发傉檀(本年三十九岁)及北凉王国(首都张掖【甘肃省张掖市】)首领(二任武宣王)、张掖公沮渠蒙逊(本年三十六岁),轮流出兵攻击后凉王国(首都姑臧【甘肃省武威市】)天王(四任)吕隆,吕隆忧心如焚。后秦帝国(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的智囊警告天王(二任文桓帝)姚兴(本年三十八岁)说:“吕隆依靠祖先留下来的基业,控制河西走廊(甘肃省中部西部)。现在不过一时饥饿穷困,仍然可以勉强支持。如果将来一旦丰收,国力富足,势必脱离我们而去。凉州(河西走廊)地势险要,隔绝一方,土壤十分肥沃(此指姑臧等大城而言),不如乘他们处境危险,接管到手。”姚兴遂派使节前往,征召吕超到京师(首都长安)供职。吕隆考虑的结果,认为姑臧到最后仍然难以保全,遂决定结束这场灾难,于是,通过吕超,请求后秦政府派军迎接。这是姚兴梦想不到的天大喜事,就派国务院左执行长(尚书左仆射)齐难、镇西将军姚诘、左贤王乞伏乾归、镇远将军赵曜率步骑兵四万人混合兵团,前往河西(河西走廊),迎接吕隆。南凉王秃发傉檀下令撤退驻防昌松(甘肃省武威市南)、魏安(甘肃省古浪县东)的边防军,让出一条道路给后秦兵团通过(此时的所谓后凉王国,只剩下姑臧一座孤城,城东是南凉军,城西是北凉军,重重包围。后秦武装受降,南凉军如果不让出一条道路,非爆发战争不可,而目前,后秦显然仍是一个强权)。
八月,齐难等抵达姑臧,吕隆乘坐白马驾的朴素车辆,在路旁恭候。为了报复北凉王国的逼迫,吕隆劝齐难攻击沮渠蒙逊。齐难向西推进,沮渠蒙逊派辅国将军臧莫孩拒战,击败齐难的前锋;齐难遂跟沮渠蒙逊缔结盟誓,沮渠蒙逊派他的老弟沮渠挈到首都长安进贡。齐难命他的军政官(司马)王尚代理凉州州长,交付给他武装部队三千人,镇守姑臧;命将军阎松当昌松郡郡长;郭将当番禾郡(甘肃省永昌县)郡长;分别派军到两地驻防。把吕隆的家族、官属以及居民一万户,全体迁到长安。姚兴任命吕隆当散骑侍从官(散骑常侍),吕超当安定郡(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曙光乡)郡长;以下文武百宫,都依照各人才能,分别录用(在五胡十九国中,后凉王国是第十二个兴起,第九个灭亡的短命王国,立国十八年【三八六年至四〇三年】,共历四任君王。后凉亡后,中国境内,八国并立:晋帝国、后燕帝国、后秦帝国、北魏帝国、南凉王国、北凉王国、南燕帝国、西凉王国)。
……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捕捉个体的微小挣扎与细腻情感。我尤其欣赏他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细致描摹,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对话和场景描写,仿佛把我直接带入了那个纷繁复杂的历史洪流之中。读到某个关键转折点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彷徨,那种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让人读来唏嘘不已。它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历史叙述,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历史的厚重感。每翻过一页,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那些逝去灵魂的呼吸与心跳。这种深入骨髓的沉浸感,是很多同类题材作品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简直是匠心独运,简直是一部精巧的机械钟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副线情节,都像是齿轮般咬合得天衣无缝,看似散乱的线索,到最后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叙事洪流。我本来以为某些段落的铺陈会显得冗长,没想到它们都在为后文的爆发积蓄着能量,等到高潮来临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作者在处理时间跨度和人物命运交织的手法上,展现出了大师级的掌控力。它不是简单地线性推进,而是充满了回溯与预示,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探究欲。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解一个层层递进的谜题,每解开一个,都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知道下一个谜底是什么。
评分从文风来看,作者的笔触是极其凝练且富有诗意的,但绝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矫饰。他善于使用精准而有力的词汇,描绘出那些宏大叙事的背后,最本真的冲突与矛盾。我特别喜欢他描述自然景物和战争场面时的那种克制又磅礴的气势,没有过多的渲染,却字字珠玑,画面感极强。例如,他描写边塞风光时,那种苍凉萧瑟之感,透过纸面都能感受到寒风的凛冽。再看人物的心理活动,他往往用几句精悍的内心独白,就把人物的复杂性、多面性刻画得入木三分,绝不拖泥带水。这种阅读的快感,来自于对语言驾驭的纯粹享受,让人忍不住会停下来,反复品味那些绝妙的句段,试图揣摩其背后的深意。
评分我读过不少关于这个历史阶段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在严肃性与可读性之间找到如此绝妙的平衡点。它不仅仅满足了对历史细节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读者对于“权力”、“忠诚”和“变革”这些永恒主题的深入思考。作者似乎并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将那些充满争议性的历史节点摊开,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去判断。这种开放式的探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每读完一个篇章,我都会陷入长久的沉思,思考在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不同的人物做出的选择,放在今天会是何种境地。这种思想上的激发和精神上的洗礼,是阅读过程中最宝贵的收获,远超一般消遣性质的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配乐感和画面感出奇地强,我仿佛能听见故事中盔甲碰撞的铿锵声和市井喧哗的市井之声。角色塑造极其立体,没有绝对的英雄或彻底的恶人,每个重要角色都有其不可推卸的宿命和难以言明的苦衷。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配角“老谋士”,他看似退居幕后,却在关键时刻用一句话扭转乾坤,他那种看透世事的沧桑感,被刻画得入骨三分,让我为之动容。作者在处理群像戏时,能够精准地把握住每个人物的声部,使得整体交响乐的和声既丰富又不混乱。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叙事技艺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准的作品,阅读过程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官和智力体验,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很不错的一套书,大气,翻译的非常到位!
评分书很好,就是有点贵
评分很好的,不错啊,便宜!
评分不错,双十二小活动买的。买全了这套书。
评分挺好的,整体满意,珍藏
评分不错,双十二小活动买的。买全了这套书。
评分很好的,不错啊,便宜!
评分非常好的书。。。。。。。
评分不错,双十二小活动买的。买全了这套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