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学统计 | ||
| 定价 | 45.0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归璐著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21301650 | |
第0章 入门阶段——带你迈入统计学的大门 1
0.1 我和统计学的从零开始 1
0.2 统计学的从零开始 4
第1章 你的数据从何而来 10
1.1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普查 11
1.2 “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抽样调查 13
☆本章重点归纳: 20
第2章 掌握指标学会数据分析 21
2.1 被误解还是“被平均” 21
2.1.1 数值平均数——zui熟悉的陌生人 23
2.1.2 位置平均数——关键的排序 28
2.2 均值的好朋友——方差(标准差) 34
2.3 峰度&偏度——打造风度翩翩的数据分布 38
☆本章重点归纳: 40
第3章 图表的世界 42
必备技能1——频数分布表 42
必备技能2——频数分布图 46
必备技能3——茎叶图 48
必备技能4——箱线图 52
必备技能5:散点图 54
☆本章重点归纳: 61
第4章 当小“正太”遇上“大叔”——正太分布篇 63
4.1 小“正太”的基本情况 64
4.2 小“正太”的性格和优点——正态分布的定义和特征 65
4.3 小“正太”的可爱之处——正态分布的作用 68
☆本章知识点补充: 75
第5章 当小“正太”遇上“大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篇 77
5.1 正态分布的“左膀”——大数定律 77
5.2 正态分布的“右臂”——中心极限定理 80
5.3 如何牵手“大叔”和“正太” 83
☆本章重点归纳: 85
第6章 相关和因果切莫傻傻分不清楚 86
6.1 为了“不确定”的确定 86
6.1.1 散点图 87
6.1.2 相关系数 89
6.2 上帝掷骰子?! 94
☆本章知识拓展: 96
第7章 “小”亦可为,“大”而佐之 99
7.1 这个“小二”一点都不“二” 99
7.2 另辟蹊径的zui大似然估计 102
7.3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 106
☆本章知识拓展: 107
第8章 从先放牛奶or先放热茶说起 109
8.1 掀开假设检验的面纱 111
8.1.1 原假设VS备择假设 112
8.1.2 统计检验量和拒绝域 115
8.1.3 P值 117
8.2 几种常用假设检验简介 120
8.3 手把手教你做检验 123
☆本章知识拓展 126
第9章 回归分析——科学研究的“万金油” 128
9.2 释放“回归”的超能力 131
9.3 规避“回归”的误区(伪回归问题) 136
☆本章知识拓展 139
第10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42
10.1 分久必合——聚类分析 142
10.2 合久必分——判别分析 147
第11章 独辟蹊径,曲径通幽 152
说实话,我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被“焦虑”驱使才买的这本书,感觉如果不会点数据分析,以后工作交流都可能掉线。然而,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不是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它对R语言和Python这些实际操作工具的融合程度。很多教程会把理论和实操割裂开来,你需要自己去找对应的代码库,对照着敲半天。但这本则是在讲解完一个概念后,紧接着就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步骤,而且代码注释写得特别清晰,完全是为“零基础”小白量身定制的。我记得讲到回归分析时,它不仅解释了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还直接给了一段用Python `statsmodels`库跑出回归模型的代码块,并且详细解读了输出结果中的P值和R方代表的实际含义,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看这个数字就行”。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闭环设计,让学习效率飙升。我不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真正理解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统计工具来解决商业决策问题,这比单纯学会一门编程语言要更有价值。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对于“数据清洗和预处理”这一环的重视程度,这部分往往是其他入门书籍一笔带过,但实际上却是数据分析中最耗时的“苦力活”。这本书用了好几章的篇幅,专门探讨了缺失值、异常值、数据的分布形态以及如何进行数据转换(比如对数转换、Box-Cox变换)来满足模型假设。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异常值对均值和标准差的巨大影响,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权衡“删除异常值”和“修正异常值”的利弊。有一节关于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的讨论尤为精彩,它不仅展示了如何通过VIF值来检测问题,还具体分析了在金融建模中,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可能导致模型参数估计的巨大偏差。这种对“工程实践”的关注,让我觉得这本书完全是为未来想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的人准备的,它早就帮你踩好了那些初学者容易掉进去的“坑”。
评分整本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一种宏大的视野,它不仅仅是一本技能手册,更像是一份“数据思维指南”。从最基础的描述性统计开始,逐步过渡到概率论的基础,然后是参数估计和检验,最终落脚到回归分析和多元统计模型。最妙的是,它在最后几章将这些知识点汇集起来,讲解了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可解释的统计分析报告。作者强调,最终目的不是跑出一个P值,而是要用清晰的语言把数据背后的故事讲给非专业人士听。我记得有一段话是关于如何向老板解释“95%置信区间”的,作者的建议是:“不要说区间,直接说,我们有信心说,真实情况很可能落在这个范围内。” 这种对沟通艺术的强调,让我意识到,统计学远不止于数字的运算,它更是连接数据与商业决策的桥梁。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个原本被认为枯燥的学科,塑造成了一个既严谨又富有洞察力的思维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朴实又专业的劲儿,那种蓝白相间的配色,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在努力回归统计学的本质,而不是被花哨的外表迷惑。我本来对统计学是抱着“能拖就拖”的心态的,觉得那堆公式和假设检验听起来就让人头疼,但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我心里就踏实多了。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文集,更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哥,手把手教你入门。特别是第一章,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用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数据”、“为什么要统计”。比如,它会用超市的促销数据来分析哪种捆绑销售更有效,或者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来讲解概率的意义。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畏难情绪,让我感觉统计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工具。很多其他教材一上来就堆砌$mu$和$sigma$,让人瞬间想关书,但这本的作者显然深谙“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循序渐进,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流畅,就像一条平缓的河流,慢慢把你带入知识的海洋深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我经常有种在读一本侦探小说的错觉,尤其是在讲解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的那几章。作者没有把“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写得那么枯燥乏味,而是把它比喻成法庭上的“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比如,当我们想证明某个新药比安慰剂更有效时,默认的就是“没有区别”(零假设),然后我们收集证据(数据),只有当证据强大到一定程度,我们才会“拒绝零假设”,从而得出新药有效的结论。这种类比不仅形象生动,更重要的是,它准确地抓住了统计推断中“犯错的成本”和“证据的力度”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以前总觉得统计学是追求绝对真理的,但这本书教会我,统计的精髓在于“在不确定性下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考,被作者巧妙地融入到每一个技术点的讲解中,让我对数据的严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