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年谱

湛若水年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业明 著
图书标签:
  • 湛若水
  • 年谱
  • 地方志
  • 人物传记
  • 清史
  • 家族史
  • 谱牒
  • 历史
  • 文献
  • 族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237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863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岭南思想家研究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4
字数:30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代大儒,身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明代心学开创者陈献章的弟子,又曾与王阳明交游。阳明强调“致良知”,湛若水则提倡“随处体认天理”,阳明学与甘泉学在当时分庭抗礼,均为显学。本书对湛若水之生平行事与 著述进行了详尽的编年,为明代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简介

  湛若水在明代中晚期曾是与王阳明并称于世的大思想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湛学研究远不及王学研究兴盛,对湛若水生平事迹的编年考证也严重滞后。本书材料丰富,征引湛若水本人撰著十四种,其他相关文献三十二种。在此基础上对湛若水生平行实、著述做了详尽的编年,并纠正了前人考证的不少阙失。

作者简介

  黎业明,1962年出生,广西岑溪人。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汤一介先生。2004年9月至2009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修读博士学位,师从冯达文先生。1988年7月至今,在深圳大学任教。现为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明代岭南思想史研究。著作有《梁漱溟评传》(合著)、《湛若水年谱》、《陈献章年谱》。

目录


凡例
增城沙堤湛氏世系表
湛若水年谱
谱后
附录
征引书目
后记
《湛若水年谱》是一部详尽梳理明代著名哲学家湛若水一生轨迹的学术著作。本书并非简单罗列事件,而是力求通过对湛若水生命历程的细致考证与解读,展现其思想形成、发展与影响的全貌。年谱主体以时间为轴,将湛若水自出生至辞世的九十七载光阴,切割为若干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辅以详细的史料考证、文献梳理以及学者解读,旨在构建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湛若水形象。 本书的编纂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广泛搜集了与湛若水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湛若水本人的著作,如《易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近思录》、《朱子语类》等,以及他与同时代名士的往来书信、奏疏、碑记、墓志铭等。同时,也参考了后世对其思想的评论、研究著作,力求全面、客观地呈现湛若水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精髓。 《湛若水年谱》的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一、 溯源与家世 本部分追溯湛若水的家世渊源,介绍其祖籍、家庭背景以及父母的生平。了解其成长环境,有助于理解他早期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塑造。例如,对其父的仕宦经历、母亲的家族背景等进行细致描摹,为理解湛若水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依据。 二、 求学之路与师承 详细记载湛若水求学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从他早年的启蒙教育,到拜访名师,再到成为王阳明传人,这一过程是湛若水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本部分会重点梳理他求学期间所接触的核心经典、重要的学术论辩,以及他与师长、同窗之间的互动。特别会详述他与王阳明的师生关系,以及王阳明对其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 仕途风雨与人生际遇 湛若水一生经历明代中叶的政治动荡,其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本部分将详细记录他历任的官职、参与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他在不同职位上的政绩与抱负。通过梳理其仕途中的起伏,展现其作为一名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其学术独立性。同时,也会关注其人生中的重要个人际遇,如婚姻、家庭生活、与友人的交往等,力求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四、 思想形成与发展 这是《湛若水年谱》的核心内容之一。本部分将系统梳理湛若水思想的演变过程,从其早期对理学的接受,到在与王阳明学说的融合中形成“无善无恶心之体”、“意在心”等独特见解,再到晚年对其思想的深化与完善。年谱将以时间为线索,标记出其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并结合其著作、论述,深入剖析其核心哲学范畴,如“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天理”、“人欲”等,并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对比辨析,突显其思想的原创性与价值。 五、 学术传承与影响 湛若水作为明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部分将重点梳理其学术传承的脉络,介绍其门下弟子,以及这些弟子如何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传播和发展其学说。同时,也会探讨湛若水思想在明清乃至更晚时期的流传与演变,以及其思想如何被不同时代、不同学派所理解、继承或批判。年谱将通过引用大量史料和研究成果,全面评估湛若水在思想史、学术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六、 晚年与身后 详细记述湛若水晚年的生活状态、学术活动以及最后的归宿。本部分也将涵盖其辞世后的追思、评价以及墓葬等信息。通过对晚年生活的描绘,展现其“随处格物”、“静观日用”的生命姿态,以及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年谱的特色与价值 《湛若水年谱》的编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和价值: 史料考证之精细:本书力求依据最可靠、最原始的史料,对湛若水生平事迹进行严谨考证,力避传闻之失,确保史实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存疑之处,也会加以说明,并提出可能的解释。 思想梳理之系统:《湛若水年谱》不仅仅是生平的流水账,更注重将其思想的发展轨迹与人生经历相结合。通过对不同时期著作、论说的分析,揭示其思想的逻辑发展脉络,以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要义。 人文关怀之体恤:在严谨的学术考证基础上,本书也注入了对湛若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理解与体恤。通过对其生活细节、情感世界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跨越时空的距离,感受到一个鲜活的思想家的生命力量。 学术价值之凸显:本书的出版,将为中国哲学史、明代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新资料和新视角。它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湛若水及其学说的认识,也为理解明代心学的整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湛若水年谱》的问世,旨在为学界提供一部权威、详尽、富有洞见的湛若水研究专著,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并为后人研究明代思想史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本书的内容,将是学术研究者、哲学爱好者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贵读物。本书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完整、思想深邃的湛若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细节的考据精神。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惊人的心血,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器物、甚至是某句俗语的运用,都透着一股子扎根于历史的厚重感。这使得作品的世界观无比坚实可靠,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历史堆砌,而是将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到叙事肌理之中,让历史的厚度自然地流淌出来。这种对真实和深度的追求,是真正尊重读者的表现。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可以沉浸其中、细细品味的文化空间,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取新知,拓宽视野。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样一部可能篇幅不菲的作品是有些畏惧的,担心会读得枯燥乏味,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成功地将严肃的主题包裹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外衣之下,使得即使是不太熟悉相关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进入。它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卷入其中,忘记了时间的存在。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总以为故事该告一段落了,却又会有新的悬念和转机出现,那种被巧妙引导的感觉十分畅快。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平衡了文学艺术性与大众可读性,做到了雅俗共赏,这在当代创作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成就。

评分

初次捧读这本巨著,着实被其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内涵所震撼。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那种穿越历史长河的沉浸感,是许多作品难以企及的。尤其在对某些历史节点的描绘上,那种旁观者清的洞察力和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令人钦佩。文字的韵律感也极佳,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暗藏着丰富的哲思。常常在某个不经意的词句间,便会引发对自身过往和未来走向的深深反思。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像是一面映照心灵的镜子,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审视自我,在历史的洪流中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那种荡气回肠的史诗感,让人在掩卷之后,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文学性要求较高的读者,我必须赞叹作者遣词造字的功力。那语言的质感,如同上好的丝绸,触感温润而富有光泽。很多句子并非仅仅是为了叙事,它们本身就是艺术品,值得反复玩味。例如,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总能捕捉到那种转瞬即逝的、难以言喻的意境,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这种高超的文学技巧,使得整部作品的格调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它摆脱了纯粹的记事本性质,升华为一种对生命、对时间、对存在本身的诗意探讨。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感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那种纯粹的审美愉悦是无法用其他廉价的娱乐方式来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犹如精妙的迷宫,每一个转折都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叙事的手法极其灵活多变,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细致描摹角色的内心挣扎;时而又如惊涛骇浪般气势磅礴,展现宏大叙事下的时代风云。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人根本舍不得放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人物关系时的那种游刃有余,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赋予了他们复杂的人性,善与恶、光明与阴影交织共存,极其真实可信。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修行,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悟。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珍贵和难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