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校或中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及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更适用于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或果农参考。                                  1.作者为行业内专家,所述资料翔实可靠  
2.图文并茂,大量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关键图片,极具参考指导性  
3.按照时间顺序讲解猕猴桃四季管理关键点与注意事项  
4.围绕高产稳产讲解肥水管理与嫁接、整枝修剪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我国猕猴桃周年管理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便教学、科研和生产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本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以猕猴桃树体特点及优良品种、萌芽前管理(2月中旬至3月下旬)、萌芽期至开花前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期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中旬)、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管理(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夏季新梢旺长期管理(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果前至果实采收管理(8月下旬至11月底)、休眠期管理(11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等为主题进行阐述。与以前专著或是科普读物不同的是,本书以周年管理为主线,采用生产实践中实际操作的图片,不是手绘插图。本书不仅具有现代科学理论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该领域富有新意的一部著作。  
本书可作为高校或中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及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更适用于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或果农参考。     
作者简介
   现任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中国侨联猕猴桃技术顾问。主要从事猕猴桃种质资源及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2005年和2013年两次赴韩国进行猕猴桃设施栽培及育种方面的考察。主持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等13项;获得省部级成果4项,审定植物新品种5个,作为主笔人制订了“猕猴桃苗木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猕猴桃属 农业行业标准”,目前正在修定“猕猴桃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猕猴桃树体特点及优良品种1  
一、猕猴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  
(一)海拔2  
(二)温度3  
(三)水分5  
(四)光照6  
(五)土壤6  
(六)风6  
二、猕猴桃主要特征特性7  
(一)根8  
(二)枝9  
(三)芽11  
(四)叶12  
(五)花和花序14  
三、猕猴桃优良品种18  
(一)中华猕猴桃优良品种19  
(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26  
(三)其他猕猴桃种的优良品种30  
第二章萌芽前(2月中旬至3月下旬)管理33  
一、树体管理34  
(一)绑蔓、去除防寒物34  
(二)品种嫁接、高接换头34  
二、优质猕猴桃苗木的定植37  
(一)优质猕猴桃苗木的标准43  
(二)新建园苗木定植或老园补栽44  
三、苗木繁育准备45  
(一)实生育苗苗床准备45  
(二)硬枝扦插47  
四、地面管理49  
(一)老园施催芽肥49  
(二)视果园墒情进行灌水49  
五、病虫害防治50  
(一)综合防治50  
(二)溃疡病52  
(三)根结线虫病55  
(四)预防倒春寒55  
第三章萌芽期至开花前(3月下旬至4月下旬)管理59  
一、树体管理60  
(一)花前复剪60  
(二)抹芽、除萌60  
(三)立支架62  
二、地面管理64  
(一)视果园墒情进行灌水和施催芽肥64  
(二)行间管理66  
(三)果园行间进行间作67  
三、苗木管理69  
(一)不同猕猴桃品种种子萌芽率与成苗率比较69  
(二)实生育苗播种70  
(三)扦插苗管理71  
四、病虫害防治71  
(一)缺硼病症71  
(二)硼中毒病症73  
第四章开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管理75  
一、树体管理76  
(一)花开放动态及寿命76  
(二)人工辅助授粉79  
(三)疏花、疏果88  
(四)确定适宜负载量91  
(五)嫁接或高接树的管理95  
二、地面管理97  
(一)间作物管理97  
(二)视果园墒情进行排、灌水97  
三、苗木管理100  
四、病虫害防治101  
(一)花腐病101  
(二)缺铁症103  
(三)小绿叶蝉103  
(四)金毛虫104  
(五)蝽类106  
(六)天牛107  
(七)斑带丽沫蝉108  
第五章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管理111  
一、树体管理112  
(一)高接树或幼树进行遮阴112  
(二)摘心113  
(三)花后雄株修剪115  
(四)果实套袋116  
(五)叶面喷肥118  
二、地面管理122  
(一)果园覆盖122  
(二)追施促果肥124  
(三)视果园墒情进行灌水125  
(四)化学除草126  
三、病虫害防治127  
(一)害虫防治128  
(二)病害防治129  
四、苗木的管理131  
(一)遮阳、浇水131  
(二)苗圃病虫害防治131  
(三)进行绿枝扦插133  
第六章夏季新梢旺长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管理135  
一、树体夏季修剪管理136  
二、土壤管理139  
(一)果园灌水和排水139  
(二)间作物管理142  
(三)土施优果肥145  
三、病虫害防治146  
(一)日灼病146  
(二)褐斑病148  
(三)疮痂病149  
(四)害虫防治150  
四、苗木的间苗、移栽151  
第七章采果前至果实采收(8月下旬至11月底)管理157  
一、树体管理158  
(一)夏季修剪158  
(二)叶面喷肥158  
(三)更新果园或品种嫁接158  
(四)预防气温骤降对树体造成的危害159  
(五)果实采收162  
二、地面管理164  
(一)果实采后秋季施基肥164  
(二)视果园墒情进行排、灌水167  
三、病虫害防治167  
(一)斑衣蜡蝉167  
(二)根腐病170  
四、苗木的管理171  
(一)移栽幼苗的管理171  
(二)绿枝扦插苗的管理172  
五、销售172  
(一)运输172  
(二)猕猴桃分级174  
(三)果品包装175  
(四)销售177  
第八章休眠期(11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管理181  
一、树体管理182  
(一)秋季嫁接接穗部位进行防寒182  
(二)采集接穗182  
(三)冬季修剪183  
(四)主要修剪方法187  
(五)修剪后的工作188  
二、架材及架式189  
(一)建架的材料189  
(二)架式191  
三、新建园的准备工作198  
四、种子沙藏201  
五、苗木的管理203  
(一)起苗时间203  
(二)起苗方法203  
(三)分级包装203  
(四)室内嫁接204  
六、病虫害防治206  
参考文献207      
前言/序言
   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分布区南北跨度大,从热带赤道0°至温带北纬50°左右,纵跨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我国是绝大多数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发源地,按该属植物新分类方法有54个种和21个变种,共约75个分类群,其中我国就分布有52个种。它的果实以独特风味,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以及具有清肠健胃等功效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引种、驯化及产业化, 2013年面积约165万亩(1亩=667米2),产量约为120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位。  
猕猴桃科技无论是专著或是科普读物,对我国猕猴桃的“高产、优质、高效”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猕猴桃从单产、品质、出口量等综合指标来看不能称为产业发展国家,猕猴桃树种的栽培面积、种植管理水平与柑橘、苹果等大宗水果相比相差甚远。为了帮助种植者尽快掌握猕猴桃树体种植技术和果园管理方法,结合笔者多年猕猴桃果树科研、产业推广经验,编写了《猕猴桃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一书,本书采用了读者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图文并茂形式,并按周年管理进行章节划分,一目了然地对猕猴桃树种特性、科学建园和花果、土肥水、枝蔓管理技术进行介绍,并清楚每个时间段的果园管理要点。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种植户和广大猕猴桃树种研究者的参考用书。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猕猴桃树体特点及优良品种、萌芽前管理(2月中旬至3月下旬)、萌芽期至开花前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期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中旬)、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管理(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夏季新梢旺长期管理(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果前至果实采收管理(8月下旬至11月底)、休眠期管理(11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也参考了一些文献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姓名标注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力求科学严谨,但限于水平和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6月    
				
 
				
				
					猕猴桃产业的前景与挑战  猕猴桃,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种植前景,在全球果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特色水果需求的增长,猕猴桃的消费量持续攀升,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繁荣景象的背后,猕猴桃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最终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到果农的收益。  一、 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市场机遇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原产于中国,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推广,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助消化等多种健康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西兰、意大利、智利、中国等国家是主要的猕猴桃生产国。特别是新西兰的“奇异果”(Kiwifruit),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在全球市场树立了高端品牌的形象。近年来,中国猕猴桃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引进品种模仿,逐步走向自主选育和品牌化发展,涌现出“红心猕猴桃”、“金心猕猴桃”等多个特色品种,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的需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随着全球贸易的便利化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猕猴桃的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猕猴桃能够填补市场空缺,实现了全年供应。此外,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也为猕猴桃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如猕猴桃果汁、果酱、果干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其市场空间。  二、 猕猴桃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技术瓶颈  尽管前景光明,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诸多挑战亟待破解。     品种选择的困境: 市场上猕猴桃品种繁多,但并非所有品种都适合所有地区。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同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品种,是成功栽培的第一步。许多果农在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导致后期栽培困难,产量低,品质差,难以获得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的复杂性: 猕猴桃属于多年生木本藤本植物,其生长习性与传统的乔木果树有所不同。科学的栽培技术,特别是整形与修剪,是实现猕猴桃高产、优质、稳产的关键。         整形: 猕猴桃的枝蔓生长旺盛,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整形,容易形成徒长枝、交叉枝,影响光照和通风,不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合理的整形能够构建良好的树体骨架,优化通风透光条件,为后续修剪打下基础。         修剪: 猕猴桃的修剪是整个栽培过程中最核心、最复杂的环节之一。修剪的时机、方法、强度都直接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势、结果能力和果实品质。            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主要目的是控制徒长,抹除不需要的萌蘖,摘心促进分枝,为花芽分化创造条件。            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是最重要的一次修剪。根据树体生长情况,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回缩结果枝组,保留健壮的结果母枝,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准备。不合理的休眠期修剪,可能导致树势衰弱,结果枝组退化,产量大幅下降。            结果枝组的管理: 猕猴桃的结果枝组具有一定的寿命,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如何识别和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及时更新衰老枝组,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技术。            雄株与雌株的管理: 猕猴桃多为雌雄异株,需要配置适量的雄株进行授粉。雄株的修剪和管理同样重要,需要保证其生长健壮,提供充足的花粉。     病虫害防治的压力: 猕猴桃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如褐腐病、炭疽病、蚜虫、介壳虫等。这些病虫害若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导致落花落果,果实畸形,甚至植株死亡。化学农药的使用虽然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但过度依赖和不当使用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推广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土壤管理与肥水供应: 猕猴桃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良的土壤环境,如板结、盐碱化、缺乏有机质等,都会限制植株的生长。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是保证猕猴桃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需要根据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并做好水分管理,避免旱涝。     采后商品化处理: 猕猴桃的采后处理,包括采摘、分级、包装、储存等环节,对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货架期至关重要。不当的采后处理,会导致果实腐烂、损伤,影响商品价值。  三、 提升猕猴桃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实现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  加强品种选育与推广: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优良猕猴桃品种的选育力度,特别是那些适应性强、抗病性好、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品种。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品种推广体系,将优良品种及时、有效地推广到广大果农手中,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2.  深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猕猴桃的整形与修剪技术是实现高产、优质、稳产的核心。需要系统地总结和推广科学的整形和修剪方法,形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技术指南,帮助果农掌握关键技术。同时,鼓励探索智能化、精准化的栽培技术,如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预警系统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  推广绿色植保技术: 积极研发和推广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绿色植保产品,鼓励果农采用测报防治、综合防治等策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优化土壤管理与肥水管理: 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实现水肥的精准供给,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浪费。  5.  完善采后商品化处理体系: 建立标准化的采后处理流程,推广先进的采摘、分级、包装、冷藏技术,延长猕猴桃的货架期,提高产品附加值。  6.  加强科技培训与信息服务: 定期组织对果农的科技培训,普及猕猴桃栽培新技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果农发布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病虫害预警等内容,帮助果农做出科学决策。  结语  猕猴桃产业作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业产业,其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创新的驱动。通过不断提升栽培技术水平,加强病虫害防治,优化产品品质,拓展市场空间,猕猴桃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