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烦恼:量子贝叶斯拯救薛定谔的猫

概率的烦恼:量子贝叶斯拯救薛定谔的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汉斯?克里斯蒂安?冯?贝耶尔 著,郭武中,阮坤明 译
图书标签:
  • 量子力学
  • 贝叶斯概率
  • 薛定谔的猫
  • 量子贝叶斯主义
  • 概率论
  • 科学哲学
  • 物理学
  • 认知科学
  • 信息论
  • 解释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8363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7731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1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前沿与创新。量子理论*为前沿学科,让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和构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同时作者结合概率论提出了“量子贝叶斯理论”,开创性的解释了量子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未来。2.科普性。随着人们对科普世界越来越关注,比如量子、引力波、外星球是否有生物等,量子理论作为重要的重新认识世界的理论,对我们了解和构建新的认知模式具有重要作用。3.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大量配图。4.量子理论界的大咖和重量级期刊隆重推荐

内容简介

因为精确预测以及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量子力学被认为是*成功的科学理论之一,但也是*被误解的理论之一。在被创立后的近一个世纪,量子力学仍旧充满了争议。通过量子贝叶斯理论(QBism)解释量子理论中的悖论和谜题,本书为非专业的读者阐述了量子力学深远的含义、如何理解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如何与这个世界相互作用。QBism用对概率的全新理解去改造量子力学中的传统特征。贝叶斯概率与标准的“频率概率”不同的是,它是观察者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个事件或者一个命题的信任程度的数值测量。相比于频率主义,量子贝叶斯理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处理单个事件,它的概率估计可以根据获得的新信息去更新,并且可以包含“频率概率”的结果。但*重要的还是与量子理论相关的奇怪之处——如两个原子可以同时在不同的位置,信号可以传播得比光更快,以及薛定谔的猫可以同时处于死和活的状态的想法。
用直白的语言而不是方程,贝耶尔用一种通俗的方式,揭示了量子力学的意义,发现了认识物理学的新途径。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冯?贝耶尔,威廉玛丽学院校长教授。

精彩书评

汉斯?冯?贝耶尔在本书中为向读者揭示量子力学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工作。我很幸运在有生之年能够两次学习量子贝叶斯理论。*次学习犹如行走在崎岖坎坷的路上,我和我的同事在形成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就每个细节反复争论,测试,再测试;推倒,再重建— —我们为了到达彼岸,不得不颠倒我们的世界观。第二次学习则是从冯?贝耶尔教授那巧妙的描述中重新学习它,这次学习使我心情愉悦。冯?贝耶尔教授措辞富有洞见,而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现在我真正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教授这门课程。

——克里斯托弗 福克斯 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分校物理学教授

物理学家在如何用量子力学去计算上保持着一致,但是在这些计算的意义上各执一词。在他惯有的幽默和优雅中,冯?贝耶尔教授带我们尝试着去理解原子内的神秘世界。

——詹姆斯 特勒菲尔(James Trefil) 乔治梅森大学物理学教授,《世界史中的科学》作者

目录

第一部分?量子力学?/001
第1节?量子力学是如何诞生的?/003
第2节?光的粒子?/012
第3节?波粒二象性?/020
第4节?波函数?/028
第5节?“最优美的物理实验 ”?/037
第6节?见证奇迹的时刻?/045
第7节?量子不确定性?/053
第8节?最简单地波函数?/060

第二部分?概率?/071
第9节?概率的烦恼?/073
第10节?贝叶斯牧师的概率?/086
第三部分?量子贝叶斯主义?/099
第11节?量子贝叶斯主义使事情明晰?/101
第12节?量子贝叶斯主义拯救薛定谔的猫?/107
第14节?实验室中的量子怪异?/122
第15节?物理现象都是定域的?/134
第16节?信念与必然?/140

第四部分?量子贝叶斯者的世界观?/147
第17节?物理和人类经验?/149
第18节?自然定律?/156
第19节?石头反踢一脚?/161
第20节?现在的问题?/168
第21节?一张完美的地图??/176
第22节?未来之路?/179
附? 录?量子力学四种其他的解释?/188

前言/序言



概率的烦恼:量子贝叶斯拯救薛定谔的猫 一本关于不确定性、知识更新与物理实在的哲学与数学之旅 导言:迷雾中的实在与人类心智的边界 自人类开始思考世界以来,“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张力便如影随形。我们试图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绘宇宙的运行规律,但即便是最坚实的科学大厦,其基石也常常建立在概率的迷雾之上。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概率论教科书,也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量子力学导论。它是一次深入的智力探险,聚焦于人类如何认知、量化并最终更新我们对世界的信念,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挑战直觉的物理现象时。 我们从一个经典困境出发:知识的更新问题。我们的世界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不断修正。这种修正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它必须是理性的,且应具有普适性。本书将带读者回到概率论的黄金时代,审视那些试图建立一套完整、一致且可操作的信念框架的伟大思想家们的工作。我们将追溯这些思想如何跨越学科的鸿沟,最终触及现代物理学的核心谜团。 第一部分:古典概率的边界与认知困境 人类的直觉倾向于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但现实往往处于灰色地带。本部分首先回顾了经典概率论的建立及其在宏观世界中的巨大成功。我们探讨了拉普拉斯的决定论宇宙观,一个假设如果知道所有粒子的初始位置和速度,未来便可完全预测的宏伟蓝图。然而,这种古典的确定性观很快在实践中遭遇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测量的局限性、系统复杂性的指数级增长,以及信息的不完备性。 我们将深入剖析“信念”的本质。概率,在经典框架下,常常被解释为频率的极限,即事件发生的客观倾向。但当我们面对孤立事件时,例如“明天某只股票是涨是跌”,或“这个实验结果是否重现”,频率解释便显得苍白无力。这引出了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概率是关于世界的客观属性,还是关于我们对世界的知识状态的描述? 书中详细梳理了主观概率的早期思想,特别是那些强调概率是“个人信念度量”的观点。我们分析了将概率视为理性决策依据的实用主义路径,并考察了它们在面对复杂系统时如何迅速崩溃。这种古典框架的内在局限,迫使思想家们寻求一种更具适应性、更能处理“未知中的未知”的数学工具。 第二部分:贝叶斯主义的复兴——信念的动态学 如果概率描述的是知识状态,那么知识的更新就必须有一个内在的、符合逻辑的规则。本部分的核心在于贝叶斯定理的深度挖掘及其哲学意涵。我们摒弃了将贝叶斯定理视为一种简单的计算技巧的肤浅理解,而是将其提升为一种关于理性学习的本体论——一种描述知识如何随着证据的流入而结构性演变的数学框架。 贝叶斯推断的核心在于“先验”与“后验”之间的转化。先验概率代表了我们基于现有知识所持有的初始信念,而后验概率则是经过新数据修正后的最新信念状态。我们详细分析了如何选择合理的先验分布,以及在证据量不足或信息量过大时,先验信息如何被有效地“洗去”。 本书特别关注贝叶斯主义在处理“不确定性下的决策”中的强大能力。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一个理性的行动者不应追求最大化“预期收益”,而应追求最小化“预期损失”,这需要对未来所有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进行精确建模。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我们展示了贝叶斯框架如何从最基础的哲学公理(如相干性要求)自然地推导出其强大的更新法则,使其成为量化不确定性的首选工具。 第三部分:量子世界的挑战与概率的深层含义 将古典概率的困境抛诸脑后,本书迎来了其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当物理学本身开始质疑确定性的根基时,概率的意义何在?薛定谔的猫,这个量子力学的标志性思想实验,完美地体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所带来的认知断裂。宏观上,我们看到猫要么活着,要么死了;微观上,粒子的状态却是叠加的、概率性的。 我们深入探讨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及其引发的“测量问题”。波函数的坍缩,即一个叠加态如何瞬间“选择”一个确定的本征态,被普遍视为量子理论中最神秘的环节。如果量子态本身是概率分布的数学描述,那么这种概率是“认识论的”(我们不知道真实状态),还是“本体论的”(状态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量子贝叶斯(Quantum Bayesianism, QBism)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视角来调和这种张力。QBism不再将波函数视为对客观物理实在的描述,而是将其视为观察者(Agent)根据其所处环境(包括对测量设备状态的了解)所构建的“个人信念状态”。在这个框架下,量子概率不再是关于粒子“将要”做什么的预测,而是关于观察者“预期”会观测到什么的度量。 通过这种视角转换,薛定谔的猫的困境不再是一个关于世界如何客观地存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状态的难题,而变成了一个关于“观察者知识不完备性”的问题。猫的“叠加态”可以被理解为观察者在进行测量前,对其可能结果的主观信念分布。坍缩,则是观察者知识的快速更新过程——一旦测量完成,观察者的信念便依据新的经验(观测到的结果)进行了贝叶斯修正。 结论:走出烦恼,拥抱不确定性 《概率的烦恼》最终引导读者认识到,我们对“实在”的把握,无论是通过物理定律还是日常经验,都深深根植于我们处理信息和更新信念的能力之中。概率并非知识的缺陷,而是知识本身的数学结构。 本书旨在证明,无论是处理宏观世界中的复杂系统,还是解释微观世界中的反直觉现象,贝叶斯框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逻辑上自洽的工具箱。它教会我们,理性并非追求永恒的确定性,而是在不确定性中优雅地航行,持续地调整我们的认知地图。通过重塑我们对概率和测量的理解,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洞察物理实在的本质,并最终从对“确定性”的执着中解脱出来,拥抱知识的动态本质。

用户评价

评分

刚翻开《概率的烦恼》,就被作者流畅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所吸引。虽然书名听起来颇具学术性,但行文却丝毫没有晦涩难懂之感。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量子力学概念,如叠加态、退相干等,融入到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仿佛我们不是在阅读一本硬核科普,而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概率”这个核心主题的多维度解读。书中不仅仅是将概率作为一种数学工具来应用,更是深入探讨了概率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意义,以及它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角色演变。从经典概率的确定性,到量子概率的神秘性,再到贝叶斯主义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融合,作者层层递进,将一个庞大而迷人的思想体系徐徐展开。那种“烦恼”,仿佛也随着阅读的深入,从一种困惑转变为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理解的渴望。薛定谔的猫,不再仅仅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悖论,而成为了连接这些抽象概念的具象化符号,书中关于如何“拯救”它的讨论,无疑是这场思想实验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科学著作,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思想的启迪。而《概率的烦恼:量子贝叶斯拯救薛定谔的猫》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理论的介绍,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隐藏在这些理论背后的人类对宇宙认知过程中的挣扎与突破。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科学家们在漫漫求索之路上的困惑、灵感迸发,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尤其是在谈及量子贝叶斯方法时,作者的论述充满了新意。它不仅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不确定性的一种全新视角。这种视角,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困扰科学界乃至哲学界的经典难题,包括那个臭名昭著的薛定谔的猫。书中所展现的,是一种从“知道”到“理解”的飞跃,是一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认知模式的转变。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量子力学,它更关乎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认识那些我们无法完全掌握的事物,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确信。

评分

《概率的烦恼》这个书名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概率,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深邃的哲学意味,而“烦恼”二字更是将这种不确定性具象化,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难以捉摸的科学难题,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的各种选择和结果。再看到“量子贝叶斯拯救薛定谔的猫”,瞬间激发了我对这本书内容的好奇心。薛定谔的猫,这个经典的量子力学思想实验,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悖论,它挑战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直觉认知。而“量子贝叶斯”这个组合,听起来就像是某种全新的、可能颠覆性的视角,试图用一种更具解释力的方式来化解量子力学中的那些“烦恼”。我一直对科学的边界和理论的演进充满兴趣,尤其是当哲学思考与前沿物理学碰撞时,往往能产生令人振奋的火花。这本书的标题就预示着一场智力上的探险,一场关于理解宇宙最基本运作规律的旅程,一场可能颠覆我们对“存在”和“可能性”认知的深刻探讨。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怎样的新世界,用怎样的语言去阐释那些看似玄奥的理论,并最终如何“拯救”那只处于叠加态的猫。

评分

《概率的烦恼》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量子世界的惊鸿一瞥,更是一场关于“信念”与“证据”的深刻对话。作者在书中巧妙地引入了贝叶斯定理,并将其与量子力学相融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意的构思。我之前对贝叶斯主义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层面,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在解释物理学基本原理上的巨大潜力。它不再是将概率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真值”,而是将其看作是我们对某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信念度”,而这种信念度可以通过新的证据不断修正。这种动态的、基于更新的认知方式,似乎更能应对量子世界那种固有的不确定性和观察者效应。而薛定谔的猫,在这个框架下,其“生”与“死”的叠加态,似乎也不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顽固悖论,而是可以被视为一种包含多种可能性的“信念集合”,随着我们对其进行观测,这种集合就会坍缩成一种确定的状态。这种对“坍缩”过程的重新解读,让我对量子测量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实在”的定义产生了新的思考。

评分

读完《概率的烦恼》,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经历了一场观念的重塑。作者以一种极其优雅而深刻的方式,将看似遥不可及的量子物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概率思维联系起来。书名中的“拯救”二字,绝非夸张,它暗示了一种强大的、能够化解困惑的理论框架。我尤其被作者在处理“薛定谔的猫”这一经典难题时所展现出的逻辑和洞察力所折服。通过量子贝叶斯的方法,猫的生死叠加态不再仅仅是一个令人抓狂的哲学难题,而是可以被纳入到一个更具解释力的框架之中。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棘手的细节,而是用一种清晰、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理解其中的奥妙。这种将前沿物理理论与深刻哲学思考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在科普读物中是相当难得的。它不仅满足了了我对量子世界的求知欲,更激发了我对“概率”、“不确定性”以及“认知”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便是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也能以一种贴近人心的、充满智慧的方式被呈现出来。

评分

有时候读书并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一种习惯。

评分

科普书,买回来找不到跑哪儿去了,唉

评分

你猜猜盒子里有没有猫?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非常不错。。。。

评分

一直买这个,感觉好不错。

评分

名字和内容都很喜欢!

评分

好书,及时拜读,受益匪浅!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非常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