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京都议定书》管控温室气体为对象,主要研究介绍了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工具。内容有:热电联产中的GHG排放、已二酸生产N2O的排放、制铝过程和氨生产过程中的GHG排放、制冷与空气调节设备的GHG排放,碳管理计算工具排放因子的数据来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计算统计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等。本书可作为全国范围内有意愿参与自愿减排的企业进行碳排放的盘查、核算的指导读物,亦可供国家有关政府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人员参考。
邓立,国家碳核查师、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员。曾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建筑工程总公司。长期从事温室气体研究与实践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温室气体盘查、核算与报告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作为主要参与人员承担完成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碳计量在碳排放鉴证中的应用”“碳计量与碳排放会计服务”等课题,填补了行业国内该领域空白。
导 言 001
0.1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002
0.2 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002
0.3 全球排放的百年历史以及所形成的现状 007
0.4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途径 009
0.5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012
1 热电联产(CHP)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分配 015
1.1 概 论 016
1.2 热电联产排放分配方法 019
1.3 效率方法的使用指南 021
1.4 内能法的使用指南 026
1.5 工作潜能法的使用指南 027
2 计算制造、安装、使用、处置制冷和空气调节设备的
氢氟碳化物(HFC)、全氟碳化物(PFC)的排放量 029
2.1 综 述 030
2.2 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选择 033
2.3 制冷和空调的HFC排放量 033
2.4 盘查清单质量 043
3 己二酸生产中N2O排放量的计算工具表指南 045
3.1 概 述 046
3.2 活动数据与排放因子的选择 046
3.3 工具所使用的计算方法 047
3.4 己二酸生产中N2O直接排放量 047
3.5 与己二酸生产相关的燃料燃烧所排放的CO2 048
4 铝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报告 049
4.1 铝行业对WRI/WBCSD温室气体议定书的附录 050
4.2 铝生产及其辅助过程CO2与PFC排放的计算方法 062
4.3 计算电解铝生产CO2当量排放总量的Excel表格与指南 080
4.4 铝行业相关定义 091
5 氨生产中CO2排放量的计算工具表使用指南 095
5.1 概 述 096
5.2 排放因子的选择 097
5.3 排放量计算 097
5.4 质量控制 098
5.5 报告与文件 099
6 氟制冷剂(HCFC—22)的生产过程中三氟甲烷(HFC—23)的
逸散排放计算工具指南 101
6.1 综 述 102
6.2 计算方法,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 102
6.3 清单质量 104
7 钢铁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 105
7.1 概 述 106
7.2 组织和运营边界 107
7.3 方法论 109
7.4 估算燃料固定燃烧的CO2 排放因子缺省值 125
7.5 估算燃料固定燃烧排放的CH4和N2O的一级默认值 130
7.6 单位转换比率 132
8 石灰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计算 135
8.1 概 述 136
8.2 方法的概述 136
8.3 石灰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37
9 硝酸生产中氧化亚氮排放的计算工具指南 139
9.1 概 述 140
9.2 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选择 140
9.3 计算氧化亚氮的排放 140
9.4 清单质量 142
10 估算纸浆生产和造纸厂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工具 143
10.1 执行摘要 144
10.2 计算工具(版本1.1) 145
10.3 硫酸盐制浆工厂石灰窑炉和煅烧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202
10.4 热电联产系统(CHP)的温室气体排放分配:
建议指南及方法回顾 206
10.5 现有盘查议定书中估算交通车辆与机械的
温室气体排放方法概述 213
10.6 源于纸浆和造纸厂垃圾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荐方法和现有方法概述 221
10.7 生物质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 239
10.8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系列表格 244
10.9 总结版本1.0的重大修订 244
11 消耗的购买电力、热或蒸汽的间接二氧化碳排放 249
11.1 概 述 250
11.2 组织边界和运营边界 251
11.3 活动数据和排放系数的选择 253
11.4 使用计算工作表 257
11.5 计算的质量控制 258
11.6 报告与记录 259
12 全球增温潜势值 261
13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计算统计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 267
13.1 前 言 268
13.2 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相关的不确定性 268
13.3 统计不确定性的汇总 272
13.4 不确定性的评估和汇总过程 272
13.5 筹备数据评估(步骤1) 273
13.6 在源水平上量化统计的不确定性(步骤2) 274
13.7 结合间接测量的单一源排放的不确定性(步骤3) 276
13.8 小计和汇总单一排放源量化的不确定性(步骤4) 277
13.9 不确定性评估解释和文件化(步骤5) 278
13.10 使用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提供的不确定性计算工具 280
13.11 了解更多信息 281
14 Change碳管理计算工具排放因子的数据来源 283
14.1 前 言 284
14.2 范围1:直接排放因子 284
14.3 范围2:间接电力排放因子 289
14.4 范围3:其他排放因子 289
14.5 固体及液体衍生燃料计算及假设 293
参考文献 296
后 记 297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调节能力,从而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不断升高。为此,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以及如何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近五十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及学术研究最关注的全球问题。为此,早在2007年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上,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讲到:“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定义的挑战。相比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挑战——削减贫困、保持经济增长、确保和平与稳定,气候变化议题是更为基础和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尽管这是由发达国家首先倡导的新型发展模式,但是在这些国家的大力推进下,在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日益恶化的重压下,减排、低碳发展模式已经势在必行,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导向。来自国内、国际具有法律效力的减排压力,必然将促使我国的各级政府和企业认真思考如何通过低碳化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转型与增长。
此套“碳减排管理和应用丛书”,共分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实务》、《拟定的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具》三册,其目的是通过介绍国际业界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探索多年取得的相关方法、准则以及特殊行业核算工具,为推动与实现我国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另外,本套丛书还提供了作者多年来在协助政府和相关企业开展碳减排管理业务时的一些做法与案例,期望能在思路上给予读者点滴指引。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实务》一书,介绍了由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协会与世界资源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为企业界提供温室气体盘查的通用性标准《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企业会计与报告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过《标准》再结合实际案例来介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流程。
《拟定的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一书,介绍了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供给专业会计师使用的审计与鉴证准则,其目的是为温室气体公开信息披露提供高质量的操作指南,以增加公众对审计和鉴证的信心。同时,这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的宽度和广度,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深化改革出现的新领域的内在需求。目前国内财经院校尚无该类图书,此书也可作为国内财经院校学生掌握国际会计准则新动态的专业书籍,亦可为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已于2013年发布了正式的《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但基于我们此前开展的工作是在《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拟定)》下进行的,且2013年版《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与《拟定的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在主导思想与方法上也是保持一致的,故本书还是以《拟定的温室气体声明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3410》来进行介绍。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具》一书,介绍了在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的通用工具和跨行业排放量化的特殊工具,并结合案例向读者展现了发达国家的优良做法及成功经验,并对排放因子的选取和不确定性评估进行了阐述。本书在政策层面,可为政府在制定区域低碳管理的政策过程中,对区域的排放现状、排放总量、排放管理进行合理评估,并有目的地进行量化,为制定重大的减排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在企业层面,可查找降低排放的契机,挖掘减排潜力,并通过必要的横向和纵向对比,以期明确创新发展目标和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在个体层面,能够通过了解相关减排知识,影响个人行为及家庭行为。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碳减排管理领域浩瀚无际、学海无涯。该套丛书的出版无非是我们涉足这一前缘学科的些许心得体会,故尚存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难免还有不少疏漏,在此衷心期待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斧正错误及不妥之处,为此先行一并感谢!
最后,还要感谢我们的好朋友——西南交通大学胡玲老师,在她的建议下才有该系列图书的出版,否则到今天为止其中的实践与做法还只是存于我们的脑海中!
碳减排管理和应用丛书
编者
2017年1月
京东授权书.jpg
读完前言,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格局和视野。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罗列计算方法或标准规范,而是将整个议题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叙事之中。这种开篇的基调,立刻提升了这本书的站位,不再是单纯的“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历史演变脉络的梳理,那种对早期温室气体研究里程碑事件的回顾,非常精炼,却又极富启发性。它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各种方法论,都是无数先驱者智慧的结晶,这不仅是对前人的致敬,也让我对自己正在学习的这份“工具”有了更深的敬畏感。文字的行文风格,是一种沉稳而富有洞察力的叙事,没有过多的学术腔调,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娓娓道来,语气中带着一种对行业未来趋势的判断和期许。这本书似乎在告诉读者:掌握工具只是第一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哲学和政策导向,才是真正实现有效减排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平时阅读很多专业书籍,常常遇到图表晦涩难懂、信息密度过高的问题,但翻开这本,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作者似乎深谙“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每一个示意图、流程图,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简化和提炼。它们并非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通过精准的色彩对比、清晰的路径箭头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将复杂的计算步骤或多层级的关系,瞬间可视化。例如,在介绍某一特定排放源的核算模型时,书中使用的那个多层级漏斗图,比任何冗长的文字描述都要直观一百倍,让人一眼就能抓住核心的输入和输出环节。这种对视觉语言的精妙运用,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对于需要频繁查阅和对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相信,这些精心设计的图表,会成为我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它们不是配角,而是与文字同等重要的信息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那种深沉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散发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内容的份量。我拿起它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触感,那种微微带有一点纹理的哑光纸张,翻阅起来非常舒服,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硬邦邦的,读起来更像是在品读一本精心制作的年鉴。内容上,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但光是目录的排版和章节的命名,就能看出作者在结构梳理上的用心。他们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条分缕析,而是用一种更具逻辑性的层级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因为它预示着这本书将引导我们逐步深入,而不是一上来就丢给我们一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特别欣赏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它让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议题变得触手可及,让人有信心去挑战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细节,都透露着一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这在技术类书籍中是难能可贵的,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编辑和校对工作做得极其出色,几乎找不到令人出戏的笔误或概念混淆之处。这对于一本涉及大量精确数据的工具书来说,是生命线级别的要求。我翻阅了几个涉及单位换算和因子引用的章节,其精确性令人赞叹,引用来源标注得清晰而详尽,这体现了作者团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资料的尊重。这种高度的可靠性,使得读者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信书中所提供的每一个数据点和每一个操作步骤,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一本工具书如果连最基本的准确性都无法保证,那么它的存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而这本《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具》,凭借其近乎完美的编辑质量,已经为自己赢得了“权威工具书”的地位。它不只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以其自身的专业性,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评分深入研究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后,我发现作者在“案例分析”部分的设置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实战经验。他们显然不想让这本书只停留在理论的象牙塔中,而是努力将其根植于真实的工业和商业环境中。案例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覆盖了能源、制造、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使得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找到与自身工作场景的连接点。更令人称道的是,案例的呈现方式——它不仅仅展示了最终的核算结果,更详细地记录了数据收集的“痛点”、模型选择的“挣扎”以及结果不一致时的“排障”过程。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因为现实中的挑战往往不在于公式本身,而在于那些充满“脏数据”和模糊界限的实际操作层面。这本书以一种近乎坦诚的态度,分享了这些“不那么完美”的经验,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在面对实际项目时的信心,它让我预感到,这本书将是我的“项目实战宝典”,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