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他的词,于绮丽间,唱尽了晚唐哀歌。繁华如梦,是梦的泡影;繁华如词,却是锥心泣血中无奈的哀鸣。
本书讲述了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生,其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楚中,网络写手,居澴水之滨,习经济文墨。掩一卷青史,读一阙词话,于大江之畔,望千年过往。
花间一壶酒,他的词,于绮丽间,唱尽了晚唐哀歌。繁华如梦,是梦的泡影;繁华如词,却是锥心泣血中无奈的哀鸣。
序 花间过往 2
第一章 谁家得意少年郎 3
第一节 山河日落 3
第二节 温氏才子 6
第三节 少年壮志 9
第四节 黄金台下 12
第二章 飞扬跋扈径自歌 15
第一节 策马塞北 15
第二节 蜀中游侠 18
第三节 射血有冤 22
第四节 叫天无路 26
第三章 无可奈何雁归去 29
第一节 等第罢举 29
第二节 吴越怀古 32
第三节 闲居野游 35
第四节 天降奇缘 38
第四章 何时常向别时圆 41
第一节 世事难料 41
第二节 羁游四方 44
第三节 屡试不第 47
第四节 天意人心 50
第五章 落梅横笛谁家事 53
第一节 唯念佳人 53
第二节 去归江东 56
第三节 襄阳遗事 59
第四节 空留长恨 62
第六章 野去烟花梦里游 64
第一节 游园惊梦 64
第二节 政院清风 67
第三节 方城终歌 69
第四节 大梦归去 71
花间过往
有人是幸运的,千百载轮回,落生在了大唐盛世。黄金台前报君恩,终南山畔论古今,是何等悠闲,何等快慰。然而他,却是没能赶上这幸运的,那时节,盛唐早已成了过往传说,遥遥不可及了。眼前,纵还未有饿殍遍野的悲惨境况,却也真到了王朝山穷水尽的日子了。
明君,贤臣,成青史之上一段佳话,是他与整个家族的愿景。虽然时日久了,他们与李氏皇族的血脉姻缘都淡得被世人忘却了,在艰难挣扎的时节里,他们却依旧固执着,憧憬着。温岐,简单的二字承载着族中长辈的厚望,也见证了他前半生于宦海之中的沉浮波折。
如若可以选择,天子门下,朝堂柱石,才是温岐的追求吧。可既有造化弄人之说,无端的上苍,又怎容得一介小民自己选择呢?宫闱纷争,党派夺权,无数的阴谋裹挟着他的命运向前。四十年的时光,是足够人叹一句物是人非了,也足够将温岐所有的影子从他身上抹去了。
从此,‘八叉而八韵成’的名头取代了他的官衔,‘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的闺阁辞藻换下了‘鹏鹍诚未忆,谁谓凌风翔’的豪情。温庭筠,这个似乎没由来的红尘过客,在温柔梦里谱写出一卷卷曼妙诗词,点缀着繁华长安的繁华梦里。
总是会被人记住的,斗转星移,盛唐的夜景化作了太白诗篇下的锦绣,晚唐的凉薄便成了温庭筠词句之后的辛酸。再不会有人一次次讲着朱温灭唐的故事了,可每一个夜晚,笙箫之中,婉转的歌声中是断然少不得他的故事。
花间鼻祖,晚唐风流,他的才与情,被光阴记住,仿佛为唐末的无助萧索添了别样的意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可于温岐而言,恐怕更是种莫大的讽刺吧。字里行间太小,红笺画卷太薄,通通承载不了他心头家国天下的分量。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这是他的词,却不是他一生之中的所有。除却秦楼楚馆一曲笙箫一段曲,除却传说中与鱼玄机那朦胧美丽的情爱;他的生平事迹,失意与反抗的无奈夹杂,是末世王朝逼出的一阕哀歌。
也许,他的词已然足够美,美得叫人迷醉于个中意境,再添丝毫都是累赘。然而浓墨重彩的一笔花间过往,如若没有金殿朝堂上的血泪掺杂,又该是如何呈现出如斯美景呢?
并非所有的美,都源于美好,于词人而言亦然。几十载光阴,他的失意,无奈与苦楚,以及最终的结局,都算不得多迷人的故事。可到底,那是属于温庭筠,是属于温岐的过往,都曾真实存在过。
这本《金殿重楼花间语—温庭筠传》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股古色古香的韵味,光是听着,就仿佛能闻到那馥郁的香气,看到那层叠的楼阁,以及在花丛中低语的情景。温庭筠,这个名字在唐诗的殿堂里熠熠生辉,他的词,总是那么妖冶、华丽,又带着一丝说不尽的哀愁,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这位诗人,他的生平,他的创作,他的那个时代。这本书的标题恰好点明了这一点,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他那如同锦绣般的词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生活经历,怎样的情感起伏,才能孕育出那样惊艳的篇章?是怎样的市井风情,怎样的宫廷秘辛,又在其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我期待书中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锦绣繁华又暗流涌动的时代,去品味温庭筠这位奇才的人生际遇,去理解他那“似有情,似无情”的独特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可以窥见唐代文学的璀璨,窥见一个不凡文人的内心世界。
评分初拿到《金殿重楼花间语—温庭筠传》这本书,就被其书名所吸引。温庭筠,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华丽而略显颓废的美感,仿佛一位在繁花似锦中低语的孤傲才子。“金殿重楼”勾勒出的是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是宫廷的权势与辉煌;而“花间语”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那些在闺阁、在酒宴、在月下悄然流淌的低语。我一直对温庭筠的词作情有独钟,那种浓艳的色彩,那种精巧的构思,那种独属于他个人的“温李之风”总是让我着迷。然而,对于这位诗人的生平,我却知之甚少。我渴望了解,是怎样的生活经历,怎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如此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繁华的都城中沉浮,还是在仕途的跌宕中感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温庭筠世界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够为我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温庭筠,让我能够透过他的文字,去触摸他那个时代的脉搏,去感受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评分我一直对唐代诗人群体的命运和情感世界充满好奇,而温庭筠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词,那种“玉炉香,红烛泪”的脂粉气,那种“梧桐树,三更雨”的凄迷景,总是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如此细腻且富有张力的词句,背后一定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本书的书名,就如同一个引子,勾起了我探究温庭筠一生的强烈欲望。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梳理他的生平事迹,更能深入挖掘他创作的源泉,解读他词作中的时代印记和个人情感。他身处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他经历了怎样的际遇?他的诗词又是如何与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人情世故交织在一起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鲜活的温庭筠,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文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个冰冷的名字。它应该能引领我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理解他的才情与无奈,从而更深层次地欣赏他留下的不朽篇章。
评分总觉得,每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背后,都藏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温庭筠,这个名字,对于我这个古诗词爱好者来说,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词,如同精心调配的香料,浓郁、馥郁,带着一丝撩人的醉意,又透着深深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境,仿佛就是他内心的写照。我一直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生活,怎样的经历,才能孕育出如此华丽又深沉的词句?这本书的书名,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温庭筠人生轨迹的探寻之旅。《金殿重楼花间语》——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对那个时代繁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温庭筠的成长历程,他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如何挣扎求存,他的才华如何在这个既推崇又压抑他的环境中发挥和受挫。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他与同时代文人墨客的交往,他对于仕途的追求与失落,以及那些影响他创作的细微情感和生活片段。这本书,不只是关于一个诗人,更是关于一个时代,关于一个人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装帧设计颇为雅致,封面上的暗纹和配色都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很符合我对唐代诗人的想象。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字功底,便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那种对历史细节的考究,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似乎都已经跃然纸上。温庭筠,这个名字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如同璀璨的星辰,他的词,以其浓艳、华丽、意境深邃而著称,总能勾勒出繁华都市的夜景,描绘出闺阁女子的幽怨,或是士人失意的哀愁。然而,我们对他的了解,往往仅限于那些优美的词句,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时代背景,却常常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开这层面纱,让我更清晰地看到温庭筠的真实面貌。他是一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文人,又是一位在仕途上起伏不定、饱尝人间冷暖的个体。这本书,我相信会为我们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温庭筠,以及他所处的那个丰富多彩的唐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