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
:30.00元
作者:丽莲·凯兹,西尔维亚·查德 著; 胡美华 译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811016376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致谢
英文版推荐序
版序
第二版序
中文版推荐序
章 项目教学法导论
第二章 早期实践的原则
第三章 项目教学实例举要
第四章 项目教学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第五章 关于选择题目的一些问题
第六章 教师的计划
第七章 阶段:启动项目
第八章 第二阶段:进展中的项目
第九章 第三阶段:结束项目
第十章 在项目教学中作画
第十一章 正确理解项目教学法
附录A:房子:它们是怎样建成的
附录B:项目“豆荚”纲要
附录c:在医院的戏剧表演
附录D:给孩子的操作指南:如何制作你们自己的书
附录E:项目“去购物”、“天气”和“建筑工地”的网式提纲
附录F:项目“校车”的年幼儿童和年龄较大儿童的网式提纲
附录G:项目“家”的变焦网式提纲
附录H:绕学校行走
附录I:“我们的鱼是怎么来的”网式提纲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近年来,项目课程(即方案教学)已为许多幼教工作者所熟悉,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中都形成了一股“项目课程热”。但是,项目课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它?我们用它来干什么?在实施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而不是仅仅抓住其形式?相信从《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中您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国际幼教大师丽莲·凯兹和西尔维亚·查德基于对早期教育的价值、发展的本质和幼儿学习的深刻理解,从多方面来深入阐释项目课程的概念、原则,叙述项目课程实施的步骤、方法,呈现项目课程的具体案例,使项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更趋宽广和丰富。
文摘
各种活动的平衡
我们并不是建议用项目教学取代所有现今幼儿或初小的实践活动。相反,作为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项目教学能促使新的技能的产生,而且因为项目教学提供了一个有目的地运用技能的环境,它能帮助孩子掌握这些技能。
项目教学应当能够补充和强化孩子从系统教学和自发游戏中学到的东西。项目教学在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的课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学前教育的孩子来说,项目教学使他们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正是针对课程的这一部分,教师会有意识地进行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学前教育的孩子,较之课程的其他部分,项目教学更多的是由教师指导。然而,因为在初小阶段,项目是自然出现和通过协商进行的,而不是完全由教师事先计划,所以属于较少受教师指导的非正规课程。
我们认识到,许多教师承受着来自学校官方、更高年级儿童的教师及很多家长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以牺牲更自发、更突发和更具创造性的课程为代价,来强调学业性教学。尽管如此,尚未有证据说明,大多数4岁的孩子应通过常规的整班正式教学来学会学业性技能(参见第二章)。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从正规的学业教学中获得的能力相应地提高。从大约5岁开始,许多孩子已能够从一些正规的基本学业技能的小组教学中学到东西。我们认为,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在正规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可能会通过运用,通过为孩子们明确的目的服务得到加强。我们不妨牢记,技能是通过使用,而不是通过教学和重复孤立的练习得以提高的。这说明,在早期教育中,使系统教学和后面章节中描述的项目教学相互平衡的课程,才是的。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一种沉稳而又不失活泼的气质。那种选用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作者和译者对这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我特别喜欢封面那一抹柔和的色彩搭配,仿佛预示着书中将要探讨的主题是那样细腻而富有温度。内页的字体选择也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字距和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在沉浸于文字世界时,眼睛并不会感到疲惫。而且,这本书的装订工艺非常扎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出现散页的担忧,这对于一本我打算珍藏的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细节之处见真章,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在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知识的尊重,让人在尚未深入阅读内容之前,就已经对它产生了美好的期待和亲近感。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的准确性和翻译的流畅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注意到译者在处理一些关键的专业术语时,既保持了原文的精确性,又确保了中文表达的自然和易懂,这无疑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但他们处理得非常出色。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文字读起来非常顺畅,几乎感觉不到阅读的障碍,这对于理解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教育心理学概念至关重要。优质的翻译是知识有效传递的生命线,而这本书的译本可以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水准,它让原本可能需要反复揣摩才能理解的深层含义,以清晰、优美的中文形态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使得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在叙事风格上的匠心独运,它巧妙地避开了那种枯燥的说教口吻,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来展开论述。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感觉自己仿佛不是在阅读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在参与一场深入心灵的对话,作者如同一个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引路人,耐心地引导着我探索那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情感和认知盲区。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既有深刻的理论剖析,又不乏生动的生活案例来佐证,使得那些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易于理解和吸收。这种叙事上的平衡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让人愿意主动去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自我反思,简直是爱不释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逻辑构建得极其严谨而富有层次感,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像是精密的齿轮咬合,推动着整体论述向前推进,没有丝毫的拖沓或突兀感。初读时,你可能会被其宏大的理论框架所吸引,但随着深入,你会发现每一个小的论点都是建立在前文坚实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知识体系。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构建理论的同时,还不忘穿插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者小练习,这些设计就像是为读者的思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促使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内化和重构。这种“引导式学习”的设计,让阅读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种双向的探索和构建,受益匪浅。
评分从中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跨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广阔视野。书中引用的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理念的实例和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它没有将单一的、西方主流的视角强加于人,而是以一种开放和尊重的姿态,呈现了看待和理解个体成长的多元路径。这种全球化的视角,使得书中的观点具备了更强的普适性和包容性,避免了陷入狭隘的教条主义。正是这种兼容并蓄的态度,让我在阅读时感到无比的信服和放松,因为它承认了“人”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各种可能性的框架,而不是僵硬的模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