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

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C.R.劳 著
图书标签:
  • 统计学
  • 概率论
  • 数据分析
  • 决策制定
  • 风险评估
  • 不确定性
  • 科学方法
  • 批判性思维
  • 偶然性
  • 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0301222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107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2
字数:1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人文、理工医、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生教师、从事统计工作人员、专业研究人员。

?本书是统计学界*知名的**之一C.R.劳的著作,是他毕生经验的总结,既是一本高深的统计学哲理的专著,又是一本通俗的统计学原理的普及教科书.(本书跋的作者白志东先生已对C.R.劳先生毕生对统计学的贡献及本书的内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自英文版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并先后出版了日文、西班牙文、波兰文、德文和中文繁体字版等.我们和本书作者C.R.劳先生商量出版中文简体字版,

内容简介

  《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是当代国际*著名的统计学家之一C.R.劳的一部统计学哲理论著,也是他毕生统计学术思想的总结,同时还是一本通俗的关于统计学原理的普及教科书。
  《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作者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统计学原理,通过实例,不仅证明了统计学是一门*严格、*合理的认识论和方法学,还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统计学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那些很深刻的理论是如何从一些非常简单实际的问题中发展起来的。
  《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前5章讲述了统计学从*初收集、汇编数据为行政管理服务,发展成为有一整套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的历史,第6章谈及了普通公众对统计学的理解,强调了从数字中学习有助于成为有效率的公民,《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书中提到的所有科学的学科调查与决策和统计之间的关联是由一系列实例来说明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不确定性、随机性与新知识的创立
1.1 不确定性及其度量化
1.2 随机性与随机数
1.3 从决定论到无序中的有序
1.4 随机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附:讨论
A.1 偶然性和混沌
A.2 创造性
A.3 偶然性和必然性
A.4 模糊性
A.5 π的小数点后的位数是随机的吗?

第2章 不确定性的驾驭——统计学的发展
2.1 早期历史:作为数据的统计学
2.2 不确定性的驾驭
2.3 统计学的未来

第3章 数据分析的原理和策略——数据的交叉检验
3.1 数据分析的发展历史
3.2 数据的交叉检验
3.3 媒介分析
3.4 推断数据分析与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本章没有引用的附加参考文献

第4章 加权分布——有偏数据
4.1 设定
4.2 截断分布
4.3 加权分布
4.4 随机比率抽样法(p.p.s.抽样法)
4.5 加权二项分布:经验定理
4.6 酗酒,家庭人数与出生顺序
4.7 等待时间悖论
4.8 损伤模型
参考文献

第5章 统计学——探求真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5.1 统计与真理
5.2 某些实例
5.2.1 莎士比亚的新诗:一曲统计学的赞歌
5.2.2 有争议的作者权:联邦主义者论文集
5.2.3 卡尔特亚与《印度经典》
5.2.4 出版年月
5.2.5 柏拉图著作的系统排列
5.2.6 原稿的鉴定
5.2.7 语言树
5.2.8 地质年代的尺度
5.2.9 鳗鱼的公共繁殖场所
5.2.10 人所具有的特点是遗传的吗?
5.2.11 左撇子的重要性
5.2.12 日内循环
5.2.13 辨明生父
5.2.14 统计学中的盐
5.2.15 血液检查中的经济学
5.2.16 为增加粮食生产而建设机械工厂
5.2.17 小数位数字的遗失
5.2.18 Rh(Rhesus)因子:科学的调查研究
5.2.19 家庭人口、出生顺序和智商I.Q
参考文献

第6章 统计学的公众理解——从数字开始学习
6.1 大众的科学
6.2 数据、信息和知识
6.3 信息革命与统计学的理解
6.4 令人悲哀的数字
6.5 夭气预报
6.6 社会舆论调查
6.7 迷信和心理作用
6.8 统计学与法律

附录 拉曼纽扬(S.Ramanujan)——一位罕见的天才
索引

前言/序言


统计的迷宫,真理的指引: navigatingsubtlety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淹没在海量的数据洪流之中。从宏观的经济走向到微观的基因序列,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到个人生活的点滴,一切似乎都可以被量化、被分析。然而,这些数字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我们又该如何拨开迷雾,找到那 elusive 的“真理”?《统计的迷宫,真理的指引:navigatingsubtlety》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之旅,它将带领读者穿越统计学的曲折小径,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深刻规律,并武装我们以审慎的眼光去审视周遭世界。 本书的核心在于,它并不止步于介绍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而是直击统计学在理解和解释世界时所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偶然性。我们常常期望从数据中得到确定无疑的答案,然而,现实世界却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天气预报的误差,股市的波动,甚至我们每一次的决策,都受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本书正是要告诉我们,如何认识、理解、并最终驾驭这种偶然性,而不是被它所吞噬。 我们将从统计学最基础的概率论出发,但绝非停留在抽象的数学公式。相反,本书将通过大量生动、贴近现实的案例,展现概率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会探讨“独立事件”与“相关事件”的区别,理解“条件概率”在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并深入解析“贝叶斯定理”如何帮助我们不断更新认知,从新的证据中学习。想象一下,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能准确预测未来,为什么每一次“幸运”或“不幸”的发生,都可能是一个复杂概率链条的结果。 接着,我们将步入描述性统计的殿堂,但不是机械地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本书将引导我们思考,这些统计量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平均数真的能代表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吗?标准差又如何揭示数据的离散程度,暗示着潜在的变异和风险?我们会学习如何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如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等,更直观地洞察数据的分布和趋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会如何审视这些描述性统计的局限性,认识到简单化的数字往往会掩盖掉更细微、更本质的信息。 而本书的重点,也将放在推断性统计上,这是统计学真正发挥其“真理指引”作用的关键领域。我们将深入探讨抽样调查的艺术与科学。为何一个精心挑选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庞大的总体?随机抽样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各种偏倚,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从政治民意测验到市场调研,抽样调查无处不在,而其结论的可靠性,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抽样原理的理解。 本书将详细解析统计推断的核心概念:假设检验。这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它帮助我们以一种严谨的方式,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关于总体参数的结论。我们会学习如何构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计算P值,以及如何解读P值所代表的意义。理解假设检验,意味着我们能够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去质疑和验证各种声称,从而避免被表面的证据所欺骗。例如,当一个新药被声称有效时,我们就需要依靠假设检验来科学地判断,这种疗效是真实的,还是仅仅由于随机性造成的巧合。 本书还会深入讲解置信区间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点估计,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有一定信心认为真实的总体参数存在。置信区间让我们看到,科学的结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量化,恰恰是科学严谨性的体现。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不同置信水平下的区间,并理解它在决策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工程设计中,确保产品质量的波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探讨统计推断的过程中,本书将特别关注相关性与因果性的根本区别。这是统计学中最容易被误解,也最容易导致谬误的领域。我们会用大量实例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其中一个变量导致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例如,冰淇淋的销量与溺水事件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吃冰淇淋会导致溺水。本书将引导我们思考,在观察到相关性之后,如何通过更严谨的设计(例如,实验设计)来区分相关性与因果性,从而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本书还将涉及回归分析,这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我们将学习如何构建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理解斜率和截距的含义,并懂得如何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更进一步,我们将探索多元回归,以及如何处理非线性关系。理解回归分析,意味着我们能够捕捉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并利用这些模式来解释现象,甚至预测未来的走向。 在数据日益庞大的今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概念不容忽视。本书不会止步于传统的统计方法,而是会探讨这些新兴领域与经典统计学的渊源和联系。我们将理解,大数据分析的核心仍然是统计学的原理,而机器学习算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统计模型的一种自动化和优化。我们将探讨样本量、数据质量、以及算法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并提醒读者,即使是最先进的算法,也需要建立在对统计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之上。 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在教授统计学的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它鼓励读者永远不要盲目相信数据,永远要问“为什么”。我们会学习如何识别数据中的偏倚,如何审视研究设计,如何解读统计报告中的陷阱。本书将帮助我们培养一种“怀疑精神”,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积极的审视,去探究每一个结论背后的逻辑和证据。 《统计的迷宫,真理的指引:navigatingsubtlety》将是一本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顿悟”的书。它将打破你对数字的刻板印象,让你看到统计学背后的人类智慧和探索精神。无论你是一名学生、一位研究者,还是一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将是你理解现代社会、做出明智决策、并最终在“偶然性”的海洋中找到“真理”灯塔的得力助手。它教会你如何用统计学的语言与世界对话,如何辨别纷繁信息中的真伪,最终,如何成为一个更清醒、更理性的思考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像一位经验丰富、又略带诙谐的智者在耳边低语。它避开了那种教条式的、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将复杂的概率论和统计推断,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生活化例子串联起来。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作者居然用了分析一场糟糕的家庭聚餐来阐释“样本偏差”的危害,那种精准的讽刺和恰到好处的幽默感,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同时也深深记住了那个知识点。叙述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有张有弛,该深入论证的地方绝不含糊,但一旦感觉到读者可能要打瞌睡了,就会立刻抛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个反直觉的结论来重新抓住注意力。这种叙事技巧,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数理逻辑变得生动起来,仿佛我们不是在学习一种方法,而是在参与一场智力探险。读完好几页,合上书本,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非常强烈,它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循循善诱,让你自己去发现逻辑的魅力。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并非平坦,尤其是在涉及到某些高阶的贝叶斯推断的章节时,确实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专注力和时间去消化。我承认,我在第一次阅读某几段落时,感到了一丝挫败,那感觉就像是试图用一把不太锋利的钥匙去开启一把结构精密的锁。但是,与那些直接放弃的心理不同,我选择后退一步,重新回顾前面建立的基础,并尝试用作者提供的那种“辩证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问题。这种“攻克难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来源。这本书不适合那些只求快速获得答案的人,它要求你慢下来,去品味逻辑的构建过程,去享受思考的磨砺。最终,当你真正理解了那些难点时,你会发现,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复杂问题的坚韧和信心,这是一种比任何速成指南都更有价值的“真理”——那就是,真正深刻的理解,需要投入时间去雕琢。

评分

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在处理“不确定性”哲学层面的探讨。许多统计学书籍止步于描述如何计算置信区间,但这本书显然更进一步,它深入挖掘了我们人类对确定性的本能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如何反过来扭曲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作者似乎在不断地提醒读者:我们所能获得的,永远只是概率的阴影,而非绝对的实体。这种对“真理”边界的审慎描绘,给了我极大的思想冲击。它不是悲观主义,而是一种清醒的务实主义。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着窗外发呆,思考自己过往生活中那些自以为是的“定论”——那些基于有限经验得出的武断判断,究竟有多少是站得住脚的?这种引导人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不仅仅教会你工具,更重塑了你的思维框架,让你在面对未知时,能多一分谦卑,少一分傲慢。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深邃的封面色调,仿佛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思考的迷雾之中。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纸张的质感非常棒,不是那种廉价的、摸起来滑腻的纸张,而是带有微微的纹理感,让人有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我通常对这类标题宏大的书籍抱持谨慎态度,因为很多时候“统计”和“真理”这两个词被过度使用,但这本书的排版却出乎意料地清晰和克制。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得非常自然,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读者的心智,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攀升过程中,丝毫没有让人感到吃力或突兀。特别是扉页上的那句话,虽然具体内容我记不太清了,但它那种哲学的思辨意味,让我立刻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次深入心灵的对话邀请。我花了好一阵子才舍得翻开第一页,生怕破坏了这份初遇的美好。从整体的视觉体验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绝对达到了收藏级的标准,光是放在书架上,都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格调,透露出主人对知识和审美的双重追求。

评分

这本书的辅助材料和图表设计,是另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亮点。我尤其欣赏作者没有过度依赖那些花哨的、五颜六色的现代数据可视化工具。相反,那些手绘风格的示意图,虽然简单,却极具表现力,它们仿佛带着一种古典的理性美学。比如用来解释中心极限定理的那张图,没有复杂的坐标轴和数据标签,仅仅是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堆叠起来的分布形态,就将概念的本质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在我看来,是比任何复杂的算法模型都更高级的沟通技巧。它表明作者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不试图用视觉噪音来掩盖内容的深度。每当遇到一个复杂的模型,总会有一个精妙的插图与之对应,让人感觉作者对读者的困惑点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仿佛预判了你将要在哪里卡壳,并提前准备好了最简洁的指引。

评分

一本讲统计哲学的书,正在学习中。书全新,包装完好,无破损,很值。

评分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哦,大家就是大家,值得仔细咀嚼

评分

还好了,就是一本书,价格还行吧。

评分

很好,值得购买。

评分

对统计学的深入学习,对教学很有帮助!

评分

经典

评分

大作拜读

评分

看似简短,很多统计理论需要沉淀才能理解

评分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哦,大家就是大家,值得仔细咀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