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尔讲世界历史(英汉双语)

希利尔讲世界历史(英汉双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希利尔 著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历史
  • 双语
  • 英汉
  • 希利尔
  • 文化
  • 教育
  • 学术
  • 通史
  • 历史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525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89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441
字数:629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希利尔讲世界历史》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生动的历史教材,是卡尔沃特教育体系的典范之作。今天,它仍然是每一个喜欢读书、渴望了解世界的孩子的课外读物。

内容简介

给孩子看的历史读物,多是不成系统的历史故事,要么就是历史事件缩写。希利尔首创编年史的讲述方式:他兼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行文中渗透历史年代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时代全貌、认识历史全景。书中所倡导时间楼梯、人名重复、随文发问等方式,皆别开生面,有助于孩子对历史的有效认知和思考。希利尔的讲述新颖有趣,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读过此书,孩子们心中便有了一幅历史地图,一架时间楼梯,站在此刻,回顾漫长岁月中曾经有过的人和故事,他们会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切近明晰的了解。

作者简介

希利尔(V.M.Hillyer),美国杰出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小学教育,酷爱历史和艺术,喜欢旅行。出生于马萨诸塞州韦茅斯。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纽约的布朗宁学校教了两年书,随后迁往巴尔的摩,成为卡尔沃特学校的D一任校长。希利尔创建的小学函授教育体系,即“卡尔沃特学校体系”,惠及世界各地的政府雇员、领事、军官和传教士的子女。当维吉尔希利尔校长于1899年到卡尔沃特学校走马上任时,他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毛头小伙儿。然而,他有着一颗教师的心——一种天生的异能,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知道如何讲孩子才能听明白,以及孩子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希利尔认为,孩子们写作、阅读和数学的基础必须夯实。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学生应当接受历史、艺术、地理和科学的系统教育,意在培育熟稔周遭世界各个方面的全面型学生。希利尔痛感传统教科书的枯燥无味,立志为孩子编写一套读起来兴味盎然的历史、地理和艺术读物,这便是《希利尔讲世界史》、《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艺术史》。欧阳瑾,男,1972年生于湖南,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热爱并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已单独翻译或者与人合译了多部作品,出版了《重压下的优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说精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正向思考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强势》(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等译著。

精彩书评

维吉尔M.希利尔,这位卡尔弗特学校的校长,他开发小学教育体系,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纽约时报》

抛开科学不论,历史、地理和艺术其实是孩子一生学识的基石:历史是时间的纵深,地理是空间上的广阔,艺术则是孩子心灵的寄托。
——维吉尔M.希利尔

孩子们每次求着我给他们讲书里的历史故事。我再也不用拿绳子绑着他们听课啦!
——网站读者说

目录

PREFACE/引 言 1
INTRODUCTION/导 言 2
1 How Things Started/万物起源 10
2 People Who Lived in Caves/生活在洞穴里的人 15
3 Fire! Fire!! Fire!!!/火!火!!火!!! 20
4 From an Airplane/从飞机上向下看 24
5 Real History Begins/真正的历史由此开始 28
6 The Puzzle Writers in Egypt/埃及谜语 33
7 The Tomb Builders/修建坟墓的人 38
8 A Rich Land Where There Was No Money/没有钱的富庶之地 43
9 The Jews Search for a Home/犹太人寻找家园 48
10 Fairy-Tale Gods/神话传说中的神灵 53
11 A Fairy-Tale War/一场传说中的战争 59
12 The Kings of the Jews/犹太诸王 63
13 The People Who Made Our A B C’s/发明文字的人 67
14 Hard as Nails/铁石心肠 71
15 The Crown of Leaves/桂冠 76
16 A Bad Beginning/邪恶的开端 80
17 Kings with Corkscrew Curls/一头卷发的国王 84
18 A City of Wonders and Wickedness/奇迹和邪恶并存的城市 87
19 A Surprise Party/宴会奇袭 90
20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India/世界的另一边:印度 94
21 All the Way Around the World in China/概说中国 97
22 Rich Man, Poor Man/富人、穷人 100
23 Rome Kicks Out Her Kings/罗马废除国王 104
24 Greece vs. Persia/希腊对波斯 108
25 Fighting Mad/战争狂人 114
26 One Against a Thousand/以一敌千 118
27 The Golden Age/黄金时代 123
28 When Greek Meets Greek/当希腊人遇上希腊人 129
29 Wise Men and Otherwise/智者与庸人 133
30 A Boy King/少年国王 138
31 Picking a Fight/挑起争端 143
32 The Boot Kicks and Stamps/“靴子”左右出击 147
33 The New Champion of the World/新的世界霸主 150
34 The Noblest Roman of Them All/最高贵的罗马人 156
35 An Emperor Who Was Made a God/被奉为神灵的皇帝 162
36 “Thine Is the Kingdom, the Power, and the Glory”/“国度、权柄和
  荣耀,全是你的” 167
37 Blood and Thunder/鲜血与雷霆 172
38 A Good Emperor and a Bad Son/好皇帝,坏儿子 178
39 I_H_ _S_ _ _ _ V_ _ _ _ _/I_H__S____V_____ 182
40 Barbarian Invaders/野蛮的侵略者 186
41 Barbarians Meet the Champions of the World/野蛮人碰上了世界霸主 191
42 New Places — New Heroes/新的地方,新的英雄 196
43 Being Good/为善 199
44 A Christian Kingdom in Africa/非洲的基督教王国 204
45 Muhammad and the Early Years of Islam/穆罕默德和早期的伊斯兰教 208
46 Arabian Days/阿拉伯时代 214
47 Two Empires, Two Emperors/两个帝国,两位皇帝 219
48 Getting a Start/刚刚起步 224
49 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 228
50 Real Castles/真正的城堡 231
51 Knights and Days of Chivalry/骑士和骑士时代 236
52 A Pirate’s Great Grandson/了不起的海盗后裔 241
53 A Great Adventure/一场伟大的探险 247
54 Tick-Tack-Toe; Three Kings in a Row/井字过三关;连续三王 251
55 Three Kingdoms in West Africa/西非三王国 257
56 Bibles Made of Stone and Glass/石头与玻璃制成的《圣经》 262
57 John, Whom Nobody Loved/没人喜欢的约翰 267
58 A Great Story Teller/了不起的故事先生 271
59 “Thing-a-ma-jigger” and “What-cher-may-call-it”or a Magic Needle and a
  Magic Powder/“小小装置”和“无名之物”,或者魔针和魔粉 275
60 Thelon Gest Wart Hate Verwas/史上最久的战争 278
61 Print and Powder or Off with the Old, On with the New/印刷术和火药——
  弃旧迎新 283
62 A Sailor Who Found a New World/发现新大陆的水手 286
63 Fortune Hunters/淘金的人 293
64 The Land of Enchantment or the Search for Gold and Adventure/魅力之地:
  寻宝与冒险 300
65 Along the Coast of East Africa/东非沿海 304
66 Rebirth/重生 310
67 Christians Quarrel/基督徒反目 315
68 Queen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王 320
69 The Age of Elizabeth/伊丽莎白时代 325
70 James the Servant or What’s in a Name?/公仆詹姆斯 329
71 A King Who Lost His Head/掉了脑袋的国王 334
72 Red Cap and Red Heels/红帽子、红鞋跟 338
73 A Self-Made Man/白手起家的人 343
74 A Prince Who Ran Away/离家出走的王子 347
75 America Gets Rid of Her King/美国摆脱了国王 351
76 /天翻地覆 357
77 A Little Giant/小个子巨人 363
78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Islands/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群岛 369
79 From Pan and His Pipes to the Phonograph/从潘及其排笛到留声机 378
80 The Daily Papers of 1854—1865/1854—1865年间的日报 384
81 Three New Postage Stamps/三枚新邮票 389
82 The Age of Miracles/奇迹时代 393
83 A Different Kind of Revolution/另类革命 398
84 A World at War/战火蔓延的世界 404
85 A Short Twenty Years/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408
86 Modern Barbarians/现代“蛮子” 415
87 Fighting the Dictators/对抗独裁者 421
88 A New Spirit in the World/全球新精神 427
89 A New BIG POWER in the World/一个新的世界大国 432
90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昨天、今天和明天 437

精彩书摘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oy —
Just like me.
He had to stay in bed in the morning until seven o’clock until his father and mother were ready to get up;
So did I.
As he was always awake long before this time, he used to lie there and think about all sorts of curious things;
So did I.
One thing he used to wonder was this:
What would the world be like if there were —
No fathers and mothers,
No uncles and aunts,
No cousins or other children to play with,
Perhaps you have wondered the same thing;
So did I.
At last he used to get so lonely, just from thinking how dreadful such a world would be, that he could stand it no longer and would run to his parents’ room and jump into bed by their side just to get this terrible thought out of his mind;
So did I — for .
Well, there was a time long, long, long ago when there were no men or women or children, of any kind in the whole world. Of course there were no houses, for there was no one to build them or to live in them, no towns or cities — nothing that people make. There were just animals — mastodons and dinosaurs, birds and butterflies, frogs and snakes, turtles and fish. Can you think of such a world as that?
Then,
long, long, long
before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re were and of any sort in the whole world; there were just growing plants. Can you think of such a world as that?
Then,
……
历史的洪流与文明的交响:一部洞察人类进程的宏大叙事 《世界文明的脉络:从史前曙光到数字时代》 这是一部旨在梳理人类文明发展总轨迹的著作。它不是对既有历史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一次深刻的、跨越数万年时空的思想远航,致力于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驱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核心动力。全书结构宏大,视野开阔,力求以叙事学的张力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相结合,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立体、富有启发性的世界历史图景。 第一部分:文明的源起与早期形态的奠基(约 4000 字) 本部分聚焦于人类文明的史前阶段及其早期国家的形成,探讨了地理环境、技术革新(如火的使用和农业革命)如何成为塑造早期社会结构的关键要素。 一、走出非洲与智人的崛起: 追溯人类物种的起源,分析早期人类的迁徙路径及其在不同大陆环境中发展出的多样化生存策略。重点讨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认知革命,阐释抽象思维、语言的复杂化如何为后来的文明积累了必要的认知基础。 二、农业革命的深刻变革: 深入剖析约公元前一万年开始的新石器时代革命——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社会组织、人口密度、财富积累以及疾病传播模式的根本性重构。探讨“肥沃月湾”、“黄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独立或半独立发展出的早期农业体系的异同。 三、大河文明的摇篮与早期国家形态: 详细考察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古埃及、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和黄河文明(夏商周)的兴起。关注点在于: 灌溉技术与中央集权的关联: 阐释大型水利工程如何催生了早期的官僚体系和等级制度。 文字的发明及其功能: 探讨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早期书写系统的诞生,它们如何从记账工具转变为维护统治、记录神话和法律的基础设施。 早期宗教与宇宙观的构建: 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埃及的“玛阿特”信仰等,理解这些思想框架如何为社会秩序提供了道德和形而上的支撑。 四、地中海的初步连接与轴心时代的先声: 关注青铜时代的末期危机(“海上民族”的冲击)以及随后铁器时代的到来。重点描绘腓尼基人的商业网络、爱琴海文明(米诺斯、迈锡尼)的贸易模式,以及以色列民族宗教思想的独特发展,为后续轴心时代的思想爆发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古典时代的辉煌与帝国的扩张(约 5000 字) 本部分深入研究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 500 年间,在欧亚大陆主要地理区域内,人类政治组织和哲学思辨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轴心时代”文明。 一、轴心时代的思想革命: 探讨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哲人、先知和思想家如何同时对人类的终极意义提出深刻反思。 希腊的理性精神: 从城邦民主(雅典)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分析其对西方政治学、逻辑学和科学方法的奠基作用。 印度的精神探索: 阐释吠陀经典的演变、佛教的兴起及其对个人解脱、因果报应的探讨,以及种姓制度的社会固化机制。 中国的百家争鸣: 聚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如何催生了儒家(强调伦理秩序)、道家(强调自然和谐)和法家(强调中央集权)等多元化的治国方略。 二、帝国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分析四大古典帝国——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产)、孔雀王朝(阿育王)和秦汉帝国——的结构、扩张与维系策略。 “轴心时代”的帝国管理: 比较波斯的分封制度(萨特拉皮)、罗马的公民权扩展和秦汉郡县制的效率与局限性。 公路与贸易网络的构建: 探讨“波斯御道”、“奥古斯都大道”以及丝绸之路的初步形成,如何使不同区域的人口、商品和观念得以流动。 罗马法的遗产: 深入剖析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政治转型,及其在法律、工程和军事组织上对后世西方社会形态的深远影响。 三、区域性平衡与文化融合: 重点分析地中海世界的希腊化时代,文化如何超越城邦界限,与近东、埃及文化发生深度交融。同时,探讨汉代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中国儒家文化圈内部的稳定与扩张。 第三部分:古典余晖与跨区域交流的深化(约 3500 字) 这一部分描述了古典帝国衰落后,世界范围内的权力真空、新宗教的传播以及技术扩散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公元 500 年至 1450 年间的世界面貌。 一、后古典时期的权力重组: 拜占庭的继承者角色: 分析东罗马帝国如何继承和保存了希腊罗马的知识遗产,并在基督教的框架下维持了东部世界的稳定。 伊斯兰世界的勃兴与扩张: 阐述七世纪阿拉伯半岛上兴起的伊斯兰教,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横跨三大洲的哈里发帝国。重点分析其在巴格达、科尔多瓦等地对古希腊、波斯、印度科学、数学和医学的整合与创新,形成“伊斯兰黄金时代”。 西欧的碎片化与封建制度: 探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在蛮族迁徙、基督教教会的权力崛起和封建采邑制度下,如何缓慢地形成区域性政治实体。 二、欧亚大陆的连接与技术共享: 丝绸之路的鼎盛: 不再仅仅是奢侈品贸易,更见证了佛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思想的传播,以及造纸术、火药等关键技术的西向扩散。 蒙古帝国的冲击与整合: 分析蒙古民族的征服行动如何空前地将欧亚大陆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信息的快速流通(如马可·波罗的游记),但也带来了瘟疫(黑死病)的灾难性后果。 三、东亚的成熟与活力: 审视唐宋元时期中国在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上的领先地位。讨论宋代商业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对社会知识结构的改变,以及儒家思想在东亚文化圈(日本、朝鲜)的深度渗透与本土化。 第四部分:全球化的前夜与转型的阵痛(约 2500 字) 本部分关注 1450 年至 1750 年间,世界从相对分散走向初步连接的关键时期,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和重商主义的时代。 一、知识的复苏与信仰的重塑: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分析古希腊罗马思想的重新发现如何挑战中世纪神学中心论,将关注点重新引向人的潜能与世俗成就。 宗教改革的冲击: 考察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改革如何瓦解了西欧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催生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以及资本主义早期精神的萌芽。 二、大航海时代的全球连接: 详述欧洲航海技术(指南针、船只设计)的进步如何促成跨洋探索。重点分析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航行所带来的后果: “哥伦布交换”: 讨论美洲的作物(玉米、马铃薯)对旧大陆人口增长的贡献,以及欧洲疾病对新大陆原住民的毁灭性打击。 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兴起: 分析三角贸易的经济逻辑及其对非洲社会结构和美洲种植园经济的长期影响。 三、早期现代国家的巩固: 比较欧洲的君主专制(如路易十四的法国)与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等非欧洲传统强权的运作模式,探讨全球贸易网络如何重塑了国家财富积累的方式,为接下来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积蓄力量。 总结: 本书力图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叙述,揭示历史并非一系列孤立事件的随机集合,而是一个多中心、多线索交织的宏大进程。它强调地理、技术、思想和制度这四大驱动力在塑造人类命运中的相互作用,引导读者思考“我们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这一亘古命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些许复古情怀的封面,配上略微泛黄的纸张质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你拉回了那个充满求知欲的年代。初翻开来,那种油墨的淡淡香气,混合着纸张特有的芬芳,让人心头一暖。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正文与译文之间那种清晰的区隔,既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又极大地便利了双语对照的学习过程。对于我这种英文基础不算扎实,但又渴望通过阅读原著来提升自己的人来说,这简直是福音。每一次翻阅,都不只是信息的获取,更像是一次对阅读载体的享受。那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不是电子阅读器能给予的。更别提,书脊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丝毫没有松散的迹象,看得出制作方在细节上的坚持。

评分

真正让我惊艳的是它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虽然主题宏大,但作者的叙事方式却充满了亲和力,完全没有一般教科书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刻板印象。它不像是在堆砌枯燥的年代、事件和人名,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坐在壁炉边,慢条斯理地为你讲述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如何徐徐展开的。叙述的节奏掌握得极其精准,时而紧凑,直击核心冲突,时而舒缓,留出空间让读者消化那些复杂的人文背景和社会思潮。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是区分“好书”与“伟大的书”的关键。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个人化”了,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挣扎与辉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冰冷的概念层面。

评分

阅读体验的另一个维度是作者的视角和笔触。我感觉到,这部作品在力图保持客观性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抛弃一种带有温和批判性的洞察力。它没有简单地赞颂或谴责历史,而是更倾向于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和结构性矛盾。你会读到对不同文明兴衰逻辑的细致剖析,那些关于权力更迭、技术飞跃以及思想碰撞的讨论,都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智慧光芒。这种成熟的叙事态度,培养了读者一种更为审慎的历史观,它教导我们去提问,去质疑那些看似天经地义的结论,而不是全盘接受。这对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无疑是裨益良多的。

评分

总结来说,这部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历史入门”范畴。它更像是一本“思维构建手册”。通过它提供的跨文化、跨时空的参照系,我发现自己看待当前世界格局的方式都变得更加立体和全面了。那种知识被系统地、有逻辑地组织起来后所带来的清晰感和掌控感,是阅读过程中最令人满足的部分。无论你是否对世界历史有深厚背景,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一个坚实而富有启发性的起点。它不只是记录过去,更在某种程度上,为理解当下和预见未来提供了必要的思维工具和广阔的视野。这是一次充实而愉悦的精神旅程,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

对于学习者而言,工具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使用的便捷性和深入性上。这部作品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我注意到它在处理一些专业术语或文化典故时,往往会在脚注或边栏提供非常精准且易于理解的解释。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降低了阅读中的理解门槛,避免了因为一个小小的文化断层而不得不中断阅读去查阅其他资料的窘境。并且,那些精选的插图和地图,虽然数量可能不算多,但选取的角度和时机都非常到位,它们如同精准的锚点,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的地理和时间框架。这套系统的辅助设计,让学习过程变得既高效又充满乐趣,可以说是对“双语学习资源”这个概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评分

不错 不错 下次还会购买 京东的东西就是好 没话说

评分

失去了雷凯!你说了一个微信的朋友圈

评分

99元10本特别划算,买了几本食谱,打算研究一下,包装完好,物流很快,很满意

评分

很喜欢这种英汉双语的图书,可以对照学习,618满减入手,值。

评分

作者博学 文笔生动

评分

书籍不错,价格实惠内容经典,买了一套,好评。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还好好哈哈哈呵呵呵呵呵哈哈哈

评分

这个系列买了全套。包装完好都有塑封,送货很快,作为学习英语的课外读物培养语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