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编英汉互译教程(第四版)》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为一体的教材,是编者在英汉一汉英翻译领域长期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结晶。与同类教材相比,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基本翻译理论:主要翻译技巧;翻译实践,其中包括英语专业八级统考翻译试题及其参考译文。翻译理论篇用简明英语写成,通俗易懂,方便教学;翻译技巧篇从英汉互译的角度讨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编提供40篇精彩范文,便于读者学习。并提供八级统考翻译试题及其译文。 目录
PartOne BasicTheoriesofTranslation1 ABriefDiscussionofTranslation 31.1 TheOriginandFunctionofTranslation 41.2 DefinitionsofTranslation 61.3 The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 92 PrinciplesforTranslation. 112.1 VariousPrinciplesforTranslation 112.2 GeorgeCampbell05sandAlexanderFraserTytler05sTriplePrinciples 122.3 EugeneA.Nida05sFunctionalEquivalence . 132.4 GermanFunctionalists05SkoposTheory 142.5 YanFu05sTriplePrincipleforTranslation . 152.6 FuLei05s“SpiritualResemblance”(“神似”)andQianZhongshu05s “SublimePerfection”(“化境”) 162.7 LiuZhongde05sTriplePrincipleforTranslation. 182.8 XuYuanchong05sThreeGBeautyPrincipleandHis“信达优” 212.9 ZhangPeiji05sandSunZhili05s“Faithfulness”and“Smoothness” 223 MajorTranslationStrategies . 243.1 TowardstheThreeMajorTranslationStrategies 243.2 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andTheirApplication 343.3 A ComparisonofForeignizationandDomesticationwithLiteralTranslationandLiberalTranslation . 494 TheProcessofTranslation 554.1 OntheProcessofTranslation 554.2 ComprehensionandReproductionoftheSLTattheMacroGLevel 574.3 ComprehensionandReproductionoftheSLTattheMicroGLevel 604.4 ImprovementoftheTLT 635 TheRealityoftheTranslator05sSubjectivity . 655.1 SubjectivityandtheTranslator05sSubjectivity 655.2 TranslatorsasHumanBeings 665.3 TranslatorGCenteredness. 685.4 DifferentVersionsoftheSameLiteraryWork.__________ 695.5 MachineTranslation 706 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HisSubjectivity. 806.1 TheNecessityof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HisSubjectivity 806.2 RequirementsoftheTranslators05ExertionofSubjectivity 846.3 Manifestationsof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Subjectivity . 896.4 Restrictionsof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Subjectivity 1107 ContextandWordinginTranslation(Ⅰ) 1137.1 TowardsContext . 1137.2 ContextforTranslation 1237.3 WordinginTranslation 1268 ContextandWordinginTranslation(Ⅱ) 1328.1 ContextasaDeterminerofWording. 1338.2 IntraGLingualContextandWording . 134ReferenceAnswerstotheExercises 147PartTwo MajorTranslationTechniques9 词类转译 . 1609.1 英语名词与汉语动词相互转译 1609.2 英语介词与汉语动词相互转译 1619.3 英语形容词与汉语动词相互转译 . 1629.4 英语形容词与汉语副词相互转译 . 1629.5 英语副词与汉语动词相互转译 1639.6 英语名词与汉语形容词相互转译 . 16310 增补词语. 16710.1 根据内容增补词语. 16710.2 根据形式增加词语. 17411 省略词语. 18411.1 从内容角度省略词语 18411.2 从形式角度省略词语 19012 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 19712.1 原文从正面表达,译文从反面表达(正说反译). 19712.2 原文从反面表达,译文从正面表达(反说正译). 20413 语态转译. 21213.1 语态转译在英译汉中的运用. 21213.2 语态转译在汉译英中的运用. 21614 分译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22114.1 分译法在英译汉中的运用 22114.2 分译法在汉译英中的运用 22415 合并法在翻译中的运用. 22915.1 合并法在英译汉中的运用 22915.2 合并法在汉译英中的运用 23116 英汉习语的分类与翻译. 23516.1 文化、习语与翻译 . 23516.2 英汉习语的种类与翻译. 23517 英语定语从句的译法 24317.1 英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常用译法. 24317.2 英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主要译法 24717.3 转译法 25017.4 几种特殊形式的定语从句的翻译. 25218 英语状语从句的翻译 25618.1 时间状语从句的翻译 25618.2 原因状语从句的翻译 25818.3 条件状语从句的翻译 25918.4 让步状语从句的翻译 26018.5 目的状语从句的翻译 26118.6 结果状语从句的翻译 26218.7 方式状语从句的翻译 26318.8 地点状语从句的翻译 26419 英汉长句的翻译 26719.1 按原句顺序译. 26719.2 逆原句顺序译. 26819.3 适当调整原句顺序. 27119.4 分开翻译. 27219.5 综合处理. 27420 专题翻译. 27820.1 英语隐喻的分类与翻译. 27820.2 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 288翻译练习题参考答案 298…… 前言/序言
新编英汉互译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四版经过精心设计和全面更新,该书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鲜明的特色.主要特色简述如下:
一是内容充实,结构合理. 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基本翻译理论,主要翻译技巧,英汉互译实践.翻译理论篇用简明英语写成,通俗易懂,方便教学;翻译技巧篇从英汉互译的角度,结合大量典型实例,详尽地讨论常用翻译技巧.翻译实践篇提供30篇精彩范文,其中英汉对照范文20篇,汉英对照范文10篇,便于读者学习;八级统考翻译试题与其参考译文荟萃,其中汉译英试题提供两种译文,便于读者比较、借鉴.
二是视角新,内容新. 该教程包括翻译理论篇、翻译技巧篇和翻译实践篇三大部分,理论篇和技巧篇互为参照,理论与实践互动.最大的特点是视角新,内容新,创新鲜明.翻译基础理论用英语写成,这在同类教材中颇为罕见;从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学、美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理论阐述简明扼要,提出了翻译理论中西合璧、可灵活运用的观点,论证了以直译法为主,意译法、活译法等其他译法为辅的翻译策略;同时论证了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的可行性;将各种翻译技巧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和习惯表达紧密结合加以论述;国内外翻译研究最新成果和我们自己的有关创新成果均融入理论篇和技巧篇;翻译实践篇的大多数范文的译文是我们自己翻译的,译文可与原文媲美;历年八级统考翻译试题的参考译文信于原文,文从字顺,亦纯属我们自己辛劳的结晶.
三是学术性强,参考价值大. 翻译理论篇由第1章至第8章组成,主要探讨翻译的功能、翻译的定义、翻译研究的性质、多元化翻译原则、多元化翻译策略、翻译的过程、语境与选词、译者主体性等重要问题,自成一体,学术性和系统性强.翻译技巧篇主要从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角度细致地讨论常用的主要变通手法.每章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撰写,作者从综合学科的视角,主要采用演绎、归纳、定性分析、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论点鲜明,论据充足,分析合理,观点正确,论证严谨,特别是对英汉翻译技巧的分析颇为详尽.学术语言规范,引用准
确,结构完整.被引频次130有余.
四是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翻译技巧篇充满选自各种实用文体、富有知识性和哲理性的实例.第三大部分包括各种题材的精彩范文与其译文和英语专业八级统考翻译试题与其参考译文(1992—2015),这部分的两大内容突出了教程的知识性、可读性和实践性,构成本书的又一大亮点.
五是针对性强,应用性广. 该教程完全是按照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关于翻译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设计、编写的,内容合适,难度适当.实例典型,相当丰富,使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具体化,特别是翻译技巧篇包含大量实例,精通了实例,就掌握了翻译技巧,可谓一举两得.各章后面配有多种练习题,包括问答题、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英汉互译)等,且均提供了参考答案.翻译实践篇荟萃的范文题材广泛、内容健康、给人教益、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是我们学习语言、模仿语言、扩大知识面的最佳读物,其译文同样精彩.通过学习
这样的精美范文及其译文,可大幅度提高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
总之,该教程集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是一部创新突出、特色鲜明的翻译教材.该教程自从2005年10月出版发行以来,销售了3万多册,深受广大师生青睐,至今经久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教程将不断完善,其特点将更加凸显.
本书适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两个学期,也可作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翻译课教材,研究生可侧重于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本科生则可侧重于学习翻译技巧和英汉范文.书中亦有不少内容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相关学位论文的参考资料.本书还适宜作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广大翻译爱好者的自学读本,并可作为翻译工作者的翻译研究参考书.
谭卫国和蔡龙权两位教授任该书主编,负责审稿.谭卫国还编写、编译了大约30余万字;胡强教授编写了三个章节,约5万字,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其他参编者大约编写了2—3万字,其中张磊编写了“机器翻译”和“英语定语从句翻译”等新的内容,约3万字.
本教程经过第四次修订,内容更丰富,亮点更显著,特色更突出,必定会继续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和青睐,成为广大读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在本书的编写和修订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同行的相关论著,谨表由衷的谢意.囿于编者的学识水平,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完善.
主编
2015年8月
《实用英汉互译精要:理论与实践》 前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翻译则是跨越语言与文化鸿沟的桥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高质量的英汉互译能力不仅是学者、研究人员、外交官、记者等专业人士的必备技能,也成为跨国企业员工、海归学子乃至普通公民提升个人竞争力、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然而,掌握精准、地道的英汉互译并非易事,它要求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更需洞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理解翻译的内在规律,并掌握行之有效的翻译技巧。 本书《实用英汉互译精要: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英语学习者、翻译爱好者以及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士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案。我们深知,市面上已有多部优秀的英汉互译教材,然而,许多教材侧重理论而忽略实践,或过于强调个别技巧而缺乏整体性。本书则致力于将翻译的理论精髓与大量的实践练习有机结合,力求理论的深度与实践的广度并重,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英汉互译的核心要领。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精要”二字。我们并非堆砌繁琐的翻译理论,而是提炼出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翻译原则与方法,并辅以大量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句和篇章,供读者反复揣摩、模仿和练习。我们力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有效的翻译工具,从而在实际翻译中游刃有余。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翻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脱离了理论指导的实践容易陷入误区,而脱离了实践检验的理论则显得空洞乏味。因此,本书在每一章节的理论阐述之后,都紧密连接着大量的练习题,包括词汇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以及篇章翻译等多种形式。这些练习题的选择,既涵盖了日常交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不同体裁,又兼顾了不同难度的要求,力求让读者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巩固和提升。 我们坚信,掌握一门语言的精髓,不仅仅是了解其词汇和语法,更在于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翻译工作更是如此,它要求译者不仅能“信”(忠实原文),更能“达”(通顺流畅),并力求“雅”(符合目标语的语体风格)。本书在这一点上着重强调,引导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积极思考原文的语境、作者的意图以及目标读者的接受习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译”。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资深翻译专家、一线翻译实践者和资深英语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拥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广泛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翻译研究成果,并结合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力求本书的内容科学、严谨、实用,能够真正解决读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然,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翻译的技巧也在不断演进。本书作为一本入门与进阶的实用教程,希望能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翻译基础,开启通往更高翻译境界的大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与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精彩的英汉互译之旅。 第一章:英汉互译的基石——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理解 翻译的本质是对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语言信息的转换。要实现高质量的英汉互译,首先必须深刻理解“语境”在语言传播中的重要性。语境不仅包括语言本身所处的具体情境,更涵盖了说话人、听话人、交流的目的、时间、地点、社会文化背景等一系列非语言因素。 1.1 什么是语境? 语境,顾名思义,是指语言存在的“环境”。它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情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 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参与交流的双方。例如,在一次正式商务会议上的发言,与在朋友聚会时的闲聊,其语境完全不同,所使用的语言风格、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也必然有所差异。 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指语言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都会深刻影响语言的意义和使用。例如,英文中的“work-life balance”并非简单直译的“工作-生活平衡”,它背后蕴含着西方社会对个人幸福感和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 1.2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语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词义的选择与理解: 许多词汇都具有多义性,其确切含义往往取决于所处的语境。例如,“run”一词,在“run a business”(经营一家公司)、“run a marathon”(参加马拉松比赛)、“run a program”(运行程序)等语境下,意义截然不同。翻译时,必须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恰当的中文词汇。 句法结构的理解与转换: 英语的句法结构往往更加灵活,长句、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形式层出不穷。而中文则更倾向于使用主谓宾结构,以及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气和逻辑关系。理解原文的语境,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句子的真实意图,并将其转换为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结构。 隐含意义与言外之意: 语言的交流并非仅限于字面意思,更包含着许多隐含的、需要通过语境来推断的信息,即“言外之意”。例如,一句简单的“It’s getting late.”(天色不早了),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意味着“该结束了”、“我该走了”或者“是时候提醒大家了”。成功的翻译,需要译者能够捕捉并传达这些言外之意。 文化差异的传达: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当遇到一些在目标语文化中没有对应概念或习俗的事物时,译者就需要运用解释、注释、意译等方法,帮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例如,如何恰当地翻译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就需要考虑其文化象征意义和习俗。 1.3 如何在翻译中把握语境? 通读与理解原文: 在开始翻译之前,务必完整地阅读和理解原文。关注文本的主题、结构、作者的写作风格、目标读者等,形成对原文的整体把握。 关注词语的搭配与用法: 积累和学习词汇时,不仅要记住词汇本身的意思,更要关注其常见的搭配(collocations)和用法(usage)。许多固定的搭配和习语,其意义往往超出单个词汇的字面意思。 识别句法结构的功能: 英语中特殊的句法结构,如倒装、省略、插入语等,往往承载着特定的强调或逻辑功能。在翻译时,要分析这些结构所要表达的重点,并用中文相应的表达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揣摩作者的意图: 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他的情感倾向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神韵”。 了解目标语文化: 翻译是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了解目标语读者的文化习惯、认知模式和阅读偏好,有助于我们做出更符合其接受习惯的翻译决策。 1.4 语境练习 请尝试分析以下句子的不同语境,并给出相应的中文翻译: 1. "That's a good point." 语境一:在学术讨论中,对方提出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论点。 语境二:在轻松的谈话中,对方提出了一个让你感到惊喜的建议。 语境三:在辩论中,对方提出了一个你难以反驳的观点,但你并不完全同意。 2. "He's got a lot on his plate." 语境一:形容一个人工作任务繁重,忙得不可开交。 语境二:形容一个人面临许多问题或挑战,压力很大。 3.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with this?" 语境一:在搬运重物时,请求对方帮忙。 语境二:在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时,请求对方提供指导或协助。 通过对语境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们才能为接下来的词汇、句子乃至篇章的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旨在展示如何构建一本详细的图书简介。您需要根据您图书的实际内容,填充和扩展各个章节,例如: 第二章:精雕细琢——英汉词汇与短语的翻译策略 (涵盖词义辨析、词汇转换、习语翻译、俚语翻译、专业术语翻译等) 第三章:架设桥梁——英汉句子翻译的奥秘 (涵盖句式转换、被动语态的翻译、虚拟语气的处理、长难句的拆分与重组、倒装句的翻译等) 第四章:形神兼备——段落与篇章翻译的艺术 (涵盖段落逻辑的处理、过渡衔接、语体风格的把握、不同文体(新闻、科技、文学、商务等)的翻译特点与技巧) 第五章:锦上添花——翻译中的风格、文化与伦理 (涵盖翻译的忠实与通顺、文化意象的传达、翻译中的禁忌、翻译的误差分析与校对等) 附录:实用翻译练习与参考答案 (提供大量不同题材和难度的练习,并附上详尽的解答和分析) 每个章节都应包含理论讲解、大量实例分析、以及配套的练习题。这样的结构才能真正做到“详细”且“实用”,并能避免AI痕迹,让读者感受到真诚的教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