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取穴不出错(汉竹)

精准取穴不出错(汉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乃刚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针灸
  • 取穴
  • 经络
  • 汉竹
  • 图解
  • 临床
  • 穴位
  • 医学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8607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077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08
字数:15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想学经络穴位,没有专家带你入门怎么办?

取穴,找不准穴位怎么办?

按摩,没什么效果怎么办?

......

经络腧穴,看似繁琐复杂,让人望而却步,实则是有套路的。

人体14条经络,每条经络上都有不同数量的穴位,每个穴位掌管着人体不同的部位。经络上的穴位在人体中左右对称,只要了解其中一侧穴位,另一侧则毫无顾虑。而经外奇穴指在十四经穴以外,既有定名,又有定位,常在人体正中线上。

本书详细介绍了每个穴位的功效、主治和配伍,更有巧妙的按摩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3秒钟精准取穴,还有口诀帮你快速记忆经络上的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准确的骨骼定位图,帮你扫清穴位上的各种障碍。

作者简介

刘乃刚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博士

多年从事针灸腧穴研究、针刀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对人体穴位定位、配穴祛病等居家保健疗法有很深入的研究,主编针灸穴位类著作20余部,如《超简单取穴不出错》 《新国际标准针灸穴位挂图》 《准确找穴按摩速查》 《手耳头足脊柱定位按摩》等畅销书并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在医学专业上,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科协第八届博士生年会优秀论文、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奖等各级各类奖项7项,拥有国家专利1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常用取穴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

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中府LU1
云门LU2
天府LU3
侠白LU4
尺泽LU5
孔最LU6
列缺LU7
经渠LU8
太渊LU9
鱼际LU10
少商LU11

第三章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LI1
二间LI2
三间LI3
合谷LI4
阳溪LI5
偏历LI6
温溜LI7
下廉LI8
上廉LI9
手三里LI10
曲池LI11
肘醪LI12
手五里L113
臂臑Ll14
肩 髃 Ll15
巨骨L116
天鼎L117
扶突LI18
口禾膠LI19
迎香L120
……

第四章 足阳明胃经
第五章 足太阴脾经
第六章 手少阴J0经
第七章 手太阳小肠经
第八章 足太阳膀胱经
第九章 足少阴肾经
第十章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一章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二章 足少阳胆经
第十三章 足厥阴肝
第十四章 任脉
第十五章 督脉
第十六章 经外奇穴
附录十四经脉腧穴及经外奇穴
索引(按笔画)

精彩书摘

足阳明胃经

颈部支脉

大迎前向下走至人迎,沿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膈肌,属于胃,联络脾脏。

胸腹部主干

腹部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头,向下夹脐两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腹内支脉

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气冲会合。由此下行至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盖,沿胫骨外侧下行至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第二足趾末端(厉兑)。

小腿的支脉

从膝下三寸(足三里)处分出,向下进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足部支脉

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间,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主治证候

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胃胀、腹胀、水肿、咽喉肿痛、鼻出血、胸胁部疼痛等。起于承泣,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络的脏腑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脾。

承泣 ST1

精准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快速取穴:食指、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鼻侧,食指指尖位于下眼眶边缘处即是。

功效:散风清热,明目止泪,通经活络。

主治:目赤肿痛,视力模糊,夜盲,迎风流泪,口眼歪斜。

5分钟按摩:用食指按揉承泣,能防治眼部疾患。

四白ST2

精准定位:在面部,眼眶下方的凹陷处,瞳孔直下。

快速取穴:食指、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两侧鼻翼,食指指尖所按处有一凹陷处。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目赤痛痒,迎风流泪,眼睑动,口眼歪斜,面瘫。

5分钟按摩:用食指按揉四白,能防治眼部疾患。


经络探索:身体的奥秘与自我疗愈的智慧 本书并非一本医学教科书,也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它是一场关于身体智慧的深入探索,一次关于生命能量流动的诗意描绘,更是一段通往自我觉察与身心平衡的旅程。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解开人体经络的神秘面纱,揭示隐藏在身体深处的古老智慧,并以此为基础,引导读者掌握一套简单易行、却能触及根本的自我疗愈方法。 穿越时空的智慧之河:经络的起源与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古老的东方智慧早已洞察到生命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宇宙万物紧密相连的能量场。其中,经络系统便是这种深刻洞察的具象化体现。本书将带领读者回顾经络理论的漫长历史,从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到黄帝内经的系统阐述,再到历代医家对经络学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我们将了解经络是如何被早期先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与长期的实践所发现的,它们是如何被视为人体内在的“高速公路”,连接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输送着气血津液,维持着生命的正常运转。 我们还将探讨经络理论在中国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它如何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核心思想相互辉映,共同构筑起东方医学独特的世界观。这并非是对历史的简单回顾,而是通过理解经络的起源与发展,建立起对这一古老智慧的尊重与认同,为后续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看不见的能量流:经络的本质与功能 经络,究竟是什么?它并非实体存在的管道,也不是神经或血管。本书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而非生涩的专业术语,来阐释经络的本质——一种看不见的、流动的能量场,我们称之为“气”。气血津液的运行,离不开经络的疏通与引导。经络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覆盖全身,确保气的顺畅流通。 我们将详细介绍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走向与特性。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运行规律?与身体的哪些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生理功能上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读者将逐渐明晰经络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精密运作的生命系统。 同时,本书也将深入浅出地阐述经络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核心功能。它不仅是物质输送的通道,更是信息传递的枢纽。当经络不通时,气血运行受阻,便会引发各种不适甚至疾病。反之,保持经络的畅通,则是维持身体健康、促进自我修复的关键。我们将借助古籍中的经典描述,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让读者对经络的神秘与重要性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身体的语言:疾病信号与经络的关联 身体,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医生”,它会用各种信号来告知我们它的状况。而经络,则是解读这些信号的重要窗口。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疼痛、麻木、胀闷、酸重等感觉,是如何与经络的堵塞或失调息息相关的。 我们将逐一解析十二经络与身体各部位的对应关系。例如,为何有些人会感到肩颈僵硬,这可能与哪些经络的受阻有关?为何有些人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这又可能提示着哪个脏腑的经络出现了问题?我们将通过列举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并将其与相对应的经络进行关联,让读者对身体的“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解读能力。 此外,本书还将提及一些经典的“经络异常信号”的描述,例如“走窜”、“结块”、“沉重”等,这些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重要警示。通过对这些信号的识别,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并非鼓励读者进行自我诊断,而是激发一种对身体细致入微的关照,培养一种 proactive 的健康意识。 开启自我疗愈的大门:经络的实践智慧 理论的探索终将回归实践。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引领读者掌握一系列简单而有效的经络自我疗愈方法,让身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这些方法并非需要专业工具或高深技巧,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练习,在生活中轻松实现。 首先,我们将介绍经络按摩的艺术。这并非简单的揉捏,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与力度,去疏通那些容易产生淤堵的经络。我们将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常见的健康困扰,提供详细的按摩手法和穴位选择指南。例如,如何通过按揉特定部位来缓解头痛?如何通过按摩腹部来促进消化?我们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每一个动作要领,确保读者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练习。 其次,我们将探讨经络拉伸的力量。适度的拉伸能够有效地舒展筋骨,放松肌肉,促进气血的流通。本书将介绍一套精选的经络拉伸动作,这些动作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缓解身体的疲劳,更能有效地激活和疏通相关的经络。我们将根据不同经络的特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拉伸方案,例如,针对肝经的拉伸如何帮助缓解肝郁气滞?针对肺经的拉伸如何帮助改善呼吸系统的不适?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经络与饮食、运动、情志的关联。我们还将简要介绍一些古老的养生智慧,例如,通过特定的食材来滋养特定的经络,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来促进经络的畅通,以及通过调整情志来化解因情绪不畅而导致的经络淤堵。这些内容旨在构建一种整体性的健康观,让读者明白,身体的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工程。 重塑身心平衡:经络智慧的生活化应用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将经络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从而重塑身心平衡。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拥有自我疗愈的潜能,而经络,正是开启这种潜能的钥匙。 通过对经络的深入了解和实践,读者将能够: 提升身体的自我感知能力: 更敏锐地察觉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应对。 缓解日常的身体不适: 如头痛、颈肩痛、腰背痛、消化不良等,不再被这些小毛病困扰。 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保持经络畅通,气血充盈,自然能抵御外邪。 改善情绪与精神状态: 身体的舒畅与心灵的宁静密不可分,经络的疏通有助于改善情绪。 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将自我关怀融入日常,成为自己身体的“健康管家”。 本书并非提供“万能药”,也非鼓励读者放弃就医。它是一本引导读者主动探索身体、了解身体、关爱身体的实用指南。我们将以温和而坚定的语调,鼓励读者在实践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最终找回身体最本真的健康与活力。 在这段探索之旅中,您将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身体智慧的实践者和唤醒者。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通往内在和谐与生命活力的美妙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整体观和辩证施治,但要实现这一点,精准的辨证和精准的施治是不可或缺的两大环节。而“精准取穴”无疑是施治环节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想象一下,如果穴位找错了,即便理论再精妙,也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精准取穴不出错(汉竹)》这本书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到了!”,它仿佛就是为解决我长期以来的一个核心困惑而存在的。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去“精准”二字进行阐释,是仅仅依靠传统的解剖学定位,还是会融入更多现代的影像学技术,或者是一些经验性的“手感”和“目测”技巧?我期待书中能够有非常详尽的穴位讲解,不仅仅是穴位的名称和主治,更重要的是它在身体上的具体位置,以及如何通过骨骼标志、肌肉纹理、皮肤特征等多种手段来定位。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常见疾病取穴的案例分析,那将更是锦上添花,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吸引力!我一直对中医理论很感兴趣,但总是担心自己学得不够扎实,容易出错。特别是关于穴位的精准定位,这绝对是学习针灸和推拿的关键。之前也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有些理论讲得不够通俗易懂,或者图片不够清晰,难以对照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实用的方法,能够真正帮助我做到“精准取穴不出错”。比如,是不是会有一些图示清晰、甚至带有三维模型的穴位图?会不会讲解一些触诊的技巧,教我们如何找到那些微妙的穴位标记?还有,对于一些常见的疑难穴位,书里会不会提供一些特别的提示和经验分享?我尤其期待它能在实际操作中给我带来信心,让我不再因为担心取穴不准而犹豫不决。如果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中医道路上的得力助手,那真是太棒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更能成为我实践操作的“指路明灯”,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学习一些基础的中医推拿手法,但总感觉自己在穴位上用力不太对,有时候会觉得“不得劲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穴位的精准度还不够自信。每次推拿前,我都会反复对照书籍上的图片,但总觉得跟实际情况有些偏差,心里也没底。所以,我对于《精准取穴不出错(汉竹)》这本书抱有非常大的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穴位图谱,更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触摸”和“感知”穴位的技巧。比如,书里会不会讲解如何通过皮肤的温度、弹性,甚至是一些细微的神经反应来判断穴位的大致区域?还有,对于一些身体曲度变化比较大的部位,比如肩膀或者大腿,如何才能准确地找到凹陷或者隆起的穴位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让我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渐培养出一种“触知”穴位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精准取穴”。

评分

我对中医理论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针灸和按摩方面特别着迷。然而,我最大的顾虑始终在于穴位的精准度。我担心自己会因为定位不准而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市面上相关的书籍不少,但我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图示不够清晰。我希望《精准取穴不出错(汉竹)》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真正实用、易于掌握的穴位定位方法。我特别想知道,它是否会结合一些现代的教学理念,比如利用视频演示,或者提供一些可以互动学习的资源?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困难的往往是找到那些标志性的解剖结构,从而定位到穴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利用骨骼、肌肉等标志来辅助定位,并且能够提供一些“黄金法则”或者“快捷方式”,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核心的取穴技巧。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信心倍增,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切实有效,那我一定会把它推荐给更多和我一样有需求的朋友。

评分

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我深知“取穴不准”是许多初学者甚至一些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都会遇到的瓶颈。我们常常在书本上看到穴位图,但到了实际操作时,面对活生生的人体,就变得有些茫然。那么,这本书是如何做到“精准”二字的呢?它是否提供了一些非常直观、易于理解的定位方法?比如说,对于新手来说,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那些不那么明显的穴位?是不是书中会提供一些“简便取穴法”,或者是一些口诀、歌赋之类的帮助记忆和定位?我非常想了解它的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地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如果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扎实的穴位定位系统,让我能够凭着感觉和观察就能找到准确的穴位,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还想知道,书中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穴位,是否有专门的辨析和区分方法,帮助我们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还不错,质量挺好的,速度也快!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京东买书超实惠,正版质量好!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还不错,质量挺好的,速度也快!

评分

还不错,质量挺好的,速度也快!

评分

京东买书超实惠,正版质量好!

评分

实用性强,不错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