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種疾病的“身體警訊”全麵解讀,包含瞭所有您都可能經曆到的疼痛和其他生理不適的訊號
◆美國三大健康讀物之一,《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美國醫學暢銷書《真正的好療法》及《醫生,我該吃什麼》的作者伊沙多爾·羅生福醫學博士的另一力作!
◆注意:本書所列癥狀(身體警訊)均為西醫式,非中醫小偏方,中醫愛好者請繞道!
◆從現在開始,注意身體跟你的對話:
(1)頭部疼痛
(2)喉嚨疼痛
(3)腳部疼痛
(4)關節疼痛
(5)從肺部引發的胸痛
(6)流鼻血
(7)牙齦齣血
(8)腿部水腫
(9)虛弱或昏倒
(10)失眠
(11)經常性疲勞
(12)原因不明的肥胖
(13)不孕癥
(14)腹部疼痛
(15)眼部疼痛
這是一本很有價值及便於使用的傢庭醫學參考書。作者伊沙多爾·羅生福是一位傑齣的醫師、暢銷書作傢及電視《鍾點雜誌》的專欄醫學評論者。《注意!身體的警訊》是一本徹頭徹尾的醫學指南,包含瞭所有您都可能經曆到的疼痛和其他生理不適的信號。有彆於其他一般傢庭醫學指南,本書對某些特彆的癥狀提供清楚的解說及直接的建議,內容分成“疼痛”“齣血”和“發熱”數個主題,讓您能迅速找到想要查閱的內容。通過溫馨、可靠的筆調,作者告訴您如何正確解讀您身上發齣的警訊,應該怎樣尋找醫師治療,及該如何排除對自己健康的不必要的顧慮。《注意!身體的警訊》就像您的傢庭醫師,隨時隨地馬上解答您的疑問,給您對某些疾病的疑慮一個圓滿的建議,及減少您延誤治病的風險。
伊沙多爾·羅生福,醫學博士,美國著名的內科醫生和健康專傢之一。紐約醫院康乃爾醫學中心教授,被榮封為“羅西傑齣奬臨床學教授”,紐約醫院和癌癥紀念中心主治醫師,曾擔任紐約醫學會社的會長、美國國傢健康中心心髒研究所的特彆委員以及美國猝死癥顧問委員長達10年之久。他曾連續8年每周在聯播的《鍾點雜誌》電視節目上擔任健康谘詢專傢,並擔任CBS晨間顧問長達4年。作為羅生福心髒基金會的總裁,每月為世界著名的《時尚》雜誌寫健康專欄文章。著有《真正的好療法》《醫生,我該吃什麼》《注意!身體的警訊》,這些著作均為美國醫學暢銷書。
本書是您必需的健康投資
——美國著名書評傢安·藍達斯
本書救瞭我的命……我在清晨三點半醒來,覺得胸口一陣巨痛,我隻好騙自己是消化不良……但是剛剛看到伊沙多爾·羅生福醫師的《注意!身體的警訊》後,我纔發現自己有心髒病的徵兆,我知道我得馬上到醫院去求醫。
——美國著名作傢傑剋·巴雅
一本參考性的指南,精簡、明瞭、可讀性強,解讀瞭許多人體疾病發作的信號——從手肘疼痛和凸眼到舊疾復發、瘙癢及禿發,以及對抑鬱癥的特彆治療方法和如何從手指甲和腳趾甲中診斷齣40種不同的疾病。
——美國《紐約日報》
羅生福醫師對如何做自我診斷提供瞭明智的建議。同時解釋瞭年齡、性彆、傢族病史及生活習慣是如何為身體的各種癥狀提供綫索的。《注意!身體的警訊》可以為讀者節省許多時間、金錢及很多不必要的憂慮。
——美國《齣版人周刊》
序言
Part 1 疼痛 一個你不能忽視的信號!
●怎樣感覺到疼痛?為什麼會覺得痛?
1 頭部疼痛
2 眼部疼痛
3 耳朵疼痛
4 舌頭疼痛
5 喉嚨疼痛
6 頸部疼痛
7 背部疼痛
8 肩膀疼痛
9 腿部疼痛
10 腳部疼痛
11 關節疼痛
12 手肘疼痛
13 胸部疼痛(從心髒引發的胸痛)
14 從肺部引發的胸痛
15 肋骨疼痛
16 從身體任何部位引發的胸痛
17 胃灼熱(心口灼熱)
18 腹部疼痛(右側、左側、右上側及左下側)
19 腹部正中央部位的疼痛
20 肋腹(腰窩)疼痛
21 直腸及肛門疼痛
22 腹股溝疼痛
23 睾丸疼痛
24 陰莖疼痛
25 乳房疼痛
26 痛經
27 性交疼痛
28 排尿疼痛
Part 2 腫塊及非腫塊性質的腫脹狀況
●非病態增衍所形成的“腫塊”
1 舌頭腫脹
2 牙齦腫脹
3 眼睛鼓脹(凸齣)
4 頸部腫塊
5 腋窩腫塊
6 乳房腫塊
7 腹部腫脹
8 腹股溝腫塊
9 睾丸腫塊
10 直腸腫塊
11 腿部水腫
Part 3 不正常的齣血現象
1 皮下齣血
2 流鼻血
3 眼睛充血
4 牙齦齣血
5 耳內齣血
6 嘔血
7 唾液中帶血
8 乳頭齣血
9 尿液中帶血(血尿)
10 血精
11 便血
12 陰道異常齣血
13 月經量少或無月經
Part 4 發熱 體溫多高纔算是高熱?
1 測量體溫
2 確定已經發熱
3 找齣病因
Part 5 神經係統是否完全正常
1 猝發
2 虛弱或昏倒
3 麵癱
4 震顫
5 身體各個部位齣現的麻木感和刺痛感
6 嗅覺或味覺退化
7 尿失禁
8 記憶力減退或行為怪異
Part 6 視力障礙
1 逐漸老化的視力
2 黑點、視力模糊、乏光及重影等現象
3 眼瞼下垂
Part 7 聽力障礙 耳聾、耳鳴等
Part 8 消化係統 進食和排泄問題
1 無食欲
2 惡心
3 原因不明的肥胖
4 吞咽睏難
5 黃疸
6 便秘
7 腹瀉
Part 9 呼吸係統 呼吸感到睏難嗎?
1 長期咳嗽
2 呼吸急促
3 打鼾
4 聲音改變
5 打嗝
Part 10 性障礙
1 男性陽痿,女性怕冷
2 不孕癥
Part 11 皮膚癥狀
1 發癢
2 禿頭
3 毛發過於濃密
4 滿臉通紅
5 皮膚變色
6 臉色蒼白
7 多汗癥
8 指甲是健康指標
Part 12 心悸、脈搏及心律不齊
1 如何測量脈搏
2 脈搏提供哪些信息?
3 這樣的心率正常嗎?
Part 13 高血壓 這些現象提供瞭什麼信息?
1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壓?為什麼?
2 造成高血壓的原因
Part 14 睡眠不足或過度
1 經常昏睡
2 失眠
3 經常性疲倦
Part 15 尿液異常現象
檢查自己的尿液
Part 16 經常覺得口渴
1 水的攝取與排除
2 找齣原因
Part 17 遺傳及生活方式對癥狀的影響
1 年齡的影響
2 性彆差異的影響
3 婚姻狀況的影響
4 傢族遺傳基因的影響
5 工作環境的影響
6 酒精的影響
7 香煙的危害
8 藥物的影響
9 特彆寫給同性戀者
說實話,我拿到《注意!身體的警訊》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因為我平時閱讀的書籍類型比較駁雜,很少會專門去鑽研健康類的內容。但這本書的齣現,卻像一股清流,徹底顛覆瞭我對健康科普書籍的固有印象。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醫學百科,也不是空洞無物的養生指南,而是一本充滿瞭智慧和洞察力的讀物,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身體的每一次“小聲息”,都可能蘊藏著重要的信息。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她巧妙地將科學知識與人文關懷融為一體,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解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的身體信號。她不是簡單地羅列癥狀,而是通過深入淺齣的剖析,讓我們理解這些信號齣現的根本原因,以及它們可能對我們整體健康産生的長遠影響。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身體的語言”的解讀,它讓我明白,身體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沉默的機器,而是會通過各種方式與我們交流,隻是我們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忽略瞭它的“求救信號”。舉個例子,書中對“情緒”與“身體健康”的聯係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描寫,讓我瞭解到,很多時候,我們看似無緣無故的身體不適,可能僅僅是情緒壓抑或者心理壓力過大的錶現。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因為我平時就是一個容易把情緒藏在心裏的人。而且,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也並非那種“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強調個性化,鼓勵讀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這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實用,而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閱讀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交流,讓我感到溫暖,也讓我更加自信地去麵對身體的種種變化。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健康問題保持著一種“被動接受”的態度,覺得身體齣現什麼問題就去醫院解決,很少去主動瞭解身體運作的規律。《注意!身體的警訊》這本書,可以說是徹底改變瞭我的這種觀念。它並不是一本簡單的“治病指南”,而更像是一堂關於“身體智慧”的啓濛課。作者用一種非常詩意且充滿哲思的語言,描繪瞭身體的精妙之處,以及它如何通過各種信號來與我們溝通。我尤其喜歡她對“身體信號”的解讀,她並沒有將它們看作是令人恐懼的“故障”,而是視為身體在“求救”或者“提醒”的一種方式。她用大量生動形象的比喻,將那些復雜的生理過程解釋得如同兒歌般易懂,比如將身體比作一個精密的“生態係統”,將各種疾病的早期癥狀比作“暗流湧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慢性炎癥”的分析,我之前對這個概念非常模糊,覺得隻是小小的炎癥,沒那麼嚴重。結果書中詳細闡述瞭慢性炎癥是如何悄無聲息地侵蝕身體,並且與多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這讓我大為震驚。更讓我欣喜的是,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問題”的陳述,更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它並非提供那些讓人望而卻步的“高難度”調整,而是從生活習慣的細微改變入手,引導讀者逐步建立起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書中關於“情緒對腸道健康的影響”的章節,讓我意識到,我平時的一些不良情緒,竟然會對我的消化係統産生如此大的負麵影響,並且提供瞭非常實用的調節方法。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心靈導師在交流,它讓我更加熱愛自己的身體,也更加懂得如何去嗬護它。它讓我明白,健康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源於我們對身體的細心觀察和積極迴應。
評分我嚮來是個對身體健康抱有懷疑態度的傢夥,總覺得各種“小毛病”都是小題大做,能忍則忍,吃點藥扛過去就完事兒瞭。直到我讀瞭《注意!身體的警訊》,我纔真正意識到,我以前的認知有多麼狹隘和危險。這本書就像一記響亮的警鍾,直接敲在瞭我腦袋上,讓我不得不停下來,認真審視自己對待身體的態度。作者在書裏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用一種非常嚴謹、但又容易理解的方式,剖析瞭那些我們常常忽視的身體信號。她沒有用那些高深莫測的醫學術語,而是把很多復雜的生理過程,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比如把腸道比作“第二大腦”,把皮膚問題比作身體內部失衡的外在錶現等等。我特彆喜歡書裏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方法,她會從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癥狀入手,然後層層深入,揭示齣它背後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並且給齣非常具體的建議,讓你知道該如何去應對,而不是單純地嚇唬你。我記得有一段講到疲勞,我一直以為就是睡不夠,結果書中指齣,慢性疲勞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前兆,甚至和某些免疫係統的問題有關。這讓我大吃一驚,也開始反思自己平時那種“熬夜黨”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你“有什麼問題”,它更注重“如何解決”,提供瞭很多可以直接實踐的方法,從飲食調整、運動建議,到情緒管理,都考慮到瞭。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身體信號的人,而是變成瞭一個能主動與身體溝通、並且能積極應對的“主人”。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讓我開始真正地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評分從沒想過一本關於身體警訊的書,能讓我讀得如此津津有味,甚至有點愛不釋手。《注意!身體的警訊》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的一大亮點。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鮮明,她不像那些傳統意義上的科普作傢,用冰冷的術語和數據堆砌篇幅,而是用一種充滿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的筆觸,將身體的奧秘娓娓道來。我最喜歡的地方在於,她沒有把身體描繪成一個脆弱易損的“玻璃娃娃”,而是將其看作一個充滿智慧、能夠自我調節的生命體。她教會我如何去“傾聽”身體的細微變化,比如皮膚的顔色、指甲的紋路、甚至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疼痛,都可能在嚮我們傳遞重要的信息。書中有很多關於“身體記憶”的論述,讓我對“未病先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她用大量的真實案例,結閤科學的解釋,來闡述那些我們容易忽視的身體信號,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更嚴重問題的。比如,她詳細講解瞭“亞健康”狀態的普遍性,以及如何通過一些細微的調整,來避免身體滑嚮疾病的深淵。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以前總覺得“小病小痛”沒什麼大不瞭,能夠自己扛過去。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那可能正是身體在“敲響警鍾”,如果置之不理,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賦權”,它讓你相信,你完全有能力去理解和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不是完全依賴於外部的醫療係統。書中的方法論非常係統化,從日常飲食、作息規律,到情緒管理、運動方式,都有非常具體的指導,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本“身體健康管理手冊”。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讓我眼前一亮的一本!我平常對這類健康科普書籍其實並沒有特彆大的興趣,總覺得它們要麼太專業晦澀,要麼就寫得乾巴巴的,讀起來像是在背課文。但《注意!身體的警訊》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剛拿到書的時候,我還沒抱太大希望,打算隨便翻翻。結果呢?我竟然一口氣看瞭好幾個小時,完全停不下來!作者的文筆非常有感染力,她用一種非常親切、生活化的語言,把那些聽起來很嚴肅的身體信號講得像身邊朋友在聊天一樣。而且,她不是那種生硬地羅列癥狀,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非常貼切的比喻,來解釋為什麼身體會齣現這些“警訊”,以及這些警訊背後可能隱藏著什麼。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睡眠那一章,我一直以為睡不好就是單純的失眠,沒想到書中從腸道健康、情緒壓力、甚至日常飲食習慣都分析瞭和睡眠質量的關聯,還給齣瞭好多實用的小建議,比如睡前冥想、調整房間光綫等等,這些都不是那種網上隨處可見的“通俗”建議,而是有科學依據,並且操作起來並不睏難的。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身體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不再隻是單純地“感覺不舒服”,而是開始嘗試去傾聽身體真正的聲音,去理解它想告訴我什麼。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沒有密密麻麻的文字,適當的留白和插圖,讓閱讀體驗更加輕鬆愉快。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我願意強烈推薦給身邊所有人的書,無論你是健康達人還是剛開始關注身體健康,都能從中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