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

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玉芸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二孩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行为习惯
  • 情绪管理
  • 教育方法
  • 心理学
  • 育儿经验
  • 和谐家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1531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627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3
字数:5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从浩如烟海的二孩家庭遇到的困惑中,精选出345例较为热点的问题,做以细致讲解,涉及孩子在家庭、校园以及社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为了让妈妈们正确理解这些育儿技巧,《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每一个细节问题结合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妈妈们可以轻轻松松地掌握这些育儿技巧。
  《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抛开晦涩的专业词句,使用浅显的话语,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更容易被妈妈们所理解。
  《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不仅给妈妈们讲解育儿常识,而且给妈妈们传授具体的应用技巧。努力让每个妈妈在养育两个宝宝的时候,能够做到不偏不倚,从容应对。

作者简介

  唐玉芸,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现为中学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善于和家长沟通,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其《我为学生叠被子》曾被评为论文。多次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表扬,曾被评为市“十杰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目录

家庭篇 呵护两颗幼小的心灵,给予成长更全面的关怀
Part 1 孩子的生活培养:成就健康、规矩的乖孩子
1.大宝要求父母喂自己吃饭是一种心理需要
——大宝眼红父母喂二宝怎么办?
2.引导大宝正确认识饮食的差异性
——大宝觉得二宝吃的好怎么办?
3.合理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大宝喜欢二宝的水杯怎么办?
4.培养孩子专心吃饭的行为习惯
——家里俩孩子边吃边玩怎么办?
5.建立孩子“物品所有权”的意识
——二宝喜欢大宝的水瓶怎么办?
6.想吃别人的饭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二宝想吃大宝的饭怎么办?
7.帮助孩子安排合理的进餐时间
——两个孩子不按时吃饭怎么办?
8.正确培养孩子分开吃饭的习惯
——两个孩子用同一个碗吃饭咋办?
9.约法三章,让孩子安静吃饭
——两个孩子吃饭时吵闹怎么办?
10.化解自私心理,让孩子学会分享
——两个孩子都喜欢吃独食怎么办?
11.引导大宝规范自己的行为
——大宝喜欢吃二宝的零食怎么办?
12.帮助孩子建立“爱幼”的意识
——大宝藏东西不让二宝看到咋办?
13.大宝想要吃奶可能是出于好奇心理
——大宝见二宝吃奶也要吃怎么办?
14.树立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
一一两个孩子饮食习惯为何差别大?
15.做饭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口味
——如何面对口味不同的两个孩子?
16.让孩子学会细嚼慢咽
——两个孩子比赛吃饭是好还是坏?
17.孩子的饭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两个孩子比赛谁吃饭多怎么办?
18.引导孩子改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
——俩娃比赛吃生冷辛辣食物咋办?
19.让父母搂着睡是孩子争夺爱的方式
——俩孩子争着让父母搂着睡咋办?
20.让二宝逐渐养成一个人睡觉的习惯
——二宝不愿单独一个人睡觉咋办?
21.培养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
——俩孩子睡前喜欢玩游戏怎么办?
22.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生活作息的品质
——二宝打扰大宝睡觉怎么办?
23.引导大宝友爱对待二宝
——大宝不让二宝穿自己的旧衣咋办?
24.建立奖惩规则帮助孩子改掉陋习
——俩孩子同时养成坏习惯怎么办?
25.多种心理导致孩子不爱穿衣服
——俩孩子在家不喜欢穿衣服咋办?
26.让孩子建立男女有别的意识
——大宝喜欢看二宝上厕所怎么办?
27.孩子喜欢一起上厕所是心理问题
——俩孩子总是一起上厕所怎么办?
28.孩子的叫嚷可能是博取注意的方式
——二宝眼红大宝吃东西怎么办?
Part 2 孩子的习惯培养:缔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9.给予孩子相同的关爱,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大宝不让父母给二宝洗澡咋办?
30.引导+鼓励,让孩子戒掉赖床的毛病
——如何戒掉俩孩子赖床的毛病?
31.让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两个孩子做事太拖拉怎么办?
32.让孩子同步成长
——大宝嘲笑二宝走路走不好咋办?
33.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减轻父母压力
——俩孩子让父母帮着洗脸刷牙咋办?
34.抢着去洗澡源自嫉妒心
——两个孩子抢着先去洗澡怎么办?
35.戒掉孩子依赖心理,让孩子独立洗澡
——孩子不能独立洗澡怎么办?
36.有意识地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站姿和坐姿
——如何帮孩子做好站姿和坐姿?
37.培养自信,助力孩子独立
——大宝还想和父母一起洗澡咋办?
38.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宝喜欢翻大宝的东西怎么办?
39.饭前便后洗手,保证孩子身体健康
——俩孩子饭前便后不洗手怎么办?
40.戒掉孩子爱跷二郎腿的习惯
——孩子喜欢跷二郎腿怎么办?
41.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
——如何戒掉孩子吃饭看电视的毛病?
42.孩子搞破坏或许没有恶意
——两个孩子一起搞破坏怎么办?
43.规范大宝的仪态,轻松解决二孩问题
——二宝喜欢模仿大宝走路怎么办?
Part 3 孩子的礼貌培养:做有教养的好孩子
44.父母要引导大宝爱二宝
——大宝不喜欢叫二宝怎么办?
45.尊重他人从称呼做起
——老二总是对老大直呼其名怎么办?
46.给予关爱,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大宝讨厌父母生了二宝怎么办?
47.立长幼观念,让二宝尊重大宝
——二宝不尊重大宝怎么办?
48.公平对待孩子,减少嫌隙
——大宝觉得二宝很讨厌怎么办?
49.礼貌知识让孩子互相尊重
——二宝抢大宝手里的东西咋办?
50.削弱自我意识,让孩子懂得礼貌
——大宝不愿向二宝道歉咋办?
51.教导孩子学会主动认错
——二宝仗着年龄小不认错咋办?
52.引导孩子学会承担后果
——大宝因二宝没礼貌打他咋办?
53.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礼貌用语
——孩子不愿用礼貌用语咋办?
54.多种原因造成孩子不爱招呼客人
——孩子不爱招呼客人咋办?
55.培养同理心,让孩子懂得倾听
——大宝不愿听二宝说话咋办?
56.提前告知变化,孩子才能适应
——大宝受不了二宝的哭声怎么办?
57.乱扔垃圾的习惯要不得
——孩子总是乱扔垃圾怎么办?
58.找到动机,引导正确的行为方式
——孩子恶语相向,家长要咋办?
59.重视孩子爱喷口水的不良习惯
——孩子说话时喜欢喷口水咋办?
60.克服自大,引导孩子正常表达
——大宝总是命令二宝怎么办?
61.打断别人说话是失礼的行为
——孩子总打断别人说话咋办?
62.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老二自恃聪明对老大没礼貌咋办?
63.培养孩子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大宝觉得二宝傻怎么办?
64.正面引导,让大宝为二宝做榜样
——大宝不愿教二宝怎么办?
65.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老大无礼拒绝老二的求助咋办?
Part 4 孩子的公平培养:从小树立公平意识
66.培养正确的长幼观念
——大宝仰仗年龄大打骂二宝咋办?
67.家长不应过分迁就二宝
——二宝觉得大宝应让着自己咋办?
68.家长应该让大宝感受到爱
——大宝觉得父母偏向二宝咋办?
69.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不分年龄
——二宝让父母多爱自己怎么办?
70.建立平等地位,让孩子不自私
——父母怎么处理俩孩子的家长会?
71.大宝让妈妈抱有其深层原因
——大宝也想让妈妈抱怎么办?
72.合理分配孩子的零花钱
——二宝多要零花钱怎么办?
73.家长要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
——二宝过生日想要贵蛋糕咋办?
74.孩子要钱背后有其心理需求
——二宝过生日想要钱咋办?
75.让大宝正确看待父母对二宝的爱
——大宝不让父母给二宝过生日咋办?
76.有了二宝,更要多“亲”大宝
——大宝看到父母亲二宝伤心咋办?
77.在点滴间培养孩子的手足之情
——大宝为父母索要好的食物咋办?
78.制定标准,让孩子懂得公平
——大宝要求比二宝穿得好咋办?
79.爱的需求让孩子不想睡同样的床
——大宝不想和二宝睡同样的床咋办?
80.正确看待孩子争战领地的行为
——大宝和二宝都想坐前座怎么办?
81.用书籍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俩孩子都想坐在购物车里咋办?
82.给予孩子分量相同的爱
——老二认为老大物品比较多咋办?
83.孩子内心敏感,有些玩笑开不得
——如何处理别人说父母更爱二宝?
84.让孩子挑选礼物的顺序要公平公正
——二宝总想先去挑选礼物咋办?
85.家长不要区别对待情商不同的孩子
——大宝不接受二宝讨人喜欢咋办?
86.建立安全感,避免孩子争风吃醋
——孩子争风吃醋怎么办?
87.放任孩子打人会助长其傲慢心理
——二宝打大宝要如何应对?
88.分类教育性格不同的孩子
——大宝安静二宝顽皮,怎么处理?
89.不论成绩高低,公平对待孩子
——大宝成绩好二宝差。怎么办?
90.安抚情绪,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
——大宝不满意给二宝东西怎么办?
91.分数不应成为奖励的唯一标准
——孩子要求按分数奖励怎么办?
Part 5 孩子的青春期培养:平稳度过青春期
92.吸烟、喝酒的陋习要不得
——两个孩子都吸烟、喝酒咋办?
93.性教育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孩子开始关注性话题咋办?
94.尊重孩子们之间的小秘密
——孩子之间有小秘密了咋办?
95.有女朋友不是可耻的行为
——老二告发老大有女朋友咋办?
96.青春期的好感不应被嘲笑
——姐姐弟弟发现秘密怎么办?
97.找到不交流的原因,妥善处理
——孩子之间不交流怎么办?
98.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不愉快的原因
——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得不愉快咋办?
99.让孩子区别好感与爱情
——俩孩子同时喜欢同一个人咋办?
100.引导孩子理性“追星”
——孩子因偶像与他人冲突咋办?
101.嘲笑他人单恋是不好的行为
——老二嘲笑老大恋爱受挫怎么办?
102.打赌追求他人是不对的行为
——孩子打赌追同一个女生咋办?
103.去网吧的孩子多半内心孤独
——老大带着老二去网吧咋办?
104.合理引导孩子重视外表的行为
——孩子过于重视外表怎么办?
105.孩子穿奇装异服可能只是想博取注意
——老二喜欢奇装异服怎么办?
106.引导孩子区别崇拜和爱恋
——孩子喜欢老师怎么办?
107.引导孩子区别亲情和爱情
——老二喜欢老大怎么办?
108.区别对待孩子们的审美教育
——老二学着老大化妆怎么办?
109.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老二让老大帮忙打架怎么办?
110.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性骚扰
——孩子如何面对性骚扰?
111.与异性相处,建立完整人格
——孩子无法与异性交流怎么办?
112.引导孩子勇敢面对发育期
——孩子在发育期性格变内向咋办?
113.处理叛逆,家长要有一份耐心
——孩子青春期很叛逆怎么办?
114.每个孩子都有“异性疏远期”
——发现孩子开始疏远异性怎么办?
115.对人体感到好奇是孩子正常的心理
——孩子对异性的生理很好奇咋办?
116.弥补孩子缺失的性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117.建立孩子看待长青春痘一事的良好心态
——老二嘲笑老大脸上长痘咋办?
118.孩子不愿意沟通,问题可能在家长
——老大不愿意和家长说话怎么办?
119.好奇心会让孩子接触社会上的青年
——老大接触社会上的青年咋办?
120.纠正孩子的攀比心态
——老二开始追求名牌怎么办?
121.引导孩子尊重他人隐私
——老大偷看老二写的日记怎么办?
122.引导孩子理性对待虚拟网络
——孩子喜欢在网上聊天怎么办?
123.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做细心的父母
——老二突然变得很自闭怎么办?
124.让孩子认识网恋的危害
——父母如何制止老二的网恋?
125.认知水平低的孩子可能会嫌弃家长
——孩子嫌弃家长怎么办?
126.尊重孩子合理的梦想
——孩子想当网红怎么办?
127.正确处理偷吃“禁果”的行为
——发现孩子偷吃“禁果”咋办?
128.杜绝孩子们的欺骗行为
——孩子合伙欺骗父母怎么办?
129.告知孩子“见网友”的潜在危险
——如何应对孩子想见网友的想法?
130.敞开心扉的交流让孩子愿意回家
——老二不愿意回家怎么办?
131.提高孩子“自我认知”水平
——孩子进入青春期很自卑怎么办?

校园篇 让孩子更顺利地接受学校的智慧培养
Part 6 孩子的学习培养:让孩子在学习中竞相成长
132.认识攀比成绩的利与弊
——孩子攀比成绩,父母怎么做?
133.互帮互助并不是代做作业
——大宝帮助二宝做作业咋办?
134.端正态度,杜绝抄作业的陋习
——大宝让二宝帮他抄作业咋办?
135.家长要端正对成绩的看法
——大宝炫耀自己成绩好咋办?
136.了解动机,引导孩子的行为
——大宝不给二宝讲解知识咋办?
137.接受他人的帮助是一种能力
——二宝拒绝大宝帮助学习怎么办?
138.要及时疏解孩子的敌视情绪
——二宝不想和大宝同校上学咋办?
139.做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式之一
——大宝告状二宝抄作业怎么办?
140.培养孩子单独做作业的习惯
——孩子一起写作业很拖拉咋办?
141.专业不分高低
——看不起对方选的专业怎么办?
142.不打扰他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二宝总打扰大宝学习怎么办?
143.为孩子树立榜样,解除孩子傲慢心理
——大宝嫌弃二宝啥也不会怎么办?
144.沟通学习方法,才能共同进步
——俩孩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咋办?
145.要合理对待孩子精力分布的不同
——俩孩子学习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146.引导孩子认识记忆力
——大宝认为不复习能考高分咋办?
147.好的课外书可以增长智慧
——二宝觉得课外阅读没用怎么办?
148.加强沟通,加强学习交流
——孩子不讨论学习怎么办?
149.引导孩子相互学习
——孩子成绩相差很大怎么办?
150.“检举”要出于善意
——大宝检举二宝的不良行为咋办?
151.诚实的品质要从小培养
——老大冒充家长给老二签名咋办?
152.严格制止考试作弊的行为
——大宝帮二宝考试作弊咋办?
153.多方位关心孩子,不以成绩论英雄
——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咋办?
154.过于看重成绩是不好的
——孩子在考试之前很焦虑咋办?
155.不要让孩子因成绩自卑
——二宝因为成绩差而自卑,怎么办?
Part 7 孩子的兴趣培养:让孩子找到最感兴趣的事
156.允许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同
——孩子的兴趣完全不同怎么办?
157.引导孩子回归现实生活
——孩子总玩网络游戏怎么办?
158.兴趣爱好是需要引导的
——二宝没有兴趣爱好怎么办?
159.兴趣爱好并不是越多越好
——孩子兴趣爱好太多怎么办?
160.兴趣爱好没有优劣之分
——俩孩子嫌弃对方的兴趣咋办?
161.任何兴趣爱好都不应该被嘲笑
——孩子认为自己的兴趣高级咋办?
162.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时间
——二宝总是搞破坏怎么办?
163.尊重孩子自由选择兴趣班的权利
——两个孩子不想同一个兴趣班咋办?
164.防止竞争意识发展成虚荣心
——孩子因为考级相互炫耀咋办?
165.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没有要求
——孩子认为家长的爱有要求咋办?
166.孩子的扰乱可能是无心之举
——孩子互相影响兴趣的发展咋办?
167.多方位影响,让孩子做事有热情
——孩子做事总是缺乏热情怎么办?
168.合理的妥协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大宝想养宠物怎么办?
169.兴趣爱好不应该“强加”
——孩子的兴趣与期望的不符咋办?
170.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孩子喜欢打麻将、玩牌怎么办?
171.冷门的兴趣爱好没有什么不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比较冷门咋办?
Part 8 孩子的语言培养:建立与孩子之间健康的交流方式
172.以温和的态度引导孩子不要抢话
——孩子总是抢着说话怎么办?
173.引导孩子礼貌说话
——二宝模仿大宝粗鲁说话咋办?
174.不要让孩子养成说谎的坏习惯
——大宝觉得可以对二宝说谎咋办?
175.吹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大宝总在二宝面前吹牛咋办?
176.引导孩子戒掉颐指气使的行为
——大宝模仿成人对二宝说话咋办?
177.制止孩子喜欢命令他人的行为
——老大总是命令老二做事咋办?
178.颐指气使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老二对老大呼来喝去怎么办?
179.引导孩子简化肢体语言
——孩子有太多肢体动作怎么办?
180.引导孩子说话时直视他人双眼
——孩子说话时眼睛不看对方咋办?
181.正确处理孩子挑衅的语言
——大宝说二宝是捡来的怎么办?
182.口齿不清可能是正常的现象
——大宝嘲笑二宝口齿不清咋办?
183.让孩子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二宝说不过大宝时就哭怎么办?
184.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方式化解冲突
——二宝说不过大宝就打人咋办?
185.正确引导孩子模仿的天性
——二宝总模仿大宝说话怎么办?
186.引导孩子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
——孩子无法与剐人沟通怎么处理?
187.性格不同沟通的方式就不同
——孩子与人沟通的方式不同咋办?
188.让孩子懂得公众文明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咋办?
189.引导孩子练习口语化用语
——大宝习惯用书面用语怎么办?
190.尊重孩子之间的小秘密
——孩子之间窃窃私语怎么办?
Part 9 孩子的智力培养:提升大脑的创造力
191.增加互动,以便孩子取长补短
——大宝死板,二宝机灵,怎么协调?
192.从小事做起,开动孩子的脑筋
——发现两个孩子不爱动脑筋咋办?
193.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
——发现孩子缺乏想象力怎么办?
194.丰富生活经历,让孩子拥有创造力
——二宝没有创造力怎么办?
195.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宝观察力不足该怎么去做?
196.肯定孩子,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孩子嘲笑父母算术能力怎么办?
197.对于孩子的疑问家长要尽量解答
——孩子觉得父母很笨怎么办?
198.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孩子钻牛角尖
——孩子爱钻牛角尖怎么办?
199.孩子缺乏主见就会拿不定主意
——二宝不能自己拿主意怎么办?
200.二宝太听大宝的话未必是好事
——二宝太听大宝的话怎么办?
201.避免孩子妄自尊大
——老大自恃聪明而嫌弃老二咋办?
202.避免孩子妄自菲薄
——大宝为二宝比自己聪明伤心咋办?
Part 10 孩子的运动培养:打造强健的体魄
203.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
——大宝喜欢运动,二宝不喜欢咋办?
204.提高孩子对运动的重视程度
——孩子不能早起运动怎么办?
205.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
——俩孩子身体状况相差很大咋办?
206.诚挚沟通,让大宝带领二宝去运动
——大宝在运动时不带二宝怎么办?
207.创造共同运动的机会
——二宝不想和大宝一起运动咋办?
208.引导孩子自愿参与运动会
——孩子不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咋办?
209.家长要认清孩子嘲笑的本质
——大宝嘲笑二宝身体弱怎么办?
210.相互影响,让孩子爱上运动
——二宝因为身体弱不爱运动咋办?
211.体重过轻过重都不是好事
——俩孩子体重相差很大怎么办?
212.树立自信,踏出运动的第一步
——大宝因不自信而拒绝运动咋办?
213.引导孩子认识发育的美妙之处
——孩子因发育而拒绝运动咋办?
214.给予胖孩子更多的鼓励
——二宝因为胖不想去健身房咋办?
215.训练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二宝遇到难题总找大宝咋办?
216.让孩子认识到嘲笑他人是不对的
——大宝嘲笑二宝动手能力差咋办?
217.成绩和运动不是互相抑制的
——孩子认为成绩好不用运动咋办?
218.让孩子认识到运动的好处
——孩子把运动当成惩罚措施咋办?
219.科学知识会让孩子知道运动有益
——孩子认为运动有害身体咋办?
220.做任何运动都应保证安全
——孩子用危险的方式比赛怎么办?
Part 11 孩子的性格培养:做坚强有爱的孩子
221.性格没有好坏,引导孩子互相学习
——孩子之间性格差距很大怎么办?
222.太乐观、太悲观都不是好事
——大宝太悲观,二宝太乐观怎么办?
223.软弱是一种性格缺陷
——二宝性格太软弱怎么办?
224.正确引导孩子克服自负的性格
——孩子太自负怎么办?
225.自卑心理源于对自我的过低评价
——孩子有自卑心理,家长怎么办?
226.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哭泣
——大宝和二宝都很爱哭怎么办?
227.批评和赞美要双向进行
——俩孩子受不了一点批评怎么办?
228.家庭教育不要厚此薄彼
——父母夸大宝,二宝不开心咋办?
229.虚荣是过分自尊的表现
——孩子的虚荣心很强怎么加以引导?
230.引导内向的孩子与他人正常沟通
——孩子交不到好朋友怎么办?
231.引导孩子善待他人
——二宝对大宝的朋友不友好咋办?
232.家长以身作则,热情对待孩子的朋友
——二宝欺负大宝的好朋友怎么办?
233.避免让孩子的情感过于脆弱
——二宝觉得全世界对不起他咋办?
234.避免孩子养成霸道的性格
——俩孩子的性格都很霸道怎么办?
235.夸奖要适度,以免孩子喜欢嘲笑他人
——大宝很爱嘲笑二宝怎么办?
236.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孩子没有一点幽默感怎么办?
237.孩子之间有敌意多半责任在父母
——老大和老二性格合不来怎么办?
238.引导孩子正确排解不良情绪
——大宝有施虐倾向怎么办?
239.受虐倾向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发现二宝有受虐倾向怎么办?
240.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性格
——大宝嘲笑二宝胆小怎么办?
241.公平对待,以免孩子喜欢指挥他人
——俩孩子性格都属于指挥型咋办?
242.批评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感
——孩子讨厌接触陌生人怎么办?
243.引导孩子与他人建立有效沟通
——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咋办?

社会篇 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
Part 12 孩子的品格培养:给高尚品格打基础
244.培养手足之情,关键因素在于父母
——二宝不懂手足之情怎么办?
245.帮助孩子树立孝顺的观念
——如何培养孩子孝顺的观念?
246.培养二宝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宝习惯被老大包容怎么办?
247.让二宝懂得感谢大宝的爱
——二宝理所应当地享受关爱咋办?
248.换位思考,让孩子懂得宽容他人
——孩子不懂得宽容别人怎么办?
249.建立良好的互动,让孩子和谐相处
——二宝在大宝身后搞破坏怎么办?
250.学会竞争,更要学会面对失败
——发现孩子事事争强好胜怎么办?
251.守信从父母做起,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孩子之间没有信任感咋办?
252.引导孩子建立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大宝感性,二宝理性,怎么教导?
253.引导孩子学会帮助他人
——大宝无视二宝的求助怎么办?
254.微笑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冷漠
——如何让孩子懂得微笑的力量?
255.帮助孩子克服报复的负面情绪
——孩子报复心理很强怎么引导?
256.营造感恩环境,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建立孩子们感恩的心?
257.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孩子互相推诿错误怎么办……
258.树立是非观,让孩子勇于认错
——孩子不承认自己犯错怎么办?
259.建立孩子的集体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意识?
260.增加互动,培养孩子一家人的意识
——如何增加大宝和二宝的亲昵感?
261.给予大宝关爱,让大宝爱护二宝
——大宝对二宝的哭无动于衷咋办?
262.平衡关系,建立互助意识
——如何看待二宝眼泪下的小心机?
263.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意识
——大宝觉得二宝不诚实咋办?
264.培养孩子对动物的爱心
——二宝不懂善待小动物怎么办?
265.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二宝提出过分要求咋办?
Part 13 孩子的行为培养:做行为规矩的好孩子
266.让孩子有选择性地模仿他人
——二宝有跟风行为怎么办?
267.要挖掘打闹背后的深层原因
——两个孩子不能和平相处怎么办?
268.让大宝接受二宝,父母的做法是关键
——大宝抗拒二宝的存在怎么办?
269.加强交流,让孩子之间愉快相处
——俩孩子总因小摩擦争吵咋办?
270.言传身教,规范大宝的行为
——大宝给二宝树立了坏榜样咋办?
271.要让两个孩子学会独立成长
——二宝做大宝的“小尾巴”咋办?
272.溺爱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尊重长辈
——二宝冲父母发脾气怎么办?
273.要理解孩子的情绪特点
——大宝太扭捏。二宝太张扬咋办?
274.“人来疯”可能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
——孩子是“人来疯”怎么办?
275.帮助孩子改掉畏首畏尾的习惯
——孩子做事总畏首畏尾咋办?
276.逐渐改掉孩子的依赖心理
——孩子依赖性太强怎么办?
277.引导大宝照顾他人的意识
——大宝总指使二宝干重活咋办?
278.帮助孩子戒掉爱占便宜的行为
——怎么处理喜欢占小便宜的孩子?
279.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好事
——孩子太听话,家长怎么做?
280.尊重孩子的收藏行为
——孩子收藏没意义的小东西咋办?
281.正确处理孩子爱起外号的习惯
——大宝总给二宝起外号怎么办?
282.嘲讽他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
——两个孩子总是互相嘲讽怎么办?
283.纠正孩子说他人坏话的习惯
——孩子喜欢互相说对方坏话咋办?
284.培养孩子发现他人优点的能力
——二宝喜欢向父母告状怎么办?
Part 14 孩子的情商培养:给他正能量的阳光
285.帮助孩子树立权威性
——大宝在二宝心中没有威性咋办?
286.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负面情绪
——孩子负面情绪太多怎么办?
287.让孩子掌握安慰他人的技巧
——大宝不会安慰二宝怎么办?
288.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
——二宝总是火上浇油怎么办?
289.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二宝觉得比不上大宝怎么办?
290.正确看待他人的夸赞
——外人夸大宝,二宝很伤心咋办?
291.打破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怪圈
——孩子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咋办?
292.让孩子了解目标的重要性
——孩子没有奋斗目标,怎么引导?
293.倾听抱怨,做出合理的引导
一一大宝喜欢抱怨一切怎么办?
294.提高孩子的抗打击能力
——二宝受打击一蹶不振怎么办?
295.树立榜样,挖掘孩子的领导才能
——大宝领导不了二宝怎么办?
296.有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二宝不爱与大宝合作怎么办?
297.让孩子明白“讨好”的局限性
——二宝花尽心思讨好大宝怎么办?
298.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
——大宝觉得自己没有缺点咋办?
299.帮助孩子发现自身长处
——二宝觉得自己没任何优点咋办?
300.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二宝做事没有规划怎么办?
301.培养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
——二宝不懂人情世故咋办?
Part 15 孩子的社交培养:做人见人爱的“小大人”
302.增加相处机会才能学会互动
——大宝和二宝互动很少怎么办?
303.引导孩子与不同年龄的人相处
——大宝只和年龄大的人玩耍咋办?
304.家长要引导孩子接触外人
——俩孩子不爱接触小朋友怎么办?
305.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予以拒绝
——孩子要求和长辈平等怎么办?
306.增加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
——孩子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咋办?
307.找到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孩子不适应人多的环境咋办?
308.争夺爱会让大宝欺负二宝
——大宝总是偷偷欺负二宝咋办?
309.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冲突
——孩子无法自己处理冲突怎么办?
310.发展兴趣爱好,回归现实生活
——孩子喜欢社交软件怎么办?
311.朋友的多少代表着交际能力的高低
——孩子的朋友数目相差很大咋办?
312.给予关注,让孩子摆脱孤单
——二宝感觉很孤单怎么办?
313.加强孩子与老人之间的交流
——二宝和老人不亲怎么办?
Part 16 孩子的处世培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314.正确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二宝总用哭控告大宝咋办?
315.敏感的孩子重视别人的看法
——二宝太重视他人的看法怎么办?
316.让孩子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
——大宝对二宝的成功嫉妒咋办?
317.懂规矩,才能守规矩
——孩子对规矩很不屑怎么办?
318.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二宝善恶不分怎么办?
319.尊重+鼓励,让孩子服从自己
——二宝总挑战父母的权威咋办?
320.指导孩子学会拒绝他人
——二宝不懂得拒绝他人怎么办?
321.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看法的素质
——大宝认为二宝不尊重自己咋办?
322.孩子应坦然面对他人的“不同意”
——二宝不许别人有不同意见咋办?
323.相亲相爱,孩子之间才能团结
——大宝和二宝不懂团结怎么办?
324.孩子说话太直接是不好的习惯
——二宝说话太直接怎么办?
325.培养孩子欣赏他人的能力
——二宝看不到大宝的优点怎么办?
Part 17 孩子的财商培养:高财商更有出息
326.财政安全感,让孩子快乐成长
——家庭财产问题,家长怎么回答?
327.给予孩子合理数目的零花钱
——俩孩子因零花铁起争执怎么办?
328.对吃喝玩乐要有所限制
——大宝带着二宝吃喝玩乐怎么办?
329.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欺骗的行为
——大宝骗取二宝的零花钱怎么办?
330.要帮助孩子克制购买欲望
——二宝总让大宝给自己花钱咋办?
331.合理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孩子为压岁钱不同而伤心咋办?
332.限制孩子花钱的欲望
——二宝存不住零花钱怎么办?
333.引导孩子合理保管压岁钱
——孩子要自己保管压岁钱怎么办?
334.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的意识
——大宝要替二宝保管零花钱咋办?
335.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一定要戒掉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怎么办?
336.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金钱
——孩子对待金钱的方式相悖咋办?
337.过分大方或抠门都不好
——大宝大方,二宝抠门怎么引导?
338.引导孩子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
——二宝把金钱看得很重怎么办?
339.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大宝总把钱藏起来咋办?
340.建立孩子正确的“挣钱”认知
——孩子觉得挣钱很容易怎么办?
341.防止孩子挥霍无度
——孩子对金钱没概念怎么办?
342.引导孩子的借钱行为
——二宝总向大宝借钱怎么办?
343.不要用金钱衡量一切
——大宝要二宝支付利息怎么办?
344.增进感情,让孩子相亲相爱
——大宝不给二宝买东西吃怎么办?
345.引导孩子爱上做家务
——孩子因做了家务要钱咋办?

精彩书摘

  《好妈妈不偏不倚培养和谐二孩的345个细节》:
  ——家里俩孩子边吃边玩怎么办?
  小敏有两个孩子,大宝已经上小学,二宝还很小。平时小敏既要辅导大宝做作业,又要照看二宝,有点忙不过来。尤其在两个孩子吃饭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一幕:小敏安排好大宝吃饭,就去喂二宝。她把食物递到二宝面前,可是二宝似乎对食物不感兴趣,而是想要玩旁边的玩具,小敏只好追在二宝屁股后面跑,哄着他说:“乖,再吃一口。”二宝勉强吞下一口,然后一边吃一边玩,还时常把放进嘴里的食物吐出来。而此时,大宝也在一边吃饭一边玩耍。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敏该如何应对?
  案例解析
  小孩对食物不感兴趣,原因有很多:
  第一,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的零食,到了吃饭时间不感觉饥饿,所以对正餐的食物不感兴趣。
  第二,长期不正确的进食习惯,导致孩子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孩子开始厌食。
  第三,孩子有偏食的习惯,对喜欢吃的食物狼吞虎咽,不喜欢吃的置之不理。
  也可能是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影响:
  第一,看一下周围的环境,房间的装饰、大宝的活动、或是二宝手里的玩具,这些可能对于此时的二宝来说更有吸引力。
  第二,食物的样貌或者气味不能引起二宝的注意。
  第三,妈妈的喂食方式不正确,以利诱的方式进食是不当的;
  第四,妈妈此时的情绪也可能感染到孩子,吃饭成了痛苦的事情,小孩自然不愿意进食。
  解决办法
  老大和老二总是喜欢边吃边玩,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回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两个孩子吃饭时的情景和饮食规律。如果两个孩子只是偶尔吃饭时边吃边玩,说明他们可能现在不饿或是不太喜欢吃眼前的食物,过一会儿再喂或是换点别的食物就可以了。
  第二,要为两个孩子制订进餐时间,每天在规定时间内进餐,每餐饭量适中,避免因为吃到喜欢吃的就多吃一些或不喜欢吃的就少吃一些的问题,否则容易造成积食或饮食不足。闲暇时间尽量少吃零食。
  第三,在为孩子制作的餐食上动动脑筋,比如把食物做成好看的形状,散发香甜的气味,让孩子一见到就喜欢。
  第四,孩子吃饭的时候,把周围的玩具先放到一边,最好能让老大和老二一起进食,增添吃饭的气氛。避免老大在旁边玩耍。分散了老二的注意力。
  第五,在老大和老二吃饭前先做铺垫,比如说:“妈妈为你们做了特别好吃的饭,闻起来好香啊。快来尝尝看!”小孩子能听得懂妈妈的召唤,很容易就被吸引来了,吃饭的时候也能增添食欲。如果老二不肯吃饭,就过一会儿再喂,千万不要追着喊着或是以利诱的方式哄孩子吃饭。
  5.建立孩子“物品所有权”的意识
  ——二宝喜欢大宝的水瓶怎么办?
  大明和小明是兄弟俩,一个6岁,一个3岁。他们平时相处得很好,玩玩具的时候也很少争抢,为此爸爸妈妈感到很欣慰。他们总是赞扬大明真懂事,凡事都能照顾到弟弟。不仅如此,家里来了客人看到兄弟俩和和睦睦,也总是赞不绝口。可是有一天,小明忽然对爸爸妈妈说:“妈妈,爸爸,我想要哥哥的那个大水瓶,不想要自己的小水瓶了!”面对二宝的要求,爸爸和妈妈感到莫名其妙,他们之所以给二宝准备了一个较小的水瓶,因为二宝的力气还很小,如果换成和大宝一样的大水瓶,喝水时一定会左右摇晃,一不小心就会被呛到。但是现在小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爸爸妈妈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案例解析
  这个现象也很正常,爸爸妈妈根本不需要过于担心。二宝喜欢大宝的水瓶,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二宝被大宝水瓶上的图案吸引,或是单纯地喜欢大宝水瓶的形状。他想要一个一模一样的。
  第二,二宝想要有一个和大宝同等大小的水瓶,其实是对大宝力量的崇拜,他看到大宝的水瓶要比自己的大、重,而大宝却可以轻松拿起来喝水,自己则连举起来都困难,所以想要得到锻炼。
  第三,因为父母和亲戚总是夸奖大宝懂事,二宝难免产生妒忌心理,他想变得和哥哥一样,能够保护别人,得到他人的赞扬。
  第四,是小孩子的占有欲在作怪。因为大宝很懂事,平常总照顾二宝,事事让着二宝,这样就让二宝滋生了自私的心理,他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包括大宝的他也能占为己有,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要求。
  解决办法
  面对二宝喜欢大宝的物品这个情况,父母可以采取如下解决方法:
  第一,帮二宝转移注意力。比如送给他一样画着好看图案或是奇形怪状图案的很实用的工具。但是要告诉二宝,也会送给大宝一个一模一样的。这是告诉二宝,爸爸妈妈对他俩不偏不倚,有好的东西,哥俩人人有份。
  第二,为二宝建立长幼的秩序。给他讲大宝比二宝多出生好多年,大宝的力量自然比二宝要大一点,但是等到他们长大了,力量就一般大了。可以让二宝自己试着拿起大宝的水瓶,感受一下重量。
  第三,下次表扬哥俩相处和睦时,一定要两个人一同表扬,注意观察哥哥和弟弟的表情,让两人意识到是相互配合友好相处的结果。不要总是夸奖大宝懂事、谦虚礼让,而忽略二宝的感受,让二宝产生自己就应该被照顾的心理。
  第四,告诉二宝,哥俩有各自的物品,不能随意占有。如果二宝非常喜欢哥哥的水瓶,可以由二宝亲自去咨询哥哥的意见,如果哥哥同意将水瓶送给二宝,二宝才能拥有;如果哥哥不同意,那么这个水瓶就是哥哥的。
  ……

前言/序言

  从2011年11月我国全面开放双独二胎,到2015年10月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胎。于是在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中,孩子的数量从一个变成了两个。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面临如何教育两个孩子的问题。对于众多年轻、没有经验的父母而言,教育一个孩子已经非常艰辛,如何才能同时培养好两个孩子,照顾两个孩子呢?在此基础要求上,家长们还要思考如何培养两个孩子之间的手足之情。
  由于年轻父母经验的缺乏,由于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主见,也由于家里同时有两个“熊孩子”等等,一部分家长虽然费心费力地教导自己的孩子,但是成果并不显著,甚至是面临教育失败的结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了争抢玩具大打出手;两个孩子为了争夺父母的爱而互相嫌弃;家里的大宝对二宝充满敌意;因为父母要了二宝,大宝和父母的关系出现危机;二宝总是不加选择地模仿大宝的行为举止;二宝对大宝出言不逊等等问题。家长还要考虑两个孩子如果是不同性格该去如何教育?如何系统地培养他们之间的亲情意识?如果两个孩子性别不同,家长还要考虑在他们有了性别意识之后,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性别意识等。
  我们不得不承认两个孩子之间出现的问题的大小与多少,往往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所以,家长们迫切需要一本针对二胎教育的书籍,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策划出版了此书。本书在板块安排上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家庭篇、校园篇和社会篇;同时在各个板块下又分为不同的部分,其中家庭篇涉及生活、习惯、礼貌、公平及青春期的培养;校园篇涉及学习、兴趣、语言、智力、运动及性格的培养;社会篇涉及品格、行为、情商、社交能力、处世及财商的培养。
  我国二胎政策正式开放之后,我们相信这样一本讲解如何同时教育两个孩子的书籍会对有两个孩子的父母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每一篇文章的体例安排上,我们分为“现实困惑”“案例解析”和“解决方法”。现实困惑是我们通过对现实生活场景的长期观察而总结出的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案例解析是专家就现实问题进行的分析;解决方法是就问题给各位家长提出的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不仅仅面向家里已经有二胎的家长,同时也是一本献给正在思考要不要二胎的家长的书。我们相信本书是二胎家长在教育两个孩子过程中的指导手册,他们从中可以轻松汲取有用的教育方法,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并将他(她)们培育成有用之才。同时我们也相信这本书也是献给正在思考要不要二胎的家长的一支强心剂,使得他们有勇气相信自己可以同时教育好两个孩子!
  我们期冀所有的家庭都能有一个美满、和谐的生活!祝愿所有拥有二胎的家长都可以养育好自己的孩子并在其中得到成长!
智慧教养:在爱与规则中,解锁二孩家庭的幸福密码 在这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为人父母,尤其是身处二孩家庭的父母,肩上的责任与挑战更加多元而复杂。我们渴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同时又希望他们能具备独立思考、公平竞争、和谐相处的能力。如何在纷繁的生活细节中,找到平衡点,成为每一个二孩家庭的必修课。 本书并非一套僵化的育儿手册,也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它更像是一本与您并肩同行的教养伙伴,深入挖掘了在家庭日常互动中,那些看似微小却能深刻影响孩子心灵的“关键节点”。我们将从多个维度,为您呈现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养智慧,帮助您在充满爱的土壤中,播撒下公平、尊重与理解的种子,静待花开。 第一章:心灵的基石——平等的心,看见每一个孩子 许多父母在面对二孩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偏心”的泥沼,或是源于对大宝的愧疚,或是源于对小宝的怜爱,或是因为两个孩子性格、需求的不同。然而,这份“偏心”往往是孩子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痛。本章将引导您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育儿期待与潜在偏见,学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见和接纳每一个孩子。 解读孩子的“求关注”信号: 孩子的不当行为,很多时候是渴望被看见、被理解的呼喊。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出的“求关注”信号,并用积极的方式回应,避免将关注的焦点过多地聚集在“问题”上,而是引导到“需求”上。 理解“公平”的多重维度: “公平”并非简单地“一人一份”,而是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当下最需要的支持与关爱。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公平”的不同感知,并提供具体操作的方法,例如,如何在玩具分享、零食分配、活动参与等方面,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公正对待。 “看见”孩子的独特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天赋、兴趣和发展节奏。本章将重点强调如何发现并欣赏孩子的闪光点,即使这些闪光点与另一位手足截然不同。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实用技巧,帮助您鼓励孩子发展个人特长,同时避免与兄弟姐妹进行无谓的比较。 化解兄弟姐妹间的“争宠”: “争宠”是二孩家庭的常态,与其一味地压制,不如学习如何引导。我们将解析“争宠”背后的心理动机,并提供一系列策略,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合作,以及理解和接纳彼此的差异。例如,如何设计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共同的目标下增进感情。 第二章:规则的力量——清晰的界限,构筑安全的港湾 爱是教育的基石,而规则则是孩子成长的灯塔。没有规则的爱,容易演变成溺爱;过度严苛的规则,则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在二孩家庭中建立一套清晰、一致且充满弹性的规则体系,让孩子们在安全感十足的环境中,学会自我管理与责任担当。 “一致性”是规则的生命线: 父母双方在规则制定和执行上的一致性,是避免孩子钻空子、引发家庭矛盾的关键。我们将探讨父母如何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并共同承担规则执行的责任。 “可预测性”带来安全感: 孩子们需要知道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清晰而可预测的规则,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并预测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将提供设计家庭规则的具体步骤,从日常生活习惯到社交礼仪,事无巨细。 “惩罚”的智慧与“后果”的引导: 惩罚并非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改正行为的工具。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惩罚方式,例如,区分“惩罚”与“后果”,强调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自然或逻辑后果,而不是单纯的体罚或辱骂。 “协商”与“参与”的艺术: 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更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们将提供如何在家庭会议中,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协商规则的方法,让他们在尊重与被尊重中学习成长。 “界限”的建立与“自由”的平衡: 自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而界限则是这片土壤的围栏。如何在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空间的同时,划定清晰的界限,避免行为失范?本章将提供关于“自我服务”、“尊重他人”、“安全”等方面的界限设定指南,并探讨如何通过沟通,让孩子理解并内化这些界限。 第三章:沟通的桥梁——倾听的心,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在二孩家庭中,有效的沟通是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建立信任的“催化剂”。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与孩子之间高质量的对话,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策略,帮助您与两个孩子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连接。 “积极倾听”的艺术: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建议,而是被认真倾听。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积极倾听的技巧,例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复述确认等,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表达”的勇气与“感受”的连接: 帮助孩子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是他们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本章将提供如何引导孩子运用“我”句式,以及如何共情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 “化解冲突”的沟通之道: 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我们将提供一系列“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愤怒,同时又不伤害他人,以及如何从冲突中学习,而不是被冲突击垮。 “肯定”的力量与“赞美”的智慧: 鼓励和赞美是滋养孩子自信心的甘霖。本章将引导您如何给予孩子具体、真诚的肯定,而不是笼统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欣赏。 “叙事”的力量: 通过讲故事、分享亲身经历,可以更生动地将育儿理念传递给孩子。本章将提供如何运用叙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认识到公平的重要性、规则的必要性,以及分享与合作的乐趣。 第四章:成长的细节——微观的实践,成就宏观的幸福 育儿的智慧,往往体现在那些不经意的日常细节之中。从起床后的第一声问候,到睡前的一个拥抱,每一个微小的互动,都可能成为塑造孩子性格、影响他们一生发展的重要契机。本章将从345个细节入手,为您提供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指导,让您在日常生活中,成为更智慧、更有爱的父母。 早晨的仪式感: 如何让二孩家庭的早晨充满温馨而非争执?从共同准备早餐,到互相道早安,每一个小细节都蕴含着培养亲子关系的奥秘。 餐桌上的智慧: 餐桌是家庭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食物、讨论话题,而非争抢食物、沉默对抗? 游戏中的学习: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与探索的最佳方式。如何在亲子游戏中,融入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睡前的安抚与连接: 睡前时光是与孩子深度交流的绝佳机会。如何通过讲故事、聊天,帮助孩子回顾一天,处理情绪,并建立睡前的安全感? “分别”与“重逢”的艺术: 无论是在工作日与孩子短暂的分离,还是假期的告别,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牵挂,在分别中学习独立,在重逢中感受温暖? “界限”与“独立”的边界: 如何在给予孩子独立空间的同时,又不让他们感到被忽略?例如,如何鼓励孩子自己整理房间,却又不干涉他们的个人物品? “犯错”与“学习”的螺旋: 孩子总会犯错,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本章将提供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犯错的345个细节,让每一个错误都成为成长的契机。 “奖励”与“激励”的科学: 如何运用奖励来激励孩子,同时又避免让他们只关注物质回报?我们将探讨关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奖励”的平衡。 “感恩”与“分享”的播种: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并乐于分享?从感谢家人为自己做的一切,到主动与兄弟姐妹分享玩具,每一个细节都在播撒爱的种子。 本书并非提供“灵丹妙药”,而是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为您提供一套灵活、实用且充满爱的教养工具。我们相信,每一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幸福密码,而本书将帮助您找到并解锁属于您家二孩的独特幸福。让我们一起,用智慧与爱,在平凡的日常中,创造不平凡的家庭和谐。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它不是零散的经验堆砌,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虽然书名叫“345个细节”,听起来似乎很碎,但当你读完后会发现,这些细节背后都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家庭关系维护哲学。它从建立父母与孩子的连接入手,过渡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协调,最后落脚于如何在日常的琐碎中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幸福感。这种层层递进的构建方式,让读者能够系统地理解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二孩家庭生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界限感”的强调,它教我们如何在爱孩子的同时,不剥夺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及如何清晰地界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角色边界。这种对“松弛有度”的把握,正是现代家庭最需要的“定海神针”。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管理了孩子,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重新审视并优化了我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定位。

评分

这本书的文笔简直了,读起来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踏实。作者娓娓道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跟你分享育儿心得,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偏不倚的立场,她没有把任何一种育儿方式神化,而是非常务实地指出了每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专家”的理论搞得晕头转向,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让人回归到最本质的家庭关系上。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小摩擦那里,提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轮流当家”法,既让两个孩子都得到了关注,又避免了父母在其中过度介入而引发新的矛盾。这种细节的处理,真是太到位了。我拿着书里的建议去实践,发现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们之间的争执频率明显下降了。这种基于生活实践的智慧,比那些空洞的理论口号强太多了。我真心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而不是一本纯粹的育儿教材,它教会我的更多是如何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

评分

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真的做到了“不偏不倚”,这在当今这个“鸡娃”还是“佛系”争论不休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作者并没有强行灌输“你必须这样做”的理念,而是展示了多种可能性,并引导读者思考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家庭文化和孩子的个性。这需要作者极高的洞察力和极强的自我约束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育儿信息中保持这种中立和客观。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讨论了关于表扬孩子的问题,它没有简单地说“多表扬”或者“少表扬”,而是区分了对“努力过程”的肯定和对“最终结果”的赞美,并分析了两者对孩子内在驱动力的不同影响。这种层次分明的剖析,让我这个自认为已经读了不少育儿书的人,都感到醍醐灌顶。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清醒的、能根据情况调整策略的父母”。这种成熟的视角,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着实下了功夫,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成品。我之前买过一些育儿书,内容倒是还行,但往往装帧粗糙,阅读体验很差。然而这本,无论是纸张的质感还是字体的选择,都让人非常舒服。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插画,画风非常温暖,虽然简单,却能精准地捕捉到家庭生活中那些微妙的情绪瞬间。比如,有一幅图画了一个哥哥在给哭泣的妹妹递玩具的场景,那种无声的理解和支持,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更有力量。这种视觉上的辅助,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平时不太有时间静下心来啃大部头育儿书的父母也能轻松吸收其中的精髓。而且,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编号和标题,非常方便查找和回顾。我经常在遇到突发状况时,翻到相关章节快速阅读一下,就像随身携带了一个育儿“急救包”,让人心里有底气多了。

评分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它完全没有那种学术性的说教腔调,读起来轻松愉快,甚至带着一丝幽默感。很多时候,我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因为它描述的那些场景——比如孩子为了一个玩具争得面红耳赤,或者父母在两个孩子中间来回奔波的疲惫——都太真实了。这种“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让我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者似乎深谙父母的痛点,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给出既温暖又实用的建议。比如,书中提到在处理“偏心”的指控时,与其急于证明自己没有偏心,不如先认可孩子“感觉自己不被公平对待”的情绪。这种“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底层逻辑,是解决所有家庭冲突的万能钥匙。我不再把育儿看作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而是将其视为一场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的、充满乐趣的亲子互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