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会剁辣椒卖辣椒的老太,50岁开始创业,却把一瓶辣椒酱卖了全世界。
★她70岁身家过亿,好地诠释了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坚强”就是她的人生信念,就是她战胜困难战胜自己的武器。
★她的企业从来不欠别人的钱,也从来不需要融资,更不需要上市,她有什么经营诀窍?
★本书层层讲透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人生中的关键细节和重要决定。从商人士必读。
《陶华碧: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一个只懂得剁辣椒、炒辣椒的老太,把一瓶辣椒酱卖到了全世界。她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不逃税,却成就了70亿的身价。
陶华碧名字连续数年被列入胡润富豪榜。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具有如此强大的正能量呢?她说:“人的一生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但是我不怕。别人眼里可能认为我孤儿寡母的,能做什么,但是我就要拼下去。否则,你吃不上饭,人家笑话你……”
命运给了陶华碧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就是想大声告诉她,让她用自己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强。
章你要尽快,就要接受挑战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 003
练摊,这事儿也曾干过 / 007
逼自己一把,才能知道自己有多 / 011
只有“实惠”,才是店面做赢的根本 / 017
命运总会在艰难的时候惠顾你 / 021
第二章营销,是企业的命脉
口头传播,不花钱的广告疗效好 / 029
创业之初,走街串巷的阵痛 / 035
有舌尖的诱惑,才会有舌尖的回报 / 039
“饥饿营销”,小米、苹果都曾干过 / 044
香、辣、咸,舌尖就爱这一口 / 051
第三章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非上流人的上游商业链 / 057
比我价高你没市场,比我便宜你白忙活 / 062
品牌,就是保证! / 067
出口,平凡也是 / 071
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 074
第四章左手八大印象,右手“老干妈”
“老干妈”=香辣酱 / 081
商业模式后紧随着的小弟们 / 085
瓶子还是那个瓶子 / 090
头像还是那个头像 / 094
从调味品到开胃菜的辗转定位 / 098
吃饭拿出来,饭后拿下去 / 103
发明要向发现致敬 / 107
香浓,油多,鲜明的商品特色 / 110
第五章“老干妈”管理企业,并不婆婆妈妈
优的企业文化:低调,忠诚,勤勉 / 117
不能偷懒,人性禁不住考验 / 121
有情有爱,“老干妈”的人脉杠杠的 / 125
狗肉会餐,一年就盼这一次 / 129
暗示,老板也应懂点心理学 / 132
第六章“老干妈”,就这么任性
欠我的钱,没门!欠别人的钱,我也不做 / 139
霸气侧漏,平生就贷了一次款 / 143
做生意,就要对数字有极强的心算能力 / 148
不熟悉的领域我不干 / 153
上市圈钱论,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157
第七章霸道女总裁的率性人生
自尝试,放低姿态取得胜利 / 163
我卖的是味道,不是包装 / 166
做事不过夜,得什么也得不了拖延症 / 171
奖你一辆轿车,说到做到 / 175
我是给你们打工的 / 179
第八章陶华碧,一个商人的头脑风暴
能不能当老板,就看你有没有商业直觉 / 187
不欠税,不欠钱,不上市,“老干妈”潇洒指点江山 / 192
治大国如烹小菜,做企业如做辣酱 / 196
签名,企业家的脸蛋 / 200
一杯水卖出天价,不是“老干妈”的风格 / 206
第九章“老干妈”就是正能量
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 213
不被资本捆绑,赢得市场尊重 / 217
企业的目的是制造顾客 / 220
行走商业,必有一两门独门绝技 / 226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 231
参考文献 / 236
第六章 “老干妈”,就这么任性
人生就像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的。困难的就是在向上走的过程中, 你还是不是原来的你。你想得越多,顾虑就越多;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反而能一往直前。你害怕得越多,困难就越多;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一切反而没那么难。
这世界就是这样,当你勇敢地去坚持自我、坚持追梦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欠我的钱,没门!欠别人的钱,我也不做
一个女子的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旅途中,有的人停滞了,享受家好月圆,挥洒人生的美满与幸福;有的人不停地越过那些温柔的陷阱,她们走得艰苦,却也走出了自己美丽的一生。
陶华碧就是一个一次次主动抛弃了幸福的女子,在她开办工厂之时,她主动肩负起所有职工的住宿和吃饭问题。在当时她一没有多大财力,二产品没有名气之时,她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具有风险的,可是她依然做到了。在20世纪90年代,平常城市的普通工人,月薪几百元就属于很不错的了,即使彼时的物价并不高,可是几百元除了吃饭所剩无几。在那个年代,能够负担职工的吃饭,还发工资,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陶华碧就单单愿意做这样一个傻人,职工的工资她一分也没拖欠过,吃的饭更是不敢有马虎敷衍之意。
我相信,世间有些女子,她的磊落风情,她的决断英明,她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一定是有着其因果或者天分的。在这个世界上,有的女子温婉如水,娇小可人,她们适应生活在温室里,生活在别人为她筑就的安乐窝里,活得舒适优雅,一阵风吹过,对于她们就如同晴天霹雳,势必摇摇欲坠,盼望得到更强有力的爱护;有的女人就活得爽利刚毅,办事绝不拖泥带水,行事磊落光明,说一不二。
一直觉得,这类刚强果敢的女子,是前世种下的因。她们的聪明美丽,携带着前生的宿命。这类女子,在遥遥不可知的前世,一定是一位江湖或者武林女子,她们眉梢凌厉,她们眼睛极富神采。这样的女子,让我想起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而陶华碧,她也说过,近代喜欢吴仪,古代喜欢花木兰。
古代只有花木兰一样果敢英勇的女子,才能得到陶华碧的赞赏。而陶华碧在商场上的爽利,也如花木兰一样,从不畏惧世俗的封建禁锢,更不会因循其他生意人的经验规律,她勇敢地打破了当时“三角债”在商业上的惯行,她讨厌商业上拖款欠债成死账呆账的行为,她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陶华碧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女人,当年和婆婆一家居住在一起,她爱人去世后,婆家的日子也不宽裕,由于爱人的病拉下的饥荒,婆婆担心债主上门讨债,和她断绝了来往。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日子,曾让陶华碧痛不欲生。戚们都各有各的难处,谁也不会帮助这一家孤儿寡母。那些债务,是陶华碧后来做生意一笔笔还完的,此后,她就暗暗发誓,以后不论多苦多难,都不欠别人一分钱。她对记者说,我欠别人的钱,我过意不去,不还钱也睡不着,所以,我不论到了何等境地,我都不欠钱,当然,我也要求别人不能欠我的钱。
她就是这么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她认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欠了钱,日子过得不踏实。曾经有过欠债还钱的压力,她尝到了里面的苦,她这辈子都不想过那种被人索债的日子了。
此后,她的这一思维用到了“老干妈”的经销上,不论是面对上游供货商还是面对下游经销商,她都当仁不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把钱当面点清。初有些商家觉得她有点农民思维,商业上欠款是常有的事。陶华碧依然固执自我,这种独立自我不畏惧世俗的行为,在商界实属有个性,有担当。
彼时,国内各个企业互相拖欠成风,“三角债”不论在私企还是国企都成为常见现象。
据悉,20世纪80年代末统计,全国工业企业不正常的拖欠大体在四五百亿元左右,到了90年代,拖欠猛增至2000亿元,而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000多亿元。两个数据一对比,就可以发现那时候三角债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为此,国家专门召开了会议,准备清理特殊而复杂的任务“三角债”。当时的人士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积压过多,如果再不清理三角债,将会成为经济低迷的块多米诺骨牌。
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三角债”危机的人应该记得,当年国家为了肃清三角债,特意选择了工业基地东北。调研的站即是鞍山钢铁厂,这家国内的企业已经被三角债拖累的即将垮掉。例如鞍钢卖给沈阳电缆厂3000万元的钢材,货款要不回来。因为没钱,鞍钢支付不了炼钢所需的煤炭钱,以致当时的煤矿已经不给鞍钢发煤了。但是煤矿的煤不能往外卖,就发不出工资,煤矿职工的生活就很困难。在调研组去之前,鞍钢正面临锅炉停产的风险。
煤矿、鞍钢、沈阳电缆厂的“三角债”问题,是当时“三角债”危机的缩影。据当年的一个老职工说:“那时候很多企业都不再生产了。彼时火车、汽车上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被称为‘讨债大军’。当时有些中小企业甚至有一半的人被派出去讨债。”
“在全民讨债的背景下,造人都没有信用,谁也不讲信用,能拖就拖,都向国家银行伸手要钱。”至今的老职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唏嘘不已。
就在“三角债”盛行的20世纪90年代,陶华碧却一心坚持自己的主意,对上游她绝不拖欠,让辣椒农拿着钞票高兴地回家;对下游她绝不手软,绝不容忍对方拖欠。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她不打交道。如此一个爽利耿直的人,有人夸她掏钱爽快,是个能打交道的商人;也有人说她太倔,一点也不让步。
陶华碧从来不会商人间的勾心斗角,她也不是那种阴险狡诈的人。都说好人、耿直的人、不够灵活的人不能成大事,陶华碧作为一个诚实的好人却成了大事,她的“老干妈”由于现金流充裕,没有呆账坏账,有生产就会有盈余,虽然利润微薄,但禁不住积水成河,她终于成功地成为国内销量大的首屈一指的辣酱品牌。
据说陶华碧的公司账目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收入支出,没有一分钱的赊欠和应收账款。她不愿意花费时间用在讨账上,她宁愿便宜一些提供给经销商,也不答应个别经销商高价收货却不现金结账。她用简单的方法做到了别人“巧设账目”都应付不过来的追讨拿要。 她直截了当,放弃了高价收货的诱惑,她看起来有点牛气,用消费者的说法就是一根筋,可是人们都乐意和她打交道,都说和“老干妈”陶华碧做交易,省心、放心。
当“老干妈”越做越大时,数不清的代理商找上门来,准备借着“老干妈”的东风发一笔财。陶华碧也终于有了底气面对各路来的代理商。她审时度势,决定自己挣了钱的同时,也让代理商挣钱,于是她决心实行“保证金”制,即一个省设立一个代理商,上海北京二市设立一个代理商,并且规定,谁代理“老干妈”必须缴纳1千万到2千万的保证金。
这个保证金吓退了好多的代理商。彼时已经21世纪初,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人富裕起来。即使如此,一千万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也是个类似天方夜谭的大数目。陶华碧这么做,就是探探各路代理商的底细,因为“老干妈”的销量之大,需要现货现金交易,如果没有资本的代理商,很有可能成为三角债的关系。可以说,陶华碧的这一招用对了,有这个能力的,在以后的交易中,都做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省去了赊欠的恶习。
陶华碧成功了,她的成功密码既简单又不简单,她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只要不搞赊欠,不搞人情交易,对上游交钱爽快,对下游要账铁面无私,这样的企业,才是做大的根本。
……阅读这本关于陶华碧女士的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生动刻画。书中不仅聚焦于陶华碧个人的奋斗史,更将她置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展现了无数个体如何在时代机遇的推动下,勇敢地闯荡,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老干妈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缩影。作者深入挖掘了当时的市场环境、政策变化以及社会风貌,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陶华碧女士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抓住了历史机遇,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书中对老干妈产品从最初单一的辣酱,如何一步步拓展品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质,有着细致的分析。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餐饮品牌的成长,更是关于中国饮食文化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生动案例。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的企业家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书以一个非常贴近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陶华碧女士从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如何一步步摸索、坚持,最终创立并壮大老干妈这个国民品牌的传奇故事。它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商业理论,更多的是关于生活、关于坚持、关于一点点积累的真实写照。我读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边那些辛勤付出的长辈,他们可能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大学的学历,但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和对产品近乎苛刻的追求,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身边的人。书中对陶华碧女士早年创业的艰辛描写尤为真实,从摆地摊卖辣椒酱,到寻求更好的食材,再到产品包装的改进,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对品质的执着。这种“慢”而“稳”的经营哲学,在如今追求快速迭代的商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思考,真正的成功,或许并不在于一时的爆发,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本真的守护。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故事,更像是一碗热腾腾的辣椒酱,温暖而有力量,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也给了我一种“只要肯努力,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信念。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品尝一瓶精心酿制的老干妈,越品越有味,越品越有深度。它并没有刻意去拔高陶华碧女士的形象,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现了她作为一位企业家的成长轨迹,以及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商业智慧。书中对她精打细算、注重细节的经营方式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个“接地气”的企业家形象。她对待产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选材到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不容许一丝马虎。这种“小作坊”式的精细管理,在大型企业中似乎已经不多见,但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才让老干妈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书中也探讨了老干妈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虽然不像一些高科技企业那样炫目,但却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韧性。例如,她没有请明星代言,而是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口碑相传,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朴素理念,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商业成功,往往源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
评分我之前对老干妈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它是一瓶美味的调味品,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案例,更是一个关于女性力量、中国制造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陶华碧女士的故事,打破了许多刻板印象,证明了女性在商业世界中同样可以大放异彩,甚至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书中对她如何将一种传统的手工食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益求精的生产流程,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她并非高高在上的企业家,而是那个亲自下田地、亲自下车间,对产品有着最直接了解的“操盘手”。这种“深入骨髓”的管理方式,让老干妈的产品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书中也探讨了老干妈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中国食品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代表。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提升的一个有力证明。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成功,是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并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前行。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一个辣椒酱品牌的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它让我看到,即使没有光鲜的背景,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非凡的成就。陶华碧女士的经历,就像是一部励志电影,充满了艰辛、挫折,但最终走向了成功。书中对她创业初期的描写,充满了烟火气,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创业者的不易。她可能也会遇到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甚至被人质疑,但她从未放弃,而是咬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壮大的关键。更重要的是,书中也展现了她对员工的关怀,对产品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的回馈。她没有让自己的成功变得冷冰冰,而是始终保持着一份淳朴和善良。这本书让我思考,作为一名创业者,或者说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或许,除了专业知识和商业头脑,更重要的是那份对事业的热爱,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