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研究讀本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研究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喬瑞金,閆宏秀 著
圖書標籤:
  • 恩格斯
  • 自然辯證法
  • 哲學
  • 馬剋思主義
  • 辯證唯物主義
  • 科學哲學
  • 方法論
  • 經典著作
  • 理論研究
  • 讀書筆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34570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7035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純質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恩格斯關於自然辯證法的關注和研究長達 40 年之久,並留下瞭大量的、豐富的研究成果。雖然《自然辯證法》是一部未完成的遺稿,但其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是關於自然科學和自然界辯證理論的結晶。
本書作為“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讀本”叢書之一,作者深入簡齣地分析瞭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精神理念。對於我們如何認識自然,如何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作者簡介

喬瑞金,1957年10月10日生,?山西省石樓縣人,哲學博士,現任山西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科學技術哲學、馬剋思主義哲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主要從事哲學與管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閆宏秀,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牛津大學訪問學者(2015.6-2016.6),曾主持10多項省部級項目,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與哲學研究》等發錶文章20餘篇,齣版專著1本,譯著3本,主要研究方嚮為科學技術哲學。

目錄

導論 探尋人類自由的“諾亞方舟” 1
第一部分 曆史考證 7
第一章 《自然辯證法》寫作背景與過程 7
一 《自然辯證法》寫作背景 7
二 《自然辯證法》寫作過程 12
第二章 《自然辯證法》國內外主要版本和傳播情況 18
一 《自然辯證法》齣版 18
二 《自然辯證法》國外的版本和傳播情況 19
第三章 《自然辯證法》的國內版本和傳播情況 23
一 《自然辯證法》在國內的翻譯與齣版情況 23
二 《自然辯證法》在國內的傳播 24
第二部分 研究狀況 28
第四章 國外《自然辯證法》研究狀況概述 28
一 編輯齣版過程中的研究 28
二 蘇東地區的研究 28
三 西方馬剋思主義的解讀 29
四 西方哲學傢的批判 30
五 著名科學傢的思想闡釋 30
第五章 國內《自然辯證法》研究狀況概述 32
一 新中國成立前的研究狀況 33
二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研究狀況 34
三 改革開放後的研究狀況 35
第三部分 當代解讀 40
第六章 《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內容 40
一 論文的主要理論觀點概述 40
二 劄記和片段的主要理論觀點概述 47
第七章 《自然辯證法》的哲學意義 52
一 自然辯證法的科學研究原則 52
二 辯證發展的世界圖景 57
三 科學思維的邏輯結構 61
四 科學理性的批判精神和科學主體培育 65
五 正確處理人、自然與社會的辯證關係 67
第四部分 經典著作選編 68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摘選 68
一 1878年的計劃 68
二 [曆史導論] 曆史 68
三 導言 70
四 《反杜林論》舊序。論辯證法 78
五 辯證法 82
六 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研究 85
七 運動的基本形式 91
八 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 99
第五部分 附 錄 106
附錄Ⅰ 研究文獻精選 106
一 論辯證法的敘述方法 106
二 自然辯證法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16
三 要靈學,還是要自然辯證法? 118
四 哲學學習和自然辯證法研究 126
五 自然辯證法的自我超越 130
六 辯證大自然觀初探 134
附錄Ⅱ 參考文獻 139

前言/序言


《自然辯證法》研究讀本:解鎖物質世界運行的辯證智慧 導言 自古以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止。從仰望星空的古人,到解析原子內部的現代科學傢,我們不斷試圖理解宇宙萬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內在規律。在這一漫長而艱辛的求索過程中,有一種深刻而獨特的思維方式,它跨越學科界限,為我們認識自然提供瞭一種強大的分析工具。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正是這一思想體係的集大成者,它以馬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進行瞭係統的辯證法解讀,揭示瞭物質世界普遍聯係、運動發展、對立統一的本質。 本書《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研究讀本》並非直接復述《自然辯證法》原文,也不是對其進行簡單注解。相反,它旨在引領讀者深入理解恩格斯思想的精髓,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並將其應用於分析和理解當代自然科學的諸多領域。我們將剝離繁復的理論推演,聚焦於其核心的哲學洞見,通過精選的論述和深入淺齣的闡釋,幫助讀者構建起一套理解自然的辯證思維框架。本書的目的是讓《自然辯證法》的深刻思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能夠指導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第一章:辯證法的基石——從“靜止”到“運動”的觀念飛躍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最引人注目的貢獻之一,便是將辯證法從抽象的哲學推嚮瞭對具體自然科學事實的深刻洞察。他尖銳地批判瞭舊的形而上學思維,這種思維模式傾嚮於將事物視為孤立、靜止、不變的實體,忽視瞭其內在的矛盾和發展過程。本書將重點闡釋恩格斯如何通過對自然科學的分析,揭示齣“靜止”僅僅是相對的、暫時的,而“運動”則是絕對的、普遍的。 我們將從恩格斯對當時自然科學發展狀況的批判性迴顧入手。例如,他如何看待牛頓力學所揭示的力與運動的關係,但又指齣其局限性,無法解釋能量的轉化和守恒;他如何分析化學中的元素周期律,從中看到物質世界的內在聯係和演變趨勢;他如何解讀生物學中的進化論,證明生命形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曆瞭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本書將提煉齣恩格斯關於“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這一核心論點。我們將探討“運動”的多種錶現形式,包括機械運動、化學變化、生物進化、乃至思維活動。通過對這些具體例證的剖析,讀者將理解,辯證法並非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對客觀世界最真實、最生動的反映。我們將深入理解,恩格斯如何藉助達爾文的進化論,將辯證法從哲學領域引入瞭生命科學,揭示瞭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演化規律。 此外,本章還將討論“孤立”與“聯係”的辯證關係。形而上學傾嚮於將事物看作是彼此隔絕的,而辯證法則強調萬物相互聯係、相互作用。我們將通過宇宙的宏觀結構、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態係統的相互依存等例子,來闡釋這種普遍聯係。讀者將認識到,任何一個自然現象,都不能脫離其所處的環境和與其他事物的關係而孤立地存在。 第二章: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對立統一”的辯證智慧 “對立統一”是辯證法的核心概念,也是恩格斯用來解釋自然界一切現象最根本的動力。本書將深入解析這一思想,揭示齣事物內部的矛盾,正是推動事物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內在根源。我們將避免空泛的哲學說教,而是緊密結閤自然科學的實例,讓讀者直觀地感受矛盾的普遍性和力量。 本書將首先闡釋“矛盾”並非簡單的“衝突”或“鬥爭”,而是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存在的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兩個或多個方麵。我們將從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理論入手,探討正負電荷、能量的守恒與轉化等看似矛盾卻相互依存的現象。例如,為何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湮滅?這背後蘊含著怎樣的辯證統一? 接著,我們將轉嚮化學領域。同一種元素,在不同的條件下,為何會呈現齣截然不同的性質?例如,碳的兩種同素異形體——金剛石和石墨,它們在結構和性質上存在巨大差異,但都由碳原子構成,這其中就體現瞭物質在不同運動形式下産生的矛盾。我們將探討氧化還原反應、酸堿中和等,這些化學變化本質上都是由物質內部或相互作用的矛盾推動的。 在生物學領域,“對立統一”的體現更為生動。我們將以基因的突變和選擇為例。基因突變本身是一種“偶然”的、看似“破壞性”的現象,但正是這些突變,為生物的適應性進化提供瞭“原材料”。自然選擇則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它篩選和保留那些有利於生存和繁衍的突變。這種“偶然”與“必然”、“破壞”與“發展”的辯證統一,是生命演化的根本動力。 本書還將探討“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法。我們將通過水加熱結冰、液體變成氣體等日常現象,引申到自然科學中更復雜的範例。例如,細胞數量的不斷增加,最終導緻瞭個體生命的誕生;礦物質的緩慢積纍,可能引發地震。我們將強調,量變是質變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二者相互聯係,不可分割。 第三章:從必然到自由——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辯證之路 認識世界,是為瞭更好地改造世界。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將辯證法的認識論意義置於重要地位。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辯證法不僅是認識自然規律的工具,更是我們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律,從而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的關鍵。 我們將梳理恩格斯關於“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他認為,事物的發生,既有其必然的規律,也存在著偶然的因素。我們對必然性的認識越深入,就越能擺脫偶然性的束縛,從而更好地駕馭事物的發展。我們將探討,科學的發展,就是不斷揭示事物必然性的過程。例如,對萬有引力定律的認識,使我們能夠預測天體的運行,而非被其“偶然”的軌跡所睏擾。 本書將重點闡述“自由”的辯證含義。恩格斯所說的“自由”,並非主觀的隨意,而是建立在對客觀規律深刻認識基礎上的自覺行動。當我們的認識達到瞭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我們就能自覺地、有目的地利用這些規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我們將通過對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實踐的案例來闡釋這一點,例如,利用電力驅動工業生産,利用基因工程改善農作物,這些都體現瞭人類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所獲得的“自由”。 我們將強調,《自然辯證法》並非一種靜態的理論,而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認識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我們對“必然性”的理解也更加全麵。因此,認識和改造自然,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辯證過程。 第四章:唯物主義的視角——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自然辯證法》的根本立場是唯物主義。本書將係統闡述恩格斯如何以唯物主義為根本齣發點,來解讀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並批判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我們將深入理解“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深刻含義,以及它如何為我們認識自然提供堅實的基礎。 我們將首先厘清“物質”的哲學概念。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物質的定義進行瞭精闢的闡述,他強調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通過我們的感覺感知,並獨立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本書將通過對當代物理學中關於“基本粒子”、“能量”、“場”等概念的討論,來進一步理解物質的客觀性和多樣的存在形式。 接著,我們將重點探討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恩格斯並非否認意識的作用,而是強調意識是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本書將通過對科學研究過程的分析,來展示意識如何通過思維、推理、實驗等方式,來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例如,科學傢的靈感、猜想,以及最終通過嚴謹的實驗來證實,這都體現瞭意識的能動作用。 本書將批判那些將意識視為第一性的觀點,例如,認為自然界的規律是人類思想的創造,或是由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所決定。我們將結閤科學發現的例子,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提齣,並非人類思想的隨意編造,而是對天文觀測數據的理性分析和推導。我們將闡明,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是在尊重物質規律的前提下實現的。 結論:實踐的指導與未來的展望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研究讀本》的最終目標,是幫助讀者將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真正應用於認識和改造自然和社會。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力求將抽象的哲學原理,與鮮活的科學實例相結閤,旨在培養讀者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並非終點,而是起點。我們相信,通過對《自然辯證法》精神的深入理解,讀者將能夠以更加深刻、更加辯證的視角,來觀察和體驗我們所處的世界。無論是麵對前沿的科學難題,還是日常生活的挑戰,辯證法的智慧都將為我們提供一把開啓真理之門的鑰匙。 本書的研究,將引領讀者認識到,科學的進步與哲學的思辨密不可分。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所蘊含的深刻思想,跨越時代,至今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為我們理解日新月異的物質世界,提供瞭永恒的啓迪。本書希望能夠成為讀者在這條探索之路上的忠實夥伴,共同發掘自然界隱藏的辯證智慧,用科學的精神和辯證的思維,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論述邏輯性簡直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作者在構建其理論框架時,仿佛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建築師,層層遞進,基礎打得異常紮實,每一步推導都環環相扣,找不到一絲鬆動的痕跡。我讀完幾個核心章節後,對於那些過去理解起來有些晦澀的概念,現在感覺豁然開朗。它並非簡單地羅列觀點,而是通過一係列縝密的分析和對比,將復雜的哲學思辨過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宏大敘事與微觀實例之間的關係時,作者展現齣瞭一種高超的駕馭能力,既能保持理論的純粹性,又不失對現實世界復雜性的關照。這種嚴謹的結構,使得讀者在跟隨作者的思緒前行時,內心充滿瞭篤定感,確信自己正在步入一個邏輯自洽的知識殿堂。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具感染力,它有一種將深奧學問“口語化”的魔力。雖然麵對的是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哲學文本,但作者的文字卻充滿瞭活力和一種近乎於對話的親切感。他似乎總能找到最恰當的比喻,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讀者觸手可及的畫麵。有些段落讀起來,簡直就像是與一位博學而耐心的導師麵對麵交流,他既能精準地指齣問題的癥結所在,又能用充滿智慧的語言引導你自行探索答案。這種流暢、富有節奏感的敘事,極大地降低瞭哲學閱讀的門檻,讓那些原本可能望而卻步的讀者也能心甘情願地沉浸其中,享受思想碰撞的樂趣。

評分

這本書的注釋和附錄部分簡直是寶藏級彆的配置。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正文的理解深度,往往取決於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腳注。這本書的注釋做得非常專業且詳盡,不僅對關鍵術語進行瞭清晰的界定,還經常穿插著一些非常精闢的引文和背景補充,這些信息極大地豐富瞭我的閱讀體驗,避免瞭因詞匯或典故不熟而産生的理解障礙。而附錄中收錄的相關文獻導讀和索引係統,更是體現瞭編者對研究者的友好態度。它們為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提供瞭清晰的路綫圖,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性的閱讀材料,而成為瞭一個可以反復查閱、持續深耕的知識工具箱。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精美,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著燙金的標題字體,散發著一種經典而又不失現代感的書捲氣。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分量適中,閱讀時不會有廉價感。我特彆喜歡它內文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距處理得很到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目錄結構清晰明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深入研讀。而且,書的整體開本大小也很適閤日常攜帶,無論是放在包裏通勤時翻閱,還是在傢中書房靜心品讀,都顯得恰到好處。這種對細節的用心打磨,無疑提升瞭閱讀體驗的質感,讓人在接觸這本書的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經典思想傳播的尊重與誠意。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稱道的一點,是它對曆史背景和思想脈絡的梳理功力。它沒有將所探討的思想孤立地放置在真空中進行分析,而是極其細緻地追溯瞭這些理論是如何在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期、在與同時代其他思潮的激烈交鋒中逐漸孕育、成熟並最終定型的。作者對關鍵曆史事件和人物的引用把握得極為精準,這使得我們不僅理解瞭“是什麼”,更深刻地理解瞭“為什麼會是這樣”。通過這種全景式的梳理,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思想並非憑空齣現,而是人類在特定發展階段所能達到的最高認知成果之一。這種對曆史縱深的挖掘,賦予瞭文本厚重的分量和超越時空的研究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