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读本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瑞金,闫宏秀 著
图书标签:
  • 恩格斯
  • 自然辩证法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 科学哲学
  • 方法论
  • 经典著作
  • 理论研究
  • 读书笔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457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703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关注和研究长达 40 年之久,并留下了大量的、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未完成的遗稿,但其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关于自然科学和自然界辩证理论的结晶。
本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丛书之一,作者深入简出地分析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精神理念。对于我们如何认识自然,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乔瑞金,1957年10月10日生,?山西省石楼县人,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从事哲学与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闫宏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15.6-2016.6),曾主持10多项省部级项目,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哲学研究》等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1本,译著3本,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目录

导论 探寻人类自由的“诺亚方舟” 1
第一部分 历史考证 7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写作背景与过程 7
一 《自然辩证法》写作背景 7
二 《自然辩证法》写作过程 12
第二章 《自然辩证法》国内外主要版本和传播情况 18
一 《自然辩证法》出版 18
二 《自然辩证法》国外的版本和传播情况 19
第三章 《自然辩证法》的国内版本和传播情况 23
一 《自然辩证法》在国内的翻译与出版情况 23
二 《自然辩证法》在国内的传播 24
第二部分 研究状况 28
第四章 国外《自然辩证法》研究状况概述 28
一 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研究 28
二 苏东地区的研究 28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29
四 西方哲学家的批判 30
五 著名科学家的思想阐释 30
第五章 国内《自然辩证法》研究状况概述 32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状况 33
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研究状况 34
三 改革开放后的研究状况 35
第三部分 当代解读 40
第六章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40
一 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概述 40
二 札记和片段的主要理论观点概述 47
第七章 《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意义 52
一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原则 52
二 辩证发展的世界图景 57
三 科学思维的逻辑结构 61
四 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和科学主体培育 65
五 正确处理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67
第四部分 经典著作选编 6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摘选 68
一 1878年的计划 68
二 [历史导论] 历史 68
三 导言 70
四 《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 78
五 辩证法 82
六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 85
七 运动的基本形式 91
八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99
第五部分 附 录 106
附录Ⅰ 研究文献精选 106
一 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106
二 自然辩证法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16
三 要灵学,还是要自然辩证法? 118
四 哲学学习和自然辩证法研究 126
五 自然辩证法的自我超越 130
六 辩证大自然观初探 134
附录Ⅱ 参考文献 139

前言/序言


《自然辩证法》研究读本:解锁物质世界运行的辩证智慧 导言 自古以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止。从仰望星空的古人,到解析原子内部的现代科学家,我们不断试图理解宇宙万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内在规律。在这一漫长而艰辛的求索过程中,有一种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跨越学科界限,为我们认识自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正是这一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辩证法解读,揭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对立统一的本质。 本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读本》并非直接复述《自然辩证法》原文,也不是对其进行简单注解。相反,它旨在引领读者深入理解恩格斯思想的精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和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我们将剥离繁复的理论推演,聚焦于其核心的哲学洞见,通过精选的论述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帮助读者构建起一套理解自然的辩证思维框架。本书的目的是让《自然辩证法》的深刻思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够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第一章:辩证法的基石——从“静止”到“运动”的观念飞跃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便是将辩证法从抽象的哲学推向了对具体自然科学事实的深刻洞察。他尖锐地批判了旧的形而上学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倾向于将事物视为孤立、静止、不变的实体,忽视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发展过程。本书将重点阐释恩格斯如何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分析,揭示出“静止”仅仅是相对的、暂时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普遍的。 我们将从恩格斯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批判性回顾入手。例如,他如何看待牛顿力学所揭示的力与运动的关系,但又指出其局限性,无法解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他如何分析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从中看到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趋势;他如何解读生物学中的进化论,证明生命形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书将提炼出恩格斯关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核心论点。我们将探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机械运动、化学变化、生物进化、乃至思维活动。通过对这些具体例证的剖析,读者将理解,辩证法并非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对客观世界最真实、最生动的反映。我们将深入理解,恩格斯如何借助达尔文的进化论,将辩证法从哲学领域引入了生命科学,揭示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规律。 此外,本章还将讨论“孤立”与“联系”的辩证关系。形而上学倾向于将事物看作是彼此隔绝的,而辩证法则强调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我们将通过宇宙的宏观结构、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等例子,来阐释这种普遍联系。读者将认识到,任何一个自然现象,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而孤立地存在。 第二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的辩证智慧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也是恩格斯用来解释自然界一切现象最根本的动力。本书将深入解析这一思想,揭示出事物内部的矛盾,正是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根源。我们将避免空泛的哲学说教,而是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实例,让读者直观地感受矛盾的普遍性和力量。 本书将首先阐释“矛盾”并非简单的“冲突”或“斗争”,而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两个或多个方面。我们将从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理论入手,探讨正负电荷、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等看似矛盾却相互依存的现象。例如,为何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湮灭?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辩证统一? 接着,我们将转向化学领域。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何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碳的两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但都由碳原子构成,这其中就体现了物质在不同运动形式下产生的矛盾。我们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等,这些化学变化本质上都是由物质内部或相互作用的矛盾推动的。 在生物学领域,“对立统一”的体现更为生动。我们将以基因的突变和选择为例。基因突变本身是一种“偶然”的、看似“破坏性”的现象,但正是这些突变,为生物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则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它筛选和保留那些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突变。这种“偶然”与“必然”、“破坏”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是生命演化的根本动力。 本书还将探讨“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我们将通过水加热结冰、液体变成气体等日常现象,引申到自然科学中更复杂的范例。例如,细胞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个体生命的诞生;矿物质的缓慢积累,可能引发地震。我们将强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第三章:从必然到自由——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辩证之路 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辩证法的认识论意义置于重要地位。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辩证法不仅是认识自然规律的工具,更是我们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的关键。 我们将梳理恩格斯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事物的发生,既有其必然的规律,也存在着偶然的因素。我们对必然性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摆脱偶然性的束缚,从而更好地驾驭事物的发展。我们将探讨,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揭示事物必然性的过程。例如,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使我们能够预测天体的运行,而非被其“偶然”的轨迹所困扰。 本书将重点阐述“自由”的辩证含义。恩格斯所说的“自由”,并非主观的随意,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自觉行动。当我们的认识达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我们就能自觉地、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将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的案例来阐释这一点,例如,利用电力驱动工业生产,利用基因工程改善农作物,这些都体现了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所获得的“自由”。 我们将强调,《自然辩证法》并非一种静态的理论,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认识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我们对“必然性”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因此,认识和改造自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辩证过程。 第四章:唯物主义的视角——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自然辩证法》的根本立场是唯物主义。本书将系统阐述恩格斯如何以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来解读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并批判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我们将深入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深刻含义,以及它如何为我们认识自然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首先厘清“物质”的哲学概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物质的定义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通过我们的感觉感知,并独立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本书将通过对当代物理学中关于“基本粒子”、“能量”、“场”等概念的讨论,来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客观性和多样的存在形式。 接着,我们将重点探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恩格斯并非否认意识的作用,而是强调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本书将通过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分析,来展示意识如何通过思维、推理、实验等方式,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例如,科学家的灵感、猜想,以及最终通过严谨的实验来证实,这都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本书将批判那些将意识视为第一性的观点,例如,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人类思想的创造,或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决定。我们将结合科学发现的例子,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并非人类思想的随意编造,而是对天文观测数据的理性分析和推导。我们将阐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在尊重物质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的。 结论:实践的指导与未来的展望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读本》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应用于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力求将抽象的哲学原理,与鲜活的科学实例相结合,旨在培养读者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并非终点,而是起点。我们相信,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精神的深入理解,读者将能够以更加深刻、更加辩证的视角,来观察和体验我们所处的世界。无论是面对前沿的科学难题,还是日常生活的挑战,辩证法的智慧都将为我们提供一把开启真理之门的钥匙。 本书的研究,将引领读者认识到,科学的进步与哲学的思辨密不可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跨越时代,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为我们理解日新月异的物质世界,提供了永恒的启迪。本书希望能够成为读者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的忠实伙伴,共同发掘自然界隐藏的辩证智慧,用科学的精神和辩证的思维,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具感染力,它有一种将深奥学问“口语化”的魔力。虽然面对的是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哲学文本,但作者的文字却充满了活力和一种近乎于对话的亲切感。他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读者触手可及的画面。有些段落读起来,简直就像是与一位博学而耐心的导师面对面交流,他既能精准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又能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你自行探索答案。这种流畅、富有节奏感的叙事,极大地降低了哲学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原本可能望而却步的读者也能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享受思想碰撞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对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的梳理功力。它没有将所探讨的思想孤立地放置在真空中进行分析,而是极其细致地追溯了这些理论是如何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与同时代其他思潮的激烈交锋中逐渐孕育、成熟并最终定型的。作者对关键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引用把握得极为精准,这使得我们不仅理解了“是什么”,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会是这样”。通过这种全景式的梳理,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思想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人类在特定发展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认知成果之一。这种对历史纵深的挖掘,赋予了文本厚重的分量和超越时空的研究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注释和附录部分简直是宝藏级别的配置。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正文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脚注。这本书的注释做得非常专业且详尽,不仅对关键术语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还经常穿插着一些非常精辟的引文和背景补充,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避免了因词汇或典故不熟而产生的理解障碍。而附录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导读和索引系统,更是体现了编者对研究者的友好态度。它们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性的阅读材料,而成为了一个可以反复查阅、持续深耕的知识工具箱。

评分

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性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作者在构建其理论框架时,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层层递进,基础打得异常扎实,每一步推导都环环相扣,找不到一丝松动的痕迹。我读完几个核心章节后,对于那些过去理解起来有些晦涩的概念,现在感觉豁然开朗。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通过一系列缜密的分析和对比,将复杂的哲学思辨过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宏大叙事与微观实例之间的关系时,作者展现出了一种高超的驾驭能力,既能保持理论的纯粹性,又不失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关照。这种严谨的结构,使得读者在跟随作者的思绪前行时,内心充满了笃定感,确信自己正在步入一个逻辑自洽的知识殿堂。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字体,散发着一种经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书卷气。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分量适中,阅读时不会有廉价感。我特别喜欢它内文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很到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目录结构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读。而且,书的整体开本大小也很适合日常携带,无论是放在包里通勤时翻阅,还是在家中书房静心品读,都显得恰到好处。这种对细节的用心打磨,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的质感,让人在接触这本书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经典思想传播的尊重与诚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