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爸爸的高度 决定孩子的起点 全2册

家庭教育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爸爸的高度 决定孩子的起点 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格 著
图书标签:
  • 家庭教育
  • 育儿
  • 亲子关系
  • 父亲角色
  • 儿童成长
  • 教育方法
  • 家庭关系
  • 男孩教育
  • 全职爸爸
  • 时间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蓝书店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952618
商品编码:136794188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10-01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作者:     谈旭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ISBN:     9787511728661

市场价:     35.0

媒体评论

 腾讯读书、新浪读书、搜狐读书、网易新闻中心、中华网、豆瓣等媒体联合力荐!

孩子的教育如画圆,妈妈画一半,爸爸画一半,缺了爸爸那一半,妈妈再努力也不能使其完整……

好好做父亲,别让孩子再问“爸爸去哪了?”

●父教缺失,让孩子的成长更危险!

——爸爸是孩子成长路途中的路灯,爸爸是孩子的好伙伴,爸爸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的人,爸爸是和妈妈不一样的大朋友!

●妈妈无法替代的“爸爸效应”,父亲应“亲临”教育**线!

;——爸爸的智慧启迪孩子的一生,爸爸的品格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爸爸是*牛的老师!

●忙碌不是借口,事业族爸爸也能轻松教育出好孩子!

——好爸爸不仅注重孩子的智育,他还关注孩子的德育,并且会运用书中良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具备**的美德,拥有**的智慧!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了父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父亲。全书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培养孩子的爱心、学习、自主、节俭、责任、挫折、交往、信念、意志等,阐述孩子所面临的现状,并分析原因,提供培养的方法,为父亲教育孩子提供了诊断、指导,帮助父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内容推荐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选取了父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父亲。全书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培养孩子的爱心、学习、自主、节俭、责任、挫折、交往、信念、意志等,阐述孩子所面临的现状,并分析原因,提供培养的方法,为父亲教育孩子提供了诊断、指导,帮助父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是专门写给那些一年出差时间超过2个月,每月带孩子出游的次数低于3次,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5小时的隐形爸爸们的。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为那些迫于生活的压力,即便已经意识到缺失父教对孩子的伤害,但也无法停下手中的工作的爸爸们提供更加实用、可行的方法。
  本书的作者通过分析众多真实的案例,归纳总结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从爸爸身上吸收什么品质和素质,帮助事业族爸爸们了解你的孩子内心深处需要的是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爱、传达教育更加有效。每天只需要花10分钟,你也能轻轻松松教育出好孩子。

目录

章 (关键词:展爱心)
有爱才是“山”,忙爸爸牢记“爱”原则
父爱是不可替代的优质成长因素\002
“严父”过时,有爱才“man”\006
好爸爸有“三爱”——爱家、爱妻、爱孩子\010
爱重在实践,别总开“空头支票”\014
细节体现爱,林志颖变身“奶爸”\018
爱是不粗暴,郭涛要做“慈祥的父亲”\022
第二章 (关键词:拼时间)
别让孩子总问“爸爸去哪儿”
忙里抽闲,别让孩子等待24小时\028
出差在外,和孩子的互动不可少\032
见缝插针,陪孩子怎能“明日复明日”\036
不应酬、不补课,周末带孩子放飞心灵\040
宝贵时间用对地方,孩子的重大时刻别错过\044
学《爸爸去哪儿》,巧心安排陪宝贝\048
第三章 (关键词:立榜样)
身教胜言传,优质老爸的孩子有好习惯
孩子爱模仿,林志颖变身“超级偶像”\054
挖掘善良本质,奠定孩子的品行基础\057
家事身体力行,不做甩手掌柜\061
居家从俭,孩子不嗜铺张浪费\065
言行一致,诚信的孩子人缘好\070
做事专注,给孩子一个高效人生\074
拒绝威胁和苛刻,收获宽容随和的孩子\078
日省吾身,别让孩子复制你的坏习惯\082
第四章 (关键词:给空间)
忙里偷“懒”,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懒”郭涛,养出勤劳独立小石头\088
适时“使坏”,不帮孩子解决困难\091
学会放权,让孩子随自己的心行动\095
小事转交孩子做,激发潜力就靠它\099
给孩子制定规则,但要松紧适度\103
给孩子一个负责任的空间\107
充分信任,给孩子足够的施展空间\111
天高任“子”飞,不设过高希望\115
第五章 (关键词:交朋友)
亦父亦友,忙爸爸和孩子沟通零距离
放低姿态,和孩子平等相处\120
充分尊重,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124
学会倾听,给孩子真实表达的机会\129
换位思考,孩子的世界其实并不“幼稚”\133
用心沟通,谈话不在数量在质量\137
张亮天天融洽相处,父子变“铁哥们”\141
同乐同忧,朋友的真谛是分享\145
“友情”贵对等,老爸错了也要真诚道歉\149
寓理于事,好爸爸谈“情”不说教\153
亲身示范,在交往中告诉孩子怎样交朋友\156
第六章 (关键词:当玩伴)
变身老“玩”童,可爱老爸带出聪明孩子
玩物不“丧志”,游戏好处多\162
每天半小时,爸爸是孩子最渴望的玩伴\166
欣赏游戏,会玩也是孩子的能力\170
怎样和孩子玩,你知道吗?\174
游戏益智,棋类游戏不可少\178
开发智力,小小扑克就可以\182
游戏协调手脑,别拒绝孩子手里的积木\186
电子游戏,每天10分钟就可以\190
休闲时刻长见识,读书阅报看电视\194
亲子时刻别偷懒,《爸爸去哪儿》教你户外游\198
第七章 (关键词:授技能)
种植智慧,远胜于给孩子留下财富
培养兴趣,热情完胜被动学习\204
建立学习动机,主动学习效率更高\208
呵护好奇心,好奇的背后是求知的欲望\212
纠正心态,高能比高分更重要\216
学习不是赢过他人,而是战胜自己\220
提高记忆力,让孩子学习不费力\224
珍惜时间,教孩子高效用时\228
启发思考,好问题和好答案同样重要\232
第八章 (关键词:传力量)
坚强必修课,“硬汉”爸爸教出心灵强健孩子
“乐天派”王岳伦,养育快乐小天使\238
自信勇敢,老爸就是孩子膜拜的英雄\242
不怨天尤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246
《爸爸去哪儿》明星下乡,你的孩子也应适当吃点苦\250
“石头”带伤上阵,意志坚强赛郭涛\254
失败不可怕,毅力宝贝敢重来\258
果敢决断,犹豫的脚步走不出精彩\262
第九章 (关键词:育性情)
陶冶性情,孩子的一生从容而快乐
不抱怨,不为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烦恼\268
教孩子不生气,好爸爸培育“快乐小天使”\272
心胸豁达,宽容的孩子更幸福\276
伸出友爱之手,元气少女田雨橙获赞\280
看淡财富,享用但不为之所累\284
增强适应力,孩子到哪都快乐\288
适当拒绝,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角\292
Kimi落水忙自嘲,幽默的人生不苦情\296
目 录
第一章 (关键词:展爱心)
有爱才是“山”,忙爸爸牢记“爱”原则
父爱是不可替代的优质成长因素\002
“严父”过时,有爱才“man”\006
好爸爸有“三爱”——爱家、爱妻、爱孩子\010
爱重在实践,别总开“空头支票”\014
细节体现爱,林志颖变身“奶爸”\018
爱是不粗暴,郭涛要做“慈祥的父亲”\022
第二章 (关键词:拼时间)
别让孩子总问“爸爸去哪儿”
忙里抽闲,别让孩子等待24小时\028
出差在外,和孩子的互动不可少\032
见缝插针,陪孩子怎能“明日复明日”\036
不应酬、不补课,周末带孩子放飞心灵\040
宝贵时间用对地方,孩子的重大时刻别错过\044
学《爸爸去哪儿》,巧心安排陪宝贝\048
第三章 (关键词:立榜样)
身教胜言传,优质老爸的孩子有好习惯
孩子爱模仿,林志颖变身“超级偶像”\054
挖掘善良本质,奠定孩子的品行基础\057
家事身体力行,不做甩手掌柜\061
居家从俭,孩子不嗜铺张浪费\065
言行一致,诚信的孩子人缘好\070
做事专注,给孩子一个高效人生\074
拒绝威胁和苛刻,收获宽容随和的孩子\078
日省吾身,别让孩子复制你的坏习惯\082
第四章 (关键词:给空间)
忙里偷“懒”,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懒”郭涛,养出勤劳独立小石头\088
适时“使坏”,不帮孩子解决困难\091
学会放权,让孩子随自己的心行动\095
小事转交孩子做,激发潜力就靠它\099
给孩子制定规则,但要松紧适度\103
给孩子一个负责任的空间\107
充分信任,给孩子足够的施展空间\111
天高任“子”飞,不设过高希望\115
第五章 (关键词:交朋友)
亦父亦友,忙爸爸和孩子沟通零距离
放低姿态,和孩子平等相处\120
充分尊重,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124
学会倾听,给孩子真实表达的机会\129
换位思考,孩子的世界其实并不“幼稚”\133
用心沟通,谈话不在数量在质量\137
张亮天天融洽相处,父子变“铁哥们”\141
同乐同忧,朋友的真谛是分享\145
“友情”贵对等,老爸错了也要真诚道歉\149
寓理于事,好爸爸谈“情”不说教\153
亲身示范,在交往中告诉孩子怎样交朋友\156
第六章 (关键词:当玩伴)
变身老“玩”童,可爱老爸带出聪明孩子
玩物不“丧志”,游戏好处多\162
每天半小时,爸爸是孩子最渴望的玩伴\166
欣赏游戏,会玩也是孩子的能力\170
怎样和孩子玩,你知道吗?\174
游戏益智,棋类游戏不可少\178
开发智力,小小扑克就可以\182
游戏协调手脑,别拒绝孩子手里的积木\186
电子游戏,每天10分钟就可以\190
休闲时刻长见识,读书阅报看电视\194
亲子时刻别偷懒,《爸爸去哪儿》教你户外游\198
第七章 (关键词:授技能)
种植智慧,远胜于给孩子留下财富
培养兴趣,热情完胜被动学习\204
建立学习动机,主动学习效率更高\208
呵护好奇心,好奇的背后是求知的欲望\212
纠正心态,高能比高分更重要\216
学习不是赢过他人,而是战胜自己\220
提高记忆力,让孩子学习不费力\224
珍惜时间,教孩子高效用时\228
启发思考,好问题和好答案同样重要\232
第八章 (关键词:传力量)
坚强必修课,“硬汉”爸爸教出心灵强健孩子
“乐天派”王岳伦,养育快乐小天使\238
自信勇敢,老爸就是孩子膜拜的英雄\242
不怨天尤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246
《爸爸去哪儿》明星下乡,你的孩子也应适当吃点苦\250
“石头”带伤上阵,意志坚强赛郭涛\254
失败不可怕,毅力宝贝敢重来\258
果敢决断,犹豫的脚步走不出精彩\262
第九章 (关键词:育性情)
陶冶性情,孩子的一生从容而快乐
不抱怨,不为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烦恼\268
教孩子不生气,好爸爸培育“快乐小天使”\272
心胸豁达,宽容的孩子更幸福\276
伸出友爱之手,元气少女田雨橙获赞\280
看淡财富,享用但不为之所累\284
增强适应力,孩子到哪都快乐\288
适当拒绝,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角\292
Kimi落水忙自嘲,幽默的人生不苦情\296

在线试读

 第一节忙里抽闲,别让孩子等待24小时
  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就像一条龙,既神气,又神秘,有一股让人崇拜的力量。不过,爸爸这条龙,也有他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常常“见首不见尾”。很多孩子在长大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妈妈陪我的时间很多。至于爸爸,经常在外面忙,有时一天也见不上一面。某网站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爸爸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只有10%的爸爸能够每天陪孩子2小时以上。
  对于这个现状,爸爸们千万不要说“我很忙”“妈妈陪着也一样”。孩子对爸爸的依赖和向往,从1岁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时他们会追寻爸爸的身影、捕捉爸爸的声音;3岁前,孩子虽然对妈妈的依赖非常强,但爸爸的存在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这时他们往往对和爸爸的交流非常感兴趣;而到了3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加强,并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这时如果孩子缺少和爸爸的交流,情感就很容易发生异化,孩子可能过于依赖妈妈,或者开始产生叛逆行为。
  总之,对于孩子来说,爸爸的陪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爸爸们在工作上多消耗的那些时间,在应酬上多付出的精力,都是在侵蚀对孩子的爱,无论这些能带给家庭多少财产,都无法弥补孩子在教育中的缺失。因此,爸爸们要督促自己早回家、多陪孩子,别让孩子在等待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把应酬减半,将时间留给孩子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而如今,很多爸爸理解的成功或许有所偏颇,认为事业上无止境地追求成就才能算是成功。但如果你认真问问自己,存折上的数字和拥有一个优秀的、和自己感情很好的孩子哪个更重要,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既然如此,爸爸们就尽量不要让自己那么忙,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之外,把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适当推掉一些。你要相信,真正有价值的生意和值得深交的朋友,不会因为应酬的减少而失去。当你真的把这些时间用在陪伴孩子身上时,你会发现它将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爸爸去哪儿》几期节目录下来之后,每位忙碌的明星爸爸都发出了类似这样的感慨:“我从来不知道宝贝对我的感情是这样的。”“我没想过孩子心里能如此为我着想。”“我原来不了解他的地方有这么多。”“和宝贝在一起比什么事业上的成功都重要。”
  这些就是忙爸爸们平时因为过多的工作和应酬所失去的东西。当你若干年后回顾时,你会发现银行里的存款带给你的成就感,要比和宝贝相处的回忆廉价得多。为了不使将来后悔,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推掉一些没必要的饭局、娱乐吧。应酬都是浮云,回家陪孩子才是真理。
  每天陪伴孩子至少1小时
  如果爸爸实在忙,那么建议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也不要少于1个小时。对于忙碌的爸爸来说,在外纷杂的事务会填满自己的脑袋,但在家的孩子却有大把的时间来思念爸爸。爸爸们在不断推迟回家时间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孩子从天亮等到天黑,再等到睡着,醒来依然没有看到爸爸是怎样失望的心情。长此以往,父爱缺失症发生在孩子身上可能就不意外了。因此,建议爸爸们无论多忙,都将这一条当作自己的“铁律”,那就是每天至少陪伴孩子1小时。
  当然,这1小时不能是爸爸人在家就可以了,或者抱着孩子看看电视就可以,这样是达不到教育孩子和培养感情的良好效果的。这1个小时,必须是爸爸专心陪伴孩子的高效率的1小时。
  在这1小时中,建议爸爸和孩子交替着做以下事情:
  1.和孩子聊天。可以是谈心,也可以是天南海北地谈时事,也可以是教孩子知识,甚至可以是互相讲笑话。只要在沟通过程中,爸爸是专心在倾听孩子、回应孩子,这种沟通就是非常有益的沟通;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和爸爸沟通的乐趣,感受到爸爸的言语之中传递出来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对自己的爱。
  2.和孩子玩游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爸爸和孩子一起动手,而不是扔给孩子一套玩具,让他自己玩。爸爸和孩子一起研究玩法、一起动手完成、一起比赛,这会带给孩子莫大的乐趣。
  3.带孩子外出娱乐或者运动。爸爸是家中与外界接触较多的人,总能带回来很丰富的信息。如果爸爸也能经常将孩子带出去,看个有趣的电影,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相信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非常开朗、积极的人。
  陪伴孩子,不要拆东墙补西墙
  有些爸爸经常苦于在职场、生意场中脱不开身,于是,为了弥补平时无法陪伴孩子的缺失,经常企图在周末的时候一并补回来。即使爸爸在周末花费的亲子时间要超过每天1小时的总数,但效果却远远不及每天定时陪伴孩子。这和每天的记忆方式有些类似,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去背、多背几次,记忆效果比花一整块时间去背要好得多。孩子每天接触到爸爸,即使时间不那么长,但他的心里每天都会是踏实的,是感受到被爱的,这远比爸爸有空了再去陪他要令他快乐得多。
  所以,爸爸陪孩子,别企图省事,拆东墙补西墙。要知道,在孩子心中,有些墙拆了就永远也补不上了。
  【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我们决心利用每天晚饭后30分钟与孩子进行交流,打开女儿已关闭的心灵之窗。30分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就显得无比重要。它让我们学会了沟通与理解,更让我们抛弃了烦恼和忧愁。
  ——教育家陈佩伦
  ……


《成长的坐标:父爱如何塑造孩子的人生高度》 一部关于父亲角色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的力作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家庭都在努力寻找着平衡,尤其是在日益繁重的现实压力下,父亲的缺席与沉默,常常成为孩子成长中难以弥补的遗憾。我们渴望孩子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坚韧的品格、更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基石,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父亲所能给予的深刻影响之上。 《成长的坐标:父爱如何塑造孩子的人生高度》并非仅仅是一本泛泛而谈的育儿指南,它深入剖析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多重维度,揭示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情感连接、价值引导如何像一条看不见的“坐标线”,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人生的起点、方向乃至最终的高度。本书旨在唤醒每一位父亲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帮助父亲们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明智的引路人。 第一部分:父亲的“引力场”——情感连接与安全感的基石 孩子最早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稳定陪伴与深情回应。而父亲,作为家庭的重要支柱,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安全感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父亲的拥抱:无声的爱与力量。 研究表明,父亲的肢体接触,如拥抱、抚摸,能有效降低孩子体内的应激激素,增强免疫力。更重要的是,这种亲密的互动能传递给孩子“我被爱着,我被珍视”的信号,形成深刻的情感链接。本书将详细探讨父亲如何通过日常的身体接触,建立起孩子内心深处最坚固的安全感堡垒。 父亲的游戏:探索世界的勇气。 父亲往往更倾向于与孩子进行充满活力、略带冒险的游戏。这种游戏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跌倒、爬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勇气、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将分享不同年龄段孩子与父亲互动的游戏策略,鼓励父亲放开束缚,与孩子一同探索未知,点燃孩子的探索欲。 父亲的倾听:理解与尊重的开端。 许多父亲习惯于“说教”而非“倾听”。然而,孩子渴望的是被理解,是被尊重。本书将引导父亲们学会放下身段,真正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与喜悦,即使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能给予真诚的回应。这种倾听,是建立信任、促进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建立深度连接的范范本。 父亲的情绪管理:榜样的力量。 父亲的情绪状态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父亲,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本书将探讨父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如何展现出成熟和智慧,成为孩子学习情绪调节的优秀榜样。 第二部分:父亲的“导航仪”——价值引导与品格塑造 孩子的品格,往往在不经意间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的言行举止、人生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导航仪”。 诚信与责任:做人的根本。 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其一言一行都在向孩子传递着关于诚信和责任的深刻含义。本书将通过鲜活的案例,阐述父亲如何通过言出必行、勇于承担,将诚信与责任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心中,让他们明白做人的基本原则。 勤奋与坚持:成功的基石。 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勤奋和坚持。父亲作为家庭的奋斗者,其敬业精神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教材。本书将引导父亲们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工作热情、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孩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持之以恒的品格。 同情心与包容:关怀世界的窗口。 一个有同情心、懂得包容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展现对弱者的关怀,如何理解并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都将成为孩子内心柔软而强大的力量源泉。本书将提供具体的实践建议,帮助父亲引导孩子培养细腻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 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翱翔的翅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尤其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父亲不应只做信息的搬运工,更应是引导者。本书将探讨父亲如何鼓励孩子提问,如何与孩子一同分析问题,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盲目跟随。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是孩子未来面对复杂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第三部分:父亲的“高度计”——视野拓展与潜能激发 父母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起点。父亲的格局、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对孩子潜能的挖掘,将直接影响孩子人生的高度。 拓展知识的边界:阅读的力量。 父亲的阅读习惯,往往会影响家庭的阅读氛围。本书将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课业,更要引导他们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通过阅读、探索,不断拓展视野。父亲与孩子一同阅读、讨论,将是激发孩子求知欲最有效的方式。 拥抱挑战与冒险:成长的阶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父亲的态度,是鼓励孩子积极面对,还是退缩回避,将直接影响孩子应对挑战的能力。本书将鼓励父亲们适度地让孩子“吃点苦”,在克服困难中学习成长,在冒险中激发潜能。 目标设定与规划:人生的航向。 父亲的远见卓识,以及对人生目标设定和规划的经验,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一课。本书将探讨父亲如何与孩子一同探讨他们的兴趣和梦想,如何帮助他们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一步步去实现,从而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和执行力。 发现与培养天赋:闪耀的星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父亲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之一,肩负着发现和培养孩子天赋的重任。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父亲们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识别他们的特长,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让孩子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书不仅引用了前沿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更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让父亲们能够“学以致用”。 倡导“陪伴式”父爱: 强调父亲的参与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情感陪伴和智慧引导。 关注“父亲”而非“完美父亲”: 本书并非要求父亲们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鼓励父亲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与孩子一同成长。 语言风格平实真诚: 采用朴实易懂的语言,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力求与每一位父亲产生共鸣。 《成长的坐标:父爱如何塑造孩子的人生高度》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成为更好父亲的男士们的礼物。它是一次对父爱的深度探索,一次对孩子成长关键期的深刻洞察,更是一份关于如何用爱与智慧,为孩子铺就人生坚实起点,指引他们抵达更高人生高度的行动指南。愿每一位父亲都能在这本书的引领下,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闪耀的坐标,点亮他们通往未来的璀璨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了对读者体验的充分考虑。它不是一气呵成的长篇大论,而是像一个个独立的知识模块,你可以根据自己当下最困惑的领域随时切入阅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父亲的榜样力量”的探讨,它没有停留在“做一个好人”这种抽象的层面,而是聚焦到了父亲在处理压力、面对失败、以及如何对待伴侣等具体生活细节中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潜移默化。一个父亲对待工作邮件的态度,他如何处理与妻子的分歧,甚至是他如何面对交通堵塞时的情绪波动,都在无声地为孩子构建着“成年人”行为的蓝图。这种微观层面的剖析,让我意识到,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好自己,这套书成功地把这个理念内化到了每一个章节的论述之中。

评分

读完最后一章,我合上书本,感觉到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被重新校准的内在驱动力。它没有给我一个完美的“好爸爸”模板,因为作者深知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战场。相反,它给了我一套思考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去量身定制我的教育策略。特别是书中对于“放下控制欲,建立信任链条”的论述,对我这个过去习惯于事事插手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次醍醐灌顶。信任是比权威更持久的约束力,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被反复强调和论证,最终在我心中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信念。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让你看到问题,更让你找到从容、有力地解决问题的内在力量。

评分

我一直觉得,育儿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只有鸡汤,很难找到那种既有深度又能落地实践的。然而,这套书巧妙地平衡了这一点。它没有回避现代职场父亲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时间困境,反而把这种“忙碌”作为前提来构建解决方案。其中有一段论述,对比了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我感触尤为深刻:很多时候,父亲习惯性地用“物质满足”来代替“情感连接”,以为孩子衣食无忧就万事大吉。但作者笔锋一转,指出这种替代行为实际上是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价值依附”的种子,一旦物质出现波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随之崩塌。这让我立刻联想到我女儿最近对某件新玩具表现出的那种短暂狂喜,以及随后很快就厌倦的状态。这本书仿佛是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我们日常教育中的盲点,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多么深远的心理影响。

评分

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他很少使用晦涩的教育学名词,而是大量引用了生活中的小故事和经典案例。比如,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犯错后的“惩罚与引导”那一节,作者没有提倡严厉的体罚或冷暴力,而是构建了一个基于“后果自负”原则的框架。他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孩子弄坏了家里的贵重物品,与其大声呵斥,不如引导孩子参与到修复或赔偿的过程中去,哪怕只是用零花钱慢慢攒钱来承担部分损失。这种将“教育”与“责任承担”紧密捆绑的处理方式,非常有力量。它教会孩子,错误不是用来逃避的,而是用来学习和修复的。读完这段,我感觉自己过去处理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显得多么粗糙和短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尊重孩子主体性的教育路径。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温度的封面质感,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父亲责任”这份沉甸甸的思考。我特意挑选了一个周末的下午,泡了杯茶,打算沉浸在这份阅读体验里。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关于现代社会中父亲角色迷失的探讨,文字犀利而又不失温情,它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坐在你身边,分享他观察到的现象和深思熟虑后的感悟。特别是关于“陪伴的质量”那一章节,作者没有用空泛的口号来要求父母多花时间,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碎片化时间里,如何通过专注和高质量的互动,来建立起孩子内心最坚实的依靠。我当时就停下来想了很久,回忆起自己过去一周与孩子的几次互动,哪些是真正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哪些只是物理上的“在场”。这种引导式的思考,远比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要有效得多,它激发的是内在的改变,而非表面的服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