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一七七○年》
作者:鄭勝謨
齣版社:聯經齣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0844603
分類:歷史 > 世界歷史 > 地域及國別史
齣版日期:2014年10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64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叢書/係列:東亞歷史漫遊
內容簡介
在初春的大望日,走進繁華的漢陽城
度過宮殿與街巷中的一日,拜訪朝鮮時代的黃金年華
隨著趕集的農人走進市廛,靜候兩班官員穿街而過
分享庶民生活的辛勤與安逸,體會帝王貴族的威儀與煩憂
遇見尋求突破的文士和追趕流行的婦女
在喧鬧緊湊的城市生活中,看見十八世紀朝鮮的生命力
《漢陽一七七○年》以繪本的型式,將十八世紀漢陽城中的生活風俗與文化藝術重現你我眼前。從戒備森嚴的皇宮官廳漫遊至茶樓飯館戲院林立的鬆坡場,拜訪九重宮闕裡麵的帝王,也走近開川橋下市井乞丐的身邊,透過簡單易懂的文字及鮮明豐富的繪畫呈現漢陽都城的生活百態。閱讀這本深入淺齣的歷史繪本,能瞭解漢陽都城的形態和構造、當時的宵禁及關卡製度、十二時辰和更等當時的時間概念、漢陽的住宅分佈和傢庭構成、兩班貴族與平民百姓的食衣住行、身份製度等,仔細地解釋漢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並呈現商業的繁榮、身份製度的變化、真景山水畫和肖像畫的流行、古董書畫收藏之風潮、兩班文化、租書店和韓文小說的流行等朝鮮後期的社會現象。
這套書是《東亞歷史漫遊》係列叢書之一,希望「從圖畫來看歷史」,從日常生活中介紹漢陽的文化史。本書的目的是要畫齣鮮明的的日常生活,因此著重的不是製度及抽象的觀念思想,而是人的日常生活,不是隻關注統治階級而是各階層的人民。根據史料和考古的考證,再由專傢執筆將過去的歷史具體形象化。《東亞歷史漫遊》叢書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麵嚮,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作者簡介
鄭勝謨,1954年齣生於麗水,成長於首爾。畢業於首爾大學人類學係,並取得同校研究所碩士學位及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博士學位。在泰東古典研究所進修過,曾任國立民俗博物館學藝研究士。現為區域文化研究所所長,正緻力於探討韓國各地區的文化多樣性,以及各地歷史、地理、風俗民情、社會等相關資料的發掘與研究。作品包括譯成韓文的洪錫謨《東國歲時記》等朝鮮時代歲時記,著有《韓國的歲時風俗》、《韓國的農業歲時》、《韓國傳統社會的市場》、《韓國的族譜》、《朝鮮後期地區社會結構的研究》等。
目......................錄
前言:變遷的時代
都城圖:一眼看盡漢陽都城
駱山下:小望日,孩童們以敲打草人來除厄
南大門:四大門一開,整個城市甦醒過來
南大門路:人潮喚醒瞭漢陽的早晨
北村:北村的晨景
南村:南村樸生員的大望日早餐
六曹大街:官廳林立的六曹大街
慶熙宮:七十七歲的國王英祖忙碌的
掌管國計民生的地方:王宮與官廳
西大門外:和煦鼕陽下的午後漢陽
鐘路市廛:雲集的人潮與貨物
商業的蓬勃發展:遍地都是市場,處處都有店鋪
白塔附近:聚集在白塔下的人們
仁王山山麓 :首都兩班金判書的捨廊房
登峰造極的朝鮮文化與藝術:畫中的朝鮮
中村:漢陽婦女的流行
成均館:成均館權儒生的夢想
街頭巷尾:漢陽的後巷風景
燦爛的庶民文化:形形色色的人匯集在漢陽
廣津:日暮時分,沐浴在晚霞中的漢陽
鬆坡津:鬆坡市場裡熱鬧的山颱戲
開川岸邊:大望日月色下,排隊人潮絡繹不絕
結語:漢陽依然存在於首爾中
索引
參考文獻
內頁試閱
我對曆史著作的期待,往往集中在其史料的紮實程度和論證的獨到之處。從初步的翻閱來看,這部作品在史料的搜集和運用上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它並非簡單地重復已知觀點,而是通過對特定年份和地點的聚焦,試圖挖掘齣被主流曆史敘事所忽略的側麵。那種對地方性、微觀層麵的深入挖掘,往往能帶來“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之感。這種研究的深度,使得它不僅僅是為曆史愛好者提供談資,更能成為相關領域研究者重要的參考坐標。它挑戰瞭我們對傳統曆史框架的固有認知,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那些看似已成定論的“曆史事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就被那種厚重而精緻的觸感所吸引。精裝的硬殼賦予瞭它一種莊嚴感,仿佛捧著一部沉睡瞭幾個世紀的史詩。內頁的彩印技術運用得恰到好處,色彩的過渡自然流暢,無論是曆史地圖的細節還原,還是人物肖像的刻畫,都顯得細膩入微。尤其是那些古籍拓片和文獻資料的呈現,文字清晰銳利,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仿佛能親手觸摸到曆史的脈絡。光是翻閱這些圖文並茂的頁麵,就已經是極大的享受瞭。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不得不佩服聯經齣版在製作高品質學術著作上的匠心獨運。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那種沉甸甸的分量和散發齣的文化氣息,是普通平裝書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或者說其語言的本土化處理,是決定其能否成功跨越文化藩籬的關鍵。我特彆留意瞭那些涉及特定曆史名詞和文化概念的錶述。譯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力求在準確傳達原意的同時,使用地道且富有錶現力的中文。沒有那種生硬的、機器翻譯般的痕跡,而是充滿瞭對語境的深刻理解。這種高質量的文字轉換,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讀者能夠更順暢地進入作者構建的曆史情境之中。對我來說,好的譯本就像一麵清晰的鏡子,完美地映照齣瞭異域曆史的精彩,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倒影。
評分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它所代錶的學術立場和齣版社的信譽去的。聯經齣版在東亞曆史研究領域一直享有盛譽,他們齣品的書籍往往代錶著該領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我對這本書在史學方法論上的創新抱有很高的期待。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如何處理曆史事件中的主觀性與客觀性之間的張力,以及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史料中構建齣最閤理的曆史圖景的。這種對方法論的關注,使閱讀不再是單嚮的信息接收,而變成瞭一場與作者思維方式的深度對話。這是一部真正能激發思考,提升閱讀者批判性思維的重量級作品。
評分閱讀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字的編排和排版是否流暢易讀。這部作品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頁邊距的留白恰到好處,沒有讓文字顯得過於擁擠,使得長時間的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作者的行文風格,在我看來,是一種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兼顧瞭大眾可讀性的平衡藝術。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原本可能顯得晦澀難懂的古代史料,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娓娓道來。那種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敘述邏輯,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牽引著讀者穿越時空的迷霧,去探索那個遙遠時代的社會結構、文化變遷和政治風雲。我發現自己常常因為某個觀點或某個曆史細節而停下來,反復咀嚼,這種沉浸式的閱讀感受是近年來少有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