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词英汉汉英词典(双色版)

50000词英汉汉英词典(双色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德芳等编 著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汉英词典
  • 双语词典
  • 工具书
  • 语言学习
  • 英语学习
  • 词汇
  • 翻译
  • 50000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ISBN:9787806828229
商品编码:1677036259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页数:996

具体描述

50000词英汉汉英词典(双色版) 作  者:李德芳 等编 著作 定  价:58 出 版 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01日 页  数:996 装  帧:精装 ISBN:9787806828229 暂无

内容简介

暂无
语言的桥梁:探索《新编商务英语实用手册》 书名:新编商务英语实用手册 作者:[此处填写真实作者或机构名称,例如:国际商务研究中心/资深翻译团队] 出版社:[此处填写真实出版社名称,例如:环球经贸出版社] --- 内容提要:全球化时代的商务沟通指南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高效、精准的商务沟通能力已成为衡量个人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新编商务英语实用手册》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部旨在全面提升读者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权威参考书。本书并未拘泥于传统的词汇罗列,而是着眼于实战场景、跨文化交际和现代商务流程,为不同层级的商务人士提供了一套系统、立体的学习和查阅工具。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深知,在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僵硬的模板和过时的表达方式往往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商业损失。因此,编者团队汇集了资深国际贸易专家、资深翻译以及跨文化交际学者,历经数年潜心研究与实践检验,力求打造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实用又具前瞻性的工具书。 《新编商务英语实用手册》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它是一套完整的商务英语能力提升系统。 --- 第一部分:核心商务词汇与术语的深度解析 (Focus on Contextual Vocabulary) 不同于一般的词典,本书对商务核心词汇的处理采取了“语境嵌入式解析”。我们精选了自2010年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频繁出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和表达,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1. 趋势词汇与新兴概念的收录: 金融科技(FinTech): 详细解释如 blockchain ledger(区块链账本)、RegTech(监管科技)、DeFi(去中心化金融)在具体商业合同和新闻报道中的用法差异。 供应链与物流: 深入解析 Last-mile delivery(最后一公里交付)、Just-in-Time(JIT)的现代变体、以及 reshoring(回流)和 nearshoring(近岸外包)的经济动因与英文表达的细微差别。 可持续发展与ESG: 覆盖 Scope 1, 2, 3 emissions(范围一、二、三排放)、Greenwashing(漂绿行为)等ESG报告中的关键术语及其在英语语境中的准确翻译和警示意义。 2. 词汇的辨析与辨异: 本书特别设置了“易混淆词辨析”板块,例如: 区分 Inquiry(一般询问)与 Request for Quotation (RFQ,报价请求) 在正式采购流程中的功能和用词的精确性。 对比 Agreement(协议)、Contract(合同)、Covenant(契约)在法律约束力上的递进关系,并提供地道的英文例句。 --- 第二部分:全场景商务邮件与信函范例库 (Mastering Written Communication) 书信往来是商务沟通的基石。本书提供的范例库并非孤立的模板,而是根据目的、对象、语境进行了结构化的分类,强调语气(Tone)的拿捏。 1. 结构化邮件撰写指南: 开场白与问候: 针对不同关系(初次联系、长期合作伙伴、投诉对象)提供多达十余种地道的开场表达,避免使用过于陈旧或生硬的“To Whom It May Concern”。 核心信息表达: 针对议题(如:提案、延期请求、技术对接)提供“三明治结构”或“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指导,确保信息传达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结束语与跟进: 教授如何得体地表达期望后续行动(Call to Action),例如使用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prompt feedback 而非直译的“期待您的回复”。 2. 特定情境下的专业信函: 本书覆盖了跨境贸易中的核心文件往来,包括: 索赔信函(Claim Letters): 涉及货物损坏、数量不符、延期交付等,重点在于如何措辞坚定又不失礼貌,并引用合同条款。 招标与投标(Tender & Bidding): 涵盖 Invitation to Bid (ITB) 和 Request for Proposal (RFP) 的标准格式及关键附件的英文要求。 跨文化沟通的“减震器”: 特别收录了如何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收件人发送要求明确但措辞委婉的邮件,例如针对德国严谨风格、美国直接风格、日本婉转风格的调整建议。 --- 第三部分:商务会议与口头表达的实战演练 (Oral Proficiency & Presentation Skills) 在国际会议和谈判中,即时反应和精准表达至关重要。《新编商务英语实用手册》为口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直接的支撑。 1. 高效会议主持与参与: 本书细致拆解了商务会议的各个环节,并提供即时应答语库: 议程设置与控制: 如何使用 Let's stick to the agenda for now 或 That’s a valid point, but perhaps we can circle back to it later 来保持会议焦点。 表达异议与争取共识: 教授如何使用 I see your point, however, from our perspective... 或 Would you consider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等更具建设性的表达,而非直接的 No。 即兴总结与行动项确认: 如何在会议结束前,用流畅的英语总结 Key Takeaways 和 Action Items。 2. 商务演示(Presentation)技巧模块: 视觉化语言: 专门收录了描述图表、数据趋势(上升、波动、持平)的精准动词和副词组合,例如:The revenue surged by 20% following the merger. Q&A环节的应变策略: 提供了处理棘手问题、超出知识范围的问题(That’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presentation, but I can follow up...)的专业回应框架。 --- 第四部分:法律、金融与合同基础词汇速查 (Legal & Financial Lexicon Essentials) 针对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合规性与合同细节,本书提供了一个高度浓缩但极其精确的专业词汇参考区。 1. 合同关键条款解析(Contractual Clauses): 对 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Indemnification(赔偿条款)、Governing Law(适用法律)、Severability Clause(可分割性条款)等核心法务术语进行简明扼要的英汉释义,并配以在合同中常见的固定搭配用法。 2. 国际贸易术语(Incoterms 2020)的实战应用: 不仅仅是罗列FOB, CIF, DAP等,而是侧重于这些术语在实际操作中对风险转移、保险责任和清关义务的具体英语表述,避免因误解术语的英文内涵而导致的风险。 3. 基础金融与会计术语对照: 收录了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中的关键科目翻译,以及银行信用证(L/C)、保理(Factoring)等贸易融资工具的专业英语表达。 --- 结语:面向未来的实践指南 《新编商务英语实用手册》旨在成为您工作台边不可或缺的参谋。它深刻理解现代商务人士对效率、准确性和语境敏感度的极致要求。本书不教授您如何背诵单词,而是教您如何在关键时刻,用最恰当的英文,达成您的商业目标。无论是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者,还是初涉国际市场的青年才俊,都能从中找到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实用钥匙。它所构建的,是一座坚实、可靠、能够承载未来商业沟通的语言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语言爱好者,我经常被一些晦涩的、带有浓厚历史或文学背景的词汇困扰。很多当代词典往往会略过这些“冷门”但极具文化价值的词汇,因为它们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对我而言,理解经典的魅力往往就在于能洞悉这些词汇背后的时代印记。我发现这本词典在处理这些“深层词汇”时,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和学术深度。它不仅提供了标准释义,还常常附带一句简短的“历史注释”或“出处提示”,这对于我理解早期译著或者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用词差异,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例如,某个在莎士比亚作品中常见的动词,在现代英语中意义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偏移,这本词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时间上的语义漂移,并分别给出了不同时期的对应翻译。这种对词汇“生命周期”的关注,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语言观,让我不再将英语视为一个静止的体系,而是能感受到其脉动和演变的过程。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本《50000词英汉汉英词典》,我还有点担心它是否会像某些老旧词典那样,收录的词汇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语境中。毕竟语言是活的,尤其是网络语言和新兴文化表达,更新速度惊人。然而,当我翻到涉及到现代社会热点话题的部分时,我惊喜地发现它在与时俱进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条,更重要的是,它对这些新词汇的语用环境和感情色彩做了细致的描摹。比如某个俚语的褒贬倾向,或是某个专业术语在不同行业间的细微侧重,这本书都给出了清晰的界定,避免了我们在实际交流中“用力过猛”或“理解偏差”的尴尬。我曾尝试用它来校对一份国际合作备忘录草稿,其中涉及到一些模糊的表述,结果发现它提供的两个备选翻译,一个是偏正式的,另一个更偏向口语化,这极大地帮助我根据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做出了最恰当的选择。这种超越简单释义的“文化翻译”能力,是衡量一本优秀工具书的试金石,而这本书显然是达标的,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评分

这本厚重的工具书,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晰的字体和双色印刷的考究,即便是初次接触,也能察觉到编纂者在细节上的匠心。我记得我当时急需一本能支撑我进行深度专业阅读的词典,市面上很多号称“大词典”的,要么词汇量不够覆盖最新的学术前沿,要么释义过于浅白,无法满足我对精确语义辨析的需求。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主词条和次要信息用不同颜色区分,查找起来效率奇高,这对于需要频繁交叉比对中英术语的场景来说,简直是救星。我特别留意了它在科技、法律和商业术语方面的收录深度,很多我在其他词典里找不到的细微差别,它都能给出详尽的解释和上下文例句。那些例句的选取也很有讲究,明显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力求贴近真实语境,而不是生硬的翻译堆砌。这种对实用性和准确性的双重把控,让它在我一众工具书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我甚至会花时间去对比它不同义项的排列顺序,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对话,他总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引导你抓住核心要义。

评分

与其说这是一本词典,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本结构精密的语言数据库,其检索的便捷性和覆盖的广度,让我印象深刻。我曾尝试用它进行一些非常规的查询,比如从汉英部分反查一些特定的成语或俗语,想看看它在转译时如何处理那些文化负载很重的短语。很多时候,成语的直译是毫无意义的,而这本书提供的翻译往往是功能对等的表达,而非字面上的堆砌。例如,对于一个强调“未雨绸缪”的中文短语,它会给出最贴切的英文谚语,而不是生硬地逐字翻译。这种“意译优先”的原则,在双向查询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在跨文化交流中表达的流畅度和自然度。对于那些需要进行高水平笔译或口译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对“最佳对应词”的精准把握,是区分专业与业余的关键所在,它真正做到了“信、达、雅”在工具书层面的体现。

评分

我是一个对排版和纸张质量有偏执要求的读者,这可能源于过去被那些印刷模糊、纸张薄如蝉翼的词典“伤害”过的经历。对于一本需要长期、高强度使用的参考书来说,舒适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这本双色版词典在视觉友好度上做得非常到位。油墨的浓淡适中,即便是长时间在台灯下研读,眼睛的疲劳感也明显减轻,这归功于那恰到好处的对比度和适宜的字号。最值得称赞的是它的装帧工艺,即使我经常需要将其平摊在书桌上,或者带着它在咖啡馆里查阅,书脊的弹性依然保持得很好,没有出现令人心烦的“拱起”现象。这说明在制作环节,对耐用性的考量是放在首位的。购买词典不仅仅是买知识,也是买一个伴随你学习旅程的伙伴,它需要足够坚固来抵御时间的侵蚀和日常的折腾。从这个角度看,这本词典无愧于其“工具书”的身份,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稳定、可靠的阅读支持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