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揭示/伊斯兰哲学译丛

心灵的揭示/伊斯兰哲学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阿拉伯] 安萨里 著,金忠杰 译
图书标签:
  • 伊斯兰哲学
  • 心灵哲学
  • 宗教哲学
  • 神秘主义
  • 苏菲主义
  • 哲学史
  • 译著
  • 伊斯兰文化
  • 思想史
  • 精神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ISBN:97871001209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331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伊斯兰哲学译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思想家安萨里关于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专著,也是该领域的代表作。安萨里采取引经据典与案例分析、博采众长与叙议结合相互动的方法,用111章篇幅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了伦理与哲学、伦理与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教育、伦理与自然等的关系。

作者简介

  安萨里(1058-1111),阿拉伯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西方学者称他为“伊斯兰教的奥古斯丁”、“苏菲神秘哲学的大师”,一生撰有著作约400种,现存70多部。

  金忠杰,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出版著作和译著5部。

目录

第一章 敬畏真主(一)
第二章 敬畏真主(二)
第三章 坚忍与疾病
第四章 修性与私欲
第五章 克制私欲
第六章 昏聩
第七章 迷悟与伪信
第八章 忏悔
第九章 热爱真主
第十章 酷爱
第十一章 喜爱真主与使者
第十二章 惩罚恶魔
第十三章 信托
第十四章 虔诚敬意的完美礼拜
第十五章 劝善戒恶
第十六章 敌对恶魔(一)
第十七章 诚实与忏悔
第十八章 互相关爱的高贵
第十九章 恭敬礼拜
第二十章 背后骂人与搬弄是非
第二十一章 天课
第二十二章 通奸
第二十三章 联系亲族
第二十四章 孝顺父母
第二十五章 天课与吝啬
第二十六章 痴心妄想
第二十七章 顺从真主与远离罪恶
第二十八章 牢记死亡
第二十九章 天空
第三十章 库勒西与阿勒舍及给养与信托
第三十一章 现世(一)
第三十二章 现世(二)
第三十三章 知足的高贵
第三十四章 穷人的高贵
第三十五章 舍弃真主护佑
第三十六章 复活日的号角与恐惧
第三十七章 审判众生
第三十八章 财产
第三十九章 天秤与火刑
第四十章 顺从真主的高贵
第四十一章 感谢
第四十二章 贬责骄傲(一)
第四十三章 思考
第四十四章 死亡的严厉
第四十五章 坟墓及审问
第四十六章 真知灼见与复活审问
第四十七章 记念真主的高贵
第四十八章 礼拜的优越
第四十九章 放弃礼拜的惩罚
第五十章 火狱刑场及其惩罚
第五十一章 火狱的惩罚
第五十二章 谨防罪过的高贵
第五十三章 忏悔的高贵
第五十四章 禁止不义
第五十五章 禁止虐待孤儿
第五十六章 贬责骄傲(二)
第五十七章 谦虚与知足的高贵
第五十八章 现世诱惑
第五十九章 谨防现世
第六十章 施舍的高贵
第六十一章 解决穆斯林需求
第六十二章 小净的高贵
第六十三章 礼拜的高贵
第六十四章 复活日的惊恐
第六十五章 火狱和天秤的特点
第六十六章 贬责骄傲(三)
第六十七章 善待孤儿与禁止虐孤
第六十八章 侵吞非法财产
第六十九章 禁止高利贷
第七十章 人的义务
第七十一章 贬责私欲与褒扬虔诚
第七十二章 乐园特点及居民品级
第七十三章 喜悦及忍耐与知足
第七十四章 信任的高贵
第七十五章 清真寺的高贵
第七十六章 修身养性
第七十七章 正信与伪信
第七十八章 禁止背谈与诽谤
第七十九章 敌对恶魔(二)
第八十章 真爱与自我反省
第八十一章 以假乱真
第八十二章 集体礼拜的高贵
第八十三章 夜问礼拜的高贵
第八十四章 谋名求利的学者
第八十五章 美德的高贵
第八十六章 欢笑及哭泣与服饰
第八十七章 《古兰经》及学者的高贵
第八十八章 礼拜与天课的高贵
第八十九章 孝敬父母与儿女责任
第九十章 邻居权利与善待穷人
第九十一章 酒
第九十二章 先知穆罕默德登霄
第九十三章 聚礼日的高贵
第九十四章 丈夫对妻子的义务
第九十五章 妻子对丈夫的义务
第九十六章 为主道奋斗的高贵
第九十七章 恶魔的诡计
第九十八章 歌曲
第九十九章 禁止异端邪说
第一百章 莱哲卜月的高贵
第一百○一章 舍尔邦月的高贵
第一百○二章 莱麦丹月的高贵
第一百○三章 前定夜的高贵
第一百○四章 节日的高贵
第一百○五章 古尔邦节前十日的高贵
第一百○六章 阿舒拉日的高贵
第一百○七章 款待穷人的高贵
第一百○八章 殡礼和坟墓
第一百○九章 害怕火狱惩罚
第一百一十章 天秤与隧拉特桥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知穆罕默德归真

精彩书摘

  《心灵的揭示/伊斯兰哲学译丛》:
  这就是宽阔的火狱及其火谷的支谷,其数目等同于现世所有河谷和各种欲望的数目。火狱门的数目等同于人们用来违逆真主的七窍数目,每道火狱门都在另一道火狱门的上面。最上端的火狱是“杰罕奈姆”,其次是“塞格尔”,其次是“莱扎”,其次是“胡泰麦”,其次是“塞伊尔”,其次是“杰希姆”,其次是“哈维耶”。
  现在,你看看哈维耶的深度吧!哈维耶深不见底,正如现世的欲望无穷无尽一样。犹如现世的期望达到最大限度那样,哈维耶达到了最深程度。
  艾布·胡莱尔传述,我们曾经和真主的使者在一起,听到了物体落地的声音。真主的使者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我们说:“真主及其使者最知。”使者说:“这是七十年前投入火狱的一块石头,刚刚落到狱底。”
  ……
《古兰经与理性:伊斯兰哲学对神圣启示的解读》 本书深入探究了伊斯兰哲学史上关于《古兰经》与理性之间关系的经典论述。自伊斯兰教诞生以来,如何理解和阐释神圣启示——《古兰经》——与人类理性之间的互动,一直是穆斯林思想家们最为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这本书并非要呈现一部包罗万象的伊斯兰哲学通史,也不是对《古兰经》本身的逐字逐句的注释,而是聚焦于那些以理性为工具、以《古兰经》为根本依据,试图构建一种既尊重神圣权威又彰显理性价值的思想体系的哲学家们。 在伊斯兰早期,随着穆斯林帝国疆域的扩张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形而上学体系,被大量翻译并传入阿拉伯世界。这为伊斯兰思想家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维工具和概念框架,来审视和解读他们所信仰的神圣经典。然而,如何将这些外来的理性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独特性,特别是《古兰经》所揭示的宗教真理相协调,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书将首先追溯这一思想历程的源头。我们将考察早期穆斯林学者如何在面对《古兰经》中可能显得“反理性”或需要深入理解的经文时,开始运用类比、释义学等方法,尝试在字面意义之外寻找更深层的含义。在这个阶段,虽然理性的运用尚不系统,但已经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埋下了伏笔。 随后,我们将进入伊斯兰哲学最为辉煌的时期,重点分析以阿尔-法拉比(Al-Farabi)和伊本·西那(Ibn Sina,即阿维森纳)为代表的“东方派”或“新柏拉图主义”伊斯兰哲学。阿尔-法拉比,被誉为“第二位教师”(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他试图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与伊斯兰教义融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最高善”、“智慧”、“先知”等概念的独特解读。他认为《古兰经》中的许多宗教教义,实际上是哲学真理的象征性表达,是为普通民众量身定制的“劝诫”和“象征”,而哲学家则能够通过纯粹的理性达到更高的真理。本书将详细阐释阿尔-法拉比是如何运用他的“溢出论”(emanation)来解释宇宙的起源,以及他如何将“理性的智能”(active intellect)与先知的启示联系起来,探讨“神圣智慧”的传递过程。 伊本·西那,作为阿尔-法拉比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将哲学与神学的结合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以其严谨的逻辑和系统化的哲学建构,对本体论、认识论、医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与《古兰经》和理性的关系上,伊本·西那同样认为《古兰经》是通往真理的重要途径,但他更加强调理性在理解和验证这些真理中的作用。本书将重点解析伊本·西那关于“实体”与“偶性”、“必然存在”与“可能存在”的本体论分析,以及他如何以此来论证上帝的存在和独一性,并将其与《古兰经》中关于造物主和宇宙秩序的描述相印证。同时,我们也将探讨他对于灵魂不朽、预言能力等宗教概念的哲学化解读,以及他如何区分哲学真理与宗教文本的表述方式。 然而,对理性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提出挑战和进行批判的声音也同样重要。本书不会回避那些强调《古兰经》“不可知性”(ta'wil)、“超越性”(tanzih)的保守派神学家和法学家的观点。我们将考察他们的论证,他们如何警惕理性对神圣启示的侵蚀,如何强调信仰的先验性,以及他们对哲学解释的局限性提出的批评。这种思想上的张力,正是伊斯兰哲学充满活力的体现。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篇章将聚焦于伊本·鲁世德(Ibn Rushd,即阿威罗伊)及其“理性派”伊斯兰哲学。伊本·鲁世德被认为是伊斯兰哲学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注释对后世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本·鲁世德在其著作《哲学与宗教的判决》(The Decisive Treatise)中,明确提出了“哲学是真理之泉,而伊斯兰教法是接受真理的途径”的观点。他认为,《古兰经》并没有排斥哲学,而是鼓励人们运用理性去理解宇宙和上帝。他强调,只要运用得当,理性是不会与《古兰经》的根本教义相冲突的,真正的冲突源于对《古兰经》的错误解读。本书将深入分析伊本·鲁世德关于“双重真理”(虽然他本人并未明确提出此术语,但其思想中存在此倾向)的论证,他如何区分宗教文本的字面意义与哲学对其精神的阐释,以及他如何倡导一种“哲学式”的宗教理解,以期达到“顺应者”(Muslims)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最高真理。他的思想,为后世穆斯林在现代背景下处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家,如阿尔-加扎利(Al-Ghazali)。阿尔-加扎利以其对哲学(特别是伊斯兰哲学家们)的激烈批判而闻名,他在《哲学家的失信》(The Incoherence of the Philosophers)一书中,对法拉比和伊本·西那的形而上学观点进行了严厉的驳斥,认为他们的某些观点违背了伊斯兰教义。然而,即使是阿尔-加扎利,在批判哲学的同时,也并非全盘否定理性。他本身也运用了辩证的技巧来捍卫伊斯兰教义,并且他的苏菲派倾向也表明了他对超越理性体验的追求。本书将分析阿尔-加扎利对哲学解释的局限性以及他对理性认识的警惕,并探讨他的批判如何塑造了伊斯兰哲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他本人对信仰与理性的复杂关系所做的思考。 本书在论述过程中,将力求呈现不同学派和思想家之间观点上的差异、争鸣与融合。我们将重点考察他们是如何界定“理性”的内涵,他们是如何理解《古兰经》的权威性,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两者之间划定界限或寻找连接点的。这包括对《古兰经》中关于“智慧”(hikmah)、“理解”(fiqh)、“思考”(tafakkur)等词汇的哲学性解读,以及他们如何运用逻辑推理、本体论分析、目的论论证等哲学方法来阐释伊斯兰教的创世论、目的论、伦理观等。 本书的写作风格将力求严谨而清晰,避免使用晦涩的术语,即便需要引用哲学概念,也会进行详细的解释。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经典文本和思想家论述的深入剖析,展现伊斯兰哲学在面对神圣启示与人类理性这一永恒议题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智慧、丰富多样性和持续演进的精神。读者将从中了解,在伊斯兰思想的宏大图景中,理性并非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并非总是与启示相悖的对立面,而是可以在伊斯兰教义的框架内,成为一种理解和深化信仰的重要工具。本书将为希望深入了解伊斯兰哲学思想精髓,特别是其理性传统与宗教文本之间复杂而深刻互动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探索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译丛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它所承载的,是中世纪黄金时代知识分子们最磅礴的思辨成果。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那些伟大思想家们在巴格达或科尔多瓦的学术殿堂里,为了一字一句的精确定义而进行的激烈辩论。它不是那种试图提供即时答案的“心灵鸡汤”式读物,恰恰相反,它提出了更多深刻、更难回答的问题,并以一种极其尊重历史脉络的方式,展示了先贤们是如何小心翼翼地构建他们的答案的。其中对于“实体”、“偶然性”以及“自由意志”的讨论,即便放在今天的哲学前沿来看,也毫不过时,甚至能为当代许多悬而未决的争论提供全新的参照系。

评分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品评,这套译丛的文字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学术的诗意”。它使用了大量的精确术语,但这些术语在经过精准的翻译之后,非但没有显得生硬晦涩,反而带有一种古老的韵律感。阅读时,我常常被一些措辞的精准性所震撼——那种在极度有限的语言空间内,表达出无限复杂概念的能力。它迫使我的语言习惯也变得更加审慎和精确。对于那些对跨文化思想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无价的参考,因为它直观地展示了希腊哲学是如何被吸纳、消化,并最终以一种全新的、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面貌重生的。它不是简单的“转述”,而是一次彻底的“再创造”。

评分

坦白说,我是在寻找一些能够拓宽我对“理性”边界认知的读物时,偶然邂逅了这套译丛。它真正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框架,让我意识到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存在着一套如此系统、如此精妙地试图调和信仰与逻辑冲突的知识体系。书中的论证过程步步为营,逻辑链条环环相扣,绝非空泛的玄学说教。我尤其欣赏其中对“认识论”部分的探讨,它细腻地剖析了人类如何通过感官、理智乃至启示来获取知识的层级和可靠性。这种对知识本质的深层叩问,迫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日常习以为常的判断标准。读完某些章节后,我需要停下来,甚至要走到窗边,让清新的空气将那些复杂的思想沉淀一下,才能继续前行,这种智力上的挑战感,正是阅读的极致乐趣所在。

评分

这本《心灵的揭示/伊斯兰哲学译丛》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质感,仿佛在向读者预示着里面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初次翻阅时,我被它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所吸引,即使是涉及复杂概念的段落,阅读起来也出奇地顺畅。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座精心搭建的思想殿堂,邀请你进入一个由理性与灵性交织而成的世界。纸张的触感也十分考究,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对于沉浸式地理解那些跨越千年的思想精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译者在处理那些极具时代特色和文化背景的术语时,展现了非凡的功力,既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又确保了当代读者能够准确把握其内涵,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惊喜。

评分

我必须承认,初次接触伊斯兰哲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既有的知识储备中对此类的介绍相对零散。然而,这套译丛的编排结构异常清晰,它不是简单地将各个学派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是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A学派如何回应了B学派的质疑,又是如何启发了后来的C思想家。这种“对话感”让阅读体验变得立体起来。它帮助我清晰地区分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哲学家派”和“神学家派”在基本预设上的根本分歧。这种深入肌理的梳理,远胜于任何教科书上对这些学派的标签化介绍,它真正做到了“揭示”的深度。

评分

渡水复渡水分萨芬是大法师大法但是

评分

好书,值得一看

评分

印刷精美,时机到了,果断出手,内容精彩!

评分

好看啊 给爸妈买的 喜欢 老婆也满意 还很快

评分

不错的资料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评分

真不错

评分

经典名著,值得收藏

评分

goooooooooood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