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李贽:自焚的异端

奇才李贽:自焚的异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宇光,朱晋平 编
图书标签:
  • 李贽
  • 明代思想家
  • 异端思想
  • 哲学
  • 文化史
  • 自焚
  • 奇人
  • 历史人物
  • 思想史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8552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555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奇才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奇才李贽:自焚的异端》讲述了他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儒学信徒
一、回教家庭乙榜出身
二、沉潜下僚迭遭不幸
三、两京闻道潜心王学
四、姚安牧民深究佛理

第二章 儒学异端
一、退隐黄麻削发为僧
答焦漪园(节选)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夫妇篇总论
三教归儒说
二、耿李论战名满天下
答耿中丞
叉答耿中丞
童心说
答耿司寇(节选)
与耿司寇告别
寄答耿大中丞
复耿侗老书
三、访友讲学会利玛窦
何心隐论
忠义水浒传序
与焦弱侯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豫约·感慨平生
四、通州被捕狱中自刎
遗言
奇才李贽:自焚的异端 一、明代思想风暴的中心人物 李贽,一个在万历年间搅动了整个明朝儒学天地的名字。他的一生,是与传统礼教激烈碰撞的一生,是思想和肉体同时走向极端的传奇。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位“异端”的复杂心灵与深邃思想,探究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儒家士大夫,蜕变为挑战孔孟正统的先锋。 一个挑战者如何诞生? 李贽的青年时代,是在传统儒学的熏陶下度过的。他熟读四书五经,遵循科举正道,看似是体制培养出的标准人才。然而,随着他在官场的浮沉,以及对理学僵化的切身体会,他内心的怀疑与不满日益滋长。他看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下,人性的压抑和虚伪。 本书将细致梳理李贽思想转变的关键节点:他与阳明后学的影响,他对禅宗的亲近,以及他阅读民间小说和戏剧后引发的对“情”与“欲”的重新思考。我们不会简单地将李贽定位为“反传统者”,而是探究他构建自己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如何从传统中汲取养分,最终淬炼出足以颠覆时代的批判武器。 二、童心论:对人性的回归与重塑 李贽思想的标志性产物无疑是“童心论”。这并非简单的倡导孩童般的天真,而是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 “童心”的哲学内涵 我们将详尽解析“童心”的三个层面:天赋的真性、未被污染的赤诚,以及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李贽看来,人初生而具有的“至诚之心”才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而四书五经、圣贤教诲,反而是后天对人性的束缚和异化。他直言不讳地批判道,那些所谓的“圣人”其实是“伪人”,他们的教导使人们戴上了虚伪的面具。 这种对“天赋人性”的推崇,直接指向了程朱理学的核心——“存天理”。李贽的“童心”是对“理”的个体化、情感化解读。通过分析《童言四考》,我们可以看到李贽如何用朴素的语言,将高深的哲学拉回到世俗的情感体验中,为明末市民阶层的情感表达提供了理论支撑。 “情”与“欲”的解放 李贽的大胆之处在于他对“情”与“欲”的肯定。他认为,喜、怒、哀、乐是生命力的体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压抑情感,等于扼杀生命。本书将探讨这种情感解放思潮在当时的社会反响,它如何触动了传统士大夫的神经,并赢得了市民阶层和女性群体的共鸣。这种对“人欲”的正面肯定,是李贽思想中最具爆炸性的部分。 三、毁誉参半的“狂夫”形象 李贽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高潮与低谷。他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实践者。 官场上的清流与异端 从南京祭酒到吏部左侍郎,李贽的仕途充满了争议。他敢于弹劾权贵,直言不讳,赢得了部分人的敬佩,也树立了无数政敌。我们将还原他在朝堂上的表现,分析他的政治立场——他是纯粹的道德家,还是试图在体制内推动改革的激进分子?他的改革主张与他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与东林党的复杂关系 东林党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派别,而李贽与之时合时分的关系,是理解明末政治生态的关键。他既被视为与他们具有相似的批判精神,又因其思想的“过激”而被视为洪水猛兽。本书将剖析李贽如何与东林党成员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并最终因思想的“离经叛道”而被他们所抛弃。 四、焚身以火:思想的殉道之路 李贽生命的最后阶段,是他思想实践的高潮与悲剧性的终点。 被驱逐与流放 随着阉党政治的得势和保守势力的反扑,李贽被诬陷、被罢官,最终被逐出京城。这次流放并非简单的退休,而是权力斗争和思想清算的结果。我们将跟随李贽的足迹,从南京到广州,再到遥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记录他在颠沛流离中对自身思想的坚守与反思。 最后的堡垒:泉州与圆寂 生命的最后岁月,李贽在泉州净峰寺度过。他已年迈体衰,但思想的火花依然未灭。然而,随着福王一党的得势和“清算”行动的升级,保守势力将矛头指向了这位著名的“异端”。 “自焚”的真相与象征 关于李贽的最终结局,一直存在争议。他是选择自尽以保全名节,还是在绝望中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本书将根据史料,详细还原他生命终结的场景。无论细节如何,他以生命为代价,结束了自己对传统秩序的挑战,用一种近乎宗教殉道的方式,完成了他思想的“自焚”。这是一种终极的控诉,是对他所批判的那个虚伪世界的最后审判。 五、历史的回响:李贽的当代意义 李贽的思想在清初被彻底禁锢和批判,他的著作被列入禁书目录。然而,他的精神并未完全消亡。 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将简要探讨李贽思想的“地下影响”,包括他对清代小说、戏曲中“情”的描写所提供的理论基础,以及他对晚明社会思潮的深刻烙印。 重估与现代价值 时至今日,重新审视李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试图找回“人”的独立价值的思想家。他的“童心论”在当代社会中,对于个体情感的尊重、对僵化教条的反思,依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立体、去标签化的李贽形象,一个敢于质疑权威、以身试法的“奇才”,以及一位在绝境中完成自我“自焚”的悲剧性人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被简单地标签化。李贽,一个在传统史书中常常被描绘成“狂悖”或“叛逆”的人物,这本书似乎试图为他提供一个更为 nuanced 的解读。作者并没有回避李贽思想中的激进之处,而是将其置于明代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李贽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他如何在这种挑战世俗的道路上保持内心的坚定,即使面对非议和打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满、更加真实的李贽,一个在时代洪流中努力寻找真理、发出自己声音的思想者。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深度对话。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今天看来,很多都已经成为了常识,这更反衬出他当年思想的超前和勇毅。我尤其被书中对于李贽晚年境遇的描写所打动,那种面对世俗的压力和误解,依然坚持自己理想的“自焚”般的决绝,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仿佛能够洞察到李贽内心深处的波澜,也让我们这些读者得以窥见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在历史的轨迹中闪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那种古朴又不失力量感的字体,配上一些水墨晕染的图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历史的厚重感。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书名《奇才李贽:自焚的异端》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李贽这个名字,我之前只在一些历史的边角料中零星听过,大概知道他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物。这个“奇才”的称谓,让人觉得他必定有过人之处;而“自焚的异端”则暗示了一种悲剧性的结局,也预示着他的人生和思想必然是充满争议和激进的。我不禁开始想象,一个在那个时代敢于挑战既定观念的人,会是怎样一副模样?他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又留下了怎样惊世骇俗的言论?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位复杂历史人物的机会,我期待能够从书中一窥他波澜壮阔又极具震撼力的一生。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读得热血沸腾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沉重,但内容却充满了思想的火花。李贽这位明代奇才,其思想的颠覆性和前瞻性,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生动地展现了李贽作为一个“异端”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孤独。他敢于挑战程朱理学,敢于为女性发声,敢于直言不讳地批判当时的社会弊端,这种勇气本身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思想碰撞、新旧交织的年代,与李贽一同经历了那些激烈的思想斗争。书中所描绘的“自焚”场景,更是将他生命的悲剧性推向了高潮,也让他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永恒的升华。

评分

我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李贽的书,虽然书名不完全一样,但讲的都是这位极具争议性的思想家。我一直对明代那个思想相对活跃的时期很感兴趣,而李贽无疑是那个时期最耀眼也最叛逆的明星。这本书将李贽的生平经历与他的思想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让我对他的“童心说”、“男女平等”等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他描绘成一个反叛者,而是深入分析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为何会产生那些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思想。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李贽生活细节的描写,比如他那些看似随意却充满智慧的言谈,以及他与同时代名士的交往。这些细节让李贽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立体鲜活,也更能理解他为何会成为一个“异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