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孕期百科
定价:88.00元
作者:宝宝树编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
ISBN:97875339481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5082255
编辑推荐
产检报告怎么看?
孕期不能有性生活吗?
怎么吃才能长胎不长肉?
怎么数胎动?
脐带绕颈怎么办?
孕期感冒能用药吗?
如何应对突发分娩?
真假宫缩如何区分?
唐氏筛查、羊水穿刺、大排畸、妊高征、糖耐量、拉梅兹呼吸法..
别紧张,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宝宝树诚邀妇产科专家团队为《孕期百科》编撰内容并结合了十年来亿万用户的孕育经验,用专业的内容、贴心的提醒为准妈妈们献上一份*真挚的礼物。
《孕期百科》的内容完全贴合中国妈妈的需求,包括产检流程、饮食习惯、日常保健。
手绘图搭配数据复杂的内容,同时也为小食堂搭配了160道美食图,阅读起来轻松惬意。
内容提要
《孕期百科》以周为单位,设计出准妈妈每周必知的版块内容,有每周胎儿发育、致准爸妈的话、产检提示、产检项目精读、孕期保健、每周膳食建议以及小食堂,每一个小版块的实用性都很强。将40周孕期中准妈妈在每个孕周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包括产检项目了解、饮食营养、疾病防治以及临产注意事项做出专业性指导。书中也分阶段地将准爸爸需要参与和了解的内容添加了进去。
这本书将帮助中国妈妈度过一个安心、健康的孕期。
目录
1周/精子与卵子的恋爱
2周/进入排卵期
3周/胎儿还是一个受精卵
4周/宝宝入宫啦
5周/开始早孕反应
6周/胎儿开始心跳
7周/胎儿做出*个动作
8周/做一次B超检查
9周/胎儿的尾巴消失啦
10周/让胎儿与你一起快乐成长
11周/有一点孕妇的模样了
12周/建档啦
13周/Goodbye,早孕反应
14周/妊娠纹请走开
15周/宝宝的性别不重要
16周/唐筛检查,你不必不安
17周/听见体内的小马在奔腾
18周/胎动,和宝宝的*次亲密接触
19周/腰酸背痛,怎么办
20周/大排畸检查来啦
21周/我不要得妊高征
22周/开始变得笨拙
23周/痒痒痒
24周/对糖妈妈say no
25周/胎儿喜欢甜食
26周/流鼻血还不够,刷牙也出血
27周/胖还是肿
28周/进入孕晚期
29周/胎动减少
30周/开始每两周做一次产检
31周/身体越发沉重
32周/胎儿生殖器发育接近成熟
33周/胎儿为分娩做准备
34周/水肿更需要多喝水
35周/母乳喂养,从现在就开始准备
36周/开始每周做一次产检
37周/胎儿足月啦
38周/胎儿随时都会出生
39周/即将告别孕期
40周/卸货啦
索引
作者介绍
宝宝树是中*婴与家庭服务领军企业,此次诚邀并组建妇产科专家团队为本书编撰内容,旨在为备孕及孕期中的准妈妈们提供*前沿、*的资讯。让年轻的中国妈妈们更好地享受孕育中的家庭生活。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大百科”式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内容会像百度百科一样,零散且缺乏深度。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对孕中期的深入剖析,尤其是关于胎儿发育的章节。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本周宝宝多大,像个草莓”,而是会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用清晰的图表和模型解释胎儿各个器官的形成过程,比如听觉系统的发育,它会详细说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外界声音有反应,以及孕妇什么样的声音环境对宝宝的听力发育更有益处。更妙的是,它将产前的心理准备和身体变化紧密结合。比如,当讲到妊娠纹的成因和预防时,它不仅提供了乳木果油、可可脂的使用方法,还关联到了孕期皮肤弹性的荷尔蒙变化,让你知道这不完全是个人护理不当造成的问题,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我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应该包含了心理学家和资深助产士,因为他们在讨论“拉玛泽呼吸法”时,不只是教你吸气呼气,而是模拟了产程中的不同阶段,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用哪种节奏来对抗宫缩的压力,这简直就是一场预演。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效率的人,看书最怕的就是信息过载,找不到重点。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快速检索”模块,我记得在孕晚期,有一次我半夜突然感觉胎动异常,心慌意乱,我立马翻到书后面的索引,找到了“胎动异常”这个关键词,直接跳转到相关页面。那部分内容言简意赅,首先安抚情绪(强调大多数情况是正常的),然后列出了“需要立即就医的信号”,用非常醒目的颜色标出,接着才是如何自我观察和记录。这种在关键时刻能提供即时、准确支持的能力,是很多网络信息无法比拟的。另外,它对各种孕期检查单的解读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B超报告上的羊水指数(AFI)、胎盘成熟度、脐带血流指标,它都会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解释每个数值的正常范围和可能的意义,而不是让孕妇对着一堆专业缩写一头雾水。它有效地充当了我和医生之间的“翻译官”,让我在面对检查结果时,能够更有底气地与医护人员沟通我的疑问。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完全没有回避那些“不完美”的孕期体验。很多市面上的育儿书要么只谈“光芒万丈的母性”,要么就是过度渲染“生产的痛苦”。但这本书处理得非常成熟和平衡。它有一整章是专门探讨“孕期夫妻关系与亲密感维护”的,这部分内容非常珍贵。它坦诚地讨论了性欲的变化、身体形象的焦虑,以及如何与伴侣有效沟通这些变化,甚至提供了“非身体接触的亲密方式”清单。这让我意识到,孕期不只是女性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课题。再者,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它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非常客观地列举了顺产和剖腹产的适应症、恢复过程的差异,以及麻醉选择的利弊,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预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而不是被社会舆论裹挟。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让我感到被理解和被赋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温暖又专业的双重感觉,米白色的底色配上柔和的插画,让人一看就心生信赖。我是在怀孕初期入手这本书的,当时那种既兴奋又手足无措的感觉真是刻骨铭心。我记得翻开第一章,它并没有上来就堆砌一堆医学术语,而是非常细腻地描绘了孕早期的各种身心变化,比如突然的孕吐、情绪的起伏,甚至是那些旁人难以理解的“孕傻”现象。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化的语言,仿佛邻家有经验的姐姐在和你聊天,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比如讲到如何应对孕早期的乏力,它不是简单地说“多休息”,而是细致地分了不同阶段,提供了比如“午间小憩的黄金时间点”、“如何调整工作节奏”甚至“伴侣可以如何协助按摩放松”的具体操作指南。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营养摄入时,不是简单地列举“要吃叶酸、铁元素”,而是结合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膳食习惯,提供了大量的食谱建议,而且这些食谱看起来真的色香味俱全,让原本对孕期饮食感到枯燥的我,重新燃起了下厨的兴趣。它让我明白,孕期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个需要细心呵护的美好旅程。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关键信息加粗,图文并茂,即便是晚上只开一盏小夜灯也能轻松阅读,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关注,真的很打动人。
评分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孕期本身。它就像是一个为新手父母搭建的桥梁,延伸到了产后恢复和宝宝成长的早期阶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产后情绪调节”的那一小节,它没有用“产后抑郁”这个沉重的词汇来吓唬人,而是非常细致地区分了“婴儿蓝”(Baby Blues)和真正的产后抑郁症的细微差别,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自助和求助路径。它告诉我,照顾好自己,才是照顾好宝宝的前提。而且,它对新生儿护理的介绍,也充满了人文关怀。比如,在谈到“如何辨别宝宝的哭声”时,它没有提供一个万能公式,而是强调要结合宝宝的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去综合判断,鼓励父母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强调“父母直觉培养”而非“机械化操作”的理念,让我对接下来的育儿生活充满了期待,感觉自己不再是毫无准备的闯入者,而是一个被充分赋能的、充满信心的母亲。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让我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有了一个更宏观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