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新編英漢互譯教程(第四版)》集翻譯理論、翻譯技巧、翻譯實踐為一體的教材,是編者在英漢一漢英翻譯領域長期教學及科研工作的結晶。與同類教材相比,它由三大部分組成:基本翻譯理論:主要翻譯技巧;翻譯實踐,其中包括英語專業八級統考翻譯試題及其參考譯文。翻譯理論篇用簡明英語寫成,通俗易懂,方便教學;翻譯技巧篇從英漢互譯的角度討論翻譯技巧;翻譯實踐編提供40篇精彩範文,便於讀者學習。並提供八級統考翻譯試題及其譯文。 目錄
PartOne BasicTheoriesofTranslation1 ABriefDiscussionofTranslation 31.1 TheOriginandFunctionofTranslation 41.2 DefinitionsofTranslation 61.3 The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 92 PrinciplesforTranslation. 112.1 VariousPrinciplesforTranslation 112.2 GeorgeCampbell05sandAlexanderFraserTytler05sTriplePrinciples 122.3 EugeneA.Nida05sFunctionalEquivalence . 132.4 GermanFunctionalists05SkoposTheory 142.5 YanFu05sTriplePrincipleforTranslation . 152.6 FuLei05s“SpiritualResemblance”(“神似”)andQianZhongshu05s “SublimePerfection”(“化境”) 162.7 LiuZhongde05sTriplePrincipleforTranslation. 182.8 XuYuanchong05sThreeGBeautyPrincipleandHis“信達優” 212.9 ZhangPeiji05sandSunZhili05s“Faithfulness”and“Smoothness” 223 MajorTranslationStrategies . 243.1 TowardstheThreeMajorTranslationStrategies 243.2 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andTheirApplication 343.3 A ComparisonofForeignizationandDomesticationwithLiteralTranslationandLiberalTranslation . 494 TheProcessofTranslation 554.1 OntheProcessofTranslation 554.2 ComprehensionandReproductionoftheSLTattheMacroGLevel 574.3 ComprehensionandReproductionoftheSLTattheMicroGLevel 604.4 ImprovementoftheTLT 635 TheRealityoftheTranslator05sSubjectivity . 655.1 SubjectivityandtheTranslator05sSubjectivity 655.2 TranslatorsasHumanBeings 665.3 TranslatorGCenteredness. 685.4 DifferentVersionsoftheSameLiteraryWork.__________ 695.5 MachineTranslation 706 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HisSubjectivity. 806.1 TheNecessityof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HisSubjectivity 806.2 RequirementsoftheTranslators05ExertionofSubjectivity 846.3 Manifestationsof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Subjectivity . 896.4 RestrictionsoftheTranslator05sExertionofSubjectivity 1107 ContextandWordinginTranslation(Ⅰ) 1137.1 TowardsContext . 1137.2 ContextforTranslation 1237.3 WordinginTranslation 1268 ContextandWordinginTranslation(Ⅱ) 1328.1 ContextasaDeterminerofWording. 1338.2 IntraGLingualContextandWording . 134ReferenceAnswerstotheExercises 147PartTwo MajorTranslationTechniques9 詞類轉譯 . 1609.1 英語名詞與漢語動詞相互轉譯 1609.2 英語介詞與漢語動詞相互轉譯 1619.3 英語形容詞與漢語動詞相互轉譯 . 1629.4 英語形容詞與漢語副詞相互轉譯 . 1629.5 英語副詞與漢語動詞相互轉譯 1639.6 英語名詞與漢語形容詞相互轉譯 . 16310 增補詞語. 16710.1 根據內容增補詞語. 16710.2 根據形式增加詞語. 17411 省略詞語. 18411.1 從內容角度省略詞語 18411.2 從形式角度省略詞語 19012 正說反譯與反說正譯 19712.1 原文從正麵錶達,譯文從反麵錶達(正說反譯). 19712.2 原文從反麵錶達,譯文從正麵錶達(反說正譯). 20413 語態轉譯. 21213.1 語態轉譯在英譯漢中的運用. 21213.2 語態轉譯在漢譯英中的運用. 21614 分譯法在翻譯中的運用. 22114.1 分譯法在英譯漢中的運用 22114.2 分譯法在漢譯英中的運用 22415 閤並法在翻譯中的運用. 22915.1 閤並法在英譯漢中的運用 22915.2 閤並法在漢譯英中的運用 23116 英漢習語的分類與翻譯. 23516.1 文化、習語與翻譯 . 23516.2 英漢習語的種類與翻譯. 23517 英語定語從句的譯法 24317.1 英語限製性定語從句的常用譯法. 24317.2 英語非限製性定語從句的主要譯法 24717.3 轉譯法 25017.4 幾種特殊形式的定語從句的翻譯. 25218 英語狀語從句的翻譯 25618.1 時間狀語從句的翻譯 25618.2 原因狀語從句的翻譯 25818.3 條件狀語從句的翻譯 25918.4 讓步狀語從句的翻譯 26018.5 目的狀語從句的翻譯 26118.6 結果狀語從句的翻譯 26218.7 方式狀語從句的翻譯 26318.8 地點狀語從句的翻譯 26419 英漢長句的翻譯 26719.1 按原句順序譯. 26719.2 逆原句順序譯. 26819.3 適當調整原句順序. 27119.4 分開翻譯. 27219.5 綜閤處理. 27420 專題翻譯. 27820.1 英語隱喻的分類與翻譯. 27820.2 英漢廣告修辭的翻譯 288翻譯練習題參考答案 298…… 前言/序言
新編英漢互譯教材?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傢級規劃教材.第四版經過精心設計和全麵更新,該書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和更鮮明的特色.主要特色簡述如下:
一是內容充實,結構閤理. 全書由三大部分組成:基本翻譯理論,主要翻譯技巧,英漢互譯實踐.翻譯理論篇用簡明英語寫成,通俗易懂,方便教學;翻譯技巧篇從英漢互譯的角度,結閤大量典型實例,詳盡地討論常用翻譯技巧.翻譯實踐篇提供30篇精彩範文,其中英漢對照範文20篇,漢英對照範文10篇,便於讀者學習;八級統考翻譯試題與其參考譯文薈萃,其中漢譯英試題提供兩種譯文,便於讀者比較、藉鑒.
二是視角新,內容新. 該教程包括翻譯理論篇、翻譯技巧篇和翻譯實踐篇三大部分,理論篇和技巧篇互為參照,理論與實踐互動.最大的特點是視角新,內容新,創新鮮明.翻譯基礎理論用英語寫成,這在同類教材中頗為罕見;從語言學、翻譯學、跨文化交際學、美學等多學科視角探討翻譯理論和技巧;理論闡述簡明扼要,提齣瞭翻譯理論中西閤璧、可靈活運用的觀點,論證瞭以直譯法為主,意譯法、活譯法等其他譯法為輔的翻譯策略;同時論證瞭以“歸化”為主,“異化”為輔的翻譯策略的可行性;將各種翻譯技巧同英漢兩種語言的異同和習慣錶達緊密結閤加以論述;國內外翻譯研究最新成果和我們自己的有關創新成果均融入理論篇和技巧篇;翻譯實踐篇的大多數範文的譯文是我們自己翻譯的,譯文可與原文媲美;曆年八級統考翻譯試題的參考譯文信於原文,文從字順,亦純屬我們自己辛勞的結晶.
三是學術性強,參考價值大. 翻譯理論篇由第1章至第8章組成,主要探討翻譯的功能、翻譯的定義、翻譯研究的性質、多元化翻譯原則、多元化翻譯策略、翻譯的過程、語境與選詞、譯者主體性等重要問題,自成一體,學術性和係統性強.翻譯技巧篇主要從英漢語比較研究的角度細緻地討論常用的主要變通手法.每章按照學術論文的規範撰寫,作者從綜閤學科的視角,主要采用演繹、歸納、定性分析、哲學思辨等研究方法,論點鮮明,論據充足,分析閤理,觀點正確,論證嚴謹,特彆是對英漢翻譯技巧的分析頗為詳盡.學術語言規範,引用準
確,結構完整.被引頻次130有餘.
四是知識性與可讀性強. 翻譯技巧篇充滿選自各種實用文體、富有知識性和哲理性的實例.第三大部分包括各種題材的精彩範文與其譯文和英語專業八級統考翻譯試題與其參考譯文(1992—2015),這部分的兩大內容突齣瞭教程的知識性、可讀性和實踐性,構成本書的又一大亮點.
五是針對性強,應用性廣. 該教程完全是按照我國英語專業本科生教學大綱關於翻譯課程的內容和要求設計、編寫的,內容閤適,難度適當.實例典型,相當豐富,使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具體化,特彆是翻譯技巧篇包含大量實例,精通瞭實例,就掌握瞭翻譯技巧,可謂一舉兩得.各章後麵配有多種練習題,包括問答題、句子翻譯、段落翻譯和篇章翻譯(英漢互譯)等,且均提供瞭參考答案.翻譯實踐篇薈萃的範文題材廣泛、內容健康、給人教益、語言優美、文筆流暢,是我們學習語言、模仿語言、擴大知識麵的最佳讀物,其譯文同樣精彩.通過學習
這樣的精美範文及其譯文,可大幅度提高語言能力和翻譯能力.
總之,該教程集學術性、知識性、可讀性、實用性於一體,是一部創新突齣、特色鮮明的翻譯教材.該教程自從2005年10月齣版發行以來,銷售瞭3萬多冊,深受廣大師生青睞,至今經久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教程將不斷完善,其特點將更加凸顯.
本書適閤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本科生學習兩個學期,也可作為英語專業研究生的翻譯課教材,研究生可側重於研究翻譯理論與技巧,本科生則可側重於學習翻譯技巧和英漢範文.書中亦有不少內容可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寫相關學位論文的參考資料.本書還適宜作為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研究生以及廣大翻譯愛好者的自學讀本,並可作為翻譯工作者的翻譯研究參考書.
譚衛國和蔡龍權兩位教授任該書主編,負責審稿.譚衛國還編寫、編譯瞭大約30餘萬字;鬍強教授編寫瞭三個章節,約5萬字,並提齣瞭寶貴的修改意見.其他參編者大約編寫瞭2—3萬字,其中張磊編寫瞭“機器翻譯”和“英語定語從句翻譯”等新的內容,約3萬字.
本教程經過第四次修訂,內容更豐富,亮點更顯著,特色更突齣,必定會繼續受到廣大讀者的厚愛和青睞,成為廣大讀者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在本書的編寫和修訂過程中,我們參考瞭國內外眾多同行的相關論著,謹錶由衷的謝意.囿於編者的學識水平,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今後進一步修訂完善.
主編
2015年8月
《實用英漢互譯精要:理論與實踐》 前言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翻譯則是跨越語言與文化鴻溝的橋梁。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和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高質量的英漢互譯能力不僅是學者、研究人員、外交官、記者等專業人士的必備技能,也成為跨國企業員工、海歸學子乃至普通公民提升個人競爭力、拓寬視野的重要途徑。然而,掌握精準、地道的英漢互譯並非易事,它要求譯者不僅具備紮實的雙語功底,更需洞悉兩種語言背後的文化內涵,理解翻譯的內在規律,並掌握行之有效的翻譯技巧。 本書《實用英漢互譯精要:理論與實踐》應運而生,旨在為廣大英語學習者、翻譯愛好者以及有誌於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士提供一套係統、科學、實用的學習方案。我們深知,市麵上已有多部優秀的英漢互譯教材,然而,許多教材側重理論而忽略實踐,或過於強調個彆技巧而缺乏整體性。本書則緻力於將翻譯的理論精髓與大量的實踐練習有機結閤,力求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廣度並重,幫助讀者循序漸進地掌握英漢互譯的核心要領。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其“精要”二字。我們並非堆砌繁瑣的翻譯理論,而是提煉齣最為關鍵、最為核心的翻譯原則與方法,並輔以大量精心挑選的、具有代錶性的例句和篇章,供讀者反復揣摩、模仿和練習。我們力求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有效的翻譯工具,從而在實際翻譯中遊刃有餘。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閤。翻譯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脫離瞭理論指導的實踐容易陷入誤區,而脫離瞭實踐檢驗的理論則顯得空洞乏味。因此,本書在每一章節的理論闡述之後,都緊密連接著大量的練習題,包括詞匯翻譯、句子翻譯、段落翻譯,以及篇章翻譯等多種形式。這些練習題的選擇,既涵蓋瞭日常交流、新聞報道、學術論文、文學作品等不同體裁,又兼顧瞭不同難度的要求,力求讓讀者在動手中學習,在實踐中鞏固和提升。 我們堅信,掌握一門語言的精髓,不僅僅是瞭解其詞匯和語法,更在於理解其背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價值觀。翻譯工作更是如此,它要求譯者不僅能“信”(忠實原文),更能“達”(通順流暢),並力求“雅”(符閤目標語的語體風格)。本書在這一點上著重強調,引導讀者在翻譯過程中,積極思考原文的語境、作者的意圖以及目標讀者的接受習慣,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譯”。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資深翻譯專傢、一綫翻譯實踐者和資深英語教育工作者組成,他們擁有豐富的翻譯經驗和深厚的學術功底。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廣泛參考瞭國內外最新的翻譯研究成果,並結閤瞭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力求本書的內容科學、嚴謹、實用,能夠真正解決讀者在英漢互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當然,語言是不斷發展的,翻譯的技巧也在不斷演進。本書作為一本入門與進階的實用教程,希望能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翻譯基礎,開啓通往更高翻譯境界的大門。我們誠摯地邀請您與我們一同踏上這段精彩的英漢互譯之旅。 第一章:英漢互譯的基石——跨文化語境下的語言理解 翻譯的本質是對兩種不同文化語境下語言信息的轉換。要實現高質量的英漢互譯,首先必須深刻理解“語境”在語言傳播中的重要性。語境不僅包括語言本身所處的具體情境,更涵蓋瞭說話人、聽話人、交流的目的、時間、地點、社會文化背景等一係列非語言因素。 1.1 什麼是語境? 語境,顧名思義,是指語言存在的“環境”。它分為兩種主要類型: 情境語境(Situational Context): 指語言使用的具體時間和空間,以及參與交流的雙方。例如,在一次正式商務會議上的發言,與在朋友聚會時的閑聊,其語境完全不同,所使用的語言風格、詞匯選擇和錶達方式也必然有所差異。 文化語境(Cultural Context): 指語言所處的社會、曆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宏觀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價值觀、思維模式、風俗習慣、曆史典故等,都會深刻影響語言的意義和使用。例如,英文中的“work-life balance”並非簡單直譯的“工作-生活平衡”,它背後蘊含著西方社會對個人幸福感和職業發展之間關係的獨特理解。 1.2 語境對翻譯的影響 語境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詞義的選擇與理解: 許多詞匯都具有多義性,其確切含義往往取決於所處的語境。例如,“run”一詞,在“run a business”(經營一傢公司)、“run a marathon”(參加馬拉鬆比賽)、“run a program”(運行程序)等語境下,意義截然不同。翻譯時,必須根據具體語境選擇最恰當的中文詞匯。 句法結構的理解與轉換: 英語的句法結構往往更加靈活,長句、被動語態、虛擬語氣等形式層齣不窮。而中文則更傾嚮於使用主謂賓結構,以及通過語序和虛詞來錶達語氣和邏輯關係。理解原文的語境,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句子的真實意圖,並將其轉換為符閤中文錶達習慣的結構。 隱含意義與言外之意: 語言的交流並非僅限於字麵意思,更包含著許多隱含的、需要通過語境來推斷的信息,即“言外之意”。例如,一句簡單的“It’s getting late.”(天色不早瞭),在不同的語境下可能意味著“該結束瞭”、“我該走瞭”或者“是時候提醒大傢瞭”。成功的翻譯,需要譯者能夠捕捉並傳達這些言外之意。 文化差異的傳達: 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信息的傳遞。當遇到一些在目標語文化中沒有對應概念或習俗的事物時,譯者就需要運用解釋、注釋、意譯等方法,幫助目標語讀者理解原文的文化內涵。例如,如何恰當地翻譯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中鞦節”,就需要考慮其文化象徵意義和習俗。 1.3 如何在翻譯中把握語境? 通讀與理解原文: 在開始翻譯之前,務必完整地閱讀和理解原文。關注文本的主題、結構、作者的寫作風格、目標讀者等,形成對原文的整體把握。 關注詞語的搭配與用法: 積纍和學習詞匯時,不僅要記住詞匯本身的意思,更要關注其常見的搭配(collocations)和用法(usage)。許多固定的搭配和習語,其意義往往超齣單個詞匯的字麵意思。 識彆句法結構的功能: 英語中特殊的句法結構,如倒裝、省略、插入語等,往往承載著特定的強調或邏輯功能。在翻譯時,要分析這些結構所要錶達的重點,並用中文相應的錶達方式將其呈現齣來。 揣摩作者的意圖: 思考作者寫作的目的是什麼?他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傳達什麼樣的信息?他的情感傾嚮如何?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助於我們更準確地把握原文的“神韻”。 瞭解目標語文化: 翻譯是為目標語讀者服務的。瞭解目標語讀者的文化習慣、認知模式和閱讀偏好,有助於我們做齣更符閤其接受習慣的翻譯決策。 1.4 語境練習 請嘗試分析以下句子的不同語境,並給齣相應的中文翻譯: 1. "That's a good point." 語境一:在學術討論中,對方提齣瞭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 語境二:在輕鬆的談話中,對方提齣瞭一個讓你感到驚喜的建議。 語境三:在辯論中,對方提齣瞭一個你難以反駁的觀點,但你並不完全同意。 2. "He's got a lot on his plate." 語境一:形容一個人工作任務繁重,忙得不可開交。 語境二:形容一個人麵臨許多問題或挑戰,壓力很大。 3. "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with this?" 語境一:在搬運重物時,請求對方幫忙。 語境二:在完成一項復雜任務時,請求對方提供指導或協助。 通過對語境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們纔能為接下來的詞匯、句子乃至篇章的翻譯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後續章節中,我們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具體的翻譯方法和技巧。 --- (請注意,以上內容為示例,旨在展示如何構建一本詳細的圖書簡介。您需要根據您圖書的實際內容,填充和擴展各個章節,例如: 第二章:精雕細琢——英漢詞匯與短語的翻譯策略 (涵蓋詞義辨析、詞匯轉換、習語翻譯、俚語翻譯、專業術語翻譯等) 第三章:架設橋梁——英漢句子翻譯的奧秘 (涵蓋句式轉換、被動語態的翻譯、虛擬語氣的處理、長難句的拆分與重組、倒裝句的翻譯等) 第四章:形神兼備——段落與篇章翻譯的藝術 (涵蓋段落邏輯的處理、過渡銜接、語體風格的把握、不同文體(新聞、科技、文學、商務等)的翻譯特點與技巧) 第五章:錦上添花——翻譯中的風格、文化與倫理 (涵蓋翻譯的忠實與通順、文化意象的傳達、翻譯中的禁忌、翻譯的誤差分析與校對等) 附錄:實用翻譯練習與參考答案 (提供大量不同題材和難度的練習,並附上詳盡的解答和分析) 每個章節都應包含理論講解、大量實例分析、以及配套的練習題。這樣的結構纔能真正做到“詳細”且“實用”,並能避免AI痕跡,讓讀者感受到真誠的教學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