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中医:最新图解中药入门
原价:19.8元
作者: 魏保生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ISBN:9787506766197
字数:
页码:134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159 g
魏保生、牛菲主编的这本《最新图解中药入门》是《图解中医》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二十三章来讲述:中药的渊源、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配伍、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收涩药。
本书的内容全面、细致,通过本书的内容希望能够慢慢引领读者步入中药学的门槛。
内容提要
《图解中医:最新图解中药入门》根据古今文献及编者的用药经验,介绍了中药相关的基础知识并选取了临床最常用的99味中药,分别介绍其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功效、用法、适应证与应用等,并配以精美插图。一方面可以使初学中医者能很快掌握用药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临床医师对常用中药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从而灵活地处方用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书后附笔画索引。
目录
第一章中药的渊源
什么是中药
中药的种类有哪些
有趣的中药命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对药效的影响
中药的采集时间对药效的影响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目的
炮制的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什么是中药的四气
什么是中药的五味
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的归经
古代毒性的概念
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
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配伍
中药配伍是扬长避短的最好诠释
中药配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第六章用药禁忌
中药的配伍禁忌
证候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
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的剂量
汤剂煎煮法
中药的服药法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生姜
防风
羌活
白芷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菊花
柴胡
葛根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知母
栀子
夏枯草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连翘
土茯苓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
第十章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寒湿药
独活
木瓜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
秦艽
防己
稀莶草
第十二章化湿药
藿香
苍术
厚朴
砂仁
豆蔻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
泽泻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滑石
关木通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第十四章温里药
小茴香
附子
干姜
肉桂
第十五章理气药
陈皮
乌药
香附
第十六章消食药
山楂
莱菔子
鸡内金
第十七章止血药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地榆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三七
茜草
第十八章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川芎
延胡索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
丹参
桃仁
泽兰
牛膝
鸡血藤
第十九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
半夏
白芥子
旋覆花
第二节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
浙贝母
桔梗
第三节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枇杷叶
第二十章安神药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龙骨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远志
第二十一章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牡蛎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天麻
全蝎
蜈蚣
第二十二章补虚药
第一节补气药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甘草
大枣
第二节补阳药
鹿茸
巴戟天
杜仲
续断
菟丝子
第三节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阿胶
何首乌
第四节补阴药
北沙参
南沙参
麦冬
枸杞子
龟甲
鳖甲
第二十三章收涩药
五昧子
山茱萸
作者介绍
文摘
这本书的叙事逻辑性真是没得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知识组织结构。它不像市面上那些零散的草药手册,东拉一扯西扯的,读起来非常费力。这本书从最基础的中医基础理论讲起,比如“气”、“血”、“津液”这些看似玄乎的概念,它都能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或者模型图来辅助解释,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然后,它非常自然地过渡到常见药材的分类,比如“解表药”、“清热药”等等,每类药材都有清晰的脉络和功能群组的划分。我发现自己能很快地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阅读过程中,你会明显感觉到作者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设计的,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体系层层剥开,稳步推进。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让我在学习新知识时,总能找到已学知识的支撑点,读起来非常踏实和有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是太对我的胃口了!我一直觉得很多专业书籍读起来很枯燥,像是在啃石头,但这本书的文字却充满了温度和幽默感。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既保证了专业名词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过于晦涩的文言描述。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坐在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旁边,听他娓娓道来,而不是在应试背诵。尤其是在介绍一些药材的小故事或典故时,那种轻松愉快的叙述方式,让原本可能有些严肃的药材特性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甚至会因为某个药材的“性格”描述而会心一笑。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知识传递,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也让知识点更容易被大脑接收和记忆。它不只是在教你认识草药,更是在培养你对这门古老学问的热爱。
评分从装帧和细节处理来看,这本书的耐用性和便携性也做得相当到位。我是一个喜欢随时带着书本出门学习的人,经常翻阅和做笔记,所以书籍的质量对我来说很重要。这本书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虽然是全彩印刷,但纸张的厚度适中,既保证了图像的清晰度,又不会让整本书重到让人望而却步。装订方面,我用力翻开书页进行对照阅读时,也没有出现散页或书脊开裂的迹象,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此外,书本的开本设计也恰到好处,握持感非常好,无论是放在包里还是放在床头,都非常方便。这种对实体书本身的重视,让我觉得购买这本书不仅仅是买到了知识,更像是一次对传统文化载体的珍视。它让我愿意反复翻阅,而不仅仅是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封面那种带着淡淡古朴气息的插画风格,就让人忍不住想翻开内页看看。一打开书,我就被那些清晰、精美的彩色图解给完全吸引住了。很多药材的图片,拍得简直就像艺术品,连那些细微的纹理和色彩变化都捕捉得一清二楚。对于我们这种刚接触中医药的人来说,光是认识药材本身就是一大挑战,但这本书记载的图片质量,真的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可以收藏的画册。比如讲到人参的条纹区分,或者当归的根部特征,文字描述再怎么生动,都不如这张高清大图来得直观有效。感觉作者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是下了血本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我特别喜欢它在对比图上的处理,比如几种相似的草药放在一起,用箭头和简单的标注区分开来,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惑我很久的难题。这种用视觉语言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
评分我必须赞扬一下这本书的实用主义精神,它真的不是那种只谈理论不接地气的东西。它在讲解每一种药材的功效时,除了传统的药理描述外,还穿插了大量的“生活应用场景”。比如,当介绍到某味药材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时,它会紧接着给出几个非常具体的、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的小场景,并给出如何使用或搭配的建议。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动机。我甚至已经开始尝试根据书中的提示,在日常的汤水中进行微调了。更棒的是,它对药材的“炮制”过程也有所涉及,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足以让我明白,同样的药材,经过不同的处理后,功效和应用也会随之改变,这让我对传统中医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敬畏。它成功地将“知识”转化为了可以被普通人掌握的“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