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万千心理)
定价:36.00元
作者:东振明 著,沈蓓 插图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501968787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打开心锁的钥匙。
目录
方法篇
 案发现场:强迫症的生活
 识别犯罪嫌疑人:确认强迫症状
 当庭审判
 劳动改造
 案例篇
 我的生活“危机四伏”
 手淫的秘密
 我的机器人生活
 挥不去的“霉女”
 冲动!冲动!可怕的冲动!!
 没完没了的“为什么”
 咽不完的口水,管不住的眼神.上不完的厕所
 生活篇
 规律的作息时间
 端正的仪表
 充实丰富的生活
 行动中的焦虑
 压力的缓解
 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家属篇
 家有强迫
 答疑篇
 强迫症常见问题解答
 后记
 参考书目
内容介绍
本书共分为五篇:方法篇、案例篇、生活篇、家属篇和答疑篇;主要理论基础为森田疗法、EX/RP疗法(暴露/行为阻止法)和认知疗法。对于一些强迫症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强迫症的成因、流行病学调查、共病、各种理论模型、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等都没有涉及。因为这些专业的理论更适合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为掌握专业知识而阅读,对强迫症朋友的自助没有什么大的帮助。我想呈现给大家的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很简单,但简单不等于容易,你需要按照这些方法坚持去行动。这样两三个星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
 方法篇主要讲的是对待强迫症的基本态度;如何认识到强迫症虚假空的本质,从而让自己和症状分离;如何运用接纳的态度和系统脱敏的方法来处理焦虑和恐惧情绪。在这一篇里,我把强迫症比喻成为破坏我们生活的犯罪嫌疑人;把鉴别哪些是强迫症状哪些是现实的问题这一个过程比喻成为识别犯罪嫌疑人;把认识强迫症虚假空本质的过程比喻成对犯罪嫌疑人的当庭审判;把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处理焦虑恐惧情绪的过程比喻成罪犯劳动改造。
 案例篇为大家提供了几位强迫症朋友的好转经历,希望大家能从中看到强迫症的整个好转过程,对于好转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学习到一些相关的应对办法。
 生活篇针对整个生活给出了一些建议,因为在自助的同时对生活的全方位调整也是很重要的。
 家属篇主要针对和强迫症朋友一起生活的家人经常遇到的疑惑和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答疑篇针对强迫症朋友一些常见的问题给出简单的答复。
 你需要从头开始按章节阅读本书,并且按照本书提供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行动。书中会要求你每天记录一些东西或者去做一些相关的练习,这些对你的好转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希望你按照要求去做。后,你要清楚地知道:仅仅靠阅读本书还是无法完全摆脱强迫症的,只有按照本书提供的方法坚持去行动,你才能终尝到胜利的滋味。
 本书亦可作为从事强迫症的专业人士的参考读物。
基本信息
书名:强迫症的正念手册(万千心理)
定价:35.00元
作者:(美)赫什菲尔德(Hershfield, J.) 等著;聂晶 译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18400584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说是《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的姊妹篇,书中主要介绍了运用正念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强迫症具体过程的展示,列举了十个类型的强迫症,并且分别详细地给出了如何运用正念认知行为疗法一步一步应对的具体方法,实用性非常强。
目录
部分 正念与强迫症
 章 你、你的大脑及你的心智
 正念的基本概念
 聚光灯
 被冲垮的堤坝
 冥想:正念练习
 当下的正念
 
 第二章 正念与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
 挑战认知歪曲
 自动思维记录
 
 第三章 正念与行为疗法
 你无法决定内在发生的一切
 改变行为,思维和情绪就会随之改变
 暴露与反应阻止法
 接受性脚本
 普遍暴露
 满灌法
 
 第四章 正念与强迫行为
 常见的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的正念疗法
 休息片刻
 
 第二部分 特定强迫思维的正念与认知行为疗法
 第五章 接受、评价、行动
 接受
 评价
 行动
 强迫症的分类
 
 第六章 污染强迫症
 污染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与被污染的恐惧同在
 污染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污染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污染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第七章 责任/检查强迫症
 责任/检查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责任/检查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责任/检查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责任/检查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责任/检查强迫症的想象暴露法
 
 第八章 完美强迫症
 完美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完美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完美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完美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第九章 伤害强迫症
 伤害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伤害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伤害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伤害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我会不会因此变坏
 这已经够了
 
 第十章 性取向强迫症
 什么是吸引力
 性取向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性取向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性取向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性取向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第十一章 强迫症
 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第十二章 关系强迫症
 “你是千万人中的那一个”
 关系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关系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关系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关系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第十三章 顾虑强迫症
 宗教顾虑
 道德顾虑
 顾虑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顾虑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顾虑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顾虑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第十四章 过度关注强迫症
 过度关注强迫症的接受方法
 过度关注强迫症的冥想技术
 过度关注强迫症的评价方法
 过度关注强迫症的行为方法
 休息片刻
 
 第三部分 正念、强迫症和你
 第十五章 分享你的强迫症经历
 人们看到了什么
 可以告诉谁
 你有什么类型的强迫症
 理解它
 
 第十六章 正念与保持正轨
 压力
 女性强迫症患者的荷尔蒙变化
 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其他刺激源
 退步和复发
 
 第十七章 寻求帮助
 如何开始
 你需要询问什么
 额外的正念训练
 休整一下
 
 资源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了以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阻止法为基础的针对强迫症的整合干预策略,它将正念、认知重构、暴露和行为阻止技术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是一本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极强的书。
暂无相关内容作者介绍
译校者介绍
 
 聂晶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曾是美国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国际和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数十篇。曾主编《管理心理学》一书,并参与编写了《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等书籍。
 
 东振明 上海盖德强迫症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强迫症基金会会员,正念体悟疗法创始人,上海市普陀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强迫症咨询领域资深专家,十年来专注于强迫症的研究与咨询,咨询时间超过10000小时。曾出版专著《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在国际和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作为一名长期被各种“万一”和“必须”折磨的资深患者,我阅读了许多关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书籍,但坦白讲,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侧重技术层面,缺乏对患者内心深处那份“羞耻感”和“孤独感”的关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该做什么”,更是在“共情”你正在经历的一切。当书中描述到那种明知不对却无法自控的冲动时,我简直要拍案叫绝——“对,这就是我的日常!”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比任何复杂的治疗技术都更能给予人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此外,书中关于“如何与治疗师合作”以及“家庭成员如何理解和支持”的部分,也极具价值。它将强迫症的治疗描绘成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而不是患者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对于那些害怕向亲友坦白自己困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陪伴手册,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如何面对复发”这一点上的深刻洞察力。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症状反弹,就容易陷入全盘否定的绝望,认为自己“又失败了”。这本书把复发定义为“学习的机会”和“数据收集点”,而不是“判决书”。它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的流程图,教导读者在感觉“滑坡”时,如何快速稳定情绪,回顾自己使用的工具包,并温和地把自己拉回正轨。我曾因为一次小小的症状反复而大受打击,差点就想把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读到这个部分时,我感觉像是被一只坚定而温暖的手拉住,避免了彻底的自我放弃。书中的许多练习,比如“为未来的自己写信”,那种前瞻性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自我效能感。它不是空泛地鼓励,而是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工具和心理准备,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更具韧性的内在防御系统,让我们能更从容地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评分说实话,我起初对这类心理自助书籍是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强迫症这种“心魔”,哪是随便翻几页书就能搞定的?但我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理论的深度和实操的易行性。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来吓退普通读者,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案例来阐释复杂的心理机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接纳”的部分。过去我总是拼命地想“打败”我的强迫思维,越抗拒,它似乎越嚣张。这本书却让我明白,与这些念头“和平共处”,甚至允许它们存在,反而能削弱它们的力量。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震撼。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沉稳、有条理,读起来让人感到安全和踏实。它不是那种一味鼓吹“积极心态”的鸡汤文,而是脚踏实地地教你如何去识别、分离和重新连接你与你的思维。我已经开始尝试书里提到的“觉察呼吸法”来应对焦虑的时刻,虽然效果尚需时间检验,但至少我现在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希望的曙光。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一直觉得自己被一些莫名的念头和重复的行为牢牢困住,生活质量直线下降,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简直能把人吞噬。市面上关于心理健康的书不少,但真正能直击我内心深处,让我感觉被理解的却少之又少。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朋友在耳边轻声引导。我尤其喜欢作者讲解“核心信念”的部分,一下子就点亮了我长期以来的困惑——原来我那些看似“不讲道理”的强迫行为,背后竟然藏着这么深层的恐惧和自我批判。读完前几章,我像是终于有了一把钥匙,可以去尝试打开那扇紧闭的心灵之门。接下来的章节,对于如何具体地运用“正念”这个工具来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强迫意念,描述得极其细致和实操性强,让人感觉“改变”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每天都可以踏出的坚实一步。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练习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期待能真正感受到那种久违的轻松与自由。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也让我感到非常舒服。我发现很多心理书籍为了显得“专业”,常常使用大量排版紧凑的小字和复杂的图表,读起来让人心生畏惧。但这一本,篇幅适中,段落分明,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的总结和提炼,都用了非常醒目的方式突出出来,方便随时翻阅回顾。我最欣赏它的地方是,它将“美丽的日子”这个概念阐述得极其动人。强迫症的阴影下,我们往往忘记了生活本来的色彩和意义,只关注于那些需要被“清除”的杂音。作者通过一个个充满画面感的描述,引导我们重新关注那些细微的美好——阳光洒在地板上的角度、一杯热茶的温度、与朋友一次真诚的对话。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在强迫症的铁幕下往往被屏蔽了。这本书不是在教我如何“治愈”自己,而是在提醒我,在我尚未完全“痊愈”之前,我依然有权利去体验和享受这些生命中本应属于我的“美丽时刻”。这是一种更温柔、更积极的康复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