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人来说,“妈妈”的称呼是一辈子的幸福;对男人来说,“爸爸”的称呼是一辈子的骄傲。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王凌说:“有计划地备孕不仅为了优生,更为了母婴健康”。
成功怀孕关键的因素是饮食、锻炼与情绪的管理,这是成功迎来宝宝的必要条件。但备孕不同于孕期保健,整个孕期,孕妈妈都会有专业的医生提供各种建议与帮助,而备孕一直没有专门的机构给予年轻的夫妻正确的指导,特别是备孕夫妻的饮食调理方面。
考虑到市面上还没有一本专门以食谱为主的备孕书,所以王凌决定出版这本《成功备孕营养食谱》,以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为主,结合案例为备孕夫妻量身定制好“孕”食谱,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备孕饮食知识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
愿所有正在备孕的朋友都能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获得“好孕”。
怀不上、保不住、生不下……一场生育危机似乎已经到来!
很多人都为“怀孕难”而苦恼,却不知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导致不孕不育!别担心,跟着妇产科医生定制的“好孕”食谱,你也轻松能怀上健康的宝宝。
孕前调养,爸爸、妈妈一个都不能少!健康的宝宝,首先必须是健康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结晶,备孕夫妻饮食调理、需要补充的营养素以及饮食禁忌,看贴子找偏方,不如听专家的靠谱。
备孕是优孕的关键,尽早准备才会有平安的孕程!从孕前6个月到孕前1个月,将备孕黄金营养餐端上家庭餐桌,让备孕夫妻吃出精强卵壮的好体质,不管是头胎还是二胎,照着吃,没有理由怀不上。
不仅是备孕食谱,每道菜谱上还说明了适合孕期哪个阶段食用!孕前这么吃,有好孕;怀孕照着吃长胎不长肉。一本书,解决备孕和怀孕的所有饮食问题。
王凌
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70后美女医学博士、留日博士后
医师执业证书编码:110310000032289
她既是医生,又是妈妈,“医者仁心”四个字在她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作为妇产科医生,她严谨、专业。作为两个萌宝的妈妈,她非常理解女性在备孕期间的迷惘和忧虑。为了让备孕女性少份焦虑、多份信心,她希望结合自身经历、结合本书,和大家分享关于备孕饮食的细节,站在备孕女性的角度解决问题。
微博:http://weibo.com/Drwangling
书中记录的,都是王凌医生多年行医的经验和病例总结,但愿每个读者都能懂得一些基本的备孕常识,懂得保护自己的生育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李超荆教授
想要孕育健康聪明的宝宝,从准备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李大金教授
将男性和女性备孕调理分开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兼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杜美蓉教授
Part1 成功备孕,一线医生有话说
1.补叶酸会影响月经规律? / 2
2.不孕原因不明,测测“糖耐量” / 4
3 看贴子找偏方,不如信医生 / 6
4.备孕3个月还没怀上,就是不孕不育? / 8
5.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引发不孕不育? / 9
6. 排卵期多同房就能怀孕吗? / 10
7.非排卵期需要禁欲吗? / 11
……
Part2 补对营养素提高受孕力
……
Part3 肥肥的卵子,妈妈给宝宝的礼物
让卵巢健康卵子优秀的黄金食材
……
备孕女性尽量拒绝的食物
……
4周排毒调体质,养出优质卵子
......
Part4 强壮的精子,爸爸给宝宝的见面礼
提高精子质量的食材
……
孕前这些杀精食物要少碰
……
4周调理食谱,养出活力精子
......
Part5 夫妻备孕餐单,让精子和卵子更好会合
孕前6个月黄金配餐推荐
……
孕前3个月黄金配餐推荐
……
孕前1个月黄金配餐推荐
……
附录 我真的怀孕了吗
早孕试纸也许你看不懂 / 138
同房后18天测怀孕比较准确 / 139
赶走先兆流产,别让宝宝来了又走 / 140
……
补叶酸会影响月经规律?
☆提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和其他出生缺陷
☆35岁以上的备孕女性需要重点补充叶酸
门诊案例1
琳琳来我们门诊做孕前检查时,我告诉了她许多注意事项,她听了都没有异议,唯独对“提前3个月服用叶酸片”表示反对。她说她以前也服用过叶酸片,但是那个月的“大姨妈”就来迟了,害得她连排卵期都算错了。那么,补叶酸真的会让“大姨妈”迟来吗?备孕期到底该怎么补叶酸?
叶酸要补,但不可过量
叶酸是代谢方面的物质,不是激素,不会改变月经规律。琳琳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比如紧张焦虑,老想着要怀孕,或者碰巧工作压力大,内分泌失调等,影响到月经的规律,导致月经延迟。但是她只注意到这个月服用了叶酸片,却忽视了其他可能会影响月经规律的因素。
怀孕最初的8周,是胎宝宝重要器官快速发育阶段,当孕妈妈意识到已经怀孕时,可能已经错过了小生命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应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但补叶酸的量要适宜,孕前每天摄入叶酸400微克(市面上有专门适合备孕女性服用的叶酸增补剂,一般为1片的量)即可。
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具有不稳定性,遇光、遇热都易失去活性,所以虽然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50%~70%;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也会损失很大。因此,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
相对蔬菜而言,水果中叶酸的损耗相对较少,比如猕猴桃、柑橘、香蕉等,都是补充叶酸的好选择。富含叶酸的食物还有芦荟、西蓝花、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牛奶等。
叶酸与维生素补充剂不可以同时服用
许多女性备孕或者怀孕之后,担心维生素摄入不够,会选择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实验证明,叶酸在酸性环境中极易被破坏,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中比较稳定,而维生素C及维生素B2、维生素B6要在酸性环境中才比较稳定。所以,在吃含叶酸的食物或叶酸补充剂时,尽量不要服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B2、维生素B6补充剂,因为二者的稳定环境相抵触,吸收率会受到影响,服用间隔时间最好保持半小时以上。
把握最佳受孕年龄
从医学角度来讲,我国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4~29岁,35岁后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子质量变差,胚胎的畸形率会上升。但很多女性朋友20多岁时拼学历,到了30多岁开始拼资历,常常把生宝宝的事往后延迟,等到想要宝宝时,往往会出现各种状况。
和老婆一起备孕
即使是一个健康男性,4% 的精子也存在染色体异常,而男性补充叶酸能降低染色体异常的精子所占比例。铁:足量铁防流产
贫血会影响生育,而缺铁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患有贫血,那么你的身体实际上在和各个方面“作战”,就很难怀孕。由缺铁引发的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女性身体免疫力,自觉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并干扰胚胎的正常分化、发育和器官的形成。
每日需求量
备孕和怀孕期间,女性对铁的需求增加:推荐备孕期每天摄入铁20毫克,孕早期每天补充15~20毫克,孕晚期每天摄入量为30~35毫克。
获取渠道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血液、肝脏等组织中。植物性食品中的铁均为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粮食、蔬菜、坚果等食物中,特别是葡萄干、菠菜、小麦或麦芽等。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汉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统与自然的气息,让人联想到健康、朴实的食材和烹饪方式。我最初被它吸引,是因为它承诺提供一系列“成功备孕”的食谱,这正是我和我的伴侣目前非常需要的指导。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泛泛而谈的营养学入门读物,而不是一本实用的食谱宝典。书中花了很多篇幅去介绍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性,这当然很重要,但对于一个急切希望看到具体菜谱的人来说,这些理论性的内容显得过于冗长和晦涩。比如,它用了整整两章来解释“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用”,虽然信息准确,但行文风格更像是大学教材的节选,而不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健康指南。我期待的是“备孕期女性每日三餐推荐”或者“如何用食物调整激素水平”这类立即可操作的建议,但这本书提供的更多是“你应该吃什么”的理论,而不是“怎么做才能让你吃到”的实际操作指南。如果它能增加更多基于不同体质或不同备孕阶段的个性化食谱模板,并配上详细的步骤和烹饪技巧,那么它的实用价值会大大提升。目前看来,它更适合那些需要系统学习基础营养学知识的初学者,而不是那些寻求快速、有效食谱解决方案的备孕家庭。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量实在令人失望,这极大地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我购买这类食谱书,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通过精美的图片获得烹饪的灵感和动力,但《汉竹》里的配图数量稀少,而且色彩和光线处理得非常平淡,很多菜肴看起来毫无食欲,更像是普通家庭随手拍的照片,而不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更要命的是,许多食谱的文字描述也缺乏必要的细节和精确度。比如,某个食谱要求“少许盐”或“适量油”,这对初次尝试的读者来说几乎是无法衡量的标准。我特别想知道,备孕期间的营养控制是非常精细的,一个“少许”可能是几克,也可能是十几克,这其中的差异对于追求精准营养的备孕夫妻来说至关重要。我试图在书中寻找一些关于食材采购的建议,比如哪里能买到特定种类的有机蔬菜,或者如何判断食材的新鲜程度,但这些实践性的内容几乎找不到。整体感觉这本书在内容策划上像是匆匆忙忙赶工出来的,设计感和用户友好度严重不足,让原本充满希望的备孕之旅增添了一丝挫败感。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汉竹》更像是一份理念宣传册而非实操手册,它成功地传达了“健康饮食对备孕很重要”的理念,但在如何将这个理念落地到日常三餐中,它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语调非常学术化,缺乏亲和力和共情。作为一个备孕的读者,我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理解我的困境并能提供具体帮助的“厨房伙伴”,而不是一位严肃的营养学教授在做理论讲解。书中没有太多关于烹饪灵感、厨房小窍门,或者如何让这些健康食物变得美味的小技巧。例如,如何巧妙地将那些备孕必需但口感可能不佳的食材(比如特定的藻类或糙米)做得让人愿意接受?书中对此几乎没有涉及。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为什么吃”的论证,而非一个“怎么吃”的指南。如果读者已经具备了扎实的营养学背景,并只是想找一些新颖的菜式作为参考,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点点启发,但对于零基础且亟需指导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最终我可能需要借助其他更注重实操和步骤分解的资源。
评分这本书在“备孕期常见问题解答与食物禁忌”这部分的处理上,显得非常保守和模糊,几乎是避重就轻。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都会有很多关于饮食的疑问,比如哪些加工食品绝对不能碰?咖啡因的摄入量究竟是多少才安全?在面对外食或聚餐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备孕友好”的选择?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强硬的、基于最新研究的“红线”标准。然而,书中给出的建议大多是“适度即可”、“尽量避免”,缺乏明确的界限和后果说明。例如,提到转基因食品时,措辞非常谨慎,没有明确给出建议。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对于正处于高度焦虑期的备孕者来说,反而会增加更多不确定性。我希望看到的是“如果你想提高成功率,请将此项摄入量控制在每天XX毫克以下”这样的清晰指引。目前这部分内容读起来像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而不是真正为读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工具。
评分作为一本主打“食谱”的书籍,它的“食谱”部分处理得极为草率和不足,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翻阅了近半本书,发现真正的菜谱数量少得可怜,而且重复性很高。很多菜谱都是在强调基础食材的搭配,例如“菠菜鸡蛋饼”或“鸡胸肉沙拉”,这些菜肴在任何一本基础健康食谱中都能找到,而且会提供更详尽的卡路里估算和营养分解。真正让我期待的,例如针对改善卵子质量的特定食谱、或是男性精子活力提升的“超级食物组合”,在书中几乎是空白。我甚至找不到一个明确的“一周七日备孕食谱安排表”,让我们可以直接照着执行。相反,书中大量篇幅被用于解释不同食物对“气血”或“脾胃”的影响,虽然这可能迎合了某些传统养生理念,但对于寻求现代科学营养支持的读者来说,这种玄乎的描述并不能转化为可操作的厨房指南。如果作者能将重点放在开发几道真正具有创新性、且能针对性解决备孕难题的独特食谱上,这本书的价值将不可同日而语。
评分感觉不错有提高卵子质量和精子质量的食谱
评分不错~~~
评分。。。。。
评分正版书,挺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实用,易操作
评分正版书,挺不错
评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