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的要求编写的,所选材料涉及环境科学的不同领域,内容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含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课文和阅读材料组成,共计64篇。各单元练习配有主观题和客观题,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题的基础上能够全面理解课文,拓展知识面和提高整体的语言运用能力。本书旨在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环境科学专业英语使用。
作者简介
游霞,副教授,1986年于四川外语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英国BRUNEL大学获得环境管理硕士学位,1988—2001年分别在重庆环境科学院和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从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及翻译工作,2002至今任教于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主要担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和环境管理(双语)课程教学工作。
目录
Contents
Part 1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1 -
UNIT 1 What 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1 -
UNIT 2 What i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9 -
UNIT 3 Industrial Revolution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16 -
UNIT 4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cerns - 24 -
Part 2 Air Pollution and Control - 33 -
UNIT 5 Energy and Energy Efficiency - 33 -
UNIT 6 Air Pollution,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 41 -
UNIT 7 Health,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Impact - 50 -
UNIT 8 Theory and Objectives of Air Dispersion Modeling - 58 -
UNIT 9 Approaches to Emission Estimation - 66 -
UNIT 10 Air Pollution Emission Control Devices for Stationary Sources - 72 -
UNIT 11 Biofiltr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An Overview - 80 -
Part 3 Water Pollution and Control - 87 -
UNIT 12 Types and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 - 87 -
UNIT 13 Chemistry of Wastewater - 97 -
UNIT 14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Majo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 Overview - 104 -
UNIT 15 Conven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 113 -
UNIT 16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 122 -
UNIT 17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 135 -
UNIT 18 An Introduction to Water Chemistry in Freshwater Aquaculture - 144 -
UNIT 19 New and Emerging Water Pollutants Arising from Agriculture - 153 -
Part 4 Solid Waste and Disposal - 162 -
UNIT 20 Sources, Types and Composition of Solid Wastes - 162 -
UNIT 21 Impact of Municipal and Industrial Non-Hazardous Waste Landfills on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n Overview - 172 -
UNIT 22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 180 -
UNIT 23 Waste to Energy - 190 -
UNIT 24 Technical Discussion of Plasma Gasification① - 201 -
Part 5 Noise Pollution and Soil Pollution - 210 -
UNIT 25 Assessing and Mitigating Noise Impacts - 210 -
UNIT 26 Soil Pollution - 219 -
Part 6 Scientific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227 -
UNIT 27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 227 -
UNIT 28 Framework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 237 -
UNIT 29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 Review of Recent
Technology - 252 -
Part 7 Pollution Prevention - 262 -
UNIT 30 Pollution Prevention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 262 -
UNIT 31 Green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 273 -
UNIT 32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to Industrial Sustainability - 282 -
Reference - 293
精彩书摘
UNIT 1 What 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 a multidisciplinary academic field that integrates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ecology, biology, physics, chemistry, zoology, mineralogy, oceanology, limnology, soil science, ge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 geography and geodesy) to the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s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emerged from the fields of natural history and medicine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①. Today it provides an integrated, quantit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lated areas of study include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tudies incorporate mor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for understanding human relationships,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ocuses on design and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every aspect.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work on subjects like the understanding of earth processes, evaluating alternative energy systems, pollution control and mitigatio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al issues almost always include an interaction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bring a systems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include the ability to relate space, and time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came alive as a substantive, active field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driven by (a) the need for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analyze complex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 the arrival of substantive environmental laws requiring specific environmental protocols of investigation and (c) the growing public awareness of a need for action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vent that spurred this development included the publication of Rachel Carson’s landmark environmental book Silent Spring② and helped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reate this new field of study. ……
前言/序言
序 言
环境专业英语是在大学英语之后,环境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所需要掌握的应用型英语,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阅读、撰写和发表英文学术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者从事环境科学翻译20余年,对环境专业英语的价值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执教环境专业英语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环境专业英语教材应当包含哪些内容?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通过这些年的思考和学生对现有教材的评价及其对未来教材的期望,作者产生了自己编写环境专业英语教材的构想。
作者认为,环境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英语科技文献快速而系统的阅读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科技文献资料的英汉互译能力(而通常强调的是英语写作能力)。要达成上述目的,必然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和英语科技文献的语法、句法特点的运用,而专业词汇的积累,语法、句法特点的把握,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英汉互译,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只有学生强化了阅读能力和英汉互译能力,其听说读写译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根据高等学校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作者确定的教学目的,作者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中全面考虑了所涉及的单词和主题,并在练习中增加了能够真正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练习题。本书共分7个部分,每个部分分若干单元,共32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课文和一篇或多篇阅读材料组成。课文的内容是环境科学的一些基础原理,阅读材料是相应主题的延伸和新技术介绍。根据课文内容,配有相应练习题、注释和词汇表。课文和阅读材料均选自英文原版教材、科技报告、学术著作、专业期刊、国际会议论文集等,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Part 1 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及产生背景、全球环境问题等。
Part 2 介绍空气污染与控制,包括能源利用及能源效率(空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空气污染类型及来源、空气污染影响、空气污染模拟及污染物排放估算方法、传统的和创新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等。
Part 3 介绍水污染及控制,包括水污染来源及种类、污水化学、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毒性影响、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新兴的污染物等。
Part 4 介绍固体废弃物及处理方法,包括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危险废物管理、固体废物的回收及利用等。
Part 5 介绍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及控制技术。
Part 6 介绍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环境监测技术等。
Part 7 介绍污染预防,包括污染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的运用等。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重庆工商大学教材项目建设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编写的过程中,作者参阅了不少有益的资料和书籍,吸取了同行专家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得到了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支持。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环境科学的多学科性,加之作者的水平有限,本书在材料选择上和文字处理上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教,使本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
游 霞
2015年10于重庆工商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开启通往全球学术殿堂的钥匙 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复杂性日益凸显,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丧失,从污染治理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工程实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前推进。而在这场全球性的环保浪潮中,专业知识的获取、研究成果的交流以及国际合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种共同的语言——英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正是为此而生。它并非一本包罗万象的环境科学或工程技术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公共英语读物。相反,它是一本高度聚焦、精炼实用的专业工具书,旨在为中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工程师、研究生以及所有致力于投身环境保护事业的专业人士,提供坚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专业词汇,帮助他们跨越语言障碍,自信地参与到全球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专业性”与“英语”的完美融合。 它深刻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特点,精心遴选了该领域最前沿、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术语、表达方式和学术语境。在这里,你将不会找到日常对话中的寒暄,也不会看到与专业无关的文学性描述。每一页,每一段,都凝聚着对专业知识和语言精度的极致追求。 细致入微的词汇构建: 本书在词汇的编排上,遵循了专业领域内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我们没有简单地罗列成千上万的生词,而是将词汇按照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分支进行科学划分。例如,在“大气科学与污染控制”章节,你会遇到诸如 “atmospheric pollution (大气污染)”、“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acid rain (酸雨)”、“greenhouse gas (温室气体)”、“smog (烟雾)”、“emission inventory (排放清单)”、“scrubber (洗涤器)”、“catalytic converter (催化转化器)” 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中英对照,更会通过词组、短语和例句,展现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帮助读者理解其精确含义和使用规范。 同样,在“水环境与水处理”部分,“wastewater treatment (废水处理)”、“activated sludge (活性污泥)”、“membranefiltration (膜过滤)”、“eutrophication (富营养化)”、“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生化需氧量)”、“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总悬浮固体)”、“disinfection (消毒)”、“water quality standard (水质标准)” 等词汇将一一呈现,并配以生动形象的例句,让你不仅记住单词,更能掌握其在水处理工艺、水质评估、污染监测等方面的专业用法。 对于“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领域,“landfill (填埋场)”、“incineration (焚烧)”、“recycling (回收)”、“composting (堆肥)”、“waste-to-energy (废物发电)”、“hazardous waste (危险废物)”、“leachate (渗滤液)”、“sorting (分选)” 等关键术语,都将得到详尽的阐释和应用展示。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土壤修复 (soil remediation)”、“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生态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等更广泛、更综合的专业领域。每一个词汇的选择,都经过了审慎的考量,力求涵盖该领域内最常用、最核心、最能代表学术前沿的表达。 精炼的学术语境与表达: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对语境的把握和对表达方式的掌握。本书在引入专业词汇的同时,更注重展示其在真实学术语境中的应用。我们提供了大量精选的专业例句,这些例句大多来源于权威的学术期刊、科研报告、技术标准和工程案例。 例如,在描述大气污染扩散模型时,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例句:"The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from a source is governed b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and atmospheric stability." (污染物的扩散受制于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性。)这句话不仅包含了 “dispersion (扩散)”、“pollutants (污染物)”、“source (源)”、“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气象条件)”、“atmospheric stability (大气稳定性)” 等专业词汇,更展现了描述大气物理过程的典型句式和逻辑关系。 在讨论水处理工艺时,你可能会遇到:"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relies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to metabolize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stewater." (活性污泥法依靠微生物群落来代谢废水中的有机物。)这里,“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活性污泥法)”、“microbial community (微生物群落)”、“metabolize (代谢)”、“organic matter (有机物)” 等词汇的组合,精准地刻画了活性污泥法的作用机制。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一个典型的表述可能是:"A comprehensive EIA report is essential for identifying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posing mitigation measures." (一份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于识别潜在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缓解措施至关重要。)这句话清晰地传达了EIA报告的核心功能,其中 “comprehensive (全面的)”、“environmental impacts (环境影响)”、“mitigation measures (缓解措施)” 等词汇的运用,是专业报告写作的常见搭配。 本书所提供的例句,力求模拟真实的学术写作和口头交流场景,帮助读者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常用句型、逻辑连接词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通过对这些例句的深入学习和模仿,读者将能够更自如地撰写研究论文、技术报告,以及进行学术交流。 系统性的学科分类与脉络梳理: 本书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脉络。我们根据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和工程实践需求,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核心章节,每个章节都聚焦于一个或几个紧密相关的子领域。 第一部分:环境科学基础与术语 (Environmental Science Fundamentals and Terminology) 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原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问题的宏观视角。 第二部分:大气科学与空气污染控制 (Atmospheric Science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聚焦大气组成、大气现象、空气污染源、污染物特性、大气扩散模型、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估,以及各种先进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第三部分: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Water Environment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深入探讨水体自净、水污染的来源与类型、水质指标、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工艺(物理、化学、生物)、污泥处理与处置,以及水环境监测与管理。 第四部分: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Recovery) 介绍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特性,以及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废物发电等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并关注危险废物管理。 第五部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涵盖土壤污染的形成机理、常见污染物、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以及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技术。 第六部分: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方法、技术标准,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测、法规与政策等内容。 第七部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工程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策略,以及生态工程的原理、技术与应用,如生态修复、绿色设计等。 第八部分:专业英语写作与交流技巧 (Professional English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提供论文写作、报告撰写、摘要提炼、图表解读、会议发言等方面的实用指导和模板,以及常见学术表达的注意事项。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构建起自己的专业英语知识体系,不仅能够理解单一的词汇和句子,更能把握整个学科领域的术语体系和学术表达的内在逻辑。 本书的应用场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本多功能的学习与工作伴侣,其应用场景广泛而深入: 学术研究者: 在阅读国际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撰写英文研究报告、准备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和报告时,本书将是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它能帮助你精确地表达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分析,避免因语言障碍而影响研究成果的传播。 研究生: 在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期间,大量的英文文献阅读和英文论文写作是必修课。本书将为你打下坚实的专业英语基础,让你在求学道路上更加顺畅。 工程师与技术人员: 在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撰写英文技术方案、进行跨国技术交流时,本书能帮助你准确理解和使用专业术语,确保技术沟通的有效性。 政策制定者与环境管理者: 在阅读国际环境报告、参与国际环境会议、研究国外环境政策时,本书能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帮助你全面、深入地理解相关信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 在大学本科阶段,作为一本补充教材或参考书,它能够帮助学生提前接触并熟悉专业领域的英文术语和表达,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翻译工作者: 对于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专业翻译的人员,本书提供了最权威、最前沿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是提升翻译质量的宝贵资源。 超越词典,更懂语境: 与一本简单的英汉词典不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更侧重于“语境”的传递。它不仅仅告诉你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更重要的是告诉你这个单词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标准用法”、“典型搭配”以及“所属学科”。通过大量的例句和详细的释义,它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专业术语的立体认知,理解其在不同情境下的细微差别,从而避免误用和滥用。 展望与承诺: 我们深知,语言是连接知识、沟通思想的桥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编写,正是为了架设一座坚固而高效的桥梁,让中国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者能够更便捷地走向世界,让全球最前沿的知识能够更顺畅地融入中国的实践。本书的设计理念,始终围绕着“实用性”、“专业性”和“准确性”展开。我们力求每一条释义都精炼准确,每一个例句都贴合实际,每一个词汇都具有代表性。 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就是选择了一条通往全球学术前沿的捷径。它将是你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学习、研究、工作中最得力的助手,助你自信地发出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本介绍内容旨在呈现本书的核心价值和应用,不包含任何具体的环境科学或工程技术知识,所有提及的术语和表达均为该领域的专业范畴,而非本书具体涵盖的知识点。本书的重点在于提供学习和掌握这些专业术语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