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珊珊
出版:原點
页数:208
装帧:平装
尺寸:17 cm * 23 cm
ISBN:9789869487733
出版日期:2017-06-06龜毛挑剔的日本消費者最難討好,只要日本人愛,幾乎全世界都愛。
永遠領先!破解Japan Style的最新路數
網路∣老舖∣商場∣文創∣城市∣娛樂∣熟齡∣家鄉味,8類商機
25個新趨勢,55家最當道,最值得朝聖&消費的日本品牌+商場
好希望台灣也有這些店!!!幫消費者比價,比到滿意再下單
「比價網」﹔最新鮮、省時,只要一家「日本百貨店」就能購足產地直送的全國特產名物﹔200種以上車站便當,全在「驛弁屋」販售﹔「mAAch ecute」車站商場好吃又好逛,還可以當鐵道迷喝咖啡看電車﹔「ROUND1 STADIUM」是間連小學生、全家都能一起去的健身房﹔「OISIX」不只賣蔬果,還提供為健身人設計的料理「自遊空間」集餐飲、漫畫屋、卡拉OK、撞球檯、射飛鏢於一間的聚會空間﹔跟朋友聚會就像走進「ALICE國度」﹔「2k540」是設計師工作室,也是店家,買東西還可以看設計、聊設計。
消費者往哪裡走? 作者寫作生涯裡,共採訪過八十家以上的日本一線企業與組織(交涉過三百家),日本的消費者特別挑剔,只要日本能賣,通常都能賣到全世界。台灣人每年前往日本旅遊購物至少一兩百萬人,台灣人與日本最密切的關係其實就是──消費。JAPAN對台灣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魅力無限的正字標記。為何日本那麼懂得讓人心甘情願掏腰包?本書特別從商機切入,認識最值得消費的日本品牌和店家,了解他們創造商機的本事。
為了讓讀者了解日本社會到底比台灣強在哪裡,本書特別聚焦在未來趨勢的8大類商機,包含網路、老舖、商場、文創、城市、娛樂、熟齡與家鄉味,精選55個優質具有理念、價值、風格,進化力的一線品牌,提供深入Know-how,供台灣借鏡。
作者简介
柯珊珊 Sophia Ko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1996年曾至東京進修年餘。從事商業諮詢企劃與撰書。
曾任廣告公司AE、旅遊雜誌採訪編輯、旅遊出版物主編、企管顧問公司社長特助、品牌行銷企劃副理等職務。
著有《日本,SoDesu》、《Japan Style》、《歡迎光臨!幸福株式會社》、《日本創意學》與《美好生活,Enter》五書,《Japan Style》與《日本創意學》亦發行簡體字版。
旅遊足跡:走過亞澳美歐十多個國家,去過幾十次的日本仍是最愛。興趣為閱讀、創作、旅遊、電影、料理、收集雜貨文具等。
1 線上商機●時尚流行:1.ZOZOTOWN──日本第一的時尚購物網站
●食住育樂:2.OISIX──不只虛實整合,更要跨業結盟的美食天地
3.COOKPAD──話題分類,就是愛分享的食譜網
4.JALAN──日本旅宿網第一品牌
5.LINE──就是要你愛上它的通訊軟體
●消費資訊: 6.價格網──比價比到滿意再下單
7.富士山雜誌網──雜誌種類居同業之冠
2 商場商機
●老建築renew:1.KITTE──從老舊郵局變身觀光客最愛商場
2.GINZA SIX──東京最高級戰區的藝術風商場
3.橫濱赤煉瓦倉庫──古蹟倉庫蛻變的海港觀光勝地
4.Hikarie商場──就是要散發與眾不同的商場能量
●車站商場:5.ecute──電車族最貼心的購物商場
6.Echika──提供大家日常所需的車站商場
7.LAZONA──最厲害的車站直結型商場
8.TAMA PLAZA TERRACE──東京之首的自給自足車站商場
●主題複合商場:9.橫濱Tressa Auto Mall──豐田汽車邀你購物加賞車
10.AEON LAKE TOWN購物中心──以大取勝,店舖多到逛不完
●精品OUTLET:11.三井OUTLET PARK & PREMIUM OUTLETS──用原價一到七折買名牌好貨
3 老舖傳統商機
●變身shop:1.小澤酒造──從maker變garden的三百多年大藏元
●走向國際:2.木屋──機能性世界第一的刀具老舖
3. 虎屋──征服巴黎人味蕾的五百年和果子老舖
●跨界開發:4.霧笛樓──日劇《神之雫》取景的橫濱美食地標
5.橘吉──年營業額50億日圓的陶瓷老舖
6.山田平安堂──皇室御用、外交贈禮的指定品牌
4 家鄉味商機
●All in One:1.日本百貨店──想要的特產名物,一店買齊
2.Marugoto Nippon──四層樓體驗微型日本
3.驛弁屋──200種以上的車站便當店
●產地直送:4.物產館──把各縣資源特色收一起的寶庫
5.鄉土料理餐廳──有故事的鄉土料理
●主題觀光:6.美食博物館──又吃又買,又長知識
7.吉祥物──最可愛的親善大使
5 文創商機
●Life Style:1.代官山T-SITE──文青嚮往的美好生活樂園
●同好交流:2.阿佐谷動畫街──全日本第一條動畫街
3.市集──溫暖交流的尋寶地
●人才媒合:4.vision track──為一流插畫家找到最佳合作對象
●創意驚喜:5.2k540──店舖與工作室合一的創意人基地
6.3331 ARTS CYD──從舊中學改造的社區藝文發信地
6 休閒娛樂商機
●複合娛樂:1.自遊空間──超級吸金機,日本網咖業的第一把交椅
●慾望娛樂:2.AKB48 GROUP──最強的鄰家女孩偶像經濟
3.Yodobashi Camera──帶娛樂感的3C綜合商場
●運動紓壓:4.ROUND1 STADIUM──連小學生都能去的健身房
●主題餐廳:5.ALICE國度餐廳──走進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真實場景
6.代代木VILLAGE──創意人打造的自然療癒商場
7.小笠原伯爵邸──貴族古蹟宅邸的頂級餐廳
7 熟齡商機
●AI智慧:1.大和House──高齡者與身障者不可或缺的輔助型機器人
2.軟體銀行Pepper──可接待顧客的服務型機器人
3.夏普Robohon──具行動管家功能的機器人
●高齡生活:4.木下介護──提供高齡者貼心照護的大手企業
5.Share金澤──高齡者可自由生活的互助社區
8 城市行銷
●城鎮再造:1.虎之門之丘──為東京奧運埋下伏筆的新都心未來城
2.六本木之丘──全球難得一見的經典社區傑作
3.東京中城──藝術金三角的城中城
4.大阪阿倍野HARUKAS──關西最耀眼的天際線
●向世界提案:5.晴空塔──超越東京鐵塔的全球發信中心
这是一部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中三昧的著作。初读时,你会被其中详尽的案例和丰富的图像资料所吸引,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高级别的行业考察。但当你合上书本,开始整理思绪时,你会发现它留下的真正财富在于其方法论的普适性。作者构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分析框架,用于评估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导向”的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延展性。这个框架不仅适用于零售业或服务业,对于技术产品、内容创作乃至企业内部管理文化,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时间”这个维度的处理。在许多商业论述中,时间被简化为效率或速度,但这本书却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让消费者感知到“时间的价值”——是慢下来品味,还是高效地完成任务。这种对时间感知的操控,才是真正的高级商业艺术。这本书的论证过程,如同在解构一个复杂的乐高模型,每一步都精准无误,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行业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构建能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现代商业运作方式的一个全新视角,特别是关于如何将“美好生活”的概念融入到实际的商业策略中去。作者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他不仅仅是在罗列案例,更是在深入剖析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哲学和思维模式。我特别欣赏他对于细节的关注,比如一个产品包装的材质选择,一个服务流程中的微小环节设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恰恰是决定客户体验和品牌忠诚度的关键所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我们自己公司在处理这些“软性”环节时是否足够用心。这本书的论述结构非常清晰,从宏观的市场趋势分析到微观的落地执行建议,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论书,而是一份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行动指南。它挑战了我过去那种纯粹追求效率和规模的传统观念,让我开始重视“有温度的商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想”,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于任何身处竞争激烈市场中的决策者来说,都是无价之宝。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厌倦了陈词滥调的商业书籍,真正寻求突破和创新的领导者们。
评分从一个纯粹追求商业回报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许显得有些“反商业化”,因为它将太多的笔墨放在了“人”的体验和“环境”的营造上。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关注点,最终铸就了无与伦比的商业壁垒。我过去总认为,只要产品功能足够强大,市场自然会买单。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体验的稀缺性”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它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如何通过对“场所精神”的捕捉和重建,来锁定高价值用户群体。这种对氛围、光线、声音、气味的细致入微的考量,对于习惯于通过数据和KPI来衡量一切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撼教育。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商业读物,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并从中获益”的哲学导论。它鼓励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环境,并意识到每一个微小的设计决策,最终都会转化为巨大的市场信号。对于寻求长期主义发展,并希望打造一个真正能够“讲故事”的品牌的团队来说,这本书的启发性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抱着非常审慎的态度来对待这类探讨“风格”与“商机”的书籍,总担心内容会流于表面,充斥着一些花哨但无用的概念。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将“美学”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来讨论。作者没有停留在描述日本社会表面的精致和礼貌,而是深入挖掘了支撑这种精致背后的社会结构、教育体系乃至集体潜意识。例如,书中对“空间利用美学”的解析,就直接引申出了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全新理解。这对我启发极大,因为我们常常陷入功能性的窠臼,忘记了环境本身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塑造作用。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是提问式的,它不断抛出尖锐的问题,迫使读者反思自身的业务流程和价值观。这不是一本告诉你答案的书,而是一本帮你找到正确问题的“地图”。对于那些在新常态下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点的企业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转换,是突破僵局的催化剂。它教我们如何从“生存”的焦虑中抽离出来,转而关注“存在”的质量。
评分读完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密集的、高强度的行业洗礼。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画面感,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商业案例,被描绘得如同精彩的纪录片场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慢工出细活”的推崇,这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迭代、快速失败”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对事物本源的深刻理解。书中提到的几家企业,他们对于“匠人精神”的坚守,让我深思:我们是不是为了迎合短期的市场波动,而牺牲了长期价值的构建?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如何将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比如传统手工艺、社区文化,与前沿的商业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跨界整合的能力,才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相当考究,读起来非常舒服,能够让人沉浸其中,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对于那些渴望提升自身审美层次,并将这种审美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份极佳的蓝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