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金匮要略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金匮要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任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金匮要略
  • 临床
  • 中医经典
  • 方剂
  • 医古文
  • 温病
  • 伤寒
  • 中医养生
  • 中医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希尔麦医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67232
商品编码:1690103815
包装:01
开本:09
出版时间:2006-05-2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金匮要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8-1
  • 字 数: 76000
  • 版 次: 1
  • 页 数: 108
  • 印刷时间: 2005-8-1
  • 开 本:
  • 印 次: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117067232
  • 包 装: 平装


作者:未知
市场价: 9 元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著。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没有介绍《金匮要略》沿革、基本内容与编写体例以及学习方法的"导读"。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由于本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学习本书,对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金匮要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8-1
  • 字 数: 76000
  • 版 次: 1
  • 页 数: 108
  • 印刷时间: 2005-8-1
  • 开 本:
  • 印 次: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117067232
  • 包 装: 平装


作者:未知
市场价: 9 元

图书目录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方论卷中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内容简介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著。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没有介绍《金匮要略》沿革、基本内容与编写体例以及学习方法的"导读"。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由于本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学习本书,对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337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金匮要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8-1
  • 字 数: 76000
  • 版 次: 1
  • 页 数: 108
  • 印刷时间: 2005-8-1
  • 开 本:
  • 印 次: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117067232
  • 包 装: 平装

作者:未知
市场价: 9 元

内容简介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著。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没有介绍《金匮要略》沿革、基本内容与编写体例以及学习方法的"导读"。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由于本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学习本书,对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图书目录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方论卷中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目录

图书目录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方论卷中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金匮要略》:开启中医临床实践的智慧之门 《金匮要略》,这部由医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巨著,犹如一座巍峨的思想宝库,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医发展。它不仅仅是一部古籍,更是无数中医临床工作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源泉,是理解和掌握辨证论治精髓的必读之作。本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精辟的辨证方法和丰富实用的方剂,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被誉为“方书之祖”。 源远流长的经典 《金匮要略》并非凭空而出,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医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将杂病部分单独成篇,精炼归纳,形成了《金匮要略》。这部著作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于其系统性、科学性和临床指导性。它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强调“因时、因地、因人”施治,而非仅仅针对疾病名称进行治疗,这为中医的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精邃,体系完备 《金匮要略》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二十五篇。其理论体系围绕着“金匮”这一概念展开,寓意着疾病的病机、治法、方药等都如同珍宝般蕴藏其中,待人发掘。书中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种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阐述。 论治篇章,层层深入: 书中详细论述了虚劳、咳嗽、胁痛、腹满、黄疸、惊悸、怔忡、胸痹、心痛、肺痿、肺痈、咳血、呕血、便血、溺血、淋证、血痹、风湿、痹饮、水中、脚气、疝瘕、遗精、带下、妇人妊娠、产后、杂病等内容。每一篇都围绕着某一类或某几类疾病展开,从其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到临床表现,再到治疗原则和具体方药,都做了详尽的分析。 病机分析,深刻透彻: 《金匮要略》对许多疾病的病机分析极为深刻。例如,在论述“虚劳”时,它并非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虚”,而是细致地分析了肺虚、心虚、脾虚、肝虚、肾虚,以及气血津液的亏损,并进一步区分了五劳、六极等不同证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对于“胸痹心痛”等病症,书中将之归结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原因,并阐述了“通阳、理气、化痰、活血”等治疗思路。 治法确立,原则鲜明: 《金匮要略》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治法原则,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损其有余,益其不足”等。这些原则至今仍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准则。书中针对不同病证,提出了相对应的治法,如对于虚劳,强调补虚扶正;对于胸痹,则主张通阳散结;对于妇科疾病,则注重调经活血。 方剂精妙,疗效卓著 《金匮要略》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其所载的方剂。这些方剂言简意赅,配伍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医家誉为“药物之精华”。书中收录的方剂数量庞大,涵盖了各种疾病的治疗。 经典方剂,流传千古: 许多方剂,如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温经汤、肾气丸、半夏厚朴汤、炙甘草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都出自《金匮要略》。这些方剂不仅在古代广泛应用,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然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重要武器。 方证对应,辨证精准: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与特定的病证、病机紧密对应。张仲景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和总结,提炼出了“方证对应”的原则。例如,对于血瘀证,他创立了桂枝茯苓丸;对于肝郁脾虚证,他创立了逍遥散(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化裁);对于肾精亏虚证,他创立了六味地黄丸。这种精准的方证对应,是《金匮要略》方剂的生命力所在。 遣方用药,独具匠心: 书中方剂的用药,不仅考虑了药物的药性、功效,还充分考虑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如君臣佐使的原则。例如,肾气丸以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熟地为主药,辅以桂枝、附子温阳,充分体现了补肾阳、益肾阴的治疗思想。 临床价值,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的临床价值在于其强大的辨证指导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透过表象看本质,如何抓住疾病的关键病机,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典范: 《金匮要略》是辨证论治的集大成者。它强调“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必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它提出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方法,为后世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杂病治疗的宝库: 《金匮要略》所论述的杂病,覆盖了临床上常见的多种疾病,对于许多疑难杂症,它都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书中对于“胸痹”、“心痛”的论述,对于现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黄疸”的治疗,书中区分了湿热、寒湿等不同证型,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提升临床思维能力: 阅读《金匮要略》,不仅是学习方药,更重要的是学习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方式。通过对书中案例的分析,学习者可以体会到辨证的严谨性、治法的灵活性、方药的精妙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 现代意义与传承 尽管《金匮要略》成书年代久远,但其理论和方剂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疾病的参考: 许多现代疾病,如慢性胃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等,都能在《金匮要略》的理论体系和方剂中找到相应的治疗思路和方药。 方剂加减的基石: 《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是现代中医方剂加减的基础。医者在临床上,往往在熟悉经典方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化裁,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教育的必修课: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合格中医人才的基础。每一位有志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都必须深入研读《金匮要略》,掌握其精髓。 结语 《金匮要略》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医经典,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精妙的方剂、深刻的临床指导意义,成为中医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深入研读《金匮要略》,不仅是对经典的学习,更是对中医智慧的传承与发扬。它将带领我们走进中医临床的殿堂,开启一段充满探索与启迪的医学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实践检验,疗效显著 我是一名有数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师,一直以来都深信中医的博大精深,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感到力不从心。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金匮要略》这本“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的一本。起初,我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但越读越觉得精妙。书中关于“痉病”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曾遇到一位反复抽搐不止的患者,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后来在《金匮要略》的指导下,我重新调整了治疗思路,使用书中提及的方剂,竟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无数临床实践的检验。书中的方剂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灵活的指导原则,关键在于医者如何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化裁。这本书不仅巩固了我原有的知识,更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临床上的各种挑战。

评分

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临床的宝贵财富 接触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的《金匮要略》之前,我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大多停留在书本上,总觉得隔靴搔痒,难以真正应用于临床。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将那些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临床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书中对于“胸痹”的解读,让我对这个病证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曾遇到一位胸闷胸痛的患者,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总觉得应用起来有些生硬。然而,当我参照《金匮要略》中的辨证要点,结合患者的舌苔、脉象以及其他伴随症状时,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出其证型,并选择了合适的方药,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将理论融会贯通,并切实解决患者病痛的成就感,是任何其他书籍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对于每一个渴望提升临床能力的中医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评分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一直对中医充满好奇。市面上很多中医书籍都写得过于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幸好我找到了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特别是其中的《金匮要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不像一些古籍那样佶屈聱牙,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时,常常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比如,书中描述“腹满”时,将其比作“气胀”,形象地解释了病因。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知识,还对如何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预防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温故知新,再攀高峰 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医研究者,我对历代经典都有所涉猎,然而,《金匮要略》却始终是我案头常备的一本书。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的《金匮要略》,其版本选择和编排都十分用心。每一次阅读,我都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书中关于“妇人病”的论述,尤其令我赞叹。张仲景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如此精准地描述女性生理特点及常见病症,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药,实乃不易。我最近在研究“崩漏”这一病症,发现书中“血证”篇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更能体会到中医辨证论治的独特魅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临床用药指南,更是一部充满哲学思想的医学著作,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整体的、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和疾病,如何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评分

初窥门径,受益匪浅 第一次翻开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就被《金匮要略》这本厚重的经典所吸引。作为一名正在学习中医的初学者,我时常感到迷茫,理论与实践之间仿佛隔着一道鸿沟。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方向。书中的辨证论治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症候的详细描述,那些看似抽象的术语,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例如,书中关于“呕吐”的论述,不仅仅是简单的“呕吐”,而是细致地区分了寒热虚实,并给出了相应的方剂。这让我明白,中医的精髓在于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辨析,每一个字、每一个方都蕴含着深厚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茫然无措的学生,而是开始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