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4月1日)
平装: 15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8087511
条形码: 9787508087511
商品尺寸: 23.6 x 17 x 1.2 cm
商品重量: 381 g
章概述
节李小龙武术发展简史
第二节截拳道不可任意添加
第二章振藩礼
第三章警戒式
第四章步法
第五章拳法
节基本技术
第二节拳法的辅助训练
第六章腿法
节基本技术
第二节腿法的辅助训练
第七章防御
节基本技术
第二节防御的辅助训练
第八章攻击
第九章街头格斗
节什么是街头格斗
第二节击打目标的选择
第三节街头格斗的一些战例
第十章力量训练
后记
《截拳道入门》内容包括:
第1章概述;第2章振藩礼;第3章警戒式;第4章步法;第5章拳法;第6章腿法;第7章防御;第8章攻击;第9章街头格斗;第10章力量训练。《截拳道入门》由舒拥军著。《截拳道入门》关键词:截拳道、基本知识。
本书是截拳道的入门指南,可供初学者参照习练,也可供武术同行参考、借鉴。对于截拳道初学者而言,截拳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正是必须重点学习、训练、掌握的核心、基础的内容。诚如李小龙宗师所言:“在截拳道中,基本、简单的技术,就是实用、高深的技术。”因此,“一个人学习了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所学的内容中吸收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好的技术是得到正确运用的简单技术。格斗时,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学生们自己也会意识到,追寻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是华而不实的。他们应该投入必要的时间,去练习简单技术的正确应用”。
——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常务副主席 朱建华
这本书的视角极其狭隘,给人的感觉是作者试图将所有自己了解的格斗术强行塞进“截拳道”这个框架里,反而稀释了截拳道本身的纯粹性。它在描述“实战书籍”的特性时,列举了大量的跆拳道踢击角度和泰拳的肘击模式,但这些内容在书中的篇幅占比,可能比真正的截拳道核心技术还要多。我理解截拳道强调兼容并蓄,但一本“入门”读物,应当首先奠定清晰的截拳道基础,再拓展兼容的概念。这本书的侧重点明显失衡了。而且,书中对“防守”的论述也显得非常被动和保守,多是强调如何规避攻击,而不是如何利用防守的瞬间发起更有效的反击,这与截拳道主动出击、掌控战局的精神似乎有些出入。总而言之,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现代格斗术的对比研究”的粗浅初稿,而非一本聚焦于截拳道的指导手册。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作者在武馆里随便录了几堂基础课,然后未经整理就匆匆出版了。我对李小龙的武术体系抱有极大的敬意,因此特地找寻相关书籍,希望能在其中找到通往真理的钥匙。然而,这本书里充斥着大量关于“形”的哲学探讨,听起来高深莫测,但当我试图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时,却发现它们完全无法落地。比如,书中反复强调“像水一样流动”,这个概念本身很美,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如何将这种“流动性”转化为实战中快速的重心转移和角度变化,书里没有给出任何可操作的练习方案。它更像是一本散文集,而不是一本实用的教程。我对比了其他几本关于截拳道理论的书籍,它们至少会提供清晰的步法练习序列或者防守反击的固定套路来帮助建立肌肉记忆,但这本《截拳道入门》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加深了,但我的拳头依然僵硬,实战能力没有丝毫提升,这对于一本自称“入门教程”的书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失败。
评分这本《截拳道入门》的文字功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与其说是“入门教程”,不如说是一本混乱的笔记合集。我本来满心期待能系统地学习到李小龙先生创立的哲学和技术精髓,结果翻开书页,迎接我的是一堆东拼西凑的理论和语焉不详的动作描述。比如讲到“直拳攻击”,书里用了好几段话来描述“意念的集中”,但对于拳架的稳定性和肘部的收束这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技术细节,却一带而过,含糊不清。更别提它把截拳道和跆拳道、泰拳、柔道等其他武术并列提及,试图用一种大杂烩的方式来展现“实战性”,这完全违背了截拳道强调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招胜有招”的核心理念。感觉作者只是收集了大量武术圈的流行词汇,然后强行塞进这本书里,试图吸引眼球,但对于真正想打好截拳道的人来说,这些内容毫无帮助,读起来像是在听一个外行对各种武术的浮夸点评。最后,排版也极其糟糕,图文配合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关键的技术分解图模糊不清,简直是对学习者耐心的巨大考验。
评分从一个完全没有武术基础的新人角度来看,这本书完全是灾难性的。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种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的指导,能让我知道手应该放在哪里,脚应该迈多远。然而,这本书里充斥着大量的术语和概念,比如“无限制运动”、“身体的自然反应优化”,这些对于一个连标准拳架都还没建立起来的人来说,简直是天书。它假设读者已经对武术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这与它宣称的“入门”定位完全矛盾。我尝试跟着书中的示意图进行简单的站姿调整,但由于图示的比例和角度问题,我无法判断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更令人沮丧的是,它对“如何训练”的建议非常模糊,只是笼统地说“多加练习”,却没有提供任何渐进式的训练计划或自我检验的标准。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写给那些已经略有心得、希望找到一些哲学论据来支持自己现有训练体系的人看的,对于真正需要从零开始学习的人来说,它提供的帮助几乎为零,读完只会徒增困惑和挫败感。
评分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冲着“李小龙系列”这几个字去的,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失传的、鲜为人知的训练方法。结果大失所望。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主题跳跃性极大。前一章还在讲如何控制距离和时机,下一章突然就插入了一段对咏春拳核心概念的批判性分析,紧接着又跳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训练装备。这种叙事方式让读者很难建立起一个连贯的学习路径。我特别想知道关于“寸劲”的实际应用和训练方法,因为这是截拳道威力巨大的一大来源。书中虽然提到了寸劲,但描述非常抽象,只用到了“爆发力的瞬间集中”这种笼统的词汇。没有具体的发力点训练、没有配合呼吸的节奏控制,也没有建议的辅助训练(比如沙袋的侧击练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只是在翻阅一本武术百科全书的目录,而从未深入到任何一个主题的核心。如果想作为一本工具书来查阅特定的技巧,它的索引系统也做得非常不友好,效率极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