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關於自然辯證法的關注和研究長達 40 年之久,並留下瞭大量的、豐富的研究成果。雖然《自然辯證法》是一部未完成的遺稿,但其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是關於自然科學和自然界辯證理論的結晶。
本書作為“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讀本”叢書之一,作者深入簡齣地分析瞭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精神理念。對於我們如何認識自然,如何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喬瑞金,1957年10月10日生,?山西省石樓縣人,哲學博士,現任山西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科學技術哲學、馬剋思主義哲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主要從事哲學與管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閆宏秀,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牛津大學訪問學者(2015.6-2016.6),曾主持10多項省部級項目,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與哲學研究》等發錶文章20餘篇,齣版專著1本,譯著3本,主要研究方嚮為科學技術哲學。
導論 探尋人類自由的“諾亞方舟” 1
第一部分 曆史考證 7
第一章 《自然辯證法》寫作背景與過程 7
一 《自然辯證法》寫作背景 7
二 《自然辯證法》寫作過程 12
第二章 《自然辯證法》國內外主要版本和傳播情況 18
一 《自然辯證法》齣版 18
二 《自然辯證法》國外的版本和傳播情況 19
第三章 《自然辯證法》的國內版本和傳播情況 23
一 《自然辯證法》在國內的翻譯與齣版情況 23
二 《自然辯證法》在國內的傳播 24
第二部分 研究狀況 28
第四章 國外《自然辯證法》研究狀況概述 28
一 編輯齣版過程中的研究 28
二 蘇東地區的研究 28
三 西方馬剋思主義的解讀 29
四 西方哲學傢的批判 30
五 著名科學傢的思想闡釋 30
第五章 國內《自然辯證法》研究狀況概述 32
一 新中國成立前的研究狀況 33
二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研究狀況 34
三 改革開放後的研究狀況 35
第三部分 當代解讀 40
第六章 《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內容 40
一 論文的主要理論觀點概述 40
二 劄記和片段的主要理論觀點概述 47
第七章 《自然辯證法》的哲學意義 52
一 自然辯證法的科學研究原則 52
二 辯證發展的世界圖景 57
三 科學思維的邏輯結構 61
四 科學理性的批判精神和科學主體培育 65
五 正確處理人、自然與社會的辯證關係 67
第四部分 經典著作選編 68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摘選 68
一 1878年的計劃 68
二 [曆史導論] 曆史 68
三 導言 70
四 《反杜林論》舊序。論辯證法 78
五 辯證法 82
六 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研究 85
七 運動的基本形式 91
八 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 99
第五部分 附 錄 106
附錄Ⅰ 研究文獻精選 106
一 論辯證法的敘述方法 106
二 自然辯證法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16
三 要靈學,還是要自然辯證法? 118
四 哲學學習和自然辯證法研究 126
五 自然辯證法的自我超越 130
六 辯證大自然觀初探 134
附錄Ⅱ 參考文獻 139
這本書的論述邏輯性簡直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作者在構建其理論框架時,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建築師,層層遞進,基礎打得異常紮實,每一步推導都環環相扣,找不到一絲鬆動的痕跡。我讀完幾個核心章節後,對於那些過去理解起來有些晦澀的概念,現在感覺豁然開朗。它並非簡單地羅列觀點,而是通過一係列縝密的分析和對比,將復雜的哲學思辨過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宏大敘事與微觀實例之間的關係時,作者展現齣瞭一種高超的駕馭能力,既能保持理論的純粹性,又不失對現實世界復雜性的關照。這種嚴謹的結構,使得讀者在跟隨作者的思緒前行時,內心充滿瞭篤定感,確信自己正在步入一個邏輯自洽的知識殿堂。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具感染力,它有一種將深奧學問“口語化”的魔力。雖然麵對的是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哲學文本,但作者的文字卻充滿瞭活力和一種近乎於對話的親切感。他似乎總能找到最恰當的比喻,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讀者觸手可及的畫麵。有些段落讀起來,簡直就像是與一位博學而耐心的導師麵對麵交流,他既能精準地指齣問題的癥結所在,又能用充滿智慧的語言引導你自行探索答案。這種流暢、富有節奏感的敘事,極大地降低瞭哲學閱讀的門檻,讓那些原本可能望而卻步的讀者也能心甘情願地沉浸其中,享受思想碰撞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注釋和附錄部分簡直是寶藏級彆的配置。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正文的理解深度,往往取決於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腳注。這本書的注釋做得非常專業且詳盡,不僅對關鍵術語進行瞭清晰的界定,還經常穿插著一些非常精闢的引文和背景補充,這些信息極大地豐富瞭我的閱讀體驗,避免瞭因詞匯或典故不熟而産生的理解障礙。而附錄中收錄的相關文獻導讀和索引係統,更是體現瞭編者對研究者的友好態度。它們為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提供瞭清晰的路綫圖,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性的閱讀材料,而成為瞭一個可以反復查閱、持續深耕的知識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精美,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著燙金的標題字體,散發著一種經典而又不失現代感的書捲氣。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分量適中,閱讀時不會有廉價感。我特彆喜歡它內文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距處理得很到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目錄結構清晰明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深入研讀。而且,書的整體開本大小也很適閤日常攜帶,無論是放在包裏通勤時翻閱,還是在傢中書房靜心品讀,都顯得恰到好處。這種對細節的用心打磨,無疑提升瞭閱讀體驗的質感,讓人在接觸這本書的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經典思想傳播的尊重與誠意。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稱道的一點,是它對曆史背景和思想脈絡的梳理功力。它沒有將所探討的思想孤立地放置在真空中進行分析,而是極其細緻地追溯瞭這些理論是如何在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期、在與同時代其他思潮的激烈交鋒中逐漸孕育、成熟並最終定型的。作者對關鍵曆史事件和人物的引用把握得極為精準,這使得我們不僅理解瞭“是什麼”,更深刻地理解瞭“為什麼會是這樣”。通過這種全景式的梳理,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思想並非憑空齣現,而是人類在特定發展階段所能達到的最高認知成果之一。這種對曆史縱深的挖掘,賦予瞭文本厚重的分量和超越時空的研究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