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4(2018) [The Annual Report on Rule of Law in Sichuan No.4 (2018)]

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4(2018) [The Annual Report on Rule of Law in Sichuan No.4 (201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林 杨天宗 田禾 吕艳滨 徐斌 著
图书标签:
  • 四川
  • 法治
  • 年度报告
  • 2018
  • 法学
  • 政治
  • 社会治理
  • 政策研究
  • 中国
  • 地方治理
  • 报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2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44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法治蓝皮书
外文名称:The Annual Report on Rule of Law in Sichuan No.4 (2018)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页数:396
字数:375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梳理了四川2017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四川建设的总体情况。总报告把脉法治四川建设,既总结特色亮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列出解决清单。专题报告部分分别针对四川具体的法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如针对在预算法框架下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健康法治信用管理机制探索、涉旅矛盾纠纷化解的探索与实践、“三治协同共建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探索与实践。此外,年度报告还总结了四川各地富有创新性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作者简介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法理、宪法、司法制度。共出版专著、论著、译著等30余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内部研究报告60余篇。代表作为:《依法治国十年回顾与展望》、《依法治国与宪政建设》、《立法过程中的公共参与》、《走向人权的探索》、《新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发展60年》、《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形成》、《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民主要稳,法治要快》等。田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室主任、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法治蓝皮书》主编、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首席专家。研究方向:实证法学、刑法学、亚洲法。代表作为:《论公职人员亲属营利性行为的法律规制》、《2013年中国法治状况与2014年形势预测》、《2013年中国反腐败路径与2014年形势预测》、《慈善法治现状与完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3)》、《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诱因及其应对》、《广东经验:法治政府建设》、《广东经验: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指数测评推进法治进步》、《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应对建议》等。吕艳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治国情调研室副主任、法治蓝皮书工作室主任、亚洲法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信息法。主要研究成果:《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信息:政府治理新视角》、《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几个问题》、《日本、韩国的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司法化的若干实例》、《日本隐私权保障的研究与启示》、《西方主要国家议会监督手段之比较》、《韩国的行政审判法--解说与全译》、《论知情权》等。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四川省2017年法治发展现状与前瞻【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001
  一 高位谋篇布局/002
  二 大力推进依法执政/005
  三 切实加强科学立法/009
  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013
  五 着力保证公正司法/021
  六 深入推进社会依法治理/027
  七 切实破解藏区治理难题/034
  八 建立完善保障落实机制/036
  九 四川依法治省存在的问题/038
  十 2018年四川依法治省前瞻/040

Ⅱ 专题报告
2 四川省人大探索依法助推绿色发展的路径【四川省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课题组】/043
3 法治建设中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的四川实践【四川省政协办公厅课题组】/060
4 四川省纪委治理“微腐败”调研报告【中共四川省纪委机关课题组】/072
5 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治化探索【中共四川省委维稳办课题组】/087
6 四川省公安厅探索依法管网路径【四川省公安厅课题组】/103
7 四川省实施法治校园建设调研报告【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组】/115
8 成都市城市治理法规系统化建设调研报告【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课题】组/126

Ⅲ 政府法治
9 广安市探索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广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142
10 巴中公安行政处罚基准自动裁量系统调研报告【巴中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152
11 攀枝花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实践【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课题组】/163

Ⅳ 司法改革
12 四川法院对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74
13 四川省探索检法联动合力破解执行难【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186
14 南充检察机关多元化国家司法救助调研报告【南充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197
15 眉山市家事审判改革的实践【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207

Ⅴ 基层治理
16 资阳市乐至县社区多元协商工作调研报告【资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220
17 达州市大竹县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大竹县依法治医课题组】/234
18 内江市构建职工立体维权格局的实践【内江市总工会课题组】/247
19 推行贫困村法律顾问制度的达州实践【四川省司法厅课题组】/259
20 雅安市雨城区“阳光村(居)务”微权清单制度【雅安市雨城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272

Ⅵ 市场法治
21 绵阳市法治引领和保障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绵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282
22 自贡法院服务和保障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294
23 遂宁市创新实践河道警长制调研报告【遂宁市公安局课题组】/304
24 广元市青川县化解旅游矛盾纠纷的实践【青川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14

Ⅶ 民族法治
25 凉山州外流人员犯罪治理调研报告【凉山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26
26 阿坝州壤塘县依法规范民间调解调研报告【中共阿坝州委政法委课题组】/337
27 甘孜州康定市深化土地乱象治理调研报告【甘孜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47

附录 四川依法治省重要文件目录(2017)/355

Abstract/358
Contents/360
依法治省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观察 书籍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或年度的依法治省报告,而是以更宏观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在地方层面的实践经验、理论探索及其面临的挑战。全书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法治作为国家治理基石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多个省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治理实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力图勾勒出新时代地方政府如何平衡效率与公正、发展与规范、权力与制约的复杂图景。 第一部分:法治理念的在地化与现代化 本部分首先探讨了“依法治省”这一核心概念在中国特定政治语境下的内涵演变。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执行,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法制”到“法治”的观念转型:详细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地方政府在认识层面如何逐步从侧重于“管理工具”的“法制”观念,转向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的、具有自我约束和程序正义追求的“法治”理念的转变。书中引入了若干案例,展示了地方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在观念冲突和融合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进步。例如,在土地征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如何将“群众路线”与“法定程序”有机结合,以更透明、更可预期的治理方式取代过去依赖“人治”和“运动式”管理的旧模式。 二、法治融入国家战略的路径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如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是如何通过地方立法、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的制定,实现自上而下的法治要求向地方治理的精准传导。这部分特别关注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质量、解释的统一性以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估机制。研究指出,确保中央政策在地方层面得到“忠实而有效”的贯彻,同时防止“一刀切”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泛化,是法治地方化的关键难点。 第二部分:地方治理中的权力制约与程序正义 地方治理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制约地方公权力,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回应性。本部分聚焦于行政法治的实践层面。 三、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通过对特定领域(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行政决策过程进行解构,分析了听证制度、公众参与机制在地方层面的有效性与局限性。书中考察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深度,尤其关注了在涉及公民重大利益的争议性事项上,地方政府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开是常态,保密是例外”。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评估机制,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大规模的法治风险和信访积案。 四、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重塑:本部分详细论述了地方行政执法队伍在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包括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界限模糊问题。通过对若干省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民告官”案件的深层次原因。书中提出了构建更加精细化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的构想,强调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对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留痕和事后监督,以期从源头上减少“人情执法”和“粗暴执法”的现象。 第三部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转型与社会协同 法治不仅是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本部分探讨了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治理的法治基础。 五、社会矛盾化解的法治路径创新:重点考察了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在地方层面的发展。分析了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联动工作机制,将大量的民间纠纷,尤其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小额债务纠纷,纳入程序化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决框架内,从而减轻法院的诉讼压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书中强调了专业律师和法律服务机构在其中扮演的引导和见证角色。 六、基层治理中的法治资源配置:研究了“一村一法律顾问”、“社区法律服务站”等基层普法和法律服务网络的建设情况。探讨了如何确保法治资源能够均衡地、有效地覆盖到偏远和欠发达地区,避免因地理或经济因素造成“法治鸿沟”。一个核心论点是,基层法治的成效,关键在于法律的“可及性”和“可理解性”,即法律条文能否被普通民众轻易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结论:迈向更高水平的法治地方实践 全书的结论部分,对当前中国地方依法治省实践的整体成就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清醒地指出了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这包括进一步强化对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审查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地方的落地效果,以及培育更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法治文化土壤。本书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法学研究者以及关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对“依法治省”这个概念既熟悉又感到一丝距离。这本书,恰恰为我搭建了一座理解这座桥梁。我设想,报告中的语言风格必然是专业且严谨的,但同时,作为一份面向公众的年度报告,它也应该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其中所传达的核心信息。我期待它能解答一些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法律的疑问,比如某些政策的出台背景、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或者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应该如何寻求正当途径解决。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具体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种公民意识的启蒙,一种对国家法治进程的参与感和认同感的培养。我想,它会让我觉得,法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即“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4(2018)”,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权威性和专业性。它代表着一种持续性的记录和评估,也预示着其中蕴含着经过深入研究和梳理的信息。我预感,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丰富,可能涵盖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各个层面。我想象着,其中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将2018年四川在推进依法治省过程中的各项重要决策、关键举措、改革亮点以及面临的挑战一一呈现。例如,关于政府依法行政的建设情况、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成效,乃至于在特定领域(如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等)的法治保障工作,都可能在其中得到详尽的阐述。对于任何希望全面了解四川法治建设全貌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和动态的认知框架。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重的历史感所吸引。封面设计沉静而庄重,隐约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气息。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篇章,但仅从其作为“年度报告”的定位,便足以想象其背后所蕴含的详实数据、深入分析以及对过去一年法治建设工作的系统梳理。它代表着一个区域在法治轨道上行进的轨迹,是记录时代变迁、政策演进的重要文献。我想,在这样的报告中,一定能看到许多关于依法治省的宏观战略、具体举措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不仅是政府工作的记录,更是公民了解自身权益保障、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对于像我这样关注社会进步、法治进程的读者来说,它就像一份年度体检报告,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四川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健康状况”,发现亮点,也可能洞察改进的空间。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一扇观察四川依法治省历程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支撑起“法治四川”的坚实足迹。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年度”的属性所带来的厚重感和系统性。它不是一次性的信息输出,而是对过去一年法治建设成果的系统性总结和反思。这让我联想到,报告中很可能包含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图表分析,以及对各项法治指标的评估。这种量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四川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反映法治建设成效的指标,比如执法公正的程度、司法效率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等等。如果报告中能包含对这些指标的深入解读,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那将是极具价值的。同时,作为一份年度报告,它也必然是对过去一年法治工作的一次“期末考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指出不足,并为未来的工作指明方向。我对它所展现出的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客观的分析方法充满期待。

评分

我最近对地方性法治建设的动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本书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承载着2018年四川依法治省的全部信息,这在我看来,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想象一下,其中必然包含了对当年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解读,对重大法治事件的回顾与分析,以及对基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研报告。这种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呈现,将勾勒出四川在一年内法治工作的全貌。我特别好奇的是,报告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法律实践,比如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四川是如何运用法治手段来应对挑战、推动创新的。此外,一个年度报告的价值还在于其可比性,它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参照系,也为总结经验、优化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中国区域法治建设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