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 大問題 簡明哲學導論(第九版) |
| | 定價 | 65.00 |
| 齣版社 | |
| 版次 | 第九版 |
| 齣版時間 | |
| 開本 | 04 |
| 作者 | 羅伯特 所羅門 凱思林 希金斯 |
| 裝幀 | 01 |
| 頁數 | 0 |
| 字數 | 0 |
| ISBN編碼 | 9787549558292 |
內容簡介
學導論著作那樣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羅列哲學史上的一些觀點,而是完全把讀者當成一點都不瞭解哲學,從而按照一些大問題來組織材料,敘述生動,字裏行間都透露齣為普通讀者的考慮。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讀者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哲學的殿堂,在不知不覺中熟悉哲學史上一些重要的觀點,而且很可能會對許多問題重新進行審視,真正享受思考的樂趣。
哲學就是對智慧的愛。它是對價值重要性的堅持,是對完全陷入生活瑣事而僅僅隨波逐流的拒斥。我們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們的生活被常規攫住瞭,不時會被那些所謂的“消遣”或“娛樂”活動分神。我們失去的是思考的快樂、理解的挑戰、靈感,以及哲學的慰藉。我們都是藉著思想而生活的,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從事哲學,而在於是接受一種廉價的、沒有挑戰的替代品,還是試圖進行真正的思考。
作者簡介
羅伯特·所羅門(1942—2007),世界著名哲學傢和哲學教師,尤精於尼采、存在主義哲學和情感理論的研究,特彆擅長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大哲學傢復雜的思想,同時又不失其嚴格性。他生前是美國得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Quincy Lee百年紀念” 講席教授和傑齣授課教授。他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匹茲堡大學和加州大學執教。他齣版過四十多本著作。
凱思林·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美國得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哲學教授,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奧剋蘭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得剋薩斯大學任教,是所羅門的妻子。她也齣版、編寫或與人閤編瞭很多著作。
精彩書評
哲學妙趣無窮。麻煩的是,很多所謂哲學書寫的是壞哲學,很多是好哲學但又太難。《大問題》是一部不難讀又正道的哲學入門書,張蔔天的譯文也好,特彆值得推薦。——陳嘉映
美國哲學教授羅伯特?所羅門為學生寫的哲學導論《大問題》,是一本十分適閤初學者入門的優秀教材,如今得以移譯為漢語,對尚不能自如閱讀原文的哲學青年來說,真是一件幸事。——靳希平
這本哲學導論的一大優點是生動,善於捕捉那些讓人觸之如過電的問題,而哲學思想的火焰往往就是被這類邊緣問題擦著點亮的,過於沉重晦澀或過於分析論辯都會敗壞思想的風味。羅伯特?所羅門的學術特點和經曆使他成為這方麵的高手,能夠把幾韆年的哲學化為滿眼璀璨的流螢,帶來思想的驚喜和新鮮,卻在你疲倦之前就飛走瞭。這纔是天然純真的哲學。在此意義上,哲學總是“導論”性的。——張祥龍
引導人們喜愛哲學、走進哲學,進而思考哲學、探索哲學,這是哲學傢的重要責任。羅伯特?所羅門教授的《大問題》正是這樣一部讓人以“大視野”閱讀哲學的哲學著作。——孫正聿
無論如何,《大問題》確實是一本值得對哲學有興趣的人認真閱讀和思考的入門書,它平易近人而不故作艱深,但並不是不需要動腦筋的。——鄧曉芒
目錄
中文版序..........i
前言..........1哲學的主題..........4
緻教師..........6
緻謝..........7
導言 做哲學..........9避免時髦詞語..........12
明確錶達和論證:哲學的兩個重要特徵..........14
概念與概念框架..........16
有風格地做哲學..........23
邏輯準備..........27
演繹..........30
歸納..........32
對論證進行批判..........34
篇末問題..........39
閱讀建議..........40
第1章 哲學問題..........41什麼是哲學..........44
開篇問題..........45
閱讀建議..........59
第二章 生活的意義..........61開篇問題..........63
什麼樣的意義..........64
生活的各種意義..........71
篇末問題..........87
閱讀建議..........88
第三章 上帝..........91開篇問題..........94
信仰上帝..........96
男女眾神..........97
西方關於上帝的傳統觀念..........99
惡的問題..........113
信仰與理性:信仰的方式..........120
宗教寬容:儀式、傳統和精神性..........131
懷疑..........137
篇末問題..........137
閱讀建議..........138
第四章 實在的本性..........141開篇問題..........143
實在的世界..........144
什麼是*真實的?..........147
*初的形而上學傢..........151
早期關於實在的非物理看法..........155
柏拉圖的“理式”..........158
亞裏士多德的形而上學..........162
心靈與形而上學..........164
唯心論..........171
目的論..........177
形而上學與日常世界..........181
篇末問題..........183
閱讀建議..........184
第五章 真理的追尋..........187開篇問題..........189
什麼是真的?..........190
兩種真理..........192
唯理論與經驗論..........196
知識的預設..........199
懷疑論..........201
知識、真理與科學..........211
真理的本性..........217
閤理性..........222
主觀真理與相對主義問題..........226
篇末問題..........232
閱讀建議..........233
第六章 自我..........235開篇問題..........237
本質自我..........238
自我及其情感..........245
心—身問題..........252
關於自我的其他理論..........260
篇末問題..........276
閱讀建議..........277
第七章 自由..........279開篇問題..........281
自由與好的生活..........282
自由意誌與決定論..........294
篇末問題..........308
閱讀建議..........309
第八章 道德和好的生活..........311開篇問題..........313
道德哲學..........314
好的生活..........316
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325
道德和道德理論..........332
義務論道德..........337
後果論理論..........340
亞裏士多德和美德倫理學..........345
女性主義倫理學:關懷倫理學..........347
道德—相對的還是絕對的?..........350
尼采和對道德的攻擊..........353
篇末問題..........356
閱讀建議..........357
第九章 正義和好的社會..........359開篇問題..........361
道德與社會..........362
社會的性質..........363
該由誰來統治?—閤法性問題..........365
無政府主義、自由市場以及對政府的需要..........368
什麼是正義?..........371
平等的含義..........375
正義的起源與社會契約..........378
我們邊界之外的正義..........382
權利和自我..........385
被拒絕的正義:種族問題..........387
性政治:女權主義哲學的興起..........390
篇末問題..........402
閱讀建議..........404
第十章 非西方哲學..........407開篇問題..........410
超*西方傳統..........410
拓寬我們的視域..........412
其他文化,其他哲學..........413
篇末問題..........440
閱讀建議..........441
第十一章 美..........443開篇問題..........445
美學..........445
美與真..........447
欣賞悲劇..........451
關於品位的爭論..........453
藝術、倫理與宗教..........456
它為什麼是藝術?..........459
大眾文化美學..........461
篇末問題..........464
閱讀建議..........465
附錄一 寫作哲學..........467開篇問題..........469
寫好哲學的規則..........470
間接風格..........485
附錄二 演繹邏輯 有效的論證形式..........499
附錄三 常見的非形式謬誤..........507“非形式”謬誤..........509
術語錶..........517
中文版第三版譯後記..........539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哲學的主題
哲學有時候會被認為是一種極為深奧和抽象的專門學問,它好像與其他各個門類的研究—或與我們的餘生—沒有什麼關係。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哲學恰恰是要努力去理解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這也就是我們在哲學課堂上所學到的哲學史上的大哲學傢們所做的事情,那就是力圖去理解他們自身、他們那個時代以及他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事實上,他們做得如此齣色,以至於直到今天仍然堪稱我們的榜樣。他們幫助我們提齣自己的觀點,學會澄清我們到底相信哪些東西。
自始至終,我都會在書中簡要地介紹曆史上的一些偉大哲學傢(簡要的傳記包含於各章之中)。但哲學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觀點,而是努力用盡可能有說服力、盡可能使人感興趣的語言清楚地錶述你自己的觀點,這纔是做哲學,而不是僅僅讀一下彆人是怎麼說的。
本書正是要幫助你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學傢及其偉大的思想作為啓發,作為一種組織你自己觀點的方式去做哲學,去錶達你的想法,喚起你單憑自己的能力可能無法想到的他種可能性。你應當獨立思考,澄清你所傾嚮的是哪種觀點,以及為什麼是那種觀點,並把這些觀點組織起來以應對其他的可能看法。有些學生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一旦你進行抽象地討論,那麼你怎麼談就無所謂瞭。所以他們就會侈談一些毫無意義的話,錶達一些他們從未反思過的說法,或者僅僅是套用一些字眼—比如“價值”這個時髦的詞—而絲毫不去考慮他們自己認為什麼是正確的。我曾經教過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他有一次宣稱自己並不存在(盡管他沒能使我確信這一點,但我還是給瞭他一個成績)。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即使自相矛盾,也沒什麼大不瞭的,“這不過是些思想而已”。但如果我們是依靠思想來看世界的,如果正是思想決定瞭我們會怎樣看待自己和生活,那麼思想的意義就非同一般瞭。所以非常要緊的(這也是為理智所必需的)是,你必須在每一個節骨眼上問一句:“我真的相信它嗎?”“它與我所相信的其他事物矛盾嗎?”一種哲學如果是好的和偉大的,那麼它所提齣問題的方式就必定是嚴肅的和嚴格的。本書旨在幫助你提齣這些問題,用哲學的語言錶述你自己的世界觀。
單憑一門課就囊括你關於生活的意義以及宇宙本性的看法,這種任務聽起來似乎過於艱巨。但無論你的第1次努力有多麼艱難,這種整體性的批判性思考—把它們組織成一個整體—對於你未來所要從事的任何工作都是極為重要的:理清你的優先次序,知道你是誰以及自己相信哪些東西。在這門也許是你第1次有機會瞭解哲學的導論課上,你的思想即將邁齣第1步。一旦你開始思考大問題,你就會—像大多數同學以及幾乎所有職業哲學傢那樣—有充分的理由發覺,這不但是你所學過的能給予你迴報的活動之一,而且操作起來也非常簡便,因為你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或者是獨自進行。如果開始時有些睏難(就像通常那樣),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習慣於哲學傢的思考方式,因為我們的問題無可避免地會比我們原先以為的復雜,還因為你一旦開始思考,需要思考的問題數目就變得沒有止境瞭。所以你應當把這當作一次初步的、探索性的嘗試,努力錶達你自己和你的觀點—不是針對這個話題或那個話題,而是針對你的整個世界觀。即使隻是第1次,做哲學也會把這種過程變得令人激動和富有挑戰性。
本書的第1章由一些預備性的問題所組成,為的是讓你就一些見仁見智的基本哲學問題提齣自己的看法。有些問題你可能會覺得好笑,但也有一些是極為嚴肅的。通過迴答這些問題,你相信哪些東西,不相信哪些東西,這兩者之間的界限應當漸漸明晰起來。接下來的每一章也都會以一些基本的問題開篇,這些問題同樣旨在鼓勵你先來錶達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我們討論瞭哲學傢們已經提齣來的觀點之後纔進行。每一章都包含對各種可能觀點的討論,附帶一些大哲學傢的簡短言論。對於那些你可能是初次見到的專門的哲學術語,我都酌情給予瞭介紹,它們有助於你做齣比日常語言更加精確的區分和澄清思想(大多數這種詞都收在書末所附的一張術語錶裏)。每一章都以若乾篇末問題結束,為的是幫助你把自己的觀點定位於傳統哲學的適當位置。每章末尾還有一份可供進一步閱讀的參考書目,其中包含有閱讀建議。你可以就自己覺得有意思或有挑戰性的主題進行研究,因為沒有教科書能夠取代原著。
……
《思想的星辰:追尋智慧的古老足跡》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思想史的宏大敘事,它並非意圖將人類思想的浩瀚星空一一羅列,也非窮盡每一個哲學流派的細枝末節。相反,它旨在以一種更具人文關懷和史詩般的筆觸,勾勒齣人類在追尋智慧過程中那些最璀璨、最具影響力的思想星辰。本書如同一個引路者,帶領讀者穿越漫長的曆史長河,去感受那些偉大的心靈如何碰撞、如何激蕩,最終匯聚成滋養我們文明的精神源泉。 我們將從古希臘那片思想的沃土開始。在那裏,蘇格拉底的詰問如同一把銳利的解剖刀,剖析著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迫使我們直麵“我是誰”、“我應該如何生活”的根本問題。他的學生柏拉圖,則以其深邃的洞察力,構建瞭理念世界,試圖解釋我們感官經驗之外的真實本質,他的洞見至今仍是理解西方哲學不可或缺的基石。而亞裏士多德,這位百科全書式的巨匠,則將目光投嚮瞭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從邏輯、倫理到政治,他為後世的科學與哲學奠定瞭堅實的框架。本書將深入探討這些古希臘巨擘的思想核心,不僅僅是介紹他們的理論,更是去理解他們提齣這些問題的時代背景,以及這些思想如何塑造瞭後來的西方文明。我們將看到,他們的思想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啓發、相互辯駁,共同構成瞭一個充滿活力的思想生態。 隨著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我們將踏入中世紀的幽暗長廊。在這個被宗教信仰深刻影響的時代,哲學並沒有停下它的腳步,而是與神學展開瞭一場復雜而深刻的對話。本書將聚焦於那些試圖在信仰與理性之間尋求平衡的思想傢,例如奧古斯丁,他將新柏拉圖主義的深刻洞見融入基督教思想,構建瞭偉大的《上帝之城》;以及托馬斯·阿奎那,他以其縝密的邏輯和淵博的學識,試圖調和亞裏士多德的哲學與基督教教義,其集大成的著作至今仍是神學與哲學研究的重要參照。我們將探究他們在那個時代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用哲學工具去理解和闡釋超越性的存在,這些努力不僅影響瞭宗教思想,也為後來的啓濛運動埋下瞭伏筆。 文藝復興的曙光驅散瞭中世紀的陰霾,人類的目光重新聚焦於自身。本書將生動地描繪這一偉大變革,探討人文主義如何興起,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我們將看到,像馬基雅維利這樣的政治思想傢,如何以一種全新的、現實主義的眼光審視權力與統治,他的《君主論》至今仍是理解政治運作的經典之作。同時,我們也將關注那些在科學革命的浪潮中嶄露頭角的思想傢,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頓,他們的發現不僅改變瞭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更重要的是,他們所倡導的科學方法和理性精神,為後來的啓濛運動鋪平瞭道路。 進入近代,啓濛運動的烈焰熊熊燃燒。本書將重點呈現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等啓濛巨匠的思想光輝。我們將深入理解盧梭對社會契約的獨特闡釋,以及他對人類自由與平等的深刻呼喚,這些思想直接影響瞭法國大革命的進程。伏爾泰則以其銳利的筆鋒,抨擊宗教的愚昧和專製的黑暗,他的樂觀主義和對理性的推崇,鼓舞瞭一代又一代的自由鬥士。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則為現代政治製度的設計提供瞭重要的理論依據,他對於三權分立的精闢論述,至今仍是衡量一個國傢是否民主的重要標尺。本書將不僅僅是羅列他們的觀點,更是去感受他們身上那種挑戰權威、追求真理的勇氣,以及他們如何用思想的火炬照亮人類前進的道路。 19世紀是思想爆炸的時代,各種主義層齣不窮。我們將探討黑格爾那龐大而復雜的辯證法體係,理解他如何用曆史的維度去解釋世界的發展,他的思想對馬剋思主義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而馬剋思,這位偉大的革命傢和思想傢,將以其對資本主義的深刻批判,揭示社會不平等的根源,他的學說引發瞭世界範圍內的深刻變革。與此同時,我們也將關注尼采,這位站在時代風口浪尖上的哲學傢,他“上帝已死”的宣言,以及他對超人、權力意誌的思考,至今仍引發著激烈的爭論。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這些思想傢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思想的深度與廣度,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提齣的深刻挑戰。 進入20世紀,哲學迎來瞭更加多元和復雜的局麵。我們將觸摸存在主義的沉思,海德格爾和薩特的哲學,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關注個體在荒誕世界中的自由與責任,他們的思想深刻地影響瞭文學、藝術乃至社會思潮。同時,我們也無法繞過分析哲學的興起,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傢,將目光投嚮瞭語言的本質,試圖通過澄清語言的混亂來解決哲學問題。本書將嘗試梳理這些看似龐雜的思想脈絡,展示20世紀哲學如何迴應工業化、世界大戰等宏大曆史事件,以及如何不斷探索人類生存的意義與價值。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哲學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朝聖。我們不迴避哲學中的艱難之處,但我們力求用清晰、生動的語言,去呈現那些偉大的思想傢是如何思考的,他們是如何麵對人類永恒的睏惑的。我們將看到,哲學並非少數精英的專利,而是貫穿於人類曆史始終的、對生命意義的不斷追問。通過追溯這些思想的源頭,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自身所處的時代,理解我們之所以為我們,以及我們未來的可能性。 《思想的星辰:追尋智慧的古老足跡》將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智識之旅,它鼓勵讀者不僅要去“知道”這些哲學傢的名字和他們的觀點,更要去“理解”他們思想的深度,去“感受”他們思想的溫度。這趟旅程,將點燃你內心的求知欲,讓你在閱讀中與古今中外的偉大心靈對話,從而開啓你自己的哲學思考之旅。這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邀請,邀請你加入人類最古老、最偉大的智識探索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