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关注和研究长达 40 年之久,并留下了大量的、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未完成的遗稿,但其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关于自然科学和自然界辩证理论的结晶。
本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丛书之一,作者深入简出地分析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精神理念。对于我们如何认识自然,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乔瑞金,1957年10月10日生,?山西省石楼县人,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从事哲学与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闫宏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15.6-2016.6),曾主持10多项省部级项目,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哲学研究》等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1本,译著3本,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导论 探寻人类自由的“诺亚方舟” 1
第一部分 历史考证 7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写作背景与过程 7
一 《自然辩证法》写作背景 7
二 《自然辩证法》写作过程 12
第二章 《自然辩证法》国内外主要版本和传播情况 18
一 《自然辩证法》出版 18
二 《自然辩证法》国外的版本和传播情况 19
第三章 《自然辩证法》的国内版本和传播情况 23
一 《自然辩证法》在国内的翻译与出版情况 23
二 《自然辩证法》在国内的传播 24
第二部分 研究状况 28
第四章 国外《自然辩证法》研究状况概述 28
一 编辑出版过程中的研究 28
二 苏东地区的研究 28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29
四 西方哲学家的批判 30
五 著名科学家的思想阐释 30
第五章 国内《自然辩证法》研究状况概述 32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状况 33
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研究状况 34
三 改革开放后的研究状况 35
第三部分 当代解读 40
第六章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40
一 论文的主要理论观点概述 40
二 札记和片段的主要理论观点概述 47
第七章 《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意义 52
一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原则 52
二 辩证发展的世界图景 57
三 科学思维的逻辑结构 61
四 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和科学主体培育 65
五 正确处理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67
第四部分 经典著作选编 6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摘选 68
一 1878年的计划 68
二 [历史导论] 历史 68
三 导言 70
四 《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 78
五 辩证法 82
六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 85
七 运动的基本形式 91
八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99
第五部分 附 录 106
附录Ⅰ 研究文献精选 106
一 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106
二 自然辩证法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16
三 要灵学,还是要自然辩证法? 118
四 哲学学习和自然辩证法研究 126
五 自然辩证法的自我超越 130
六 辩证大自然观初探 134
附录Ⅱ 参考文献 139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字体,散发着一种经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书卷气。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分量适中,阅读时不会有廉价感。我特别喜欢它内文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很到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目录结构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读。而且,书的整体开本大小也很适合日常携带,无论是放在包里通勤时翻阅,还是在家中书房静心品读,都显得恰到好处。这种对细节的用心打磨,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的质感,让人在接触这本书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经典思想传播的尊重与诚意。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性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作者在构建其理论框架时,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层层递进,基础打得异常扎实,每一步推导都环环相扣,找不到一丝松动的痕迹。我读完几个核心章节后,对于那些过去理解起来有些晦涩的概念,现在感觉豁然开朗。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通过一系列缜密的分析和对比,将复杂的哲学思辨过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宏大叙事与微观实例之间的关系时,作者展现出了一种高超的驾驭能力,既能保持理论的纯粹性,又不失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关照。这种严谨的结构,使得读者在跟随作者的思绪前行时,内心充满了笃定感,确信自己正在步入一个逻辑自洽的知识殿堂。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具感染力,它有一种将深奥学问“口语化”的魔力。虽然面对的是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哲学文本,但作者的文字却充满了活力和一种近乎于对话的亲切感。他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读者触手可及的画面。有些段落读起来,简直就像是与一位博学而耐心的导师面对面交流,他既能精准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又能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你自行探索答案。这种流畅、富有节奏感的叙事,极大地降低了哲学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原本可能望而却步的读者也能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享受思想碰撞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对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的梳理功力。它没有将所探讨的思想孤立地放置在真空中进行分析,而是极其细致地追溯了这些理论是如何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与同时代其他思潮的激烈交锋中逐渐孕育、成熟并最终定型的。作者对关键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引用把握得极为精准,这使得我们不仅理解了“是什么”,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会是这样”。通过这种全景式的梳理,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思想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人类在特定发展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认知成果之一。这种对历史纵深的挖掘,赋予了文本厚重的分量和超越时空的研究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注释和附录部分简直是宝藏级别的配置。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正文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脚注。这本书的注释做得非常专业且详尽,不仅对关键术语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还经常穿插着一些非常精辟的引文和背景补充,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避免了因词汇或典故不熟而产生的理解障碍。而附录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导读和索引系统,更是体现了编者对研究者的友好态度。它们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性的阅读材料,而成为了一个可以反复查阅、持续深耕的知识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